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1绪论.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1621155 上传时间:2020-04-3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素质1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大学生心理素质1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大学生心理素质1绪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训练,2002年春,孔勤冯卫东,2,大学生心理素质与训练,5、人际沟通,6、恋爱与性,7、事业发展,2、自我认知,8、精彩分享,9、心理辅导,1、绪论心理健康,3、人格塑造,4、情绪处理,学生工作部孔勤冯卫东,3,悦纳自我,活出真我,实现自我,新年快乐,4,心理素质与训练课程安排一、课程目的:1、协助学生认识心理健康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2、协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识别情绪、处理情绪、学习有效的人际沟通,树立正确恋爱观,促进学业和事业发展;3、协助学生对课程内容作出积极研讨和个人反思,探索个人成长的途径和素质提高的方法,增强自信,完善人格,发掘潜力,建立健康自我形象,使生命充满活力、创造力,更精彩丰盛。4.协助学生学习观察、认识、尊重人的心理规律和个性特征,以发挥其内在动力、内在潜力及创造力。,5,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课时安排心理健康1自我认知2人格塑造2情绪调节2人际沟通2恋爱与性1事业发展1精彩分享1,6,三、课程作业与评核(一)对课程积极参与并贡献(70%)课堂形式:讲课、讨论、作业练习、情景剧、游戏、个案学习等。课堂报告:学生分组就课题内容选择一项,在课堂上作学习发言。发言需举例和结合个案,可派发相关资料,提出问题带领全班同学讨论学习。(二)个人素质成长与反思(30%)在本课程中,学生需经常对自身素质和怎树立自我形象作出探索、反思和评价,并整理成一篇文章:个人成长反思字数:1000字以上(不包括参考书目)文章请用格子稿纸或打字稿。,7,四、参考书目张春新(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尼娜(1999)自爱的艺术文汇出版社妮蒂娅(1996)性格分析学中山大学出版社戈尔曼(1997)情感智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詹姆斯(1987)强者的诞生陕西人民出版社阿得勒(1986)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派克(1997)心灵地图远方出版社齐腾勇(1987)人际关系心理学中国和平出版社多湖辉(1986)初见面的人际关系世茂出版社安东尼激发心理潜力时事出版社海保博之(1999)表现自我曼纽斯自信的技巧同济大学出版社江光荣(1999)人性的迷失与复归湖北教育出版社朱莉娅(2000)心理学与你北京大学出版社朱莉娅(2000)发展心理学与你北京出版社John(1999)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Howard(1999)割断脐做大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佩塞施基安(1990)冲突与自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佩塞施基安(1990)种子与大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墨顿哼特(1999)心理学的故事海南出版社等等,8,绪论心理健康,教学目的:相互认识建立关系学习并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课堂作业“找朋友”热身游戏“头脑风暴”游戏活动“心理健康”所想到的发放资料-“心理健康标准”学生意见并贡献教学安排认识老师自我介绍欢迎词祝福词同学相互认识“找朋友”热身游戏(名信片)建立六人小组,小组交流认识全班分享介绍你认识的新朋友,9,明确课程目的、内容、考评等(发放资料)讨论课程安排分组报告事项作业评核:成绩自己给分(1)到课情况;(2)参与情况;(3)作业情况休息:登记名册注意事项学习的理念、态度、方法学习开放、投入参与、学习聆听、尊重、问题讨论多读参考书,改变不合理观念,达致人格完整,开发潜力、创造力(孙正义:开放、创造性、公正、自由、技术)纪律保密问题处理,10,心理健康标准(特点),*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大会指出: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11,50年代马斯洛等提出十条标准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2、是否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的评价自己的能力;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4、能否与周围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能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否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12,*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2、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3、能合理调控情绪,保持良好心境;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能适应社会环境;6、人格品质完全统一;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13,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一、生物遗传因素1、遗传因素2、脑损伤的影响3、生理疾病或缺陷的影响二、社会环境因素1、亲子关系与家庭气氛2、生活压力与环境变迁3、人际交往关系三、心理因素1、人格特点2、乐观心态3、自觉控制感,14,*过去经历*家庭要求*人格缺陷*完美主义*全能主义*失败挫折,15,心理健康的人应具备:,1、智力正常2、情绪乐观并能自控3、意志健全4、反应适度5、自我意识明确6、人际关系和谐7、适应社会生活,16,卡甫曰.卡洛斯提出:1、接纳自己2、认识自己3、自信和自控4、对现实有清晰的认识5、勇敢而具有弹性6、爱人7、爱生活8、平衡与节制9、具有生命和生活的目标,17,心理健康等级1、一般常态者2、轻度失调者3、严重病态者,18,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标准1、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2、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3、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随着人的成长、环境的变化而改变;4、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这种理想尺度为人们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指明了方向。,19,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情操意志过程人在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个性心理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20,心理素质:是指表现在人的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个性方面比较稳定的品质。心理素质不是一种遗传素质,而是在脑和神经系统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个人同环境与教育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品质。,21,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性格。,22,心理适应是指在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能自由地选择其所从事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以顺从环境、调控环境或改变环境。,心理适应的特点个人的心理环境与实际环境相一致。能够依据实际环境调节自己的反映。,23,心理学门类,理论方面:普通、发展、认知、学习、人格、社会、变态、生理、动物、实验等应用方面:教育、临床、消费、管理、工业、法律、运动、军事、健康、广告、人事、民族、劳动、艺术、旅游、交通、安全等,24,积极的自我观念,对现实有正确的知觉能力,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面对现在,汲取过去的经验,策划未来,真实的感受自己的情绪,能恰当的调控自己的情绪,心理健康的特点,25,心理障碍或异常的种种表现,一、神经症也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神经衰弱和疑病症。二、人格障碍也称变态人格,是指不伴有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这种患者对环境有相当严重的、根深蒂固的、不能更改的、不适应的反映,其人格构成对自己、对社会、都是不被允许的、不得体的行为模式。,26,所谓不伴有精神症状的缺陷,是指在没有认知障碍或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映、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2、偏执型人格障碍3、回避型人格障碍4、依赖型人格障碍,27,三、行为偏离,是指这些人无智力和人格障碍,但其行为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和社会要求是相违背的,明显的异于常态。如吸毒行为、酗酒行为、施虐行为、盗窃行为等。,28,四、心身疾病,是指那些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病程演变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祖国医学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则引起脏腑功能失调。现代心理学理论来看,心身疾病或心身障碍是个体在压力状态下所出现的某种情绪和动机冲突,通过心理影响生理的途径,以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病变而表现出来。如: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等。,29,五、严重的心理异常,即精神病,指人的整体心理机能的瓦解,不仅心理活动本身的各个方面的协调一致遭到严重的损害,而且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严重失调。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病等。,30,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一、生物遗传因素1、遗传因素2、脑损伤的影响3、生理疾病或缺陷的影响二、社会环境因素1、亲子关系与家庭气氛2、生活压力与环境变迁,31,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三、心理因素1、自觉控制感2、乐观心态3、人格特点,32,注:+为适应为不适应,面对压力时,适应与不适应的调适策略,33,乐观者与悲观者的应对倾向,(采自Carver,Scheier,1999),34,学校辅导的中间目标,1、在学业上奠定稳固的基础;2、为将来的工作与事业作准备;3、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欣赏自己,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4、促进自信,加强自表能力;5、学习处理情绪问题;6、学习与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7、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学习有效选择;8、学习与异性相处,对恋爱,婚姻,家庭有正确的观念和态度;9、建立明确的人生观和适当的生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