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85088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 (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 (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 (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余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段考历 史 试 卷第卷(选择题 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商周时期,耕于梓野的伊尹后来“摄行政于当国,以朝诸侯”;姜太公曾“卖饮于孟津”,后辅佐文王使西周兴盛。据此可知当时( )A.世官制度已被打破 B.年幼君主大权旁落C.官员选拔不拘一格 D.天下共主局面形成2. 近年来,随着甄嬛传琅琊榜热播,以子嗣夺嫡与后宫争宠为主题的古装影视剧十分火热,令观众津津乐遭。抛去艺术夸张成分,导致古代社会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家国一体 B.嫡庶有别 C.宗族制度 D.君权至上3. 秦汉时期,谶纬神学(一种宗教神学色彩的理论)一度流行。在董仲舒看来,自然界的许多现象皆与社会政治有关,所谓“王者将兴,必有符谶。”董仲舒的这一思想( )A.有助于儒学走上正统地位 B.论证了天人感应的合理性C.决定了后世儒学的发展趋势 D.背离孔孟学说为士儒所不齿4. 汉初,因“除钱律,民得铸钱”致使民间私铸钱币一度得到发展,部分郡国“即山铸钱,富埒天子”。汉武帝时期下令全面禁止民间铸币,“盗铸金钱罪皆死,而吏民之犯者不可胜数”。这一现象客观上反映出西汉时期( )A.律法松弛导致金融混乱 B.经济特权助长王国势力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冲击5. 历史地理学研究表明,北半球气候寒冷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冲突有重要影响,而盛唐时期农耕文明的繁荣则建立于气候温暖期基础上。由此可以认为( )A.寒冷气候阻碍农耕文明的繁荣发展 B.借地理信息解释历史现象牵强附会C.气候变迁对文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D.交叉学科拓展了历史学研究的视野6. 史载,北宋都城中的瓦舍勾栏集演艺与消费为一体,颇为兴盛。被士大夫视为“士庶放荡不羁之所,子弟流连破坏之门”。由此可知当时( )A.社会上层生活腐朽堕落 B.民众消费水平差别明显C.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特征 D.市民阶层成为社会主体7. 清初,南书房是翰林文人陪君王读书研学的内廷场所,“非上所亲信者不得入”。且因随奉 “撰述谕旨”而“权势日崇”。这表明( )A.南书房已成为最高政务机关 B.统治者重视拔擢高水平人才C.政府决策中心逐渐发生变化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8. 从以下史书所载内容中,能够获得( )后汉书百官志(尚书令)掌凡选署及奏下尚书曹文书众事后汉书百官志每朝会,尚书令与御史中丞、司隶校尉皆专席A.尚书参与中枢决策 B.尚书专权已成常态C.皇权受到尚书制约 D.尚书令始设于汉代9. 封建帝王常常赋予监察官以特殊的礼遇。如南北朝时,为了显示对御史的尊宠,实行“御史专道”;唐太宗时,准谏议官入宰相府共议国事。这些封建帝王的做法目的在于( )A.凸显监察官的独立性 B.树立监察官的权威性C.扩大监察官职责 D.防止监察官独断专行10. 永佃制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佃农有权永久性地耕种地主土地的租佃制度。一般认为,永佃制萌芽于宋代,明代时有所发展,清代时流行于我国东南地区。永佃制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了( )A.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B.农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加重C.封建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D.农业集约化发展程度的提高11. 美国律师安德鲁曾感慨:“你恐怕很难想象,在文明世界里居然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刑事法庭,在没有陪审团的情况下,法官即可自行审案,当堂发落这种审判制度通行清国各地。”这段言论( )A恶意污蔑中国的司法制度 B推动列强借此攫取领事裁判权C为控制中国司法主权辩解 D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制造借口12.天津条约签订后,有人认为:“外使之来,苟非崩角稽首,而与为姑容,其耻甚于亡国。宁以社稷为殉,不使夷虏踪迹相浼(沾染)。”这种思想意在( ) A维护主权完整 B强调平等交往 C坚持闭关锁国 D维护君主权威13. 辛亥革命后,帽子销量突增,“中少年人纷纷购置,贫穷的人情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社会习俗变迁 B生活水平提高 C思想解放有限 D民众追赶潮流14.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存在人为加工改造的现象,突出表现在将原本属于生物学领域的进化论推演至社会学领域。这样做的目的是( )A回应社会主流价值的诉求 B为制度变革寻求理论支持C打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界限 D进一步发展完善达尔文的进化论15.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等谴责小说于20世纪初先后问世,小说界形成以谴责社会为主题的风气。这反映出该时期( )A民族矛盾激化,小说家谴责列强侵略 B西方文化涌入,小说家摒弃传统文化C革命思想传播,小说家投身革命事业 D政府昏弱无能,小说家不满社会现实16. 1935年11月4日,即国民政府宣布实行法币改革的第二天,英国驻华大使在英国法律授权下,公布“国王规章”,明令禁止在华的英国国民继续用银偿债或支付其他金钱业务;规定英国在华侨民要接受法币以代替白银和银元。英国政府这些举措( )A表明了英国政府认可中国法币改革的态度B说明英国试图转嫁经济危机带来的的冲击C阻止了日本操纵控制中国金融市场的图谋D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陷入绝境17. 1937年10月,毛泽东委托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向英国工党领袖艾德礼递交一封信。信中毛泽东呼吁艾德礼带领他的党派,帮助中国人民抵御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这表明毛泽东认为( )A英国工党和中共同属于无产阶级政党 B中国的抗日战争应该获得更广泛支持C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伤害了英国的利益 D艾德礼可能将会成为英国下一任首相18. 20世纪初中国某县志记载:“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农村地区仍固守小农经济模式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近代经济对传统经济影响有限 D西方经济侵略尚未深入到内地19. 学者杨奎松在论述某项政策时指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属于此项政策出台背景的是( )A.三大改造完成 B.中苏关系恶化 C.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D.国际局势相对缓和20.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发动了一次农村生产关系改革,其宗旨是提高农业产量、防止富农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对此次改革认识正确的是( )A消灭农村封建土地关系 B主要服务于工业化建设C对农民实行军事化管理 D土地经营权下放到农户21. 1968年,成都军区军训部为购买一辆自行车给成都五金公司负责人写了一封信:“五金公司负责同志:战部需购自行车一辆请协助解决,此致”。这封信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部门交流频繁,行政效率较高 B国家全力备战,民政服务军事C经济体制僵化,生活物资紧缺 D阶级斗争为纲,取消商品流通22. 孟子曾对齐宣王说:至于治国家,你却这样说:把你所学的东西暂时放下来,先按我说的去办吧。那和你要玉匠按你的想法去雕琢玉石又有什么不同呢?下列与孟子观点最相近的思想家是( )A普罗泰戈拉 B柏拉图 C孟德斯鸠 D卢梭23. 近代欧洲某思想家认为君主应该:维护社会的安宁;保持富足的经济实力;亲民,不骄傲轻慢;不随便发动战争;富有政治智慧;能够解决贫困问题。该思想家( )A推崇君主立宪B提倡主权在民 C反对君权神授D宣扬人文主义24. 虽然詹姆斯二世在威廉率军登陆后逃离了英国,并未与其正面交战,但英国民众主动发起的暴力行动和他们对詹姆斯二世的反叛浪潮,在英格兰开始爆发并迅速波及到英伦三岛,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不可避免而且相当持久。由此可以看出( )A民众斗争推动英国革命胜利 B光荣革命是一场宫廷政变C民众成为英国革命的领导者 D政治变革离不开武装斗争25.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的议员不能因为议员身份而领取任何薪俸和报酬。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议员地位低下 B经济落后财政困难C初步建立民主政治 D专制主义色彩浓厚第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本大题共3题,其中第26题2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5分,共50分。26.(2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制在法的规范中也体现礼教价值观,“依法断案”也是“合礼裁 判”。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违法而合礼教或不违法而违背礼教的行为,即“法外之情”和“法外之非”。“八议”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所谓“八议”,是指亲(皇亲国戚)、故(皇帝的故旧)、贵(上层贵族官僚)、功等八种人的犯罪,司法机关不得自行处理,要先交大臣“议罪”,再奏请皇帝最终裁决。古代的诉讼虽然也收集使用物证人证,但更重视口供,以口供作为定案的主要根据。在通常情况下,没有认罪的口供是不能定案的,这就必然导致刑讯逼供在中央,秦汉的延尉、唐宋明清的刑部,一般都要受制于丞相、内阁等中央行政中枢;在地方,秦以后由郡守、县令等各级地方行政机关掌握。摘编自王继尧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演变及特点材料二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公开了诉讼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等方面规定。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更为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以自然法观念指导,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在帝国时期,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各个领域,规范了行政行为,调解了大量商业纠纷和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罗马帝国灭亡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一一摘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的特点。(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近代西方发展历程,分析说明罗马法的思想内容对西方资产阶级法学影响深远的原因。(10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认识。(4分)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科西莫(1389年1464年)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银行家,美第奇家族的第二代传人。他是一个靠货币赚钱的人,依靠放贷收息使整个家族富甲一方。但同时,科西莫还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放贷收息违背了基督教义。家族的财富越来越多,这让他怀疑自己与上帝的距离越来越远。于是,科西莫开始想办法弥补自己的罪孽,寻找灵魂解脱的方式。与此同时,对宗教神权的批判与对人权的重新发现迅速扩展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和艺术领域。这场运动被后人称为“文艺复兴”。从艺术作品中,科西莫的灵魂开始得到解脱,他认识到用钱赚钱并不是一种罪恶。这种认识的转变也给货币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科西莫决定用最大的财力资助文艺复兴,在美第奇家族资助的名单中,有达芬奇、但丁、拉斐尔、薄伽丘、马基雅维利、伽利略文艺复兴也让一个银行家族走上了权力的顶峰。美第奇家族不仅控制着佛罗伦萨的政治权力,而且在美第奇家族的历史上,产生了3位教皇、2位皇后、3位大公。 摘编自货币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关系为视角,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分析逻辑清晰)28.(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诗经记载:春秋时黄河北岸的卫国“淇奥绿竹,淇上桑田,桧楫松舟,泉源考槃” ,后卫为狄灭,黄河决堤,水患连连。魏文侯派西门豹治水,民安居乐业。战国时,齐、赵、魏竞相筑堤,河水游荡不定。赵肃侯决水以灌齐魏军队,梁惠成王决河水以灌长垣秦引河水灌大梁城。汉代治河,900 年无水患。唐后期,黄河水横亘千里。五代后晋、后唐多次决河水。 宋代以来,再也没有开展过治河工作,黄河决堤,千年不绝。因而有“三年一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说法。1642年李自成决河水淹开封。康熙帝亲政后,在宫殿柱子上刻“三藩、河务、漕运”六字为治国方略。1832 年山东监生陈端纠众决堤放淤肥田。1841年到 1843年,黄河连年决口。1855年黄河夺淮入海。 1938年,国民政府军决花园口以防日本军西进。 材料二 李鸿章曾令山东巡抚购回两台法国挖泥机器,在入海口浚淤,三年后,没有效果,还回机器。此后河口再无浚淤试验。 民国时,中外水利专家提出黄河上中下游全面治理的方案,引进技术,积累黄河情报,对河口统筹规划,1934年专家亲临河口查勘。请回答:(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黄河泛滥决堤的原因(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治河对政治的重大影响。(2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政府治河的特点和治河难有成效的原因(9分)。参考答案15 CDACD 610 CCABA 1115 BDCBD 1620 ABCDB 2125 CBDAC26(23分)(1)特点:礼法合一,礼教是指导审判的重要原则;贵族、官员享有司法特权;皇帝掌握最终司法裁决权;以口供作为定案的主要依据,刑讯逼供;司法从属于行政机关,不具有独立性。(9分)(2)原因:法规成文,内容丰富,体系完备,法律规范涉及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突出法律程序建设,为后世法制建设和法治实践提供经验借鉴。保护物权(私有制),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适应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要求。崇尚理性、法治,倡行公正、平等的自然法思想超越时代限制,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权和宗教特权提供了思想武器。(10分)(3)认识:法律制度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法治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政治文明受到经济、政治及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民族的政治文明往往各有其特色;政治文明在批判继承中发展进步等。(4分)27(12分)14、15世纪,意大利的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以银行家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拥有大量财富;但基督教的教义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人们认为靠货币赚钱是一种罪孽。文艺复兴的兴起改变了资产阶级对金钱的认识,他们(银行家)通过资助文艺复兴解脱了宗教对心灵的束缚,人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赚钱成为正当的、光荣的事情。银行家的资助推动了文艺复兴的进一步发展,也使意大利的权力中心不再由宗教和王权垄断,富裕商人(银行家)成为制约权力的重要力量。上述材料表明,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思想的解放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巩固富裕者的经济地位;经济地位的提高则可改变人们的政治地位。28(15分)(1)人为原因:战争、分裂、移民、生产、人口增长;自然原因:灾害频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4分)影响:治河关系到封建王朝统治稳定,治河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治河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分) (2)特点:引进了西方治河的科学知识、科学观念、技术设备。(3分)原因:清政府统治腐败,中央集权削弱;财政亏空,国力衰弱;外来侵略,国内战争。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