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小学校本程教案上下.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1087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小学校本程教案上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年级小学校本程教案上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年级小学校本程教案上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校本课程教案(三年级上学期) 认识周围的世界 【教材说明】 本章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我们的家乡和我们的学校。教学这部分内容,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他们讨论、交流,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家乡和学校。 2.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教育。 【教学建议】 建议本章教学用4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我们的学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天在学校学习、活动,你对我们的学校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发言,讲自己对学校的了解) 二、组织课堂活动 1、认识学校的位置以及自己家与学校之间的位置关系。 2、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 三、组织课堂活动 四、想一想,自己每天在学校做哪些事情? 五、布置课外活动,了解更多有关学校的情况。 六、安排时间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校。 在大家庭中生活 【教材说明】 本章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和怎样与同龄人交往。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班集体,知道应该尊敬老师、孝敬父母,懂得应该与同龄人友好相处。 2.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教育,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热爱集体生活。 【教学建议】 教学本章内容可用5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热爱集体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班集体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都要热爱这个集体。 二、看图讨论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讨论。 三、组织课堂活动 你认为热爱集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讨论后教师可让几名学生发言) 四、想一想 1.你做过那些有意集体的事情? 2.见到有损集体的现象应该怎么做? 五、课堂小结 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教材说明】 本章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在劳动中锻炼自己。 【教学目的】 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知道人的生活离不开劳动。 2.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建议】 本章可用6课时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设计】 劳动创造财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人要生活,就必须劳动,因为劳动可以创造财富。 二、看图讨论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对图片进行讨论。 三、组织课堂活动一 同学们,农民为什么要种田?工人生产机器干什么用?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可指几名学生发言,教师在旁适当点拨。 四、组织课堂活动二 认识其他的劳动方式。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课外活动 了解周围的人,看他们分别从事什么职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材说明】 本章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是从小培养广泛的兴趣、积极参与,形成能力和兴趣伴我成功。 【教学目的】 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兴趣在人的一生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成功意识。 【教学建议】 本章内容的教学可用4课时完成。 【课堂教学设计】 从小培养广泛的兴趣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问:同学们请看,图上的同学正在干什么?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后回答。教师再问:你喜欢参加哪些活动? 二、组织课堂活动一 同学之间交流各自的兴趣爱好。交流结束后,请几名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组织课堂活动二 认识兴趣爱好对学习的帮助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沙包游戏一、说明游戏作用 有助于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竞争识和群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与奔跑能力。 二、介绍游戏方法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通过抽签决定进攻队和防守队。如果甲队为防守队,则甲队在将本队队员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站在长方形场地的两侧。乙队学生站在起跑线后准备“闯关”。当教师发出进攻开始的信号后,乙队队员迅速向终点冲击;甲队队员则用自制的沙包向乙队队员投击,被击中的乙队队员就算闯关失败而被淘汰出局,未被击中的队员冲过终点线者,算闯关成功,统计闯关成功人数。然后交换攻防角色。最后看哪个队过关的人数多。 三、游戏规则 1 进攻队员闯关时,前后队员应保持23米的距离; 2 进攻队员被击中后,必须自觉地从两侧退出比赛场地,不得掩护同队队员闯关; 3 防守队员应在限制线外投掷沙包。 4 防守队员只能击打进攻队员胸部以下的部位。 四、开始游戏剪纸一、教学目标了解传统民间美术活动和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运用民间美术的表现方式,完成一件美术作品,通过设计制作来表现。二、教学重点学习剪纸折、剪等技法方法,了解民间美术的表现特点。三、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设计作品的能力。四、教具学具课前准备好多媒体课间、实物,以及作业用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工具、剪纸活动分组围坐,便于制作时交流。教学过程:教师出示一些剪纸作品,让学生体会剪纸的美。介绍剪纸的基本技法,阴刻:图案上的装饰纹样被(剪)去,形成镂空效果,一般要求线线相断。阳刻:将图中的装饰花纹留下,花纹以外的部分剪(刻)去,要求线线相连。学生动手操作 趣味跳绳一、 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运动,善于运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2、运动技能:使学生能掌握2种以上跳绳的方法,并能够一物多用,利用跳绳创造出更多的新的练习方法。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跃能力和投掷能力。4、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5、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意识,使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二、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跳绳。教学难点:身体的协调配合,合作创新意识的培养。双摇跳、单摇编花跳、跑跳 教师示示范,学生跳,不会的教师指导校本课程教案三年级下册差倍问题知识点: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差,还知道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差倍问题也是一种典型的应用题。解答差倍问题与解答和倍问题的方法类似,我们仍然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帮助分析、思考。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发现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解题的规律,正确列式解答。例1、小红买的兰花比月季多12朵,已知兰花的朵数是月季的3倍。小红买了兰花和月季各多少朵?分析:先画出线段图。想一想:兰花比月季多几倍?兰花比月季多的12朵就是月季的几倍?(1)兰花比月季多几倍?(2)月季有多少朵?(3)兰花有多少朵?从例1可以发现,解答差倍问题的关键是,运用线段图帮助我们分析,找出两个数的差以及与它相对应的倍数数,从而先求出1倍数,再求出其他数。差倍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两数差(倍数1)1倍数(小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大数)从上面可以看出,要解答差倍问题必须要知道两个数的“差”及它们之间的“倍数”。例2、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若干吨,甲仓存粮的吨数是乙的3倍。如果甲仓中取出260吨,乙仓中取出60吨,则甲、乙两个粮仓存粮的吨数相等。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分析:先画出线段图想一想:甲仓存粮的吨数比乙仓多多少吨?甲仓存粮的吨数比乙仓多多少倍?(1)甲仓比乙仓多存粮多少吨?(2)甲仓比乙仓多存粮多少倍?(3)乙仓存粮多少吨?(4)甲仓存粮多少吨?例3、水果店运来的苹果比香蕉多15筐,已知苹果的筐数比香蕉的4倍还多3筐。水果店运来的苹果和香蕉各多少筐?分析:先画出线段图表示题意想一想:如果苹果减少3筐,那么苹果比香蕉多多少筐?苹果的筐数比香蕉多多少倍?(1)如果苹果减少3筐,那么苹果比香蕉多多少筐?(2)此时苹果的筐数比香蕉多多少倍?(3)运来香蕉多少筐?(4)运来苹果多少筐?家乡的地理位置教学内容:家乡的地理位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兴隆林业局的周边地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做贡献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关于家乡的小资料、课件、儿歌、学生准备积累本。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1、师:(课件1)同学们,我们都能大声说出我们家乡的名字,它就是(生:兴隆林业局)那你对我们的家乡有哪些了解呢?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2、生汇报交流。3、师:别看你们的年纪小,可知道的还不少呢!大家想更多的了解我们的家乡吗?从这学期开始,我们三年级的同学们就在一起来进一步地认识我们的家乡。(板书:认识周边世界)生齐读课题二、学习了解,认识家乡。1、师:由于兴隆镇的交通运输比较方便,所以我们的局址设在了兴隆镇的铁东区,别说你们这些小孩子就连老师都没有机会走遍我们整个家乡,今天,就让大家跟随曲老师一起来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吧!(板书:家乡的地理位置)2、(课件2)师讲解:美丽富饶的兴隆林业局座落于风景如画的松花江畔,像一颗镶嵌在小兴安岭山脉上的绿色明珠,素有“林海”的美誉,施业区地处中温带,三江、长白山气温区,属细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总面积305,278公顷。3、(课件3)师:我们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邻居,看,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邻居和好朋友。4、生自读课件上的资料,并说说知道了什么。5(课件4)师:让我们一起在地图上找找家乡吧!6、生根据知识来找到兴隆的准确位置。师:如果你是外地来我局旅游的朋友,在哈尔滨坐火车,沿滨北线到兴隆镇下车即是。7、师:我们的家乡幅员辽阔,南北平均宽65千米,最宽67千米。东西平均长49千米,最长73千米。就因为这样,人们还送给我们家乡一个好玩的名字呢!(课件5:介绍“巴木通”的由来)8、师:如果在大街上有人向你打听“巴木通”在哪?你就可以骄傲地告诉他,巴木通就是我们的家乡(兴隆林业局)。三、背诵儿歌,牢记位置。1、师: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家乡的地理位置,你想把今天学习的内容牢牢地记住吗?老师送你们一首好听的儿歌。(课件6)自己大声读一读。2、生自由读,抄写在积累本上。3、用各种形式来读并试着背一背。4、生齐背儿歌。四、全课总结,感情升华。1、师:同学们,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那你能对大家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吗?生谈收获。2、师:大家的收获可真多,现在我们一起出发去欣赏家乡各处的美景吧!(课件7)3 师:同学们,作为兴隆林业局的一员,我们由衷地为有这样美丽富饶的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让我们携起手来,刻苦学习,为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我爱体育教材:1、安全常识:交通指挥灯 2、室内活动:拍拍手第一部分:安全常识:交通指挥灯 教学目标:1、能知道交通指挥信号灯的作用。2、能记住交通指挥信号灯的规则。3、对注意路上安全、遵守交通规则的认识有提高。重点:交通指挥信号灯的重要性。难点:遵守交通规则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出示挂图,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导入新课。(交通指挥信号灯)二、 学习新课:1、交通指挥信号灯的作用:交通指挥信号灯一般在交叉路口上,它是保证车辆行人有秩序通过的交通设施之一,行人车辆只有按照规定的信号灯通行或暂停,才能保证交通畅通,人车安全。少年儿童应当了解各种信号灯的含义,自觉地服从信号灯的指挥,确保交通安全。2、交通指挥信号灯的规则灯光指挥信号分为指挥信号灯、车道灯信号和人行横道灯信号三种。指挥信号灯: 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过。 黄灯亮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三、巩固新课说一说自己有没有做到遵守交通规则?四、练习填空 红灯( ) 黄灯( ) 绿灯( )第二部分:室内活动:拍拍手教学目标:1、知道活动的名称和方法。2、通过分析、判断,能掌握拍拍手的技巧和方法。3、在活动中能和同伴相互协调配合,并有愉悦的心情。重点:游戏的方法和名称。难点:游戏的成功。学练过程:组织:同桌面对面。教法:1、讲解游戏方法,并请学生配合教师示范,加深印象。2、指导学生相互协调配合,逐渐加快拍手的速度。3、组织游戏比赛,启发学生自主学练。学法:1、细听教师讲解,观察同学示范。2、在教师指导下两人一组练习“拍拍手”游戏,寻找配合成功的技巧和方法。3、汇报完成情况,同时,评出“最佳合作者”要求:仔细观察,大胆模仿。表扬和鼓励 素质练习:举重物(书包)放松练习:听音乐自编舞蹈进行放松。跳房子游戏目的:增强肢体肌肉关节机能,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机智、果断的意志品质。游戏准备:在平垣场地上画一个各种形状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形状组成的物状图形),布沙袋一只(最好每人一只)。游戏建议:(1)跳房游戏比赛可进行单人比赛,也可进行集体比赛;可比得分高低,也可比花样多少;(2)跳房游戏花样极多(有几十种),如六格房、十格房、宽大房、圆顶房、大树房、飞机房、圆房、梅花房等等。游戏方法:(例如跳六格房)以3-5人游戏为宜,首先排定游戏顺序,游戏开始,先由第一人将布沙袋抛进第一格,用单脚跳跳进第一格,接着用单脚将布沙袋踢进第二格,然后用双脚跳进第二格,再将布沙袋双脚夹进第三格,接着用单脚跳进第三格,这样单脚、双脚地交替踢布沙袋,直到布沙袋踢出第六格,双脚跳出第六格,算一次成功,可得10分,然后再从第一格重新做起。若在某格失误,可在下一轮时,从失误格做起。几轮以后,以得分最多者为第一名,以此类推。游戏方法:(例如跳梅花房)将参加者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每人准备沙包一个。分别在第一圆和第六圆外面站好:先规定几种跳法。开始时,先由各组第一人按第一种方法,分别从1、2、3、4、5、6或6、5、4、3、2、1的顺序跳。成功后,可得10分,若失败,退下来。然后各组第二人按第二种方法跳,以此类推,得分多的一组为冠军游戏规则:(1)布沙袋必须一格一格地往前踢,不得越格,不得压线,否则判为失误;(2)中途失误,可在下一轮轮到时,从失误格开始继续往下跳;(3)不得在方格内久留。学生进行跳房子活动古诗欣赏: 教学内容: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教学准备:录音机、液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问,这幅图美吗?美在哪里?2、指导看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再读古诗,读通古诗。3、教师范读古诗。4、指名读古诗。三、分组学习,体会入境。1、学生分小组读古诗。2、在小组里交流,通过读古诗,你知道了些什么?3、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四、全班交流,朗读感悟。1、指名学生读古诗。2、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互相交流。4、教师点拨:这一首诗描写了雨中的山村景色,以及村民的生活情景5、学生自由体会朗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五、创造积累。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来演唱这一首诗。2、指名学生演唱。(1)、我用我们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的小蜻蜓的调子来演唱。(师生打拍子)(2)、我用我最喜欢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调子来试着唱一唱。3、评选优秀创作。4、学生齐唱古诗雨过山村。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