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5797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8分)、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A、烂漫(mn) 匿名(ru)庶祖母(sh)B、吊唁(yn) 荒僻(p) 眼翳病(y)C、不逊(sn) 禁锢(g) 文绉绉(zhu)D、诘责(ji) 箱箧(xi) 取缔(d)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愧作 和蔼 烦躁 噩耗 B、狼籍 惧惮 尴尬 呵斥 C、潦倒 交卸 渴幕 焦灼 D、瓦砾 赋闲 伎俩 肿胀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典质(抵押) 触目伤怀(心) 寡不敌众(敌人)B滞笨(不灵活) 微不足道(细小) 长途跋涉(踩踏)C仄歪(不正当的)情有可原(原谅) 锐不可当(抵挡)D惊骇(害怕) 张皇失措(安排) 情郁于中(积聚)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如果家用空调过滤网上的有害细菌超标,就会增加使用者患气管炎和鼻炎等疾病的风险。B为了让市民及时了解更多的政府信息,南京市在网络上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微博城市广场。C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D今年国庆节期间,无论高速公路是否收费,预计广东省内的自驾出游车辆都不会减少。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老王一文写老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他的“善”;一是写他的“苦”。B.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主体、结语是一般新闻不可缺少的三部分。C.孙犁的芦花荡,叙述了一场“英雄的行为”,故事颇有点传奇色彩,刻画了一个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的老人形象,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是这篇小说的主要特色。D.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6、默写(8分)(1)、 ,不必为己。(2)、_,端居耻圣明。(3)、常恐秋节至, 。(4)、晴川历历汉阳树, 。 (5)、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 (6)、野望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句子是:_,_。二、综合性运用(10分) (一)、阅读春望,完成7、8题(4分)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7、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诗的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运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二)、名著阅读。(3分)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9、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朝花夕拾中的 ,文中记述了作者儿时因 而遇到父亲的阻难,含蓄地批判了 。(三)、在“读资讯,晒感受”语文课堂上,同学们听到如下内容: 2014年,暮春,子夜,北京。毗邻王府井大街、首家24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书店内,依然灯火通明。几张书桌,数盏灯光,秒针滴滴有声,手指划过书页,颇有“夜深还照书窗”的意境。 接着,全班同学就“三联书店创办北京首家24小时书店”畅所欲言,其中几位同学说的话深得大家的赞许!10、 设想你就是发言者之一,请把你说的话写下来。(3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后遂无问/津者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芳草鲜美( )屋舍俨然() 便扶向路() 寻病终( ) 13、 翻译句子(4分)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4、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2分) 15、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3分) 四、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6-20题(15分)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后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什么,爹?”“在你面前低头弯腰。”16、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3分) 17、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2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18、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19、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0、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意。(3分) (二)、阅读下列文章,完成21-25题(12分)乡村的风许俊文 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拔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一种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随着黄叶随凤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到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凤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拨又拨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鸟雀在风中飞翔,驴马在风中打着响鼻,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21、结合第段中的具体语句,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3分) 22、第段中,作者是用哪几幅画面来表现乡村的“诗意”的?请简要概括。(3分) 23、第段写到了小枣树、黄栌树以及自己年迈的父亲,是为了表现风的什么特点?请用原文中一个词语回答。(1分) 24、文章开头“风是乡村的魂”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5、请仔细品味第段划线的句子,谈谈这些话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2分) 五、作文(30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内心中许多美好的记忆不会随岁月流逝。回忆往事,我们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烂漫的童年,快乐留在心里;无私的母爱,温馨留在心里;奋斗的艰辛,坚强留在心里;意外的发现,感动留在心里请以“ 留在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实验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语文试卷(A)一、B 2D 3、D 4、C 5、B6、(1)力恶其不出于身 (2)欲济无舟楫(3)焜黄华叶衰。 (4)芳草萋萋鹦鹉洲 (5)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6)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 (一)7.感时伤世念家悲己8.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9、五猖会 急切盼望观看五猖会 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10、示例: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深夜书房”是对阅读价值的一种守望。解析:只要围绕读书好,读书的作用答,扣住“24小时书店”,语言凝练,有内涵即可。三、11、D12鲜艳美丽整齐的样子沿、顺着随即,不久13略14、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15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四、(一)16、(1)对故事情节的展开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为父子二人的活动提供了特定背景。(3)多所塑造的父亲这个人物形象间接地起到了烘托作用。(4)营造出清冷、凝重的氛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17.透过雪花落在鼻尖上融化后的感觉,含蓄地写出了“我”看到父亲如此减薪后的酸楚和感愧。18.运用“掏”“摸”“抓”“扔”这几个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买柴任给父亲钱时的不耐烦及对父亲的不满、冷漠和鄙薄,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小气、无礼的小市民形象。19.(1)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他靠砍柴、卖柴给孩子赚生活费和学杂费,不辞辛苦。(2)父亲是一个坚忍的人。他为给孩子挣竞赛费,恳求买柴人;面对鄙薄,仍弯腰捡起扔在地上的钱,能委曲求全。(3)父亲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他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鼓励孩子好好读书,教育孩子尊重他人,重言传身教。20、父亲告诉孩子,以后有能力了,要尊重像他那样勤劳、坚忍,渴望被尊重的人。(二)21对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乡村的热爱。(1分)对故乡纯朴的风土人情的赞美。(1分)22炊烟狂草。(1分)莲荡乱荷。(1分)秋树的疏简以及枝头如音符般的鸟巢。(1分)23神奇。(1分) 24、结构上,总领全文,又与文末相呼应(2分):内容上,点明主旨(1分)。25要点:人的成长和进步,需要不断经受磨砺。(意思相近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