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5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4106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5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5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5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37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D初中生跑100m约需7s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汽车上的“后视镜”B沙漠中的“海市蜃楼”C树在水中的“倒影”D树荫下的圆形光斑3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4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A可见光照相机B紫外光成像仪C红外照相机D超声波成像仪5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6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7用激光笔沿图中所示的PO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动的小鱼或小鸟的是()ABCD8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5cmB10cmC20cmD30cm9下列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A甲、乙、丙B甲、乙C甲、丙D乙、丙10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A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C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1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12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st图象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经过4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16mBv甲v乙,s=8mCv甲v乙,s=16mDv甲v乙,s=8m二、填空题(本题每空1分,共29分)13(1)如图1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2)图2中秒表的读数为s14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依据表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温度计熔点沸点酒精10778水银3935715给下列的数据补上合适的单位:一张纸的厚度约为65;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16公园里正在进行庆“六一”节目汇演,小朋友的欢呼声传遍整个公园,这反映了声音(选填“响度”或“音调”)的特性美妙的声音是孩子们的声带产生的家中正在备考的小明羡慕地望着窗外,无奈地关上窗户,这是在减弱噪声17利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锅没有燃烧其原因是:在加热过程中,水不断吸热,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温度,也说明水的沸点(选填“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18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19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选填“衣领”或“平面镜”)20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秒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球运动时间长,球作变速直线运动(全部选填“甲”或“乙”)212013年6月20日,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了太空授课,图甲是她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水球相当于镜,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像(选填“实”或“虚”),这种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李佳同学将一只透镜放在眼前10cm处玩赏时,被别的同学拍下了照片(如图乙),据此推断该透镜的焦距f满足的条件是f10cm(选填“”“”或“=”)22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斜看起来向(上/下)弯折,是由于光从斜射向时发生了折射的缘故23小明坐在一列行驶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则动车速度是km/h,已知车长150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是s三、解答题(本题共11小题,共47分.第24题8分,第25题5分,第26题7分,第27,30题6分,第28题8分,第29题4分,第31题3分)解答第29题(1)(2)时要有解题过程.24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25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它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6请根据图所示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27请根据图所示的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28如图1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进行加热固体的好处是(2)如图2所示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3)该固体熔化的图象如图3,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min,BC段该物质处于态29小勇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能/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4)图2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3中的(填序号)30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二者的中心在(2)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3)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方(4)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5)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该眼镜片对光线有作用322016年9月24日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正式开通试运营,整条线路全长约37.5km途径相城、姑苏、吴中、园区4区,共设站35座其中线路中最大站距2010m,最小站距650m求:(1)轨道交通2号线每日6:00首班车全程运行时间大约45min,求这趟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列车以80km/h的平均速度驶过线路中的最大站距,则大约需要多少时间?(结果保留一位有效小数)33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如图乙 (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若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可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还可以比较同一时刻纸锥下落的来比较下落的快慢其中第种比较方法与物理学中速度的定义方法相接近(2)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3)在测量过程中,发现(选填“下落的时间”或“下落的路程”)较难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下落高度或换用锥角较(选填“大”或“小”)的纸锥进行实验34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导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序号衣服材质衣服布料层数长波紫外线透过率1天蚕丝112%225%3化纤128%4214%5全棉T恤(白色)17%6全棉T恤(黑色)14%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37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D初中生跑100m约需7s【考点】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声速【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C符合实际;D、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汽车上的“后视镜”B沙漠中的“海市蜃楼”C树在水中的“倒影”D树荫下的圆形光斑【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射到介质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光反射形成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凹面镜成像;(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放在有水的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变折了、放大镜、池水看起来变浅等【解答】解:A、汽车上的“后视镜”,利用了凸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B、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C、树在水中的“倒影”,水面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D、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3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分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当发声体的振幅越大时,发出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故选B4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A可见光照相机B紫外光成像仪C红外照相机D超声波成像仪【考点】红外线【分析】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明显【解答】解:由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明显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则其辐射的红外线会越强,为了证实这一点,可利用红外照相机对其进行拍照,以达到对比的效果故选C5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考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分析】根据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根据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可推断焦点在光斑之前,从而判断焦距【解答】解: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后,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前,因此f一定小于l故BCD错误,故A正确故选:A6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考点】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漫反射【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同时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发射,特别是发生漫反射时,虽然反射光线不平行,但仍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则入射角为9020=70,所以反射角也为70,所以A说法错误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所以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靠近法线,所以B说法正确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角也增大5,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10所以C说法错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D说法错误故选B7用激光笔沿图中所示的PO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动的小鱼或小鸟的是()ABCD【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分析】(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2)光照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A、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而鱼在远离法线的位置,所以照不到,故A错误;B、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而鱼和入射光线在法线同侧,所以照不到,故B错误;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鸟正好在反射光线经过的位置,所以能照到,故C正确;D、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鸟不在反射光线经过的位置,所以照不到,故D错误故选:C8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5cmB10cmC20cmD30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当u2f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则u2f,即50cm2f,解得f25cm,则选项ABC都符合,只有D选项是不可能的故选:D9下列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A甲、乙、丙B甲、乙C甲、丙D乙、丙【考点】长度的测量;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分析】在物理学测量中,有多种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积累法、等效替代法、建模法等,故据上面所提到的方法对题目中的各种说法逐个分析即可【解答】解:甲、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先测1物理课本的厚度,再除以物理课本纸的张数,采用的方法叫累积法;乙、由于乒乓球直径的长度端点位置不易确定,因此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采用的方法是卡测法;丙:铜丝直径很小,无法直接测量,把铜丝紧密的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量出铜线圈的总长度,数一下铜丝一共的匝数,然后计算铜丝的直径,采用的方法叫累积法;丁、海底深度无法直接测量,利用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利用公式s=vt计算即可,采用的方法叫转换法;故甲、丙所用的方法相同故选C10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A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C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考点】光源;物体的颜色;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如果物体能吸收所有的光,物体是黑色,如果物体反射所有的光,物体是白色【解答】解: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BC、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物体到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B错误,C正确;D、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D错误故选C1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中测量了物体的长度三次,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解答】解:物体的长度为L=2.36cm故选A12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st图象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经过4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16mBv甲v乙,s=8mCv甲v乙,s=16mDv甲v乙,s=8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由st图象找出4s内两车的路程,然后求出两车通过的总路程,即P、Q间的距离(2)由st图象找出甲、乙两车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两车的速度;【解答】解:由图象知:甲车4s内通过的距离为4m,乙车4s内通过的距离是12m,则P、Q间的距离为s=s乙s甲=12m4m=8m;甲车的速度v甲=1m/s;乙车的速度v乙=3m/s,所以,v甲v乙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每空1分,共29分)13(1)如图1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2.50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2)图2中秒表的读数为228.7s【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左侧与4.00cm对齐,右侧与6.5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6.50cm4.00cm=2.50cm;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5min=21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18.8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18.8s,即秒表的读数为210s+18.8s=228.8s故答案为:2.50;0.1;228.814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3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依据表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酒精温度计熔点沸点酒精10778水银39357【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熔点和凝固点【分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2)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物质的凝固点越低,越不容易凝固,在南极由于平均气温比较低,所以需要用凝固点较低的液体温度计【解答】解:(1)由图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3;(2)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于酒精的凝固点比较低,所以当南极的气温达到88.3时,酒精仍不会凝固,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南极的温度故答案为:3;酒精15给下列的数据补上合适的单位:一张纸的厚度约为65m;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km/h【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结合对生活实际的认识,填入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一张纸的厚度远远小于1mm;故填65m符合实际;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1.1m/s左右,即5km/h左右;故答案为:m;km/h16公园里正在进行庆“六一”节目汇演,小朋友的欢呼声传遍整个公园,这反映了声音响度(选填“响度”或“音调”)的特性美妙的声音是孩子们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家中正在备考的小明羡慕地望着窗外,无奈地关上窗户,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考点】响度;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响度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人耳处、传播过程中和在声源处进行减弱【解答】解:小朋友的欢呼声传遍整个公园,这说明声音响度大的特性美妙的声音是孩子们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小明为减小噪声关上窗户,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响度;振动;传播过程中17利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锅没有燃烧其原因是:在加热过程中,水不断吸热,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也说明水的沸点低于(选填“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1)液体沸腾时的特点: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低于纸在着火点【解答】解: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沸点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纸的着火点约180,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因此纸锅不会燃烧故答案为:不变;低于18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左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60【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解答】解:由图知:光线从左侧射向右侧,所以左侧光线是入射光线,右侧光线是折射光线;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反射角也是60;过入射点做法线(如下图),可以看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这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过程,即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故答案为:左;6019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4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衣领(选填“衣领”或“平面镜”)【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答】解:(1)小红站在距离平面镜2m前照镜子,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小红的像到小红的距离为2m+2m=4m(2)当小红走近镜子时,小红的身高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像大小不变(3)光照射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衣领;故答案为:4;不变;衣领20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秒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甲球运动时间长,乙球作变速直线运动(全部选填“甲”或“乙”)【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根据题意,首先要明确,每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秒,根据间隔的段数可以确定运动时间的长短;利用相邻两点之间的长度可以确定其通过的路程,由于时间相等,根据速度公式可以确定物体速度的变化【解答】解:甲图中,包括了5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秒,即甲运动的时间为秒;乙图只有3个时间间隔,乙运动的时间为秒,所以甲运动的时间长;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甲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仍然相等,所以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由乙图所示的两点之间的长度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乙的速度越来越大,则乙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甲;乙212013年6月20日,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了太空授课,图甲是她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水球相当于凸透镜,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实像(选填“实”或“虚”),这种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李佳同学将一只透镜放在眼前10cm处玩赏时,被别的同学拍下了照片(如图乙),据此推断该透镜的焦距f满足的条件是f10cm(选填“”“”或“=”)【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解答】解:根据图甲可知,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水球相当于凸透镜,照相机(或摄像机等)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由图乙可知,李佳同学将一只透镜放在眼前10cm处玩赏时,李佳同学的眼睛被放大了,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可知该透镜的焦距满足的条件是f10cm故答案为:凸透;实;照相机;22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斜看起来向上(上/下)弯折,是由于光从水斜射向空气时发生了折射的缘故【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插入水中的筷子,由于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此时看到的像是筷子的虚像故答案为:上; 水; 空气23小明坐在一列行驶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动车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则动车速度是180km/h,已知车长150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是23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1)被研究的物体和选定为参照物的物体之间发生位置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2)知道大桥的长度和通过大桥的时间,根据v=求出动车速度;动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是动车长度与桥长之和,求出动车的路程;已知动车速度,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解答】解:小明以自己(或动车)为参照物时,车窗外的树木与自己(或动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故观察到树木是运动的;动车的速度:v=50m/s=503.6km/h=180km/h,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s=s桥+s车=1000m+150m=1150m由v=得,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t=23s故答案为:动车;180;23三、解答题(本题共11小题,共47分.第24题8分,第25题5分,第26题7分,第27,30题6分,第28题8分,第29题4分,第31题3分)解答第29题(1)(2)时要有解题过程.24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要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要先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虚像、左右相反,及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其次,先作出两个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解答】解: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25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它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一束光线从水里射向空气中时,既要发生反射,又要发生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完成光路图【解答】解:在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画出入射光线;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如图所示26请根据图所示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由图可知,入射光线过焦点,则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27请根据图所示的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仔细观察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解答】解: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所示:28如图1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进行加热固体的好处是固体受热均匀(2)如图2所示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B(选填“A”、“B”或“C”)(3)该固体熔化的图象如图3,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8min,BC段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分析】(1)为使固体能够均匀受热,需将装有固体物质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并且使物质全部浸没在热水中(2)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不能俯视或仰视;视线与刻度线相交点为读出的温度值;(3)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解答】解:(1)将装有固体物质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受热均匀;(2)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不能俯视或仰视所以B方法正确;(3)不管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从图象上看,BC段是温度不变的,所以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是晶体;该物质的熔化从第7min开始,一直到第15min结束,其熔化过程用了8minBC段是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答案为:(1)固体受热均匀;(2)B;(3)晶体;8;固液共存29小勇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与桌面垂直(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不能(能/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4)图2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3中的A(填序号)【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实验中玻璃板如果不垂直于桌面,后面的蜡烛无法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是实像能用光屏上承接,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与物是等大的,且关于镜面对称来解答此题【解答】解:(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2)蜡烛A 和B 的要求是完全一样,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平面镜成虚像,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不能承接到像(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4)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小军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通过观察可以发现C太小,B与镜面不对称,只有图A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与桌面垂直;(2)相等;不能;平面镜成的是虚像;(3)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4)A30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不合理(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1)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应多做几次试验,然后才可以得出结论;(2)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变为相反方向,由图可知,光路是可逆的;(3)实验要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还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解答】解:(1)不合理实验有偶然性,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2)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即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以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一个角度,在白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是因为纸板OB面和反射光线以及法线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故答案为:(1)不合理;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2)OA;可逆;(3)不能;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二者的中心在在同一高度(2)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10.0cm(3)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4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上方(4)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B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5)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远视(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该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实验中应使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中央;(2)图中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亮点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就焦距,由此可以确定其焦距是多少;(3)当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据此进行分析;(4)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5)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远视眼【解答】解:(1)要在光屏上形成完整的像,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由图甲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0cm10.0cm=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cm;(3)由图乙知,当蜡烛在刻度尺的10cm处,u=15cm,2fuf,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55cm25cm=30cm;根据光在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当u=30cm时,即凸透镜移动至10cm+30cm=40cm刻度线处,在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上方;(4)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此时u=16cm10cm=6cm,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接不到,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成像物体在同侧,C点与透镜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所以应从B处观察;(5)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提前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会聚的凸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该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答案为:(1)在同一高度;(2)10.0;(3)40;上;(4)B;(5)远视;会聚322016年9月24日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正式开通试运营,整条线路全长约37.5km途径相城、姑苏、吴中、园区4区,共设站35座其中线路中最大站距2010m,最小站距650m求:(1)轨道交通2号线每日6:00首班车全程运行时间大约45min,求这趟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列车以80km/h的平均速度驶过线路中的最大站距,则大约需要多少时间?(结果保留一位有效小数)【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已知整条线路全长和全程运行时间,利用v=计算这趟车的平均速度;(2)已知速度和路程,利用v=计算时间【解答】解:(1)由题知,班车全程运行时间t=45min=0.75h,则这趟车的平均速度为:v=50km/h;(2)v=80km/h,则大约需要的时间:t=0.025125h90.5s答:(1)这趟车的平均速度为50km/h;(2)若列车以80km/h的平均速度驶过线路中的最大站距,则大约需要90.5s的时间33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如图乙A (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若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可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时间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还可以比较同一时刻纸锥下落的路程来比较下落的快慢其中第2种比较方法与物理学中速度的定义方法相接近(2)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3)在测量过程中,发现下落的时间(选填“下落的时间”或“下落的路程”)较难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下落高度或换用锥角较大(选填“大”或“小”)的纸锥进行实验【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分析】(1)若使纸锥从同一高度落下,应使纸锥的尖端位置在同一水平高度处,比较快慢时,即可采用相同时间比距离,也可采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2)要得到速度,需测量路程和时间,然后选择测量路程和时间所需的测量工具即可;(3)实验中若纸锥下落较快,则时间较难测量;因此可从增加时间等角度去考虑【解答】解:(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图乙A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乙B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乙A的位置释放实验中即可记录下落至地面的时间,也可测出纸锥下落相同时间运动的距离;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类似于时间相同比路程的方法;(2)测量路程的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计时器);(3)纸锥下落快,时间较难测量,必须增加纸锥下落的高度和锥角,以增大下落时间,便于时间的测量,为减小误差,还要多测几次,取平均值故答案为:(1)A;时间;路程;2;(2)秒表;(3)下落的时间;大34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导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序号衣服材质衣服布料层数长波紫外线透过率1天蚕丝112%225%3化纤128%4214%5全棉T恤(白色)17%6全棉T恤(黑色)14%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长波紫外线透过率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其它条件相同时,防晒效果与衣服的层数(厚度)有关(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穿全棉长袖T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考点】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