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6577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沭阳县外国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试卷分值:120 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2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无私,敬业,诚信,友善,谦和,宽容是我们中国人提倡和追求的精神境界。对人民无比热忱 ,对工作无比负责的白求恩以身xn 职 于中国的抗日前线,忠实的践行了一个国际主义战士的崇高境界 ;梁启超先生认为心无旁w ,专心忠实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便是敬业,否则便是xi 渎神圣的职业,宽广的胸襟 是建立和 xi 人际关系的前提学习这些优美的篇章,你会自觉的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2下面一段文字中的三个语句各有一处语病,请用规定的符号修改下列病句。(3分)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我校语文组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优秀书籍推介,有学生作品展览,有生活剧表演等等,提高了同学们的视野。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感受生活、观察生活的道理。(1)第句,修改意见: (2)第句,修改意见: (3)第句,修改意见: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故园渺何处? _。 (韦应物闻雁) _ ,泥香带落花。 (葛天民迎燕)临风一唳思何事? 。 (_池鹤)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 ,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小明对每道题都不求甚解,虽然很快就完成了作业,但做错的也很多。B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正犯愁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你都替我想到了。C“五一”期间,北京植物园的各种鲜花怒放,争奇斗艳,真是琳琅满目。D小妹妹手舞足蹈,活泼可爱,夸张的言行,引得在场的人都忍俊不禁。5综合性学习。(4分)每年的4月1日是“国际爱鸟日”。在这个节日到来之际,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爱鸟”为主题的活动,现在邀请你参加。(1)为宣传“国际爱鸟日”,请设计一则标语,呼吁大家都来呵护鸟类。(不超过20字)(2分) _ _ _(2)探究下面三则材料,写出自己的感想。(2分) 材料一: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很多传世之作都以鸟类为主题。鸟类曾出现在器物纹饰、雕塑、建筑上。而在音乐、舞蹈等方面以鸟类为题材,寄托和表达人类的美好愿望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 材料二:根据对鸟类的观察和研究,人类发明了飞机、防震帽等。而鸟类在防治森林虫害、鼠害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作用也正日益受到重视。 材料三:在我国,尽管“保护鸟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残害鸟类的恶劣行径仍时有可见(如在菜场附近,就常有出售被打死的野鸡、野鸭和麻雀的人)。 _ _ _第二部分(4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2分)(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乙)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马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节选自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注:马多天下:马比天下其它地方多。不为虚语矣:不算是虚夸之语了。6.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_ _ _ (2)食马者 食:_ _(3)策之不以其道 策: (4)伯乐虽善知马 善: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骈死于槽枥之间。 翻译:_ _(2)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 翻译:_ _8.读甲文,说说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被摧残的原因有哪些?(3分)_ _ 9.甲乙两文都有人说“无马”,你是怎么看的?(3分)_ _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11分)光污染:美丽外衣下的环境杀手现代社会,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对于污染,我们的思路是“先污染、后治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光污染主要有:玻璃幕墙反射眩光带来的是“白亮污染”,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是“人工白昼”,娱乐场所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建筑物外墙反射的眩光造成的白亮污染。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造成的白昼污染。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的广告灯、霓虹灯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当许多人为美丽城市夜景感到骄傲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所谓的“不夜城”恰恰是光污染的重灾区。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以入睡,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被扰乱,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此外,城市内部生物多样性的消亡,很大程度上也是拜“不夜城”所赐。夜晚的华灯造成的光污染也给天文工作带来了阻碍,在远离城市的郊外夜空,可以看到两千多颗星星,而在大城市却只能看到几十颗。人工白昼还可伤害昆虫和鸟类,因为强光可破坏夜间活动昆虫的正常繁殖过程,光污染还会破坏植物体内的生物钟节律,有碍其生长。娱乐场所的彩色光源构成的彩光污染。舞厅、夜总会都安装有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且影响持续时间长。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它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污染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改善城市形象的初衷或许可以理解,但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中,照明规划仍然处于无序状态。只为追求美丽城市夜景而没有考虑到这些所谓的“不夜城”所造成的光污染,其后果必然是惨重的。看美国大片,我们曾误以为纽约是一座不眠的城市。其实纽约市对夜间照明设计和规划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像霓虹灯这种设施只允许集中建在时代广场周围,其他地方要么不允许出现,要么对面积和亮度进行限定。纽约并非每天都是一种表情,只有在节假日才会出现灯火通明的景象,而且凌晨两点后必须关灯。站在帝国大厦俯瞰纽约全城,只见中心商业区有一大片亮光,四周很多地方是黑漆漆的一片。当国际上的城市开始摒弃“不夜城”思维的时候,国内大多数城市还在不惜重金打造一座座“不夜城”。面对日益严重的光害,我们难道又要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智慧逐步解决困扰我们的光污染。10阅读全文,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光污染的危害(至少3点)。(3分) 11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4分)(1)第段划线句子“最新研究表明”一句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2)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12根据你所了解的,举一例具体说明结尾划线句子所谓的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及由此而造成的危害。(2分,除本文涉及的光污染) 13假如要在非商业区的高速路旁,修建一座类似文中美国帝国大厦一样的地标式建筑。作为城市规划者,请你运用文中所学知识,针对如何尽量减少光污染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并说明建议的原因。(至少2条)(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10分)乐趣的果实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像繁花的品种一般多。 人人都有自己的乐趣。有的人把读书当作乐趣,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要从时间的隙缝中偷光苦学;有的人把运动当作乐趣,每天不跑跑跳跳,舒舒筋骨,就觉得老不自在;有的人把劳动当作乐趣,到了不能劳动的时候,还要撑持着起来干点活;自然也有人把吃喝玩乐、闲游浪荡,当作最大的乐趣。至于那些更等而下之的“乐趣”,就不必去说它了。乐趣,反映了人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的道德品质,当然也反映了人的世界观。 乐趣,也可以说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如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陶醉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运动是一种乐趣,健康是它的果实;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结什么果,完全是由种子乐趣的本身来决定的。这本来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但是有的人还是常被俗艳的花朵-从低级趣味中得来的欢娱所迷,以致看不清自己所倾心的乐趣蕴藏着恶的因子;自然也预料不到它要结成的果实是恶果和苦果。就以安逸这种“乐趣”为例吧!热衷于安逸的人们,在轻飘飘的环境中,享受着软绵绵的生活,沉浸在感官的欢娱里,逸乐所开的花朵使他们变得醉醺醺了,还怎能使他们看到这种“乐趣”所潜藏的危机,和它必然要结成的名叫“空虚”和“腐败”的恶果呢?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应该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是一文不值。”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和从中得到使自己为之激越振奋的那种欢娱。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健康、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千万不要被俗艳的欢娱之花所迷。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14“乐趣的果实”比喻的是_。第节中划线的“俗艳的欢娱之花”比喻的是_(本题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16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其作用是 _。(2分)17第四段中划线的句子“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结什么果,完全是由种子乐趣的本身来决定的。”里的“完全”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2分) 答:_ _18第段中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引用得是否妥当?为什么?(2分)答:_ _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2分) 花开的方向 包利民 母亲喜欢养花,阳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盘,四季的轮换里,总有花儿绽放着。另外有几盆花是放在母亲卧室里的,同一品种,母亲也叫不出名字。虽多次搬家,那几盆花母亲始终没有丢弃。 那几盆花只在每年的夏季里开放,花期半个多月。花朵并不出奇,比指甲略大些,形状上像极了缩小的葵花,通常是三五聚拢成簇。它们有一种极浅极淡的香,只在寂静的夜里才能感受得到。这种花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固定地朝着西方开放,无论怎样挪动位置或转动花盆,都不受影响。母亲就这样宝贝似的把它们放在卧室里,不离不弃。母亲爱花,是受姥姥影响。姥姥家在一个很远的乡村,房前屋后,花木葱茏,其中开得最多最旺的就是母亲卧室里的那种花。那花想必是姥姥送的了,当时我记得是五盆。后来我大学毕业,就成了六盘。而搬来这座城市后,又成了七盆。仔细回想一下,几乎是以每十年一盆的速度递增着。直到去年,那花变成了八盆,几乎摆满了母亲卧室的窗台。母亲卧室的窗户恰好是向西开的,每年夏季开花的时候,那些花儿便丛丛簇簇地向着窗外,很像隔窗远眺的样子。在它们的花期里,母亲留在卧室里的时间就多了,常常是坐在床上,向着那些花儿,那眼神飘忽着,仿佛很近,又似乎很远。去年年末的时候,母亲回了一趟老家,陪姥姥过八十大寿。临行前显得很是兴奋,她一个劲儿地叮嘱父亲,卧室里的那些花几天浇一次水,每次水量多少,直到父亲能背出来,才放心而去。而阳台上的那些花,母亲则只字未提。从老家回来后,母亲很高兴,不停地说姥姥的身体很棒,依然伺候着一大院子的花。望着母亲满足的神情,我忽然心里一动:姥姥八十大寿,母亲的花儿也正好是八盆,是不是姥姥每增加十岁,母亲的花就增多一盆?于是问母亲,母亲深情地看着那些花,笑而不答有一天在网上,无意间进入一个花卉论坛,各种花草的图片琳琅满目。忽然,一个熟悉的画面闯入我的眼帘,正是母亲卧室里的那种花!我终于知道了它的名字,一个让人悠然神飞、魂牵梦绕的名字望乡。那些花又到了花期,母亲依然在守望着,目光轻柔地抚摸过那些小小的花朵背影,然后投向西方。而远远的西方,隔着山,隔着水,隔着风雨云雾,有母亲的故乡,有母亲的母亲! (选自美丽中文,有删改)19文章第殷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母亲卧室里的花的?(3分) 20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2分) 21根据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两句话。(4分)(1)那眼神飘忽着,仿佛很近,又似乎很远。(从加点词运用的角度)(2分) (2)而远远的西方,隔着山,隔着水,隔着风雨云雾有母亲的故乡,有母亲的母亲!(从修辞手法的角度)(2分) 22第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分) 第三部分(10分)六、诗歌鉴赏(5分) 2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5分)寒 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才:仅。(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2分)答: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答: 七、名著阅读(5分)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她讲得流畅自然,非常好听,每次她讲完了,我总会说:“再讲一个!”“好,好,再讲一个!”“有一个灶神爷,坐在炉灶里,面条儿扎进了他的脚心,他哎哟哎哟地直叫:“哎哟,疼啊,我受不了了,小老鼠!”讲着,外祖母抬起一只脚,晃来晃去,假装非常痛苦,好像她就是那个面条儿扎进了脚心的灶神。和我一起听故事的还有船上的水手们,都是些留着胡子的高大的男人。他们夸赞外祖母讲得好,要求:“再讲一个,老太太!”还说,“走,跟我们一起去吃晚饭!”餐桌上,他们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不过,这一切都是偷偷进行的,因为船上有一个人,禁止所有的人吃水果,他看见了会毫不犹豫地夺过水果来给你扔到河里去的。这个人穿的衣服有点像警察的制服,上面钉着铜扣子,整天像喝得醉乎乎的,人们都躲着他。24、完成下列各题。(5分)上面文字选自 ,作者是 (2分)文段中的“我”是指谁? (1分)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母讲故事非常精彩?(1分) 这一情节中,可以看出外祖母怎样的生活态度?(1分) 第四部分 (45分)八、作文(45分,含书写5分)请以“那一次,我读懂了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写完整,在横线上添上适当的词语(如:自己、花落的声音、坦然、他们、微笑、理解、宽容、父爱),再写作文。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不少于600字。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初二年级语文试卷答案(考试时间:120 分钟 分值:120分)1、略2、 (1)在“主题”后加“的活动”(2)将“提高”改为“开阔”(3)把“感受”与“观察”调换位置3、略4、C 试题分析:A、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B、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C、琳琅满目:比喻精美、珍贵的物品很多.。D、手舞足蹈:形容情绪高涨到极点。经分析,C项的成语用法错误。5(1)示例:鸟是害虫的天敌,鸟是人类的朋友。 (2)示例:鸟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如今残害鸟类的现象依旧猖獗。为了我们的世界,请爱护鸟类。6(1)有时(2)同饲,喂养(3)驱赶 (4)擅长7(1)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马厩里)(2)我所谓的空,不是没有马,是没有好马。8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9.此题具有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得分。甲文看法略;乙文提供参考意见:例如:同意,没有好马即谓无马,“得人才者得天下”,领导者要招揽人才,防止人才流失。/不同意,没有好马还有普通马,“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才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其他人的能力。10. 容易引起火灾司机眼睛会受到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人类正常的生物钟被打乱,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城市内部生物多样性的消亡,给天文工作带来了阻碍,伤害动植物。可使人诱发多种疾病。会破坏植物体内的生物钟节律,有碍其生长。11(1)不能去掉,“最新研究表明”说明“光污染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这一结论不是杜撰的、没有依据的(1分),如果去掉,就显得太绝对了。“最新研究表明”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共2分)(2)举例子(1分),具体生动地说明了“纽约市对夜间照明设计和规划是有严格的规定的”(1分)。(共2分)12有实例(1分,除光污染)能体现“先污染、后治理” (1分)及造成的危害(1分)。示例:由于环保意识不强,只注重经济发展,引进了大量的化工企业,污水排放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导致水资源的巨大破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花费大量的资金来治理污水。(共3分)13外墙装饰不宜通体使用反光材料。因其在高速路旁,强反射光易引发车祸。尽量少用广告灯、霓虹灯。因为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造成的人工白昼会扰乱甚至破坏一些生物的正常生活。应该对夜间照明设计和规划做出严格的规定,努力实现城市照明规划的有序管理。因为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并非人口集中区域或商业区,无须彻夜长明。(共4分,答对2点即可满分,每一点包括建议和原因两部分)14你从自己为之陶醉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 从低级趣味中得来的欢娱 15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和从中得到使自己为之激越振奋的那种欢娱。16举例论证 列举我们生活中各种人的乐趣作为例子,有力地论证了“人人都有自己的乐趣”这个观点。17不能删除。“完全”强烈地突出了(或强调了)“乐趣本身”对“果实”的决定性作用。如果删除,就削弱了语气,不能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18这里引用奥斯特洛夫的名言不妥当,因为文章在这里要论证的是“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和从中得到使自己为之激越振奋的那种欢娱”这个观点,而名言主要强调的却是“习惯和人的控制能力”,两者没有明显的联系,不能作为道理论据来证明本文作者的观点。19从花的大小、形状、数量以及花开的方向等方面来介绍的。20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热爱生活和亲情的人。21句子中加点的“近”和“远”,生动地表现出母亲眼神的飘忽,把母亲对亲人的思念用无声的语言勾勒出来。该句运用排比修辞,三个“隔着”的运用 ,把阻隔亲情的障碍展示出来,语气强烈,逐步升华,有极强的感染力。22点明上文记叙的含义,升华了主题,又为下文的抒情做好了铺垫。23(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1分)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1分)(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1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1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1分)24、1.上面文字选自童年 ,作者是 高尔基 2.文段中的“我”是指谁? 阿廖沙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母讲故事非常精彩?外祖母每次讲故事时,手舞足蹈、声情并茂;每次她讲完一个故事,“我”总是说“再来一个!”;和我一齐听故事的水手听完故事后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4这一情节中,可以看出外祖母怎样的生活态度?有着乐观的热爱生活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