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苏教版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5605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苏教版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苏教版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苏教版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检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瑰丽(u)谛听(d)静谧(m)参差(c)B.风靡(m)坻屿(ch)藻荇(xn)幽邃(su)C.山岚(ln)竹篾(mi)红桧(hu)俶尔(sh)D.蕨菜(ju)雄踞(j)翕忽(x)幢顶(chu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青山绿水鳞次栉比心驰神往轻描淡写B.葱郁如染随机应变迎刃而解见异思迁C.人迹罕至引人入胜别具一格穿流不息D.接风洗尘拈轻怕重欣欣向荣恍如隔世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怀民亦未寝C.其岸势犬牙差互D.斗折蛇行,明灭可见4.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2分)( )A.2015年3月15日,中国迎来了第33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为“消费与安全”。B.通过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对醉驾者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C.雷锋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D.为了防止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学校跟学生签订了安全责任书。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6.根据要求默写。(4分)(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2)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3)乱花渐欲迷人眼,。(4),自缘身在最高层。(5)诗以言志,杜甫在望岳中的“,”就表达了诗人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报春的句子是:,。7.语文实践活动。(6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书斋,畅游天下,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今年我国首次将每年的5月19日定为“国家旅游日”。让我们放松心情,踏上旅程,来感受旅游文化的魅力吧!【连线人文】下面列举了我国的一些重点风景名胜区,你知道这些地方吗?请仿照示例,选出两个景点写出与之有关的人物、诗文、传说或故事名称。(2分)襄阳古隆中黄河壶口瀑布南京钟山黄山岳阳楼洞庭湖桃花源井冈山杭州西湖韶山长江三峡示例:襄阳古隆中诸葛亮隆中对杭州西湖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答:【评说现象】请仔细观察下面名为“自卫”的漫画,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的内容并揭示它的讽刺意义。(2分) 画面内容: 讽刺意义:【分享收获】一路游来,自然美景、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让我们大开眼界,返程中你一定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那么赶快拿起电话向爸爸妈妈说几句这次出游的收获吧!他们一直在家翘首期盼呢。(2分)答:_ 二、阅读品悟(40分)(一)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甲】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怀民亦未寝 ( )9.翻译下列句子。(4分)(1)其岸势犬牙差互。译文: (2)念无与乐者。译文: 10.【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4分)答:【甲】文:【乙】文:11.仿照示例,赏析【乙】文中的句子。(2分)示例: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赏析: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答:(二)阅读阿里山纪行选段,完成1216题。(12分)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虽是盛夏亭午时分,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了。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它的树龄大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神木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12.选文中作者通过移步换景,把阿里山一幅幅富有鲜明特征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请你根据提示,概括每幅画面的内容。(2分)宁静的林区 拔地参天的神木 13.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2分)答:14.选文第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以声衬静的写法,请从下面的诗句中选出与之写法不相同的一项(2分)(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B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15.选文语言典雅、凝练,极具美感。请从文中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句子,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3分)句子:赏析:16.选段中对“神木”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仅仅是想让人们了解神木的外形特点吗?请简析。(3分)答:(三)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题目。(16分)草原荷塘自打记事以来,我就有着与周围的孩子们截然不同的兴趣,那就是什么事都想知道个究竟,无论是遇到什么都想多留意看一看,尽量从中找到点什么美的或是有用的东西。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于杜尔伯特大草原上雾散日升后那转瞬即逝的“荷塘月色”。已经记不起来是哪年哪月哪日的事情了,只记得是我读小学高年级或者是刚上初中时暑假期间的一个早晨,那天早晨雾下得特别的大,十几米远就不见人影。早饭后,我像往常一样独自一人扛着镐头,从大表哥家出发,去七八里外的南山上刨旁风。由于下雾,露水特别的大,刚出屯子没多远,我的鞋和裤腿脚子就都被露水打湿了,觉得特别凉,小腿杀疼。大约在八九点钟的时候吧,我在早就来到了的南山上,已经刨了很多旁风。这时候,远远近近的浓雾似乎略微淡了些,丝丝缕缕,你缠我绕。在缠绕着的如丝如缕的云雾中,太阳露出了时明时暗的银白色的脸儿,一个伟大的奇观呈现在了我的眼前,原来草原上的蜘蛛网是出奇得多,这是我平时没有注意到也没有想像过的,一层压着一层,一片连着一片,层层叠叠,挨挨挤挤,错落有致,排列井然,延伸扩展向无尽的远方。每一片蛛网上都挂满了白蒙蒙的雾水,仿佛就是一片片刚刚撑开的银白色的荷叶,静静地伫立在迷蒙的雾中。每一张网都由三条以上的主丝吊在较高较粗壮的蒿草上,每张网的中央都被伏着的蜘蛛压得向下沉着,很低很低,俨然刚刚舒展的荷叶的轴心。不知道过了多久,雾更淡了,太阳变得更白了,多少还透着点鹅黄,荷叶也随之更白了,更鲜亮了,微风轻拂,有如梨花带雨的白衣天使在翩之舞之。迎着朦胧阳光的方向望去,无数的田田的白色的荷叶,汇成了白昼里的“荷塘月色”;一眼望不到边的那田田的白色的荷叶,形成了银色的山冈、银色的湖泊、银色的海洋,无边无垠,连绵起伏,水天一色,如耀眼寒光。没过多久,雾彻底消散了,太阳发出了灼眼的光芒,那成千上万的白色的荷叶突然变成水晶的了,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熠熠生辉,整个草原顿时变成了水晶的山冈,水晶的湖泊,水晶的海洋,晶亮晶亮的,教人忘记了是置身在人间还是天堂。大大小小的昆虫似乎都被眼前这突如其来的仙境般的美景惊呆了,不吵也不叫,不跳也不飞,就好像一动就会把美景吓跑了一样。独自伫立在山顶上的三角航标架子上的老鹰悠闲地梳理着还没有完全晾干的羽毛,一声不响的,简直就是这水晶世界的主宰者。三十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机会再度欣赏这草原“荷塘月色”的淡雅、凝重、晶莹、鲜亮,虽说很遗憾,然而,我毕竟曾经有过,人生有如此经历足矣。(摘自“好心情原创网”)17.本文按照顺序,描写了作者多年以前故乡草原荷塘的特点。(2分)18.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答:19.作者为什么对三十多年前的草原荷塘记忆那么深刻?(4分)答:20.越来越多的美丽景色正在或已经成为回忆,只能在回忆中找寻,作者回忆这些是为了唤醒我们关注哪些问题?(4分)答:21.回忆总是美好的,甜蜜的,相信在你的记忆中一定会有许多美好的片段,请你写出一个片段与大家分享吧!(4分)答:三、写作(40分)22.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答案解析1.【解析】选C。“桧”应读u;“俶”应读ch。2.【解析】选C。“穿”应为“川”。3.【解析】选B。“寝”不属于词类活用,其余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属词类活用现象。4.【解析】选A。B项,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 C项,语意重复,可删去“值得”或“榜样”;D项,表意不准确,可将“不再”改为“再次”。5.【解析】选C。“参差不齐”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用在这里不合适。可改为“良莠不齐”。6.答案:(1)佁然不动(2)水中藻荇交横(3)浅草才能没马蹄(4)不畏浮云遮望眼(5)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6)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7.【连线人生】答案(示例):黄河壶口瀑布大禹治水的传说(或: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岳阳楼洞庭湖范仲淹岳阳楼记(或: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记【评说现象】答案(示例):(画面内容:)某人正在一处旅游景点的石狮上书写“到此一”,还没写完,石狮奋起自卫,恼怒地给了他一记耳光,并气愤地说:“我叫你写!” (讽刺意义:)讽刺了一些人在旅游中到处乱写乱画,破坏风景文物的不文明行为。【分享收获】答案(示例):爸爸妈妈,你们好!我马上安全返程了。这次旅游既让我强健了体魄,又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让我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验证,获得了真知。真是受益匪浅呀! 8.答案:(1)大约 (2)睡觉9.【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回答时,应将重点词语“犬牙”“差”“念”的意思译出。答案:(1)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2)想到(考虑)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10.【解析】此题考查对表达情感的句子的理解。小石潭记(节选)中表达的是凄清、悲凉之情;记承天寺夜游中则表达的是作者的闲适之情。答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1.【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赏析。应重点从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上来分析。答案(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句中没有写“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12.【解析】此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的概括。通过移步换景,作者所写的地方分别是:原始森林、曲径幽路、无边无际的森林、神木。再依次加上一个修饰语即可。答案:青苔染绿的曲径幽路 无边的森林13.【解析】此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区分。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这里主要交代了神木的高、粗、树龄、命名原因,属于说明。其作用是告诉人们知识。答案:说明。具体准确地告诉人们“神木”的高、粗以及树龄和命名原因。14.【解析】选C。此项采用了直接描写的方法,重点突出了“幽静”的特点。15.【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因为限定了范围,所以只能从修辞角度进行。这样就需要选定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答案: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语言流畅而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强调其宁静。16.【解析】此题考查对写作主旨的理解。写树的外形,不仅想让人们认识神木,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神木的内在精神。答案:不仅仅是让人们了解神木的外在形态,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学习神木那种面对困难不屈服,遭遇厄运不低头的坚强精神,揭示文章的主旨。17.【解析】此题考查对记叙顺序和事物特点的辨析和概括。写雾渐散到太阳升之前“荷塘月色”是时间顺序;扣住末段中重点词语“再度欣赏”来回答其特点即可。答案:时间 淡雅、凝重、晶莹、鲜亮18.【解析】此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作用的辨析。“变成了水晶的”是比喻;形象地突出了荷塘晶莹透亮的特点。答案: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雾散后整个草原荷塘的晶莹剔透、鲜亮的如仙境般的美丽景色。19.【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记忆深刻是因为景美,再也没见过如此的美景。答案:雾后的草原荷塘晶莹剔透,充满了神秘感,更加美丽,更加令人向往,在作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令人震撼的美景也在慢慢减少,所以最初的记忆是深刻的。20.【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的深层理解。优美景色的消失,是为了唤起人们对美的关注,保护环境。答案:(1)关注环境问题,提醒我们保护好生存的家园。(2)关注保护美好事物的问题,提醒我们保护好曾经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事物。(3)关注发展和传承的问题,提醒我们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21.答案(示例):春天,鸟语花香的季节。我们放声高歌,走在田间小路上。春游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然而炒菜做饭、奔跑游戏,更是不亦乐乎。我们坐在树下,望着天空。天是蓝蓝的,在蓝天下,树枝上已长出了嫩芽,我仿佛看见它正在茁壮成长,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至今回忆起来心中仍洋溢着温馨。22.【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写作前要先认真审题。写的人物是“我们”,事件是在现在这个年龄发生的事。可以是体现自己成功的一件事,也可以是遭遇挫折的一件事,可以是欢乐的事,也可以是忧伤的事,当然也可以写现在这个年龄段所感悟和思考的问题相对来说,记叙文体比较好写。如:开头可以先概括交代一下我们这个年龄段具有的特点,接下来用具体的事例来体现这些特点,最后强调我们应该具备的特点,与开头呼应,并起到深化中心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