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重点班)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18098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重点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重点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重点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重点班)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学术思想大放异彩,下列言论属于法家学派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C.“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2、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天宫一号直冲太空,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距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这种原理应用的最早出处,你可能查阅 A战国策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3、“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唐代一位书法家张旭的创作情景,下列书法作品中最符合这位书法家的创作风格的是 A B C D4、“说话”(讲故事)是宋代的文学形式。陆游集剑南诗稿中有载:“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做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说明宋代文学 A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B集中表现农村生活 C内容凸显历史故事 D世俗化的趋势加强5、主张把自己的“心”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拒绝拜倒在圣贤的脚下,认为要想得到“良知”,不必去读圣贤经书。这句话反映的是A荀子的“君舟民水” B朱熹的“理学” C王阳明的“心学” D董仲舒的“三纲五常”6. 下列有关李贽的思想,不正确的是 A.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愿望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D.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7.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B.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C.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8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在此,王夫之A.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 B.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 C.阐释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D.否定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9.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10.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B.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11明代江南地区的一些土地所有者,不再满足于把土地出租,而是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土地,他们亲自管理生产,非常注意作物配置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化。由此可见明代江南地区A新的经济因素滋生 B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C放弃传统经济模式 D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剧变12. 1897 年,松永伍作在考察了中国的蚕业后说:“今就广东、上海两口输出者生丝共计约八十万捆,而其内地消费共计,其详不可知,质之商贾,视之实情,殆三倍于出口者。其国中流以上,多衣绢帛,内地消费之多,可知也。”松永伍作旨在说明A清朝闭关锁国导致手工业品的滞销B丝绸成为中国富贵之家的主要衣料C官营丝织业产品仍占绝对优势地位D当时中国国内贸易比对外贸易兴盛l3据统宝十,1913-1928年中国公司在全国公司企业中的比率由7上升到22。到1928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12年增长了近6倍,这表明此时A民族工商业受到政府保护 B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C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较好 D西方公司制度得以普及1420 世纪50-70年代末中国票证种类繁多,有粮票、布票、油票、棉花票、鱼票、肉票那时的人们可谓视票证为“命根子”,称之为“票证时代,二这个时期的中国A人们生活水平总体差距不大 B个人崇拜思想盛行C绿色军装成为最时尚的服饰 D经济发展速度放缓15下列材料节选自建国后一定时期新中国城市规划的要求,这表明新中国城市规划1958年“快速规划”1960年“三年不搞城市规划”1978年“认真搞好城市规划”A借鉴了苏联的做法 B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C受经济模式的制约 D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16.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朝廷规定:自王以下满、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违者重处不赦”。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军机泄露 B.维护君主权威C.提高行政效率 D.减少决策失误17有学者认为,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这说明A.古代科技存在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 B.科学家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创新C.古代科学研究以儒家经典作为指导 D.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18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称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这说明诗经A.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B.开创中国市民文学的先河C.推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 D.是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19.太史公曰:“相如虽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为司马相如作赋A.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B.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20.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21.明清时代,大量以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小说蓬勃兴起并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A.白话文已开始流行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市民阶层逐渐扩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22.学术界公认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是一种源自心灵的感动,这种感动支配了形象的生成,使得画面上的色彩、线条、肌理、结构、空间相互共鸣,与画家的心灵共鸣,继而与观者的心灵共鸣”。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意在笔先,以形写神 B.诗中有画,画中有诗C.笔意奔放,体势连绵 D.真景实现,返璞归真23. “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材料反映了A.京剧艺术经融合而推陈出新 B.京剧已成为“百戏之祖” C.京剧是古代戏曲的高峰 D.京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24.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文学形式由落后走向先进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体现时代的发展变化25.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天文与历法的关系 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二、非选择题。(26-28题,共50分)26(16分)材料 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问题: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12分),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4分)27.(22分)著名汉学家埃狄纳巴拉兹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然而之后中国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材料二宋代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从普遍的教育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上一个1 000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乔纳森斯彭斯新闻周刊材料三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宋代文学艺术领域的平民趣味。(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具体史实,指出宋代领导地位形成的因素。(7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的原因。(9分)28.(12分)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3分)(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分)(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3分)高二历史答案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5: DCCDC; 6-10:BDBDA; 11-15: BDBAB; 16-20:BDAAC; 21-25:CAABC二、非选择题。(26-28题,共50分)26.(16分)政治形态: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予以牵制。 (12分) 原因: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导致政治日益黑暗。(4分)27.(22分)(1)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宋代散曲等。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是当时画坛亮点。(6分,2点得6分)(2)宋代科技发达,胶泥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等;教育普及,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出现了程朱理学等新的哲学流派。(7分,3点得7分)(3)政治上仍然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科技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理学思想后来日益走向僵化;蒙古的入侵打断了这一进程。(9分,3点得9分。答经济方面,如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重农抑商等都可给分)28.(12分)(1)理学(心学)空谈之风。(1分)官场腐败,社会破败;汉宋儒学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列强侵略。(3分) (2)研究夷务,学习西方。(1分)危机(时代)意识。(1分) (3)顺势而变,学习西方器物;反对空谈,力主实践。(2分)洋务运动或洋务派的具体活动。(1分) (4)顺时(势)而变值得肯定,根本目的具有阶级局限性。(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