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城市化》课件7(77张PPT)(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1545412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城市化》课件7(77张PPT)(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高中地理《城市化》课件7(77张PPT)(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高中地理《城市化》课件7(77张PPT)(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迎进入地理课堂,1.读我国19492008年城市数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信息显示出的建国后我国城市化的表现特点是_。(2)60年间我国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数目增长比例最高的是_,增长比例最低的是_。(3)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我国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_,其主要原因是_。(4)下列属于我国目前城市化过程的表现的是()A.特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B.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C.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D.城市化速度快与经济发展不协调,【解析】本题借助我国19492008年城市数量变化图来考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相关知识,解答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1)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明显地表现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2)我国的城市发展地区间不平衡,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3)读图时注意三个时间段,注意不同等级规模城市数量的变化比较。答案:(1)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化进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3)东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密集(4)D,2.2009年7月23日内蒙古赤峰市新城区发生强降雨,大量雨污水污染了自来水,导致了众多市民的发病,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据此回答(1)、(2)题。(1)此次水污染的发生说明内蒙古赤峰市新城区的规划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2)此次赤峰市新城区的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从原因上看反映出的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A.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尽合理B.城市新区的盲目扩张建设C.城市人口过度膨胀D.城市工业发展中的污染严重,【解析】本题组借助赤峰市新城区的水污染事件来考查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解答应主要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此次水源井被污染,是暴雨导致的洪水淹没了水源井,说明城市建设导致了地表径流的增大。(2)被污染的是赤峰市的新城区,人口、工业相对较少,不会存在人口过度膨胀及工业污染严重的问题。答案:(1)D(2)A,1.(2008山东文综T29(3)、(4)11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1)读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命题立意】本题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统计图和我国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对城市化的认识。,【精析精讲】从图中提取地理信息和归纳概括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题,解答本题需要抓住以下两点:第(2)题,该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合理与否均可,但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参考答案】(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2)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009浙江文综T8、98分)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读图,回答2、3题。,2.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A.中期阶段B.加速发展阶段C.高级阶段D.衰落阶段3.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有益启示是()A.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办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B.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C.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城乡统一规划D.乡村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命题立意】该题组以东京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城市化的进程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精析精讲】准确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2题,结合图例内容,可知东京卫星城开发区和近郊发展区的面积都很大,说明东京的城市化仍在进一步发展,且已进入高级阶段。第3题,东京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渗透出的特点是:圆环式、放射状的发展格局,控制城区的发展,转向周边郊区发展卫星城。A选项,发展公交、控制城市发展规模、控制个体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才是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B选项,中心城区也需要绿化带。D选项,卫星城市建设可促进乡村转变为城市,但不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参考答案】2.C3.C,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1、2题。,1.图中,反映的现象是()A.城市化加速发展B.城市郊区化C.逆城市化D.城乡差别拉大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A.时段B.时段C.时段D.时段【解析】1选C,2选A。第1题,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有所下降,反映的是逆城市化现象。第2题,乙处工业就业约占总人口的30%,服务业约占22%,农业约占48%,符合城市化水平较低的阶段。,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3、4题。,3.按城市发展过程,上述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A.acdbB.adbcC.cdbaD.dbca4.该城市在图示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城市环境得到改善B.城市交通拥挤现象得到缓解C.商业中心多分布在城区边缘D.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解析】3选A,4选C。随着城市化的进行,郊区人口密度逐渐增大,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市中心区人口密度降低,人口向郊区甚至农村迁移。城市的商业中心多位于市中心及交通干线两侧,城区边缘很少分布。,读下面地理漫画图,回答5、6题。,5.漫画反映的城市问题是()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6.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D.建设卫星城,分担城市职能,【解析】5选B,6选D。图中小鸟满身灰尘与油渍,说明城市大气等污染严重,而城市主要污染源来自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因此应分散生活、生产造成的影响。,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使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的“多岛效应”,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材料二珠江三角洲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1)图中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_;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_。(2)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讨论中,一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增加生态林面积,来改善市区绿地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你认为此做法能否起到效果,并简要说明依据。(3)试解释城市称为“混浊岛”的原因。,(4)根据图文材料,选择“多岛效应”中的某一项作为主题词,就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并补充完成基本研究思路。,【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是因为下垫面和人为释放热量多,因此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区气温高,而农田、公园、郊区等绿地面积广,气温低。第(2)题,由第(1)题可知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近地面由郊区输入城市,因此植树造林范围处于环流圈之内即可起到调节温度、净化空气的作用。第(3)题,“混浊岛”指城市大气污染严重,能见度差,这与人为排放污染物和城市内部大气运动密切相关。第(4)题,问题研究思路应从确定主题词开始,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出某一效应出现的原因与治理措施。,答案:(1)自郊区吹向城市(2)能。如造林位置处于城市风下沉的距离之内,由郊区流向城区的空气经过生态林的调温和净化作用,可以调节流入城区大气温度,改善大气质量。(3)城市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燃烧矿物燃料,排出大量大气污染物;大量尘粒使大气中凝结核增多,因此雾天多,阴天多。(4)如主题词为“城市热岛效应”,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为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读我国的城乡结构变化图,回答1、2题。,1.至2008年末,我国的城镇居民约为()A.5亿左右B.6亿左右C.7亿左右D.8亿左右2.自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快速增长的最根本原因是()A.我国人口增速加快B.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增加C.我国经济发展迅速D.我国城市发展迅速,【解析】1选B,2选C。第1题,目前我国总人口已超过13亿,结合图中城镇人口比重计算即可。第2题,城市化水平反映经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因此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2010临沂模拟)在我国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9省区被称为中部经济地带,以东是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读图回答3、4题。,3.从图上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中部各省中,只有湖北的城市人口比重在40%以上B.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部地带新增的特大城市数目超过东部C.我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20%以下D.总的说来,经济发达的省份,城市人口比重较高4.有关各省区城市化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广东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大城市扩散,促进乡镇企业发展B.黑龙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资源丰富,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C.江苏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改革开放,外资企业发展D.西藏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边境贸易发展带动城市建设,【解析】3选D,4选B。结合图例可以看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从经济发展上看,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从图中信息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分析出广东的城市化水平高是因改革开放,外资企业的涌入带动了工业化发展。江苏省则是因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促进了城市化水平提高。黑龙江则是因资源的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带动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5.读我国某市19782008年30年间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图,发现该市的农村人口自1998年以来逐渐减少,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是(),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加大城市交通条件便利城市就业机会多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A.B.C.D.【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推动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因素,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加大,城市更多的就业机会及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变都会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使农村人口数量减少。,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6、7题。,6.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逆温现象B水土流失C热岛效应D“臭氧层空洞”7.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解析】6选C,7选A。由图中信息可知,城区人为因素影响大,植被覆盖少,人为废热排放多,易产生“热岛效应”,所形成的城郊热力环流会将其范围内郊区的大气污染物带入城区,造成城区的再次污染,为避免这一问题,可行而正确的做法是将卫星城或工业区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范围之外。,下图是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8.图中有关城市热岛强度的信息,正确的是()A.晴天日平均值约1.7,最大值约3.7B.阴天日平均值约0.9,最大值约2.4C.热岛强度与天气情况有关,云量少,风速小,热岛效应微弱D.阴天时热岛效应显著9.若图示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密切,其依据是()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农村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海陆热力环流显著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A.B.C.D.,【解析】8选A,9选B。第8题,由图可知,阴天时城市热岛强度最大值约1.6。晴天时比阴天时热岛强度大,热岛效应显著。云量少,风速小时,多为晴天,热岛效应显著。第9题,城市人口集中,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排放的废热多,形成热岛效应。图中热岛强度峰值时刻为8:00前后,正值上班高峰期。,二、非选择题(共24分)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4分)材料一人民网南昌2008年11月16日电: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44.9%,城镇人口达到5.9亿,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材料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是世界城市发展的共同趋势。天津作为向国际化迈进的大城市,已制定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纲领,充分发挥天津山、河、湖、海、平原共生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积极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网络,创建良好的生态城市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材料三下图是某地区生态园林城市模式图。,(1)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3分)()A.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快B.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C.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D.大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回流(2)对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不能呈现碧水蓝天景观的主要原因是(3分)()A.城市“雨岛效应”使得城市多雨天,少晴天B.沙尘暴使得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大C.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横流D.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废气(尾气)及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污染,(3)要实现天津市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你认为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10分)(4)材料三中中环区域布局的优点是_,外环工业仓库的布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_。(8分),【解析】第(1)题,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较快。其中城市人口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口的机械增长造成的,城市增加人口中以中青年居多;东、西部城市化速度相比,东部地区发展速度较快;中国城市发展方针中限制大城市的发展规模,只能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发展卫星城市,故卫星城得以较快发展。第(2)题,大多数城市不能呈现碧水蓝天景观,说明城市的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严重。第(3)题,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起来,保护自然环境并不断开拓城市自然景观。第(4)题,防护带及外环工业仓库布局的环境作用,体现了注重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答案:(1)C(2)D(3)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系统。(4)在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动植物园、苗圃、绿化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区环境免受直接污染外环工业仓库集中但不连片,为城市的建设发展留有余地,时事链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40分)材料一中新社北京2009年9月17日电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新中国六十年系列报告称,迄2008年末止,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5.68%。材料二从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获悉:以“中国掀起世界第三次城市化浪潮”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于2009年11月举行。,(1)依据下表,绘制出我国改革开放30年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折线图。根据绘制出的折线图可以判断出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处于_阶段。(10分),(2)下面漫画不堪重负反映出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解决该问题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15分),(3)解释说明下图城市景观对大城市气候可能造成的影响。(15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动手绘图能力和利用绘出的折线图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绘制折线图时,首先结合表中数据确定出横、纵坐标并画出坐标轴,然后在坐标图中画出相应的点,最后将各点用折线连接即可。根据绘制出的折线很容易判断出我国城市化所处的阶段。第(2)题,从漫画中很容易判断出城市交通非常拥挤,解决该类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城市通行能力和减少车辆出行数量等措施来加以解决。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建筑高大稠密,城市植被稀少,这会使城市气温升高,空气污染物浓度增加,从而导致各种城市问题的出现。,答案:(1)绘图略加速(2)城市交通拥挤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等。(3)气温升高(城市热岛效应);降水增加;湿度降低;日照因云量增多而降低(答出3点即可)。,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