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院古代文学1.先秦文学.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1535995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院古代文学1.先秦文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教院古代文学1.先秦文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教院古代文学1.先秦文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秦文学,概论,先秦,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统一之前。在这漫长的年代中,中国社会形态跨越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初期三个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是中国文学产生、奠基阶段。,概论,二、文学概况原始歌谣、诗、神话、史书、散文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第一章古代神话,1、神话的起源:起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解释,运用幻想的方式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和愿望。山海经、淮南子、穆天子传、楚辞等保存神话较多。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著名的神话有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二、古代神话,2、我国古代神话的特色反映了上古之初人同自然斗争的业绩,歌颂了人民战天斗地的恢宏气魄和坚强意志。幻想丰富,极富浪漫主义精神。其人物多充满了伟大、高尚和自我牺牲的精神。3、分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第二章诗经第一节关于诗经的几个问题,一、诗经的名称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从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六世纪)大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作品。原称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经典,称为诗经。,第一节关于诗经的几个问题,二、诗经的内容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类内容;风:是不同地区的民歌。雅:是西周王畿内的诗歌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赋、比、兴则是指诗经所用的创作原则与方法。,风指十五国风,各诸侯国的土乐,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诸侯国的民歌,共160篇。雅,朝廷正乐,指西周王畿乐歌,有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宗庙祭祀乐歌,多为舞曲。有周颂31篇,鲁颂4,商颂5。,第一节关于诗经的几个问题,三、诗经的传授先秦时代,儒家很重视学习诗经。汉传授诗经的有鲁、齐、韩、毛四家鲁诗:鲁人申培所传齐诗:齐人辕固所传韩诗:燕人韩婴所传毛诗:鲁人毛亨所传,因汉代毛苌而显。前三家汉初为显学,先后立为学官。今三家诗亡,独存毛诗。,第二节诗经的内容,一、婚恋诗郑风溱洧邶风静女卫风氓邶风谷风二、战争徭役诗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小雅采薇三、怨刺诗魏风伐檀、硕鼠;鄘风相鼠邶风新台,第二节诗经的内容,四、周部族史诗大雅中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分别叙述周民族发展过程中几位伟大祖先的事迹。五、农事诗、礼俗诗等豳风七月、小雅鹿鸣、周南桃夭,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色与影响,一、赋、比、兴与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1.比,就是譬喻。朱熹诗集传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2.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3.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色与影响,二、叙事艺术很多作品借叙事以抒情,或抒情与叙事相结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秦风蒹葭全是借叙事以抒情,叙事虽朦胧,而情感则极为深沉感人。,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色与影响,三、诗经的形式1.句式:以四言为主,一言至八言皆备2.结构:重章叠句,回环复沓3.押韵:隔句用韵四、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淳朴自然的艺术风格。作品紧贴现实,“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不事雕琢,真挚动人。,作品解读,一、卫风氓(一)内容分析1.通过一个妇女的悲惨遭遇,揭露、控诉了二三其德的负心男子。2.通过主人公自身的感受,对整个男权社会提出了强烈的控诉。,作品解读,一、卫风氓(二)艺术特色1、用对比方法刻划人物性格,人物形象鲜明。2、赋比兴手法的运用3、叙事与抒情、议论结合,是一首优秀的叙事诗,氓具体内容,一、二章写弃妇追忆从恋爱到结婚的经过。三章以桑叶起兴并现身说法。四、五章写女子受虐和她的决绝之心。末章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刚强坚毅和深透醒悟。,作品解读,二、卫风伯兮(一)背景(二)分析1、诗写妻子对远征的丈夫的怀念。一方面为丈夫的英武出众感到骄傲,另一方面对他深切思念,曲折含蓄的反映出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渴望。2、诗的表现上很有技巧。首先,作者能通过典型的细节来表现主人公的心情,其次,用了比喻的手法,作品解读,三、秦风蒹葭(一)题解:这首诗表现了对所思慕之人的追求与向往。至于抒情主人公所追求的对象是什么人,或以为是贤人,或以为是朋友,今人多从情诗方面理解之,似较与诗的情境相合。,文意分析,诗意的多意性,1、讽刺说:汉代毛诗序认为此诗是讽刺秦襄公的,因为他不遵守周礼,因此将招来亡国之祸。,2、诗意不定说:宋代朱熹作诗序辨说指斥毛诗序穿凿附会,认为:“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伊人,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3、求贤说:清代学者姚际恒:认为“伊人”是春秋时代的一位隐居水边的贤人。该诗表达了君主求贤招隐之意。,4、怀人说:清代学者汪凤梧认为这首诗描写了主人公怀友访旧而不得见的惆怅之情。,5、求爱说:近代学者余冠英:“这篇似是情诗,男或女词。”,艺术特色,1、意境美:该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全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2、音乐美:该诗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短促,重章叠句、回环复沓,四、小雅采薇本诗写一个服役士兵在出征归途中对戍边生活的回顾及其哀怨,表现了思家恋土与保家卫国的错综心理。在艺术上有两大特点:一是成功运用叠字和叠句。二是即景抒情。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情景相生,真切表现了士兵久役将归时悲喜交集的“今”“昔”之感,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是千古传诵的佳句。,第三章屈原和楚辞,一、楚辞:主要指以战国时代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物土产等,“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它的句式比较自由,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后世又称楚辞为“骚体”。,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及汉代人的模仿之作,书名题为楚辞,是继诗经后我国古代的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汉代人还普遍称楚辞为“赋”,汉书艺文志列有“屈原赋”、“宋玉赋”等名目。,二、屈原的生平屈原,名平,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怀王十年任左徒。后受命制定宪令,进行政治改革,受到旧贵族的反对,怀王十六年被疏。顷襄王立,又被放于江南之野,顷襄王十六年闻秦楚会于鄢郢,作怀沙,投汨罗江而死。,三、屈原作品:史记本传: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汉书艺文志载二十五篇,无篇名。东汉王逸楚辞章句载屈原作品二十四篇: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至于渔父、大招,疑不能明。把招魂列于宋玉名下。一般认为屈原作品有23篇: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招魂,屈原的地位与影响,屈原具有崇高的人格、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其立身行事的方式为后世正直文人效仿。汉代贾谊,被贬官迁长沙,经过汨罗江,作吊屈原赋,悼屈并引为知己。司马迁遭李陵之祸,发愤著史记,并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激励自己。李白江上吟:“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杜甫戏为六绝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作品解读:离骚,离骚的创作年代,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及作品的分析,我们认为是在楚怀王疏远屈原时,即屈原前期任左徒时。,离骚的题旨,司马迁:“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离骚赞序:“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离,别也;骚,愁也”。,游国恩认为:离骚可能本是楚国的一种歌曲名称,其意义则和“牢骚”二字相同。,具体分析: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岂余心之可惩”):叙述自己的政治理想、高洁品格以及遭谗见疏的经历和宁折不屈的决心。自述以往经历,展现了诗人、灵修(君王)、“党人”三种力量的激烈斗争格局,展示出诗人与党人两种截然相反的品质:美好丑恶,正义邪僻,光明黑暗。楚王:“伤灵修之数化”昏庸糊涂,从诗人一方摆动到党人一方。,第二部分(女嬃之婵媛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通过受詈、陈辞、叩阍、求女等一系列活动表现诗人在沉重打击后激烈的内心冲突与上下求索的执着坚韧以及最终坚持理想的伟大壮烈。女嬃劝戒,要他于世浮沉,这是与坚持真理的态度相矛盾,并且是对过去既往斗争生活的否定,对诗人自身的否定。由此引起他历史的反思,寻求历史的仲裁,于是“就重华而陈辞”,重温夏商周历代兴亡史,回顾了前朝那些为正义而斗争者的命运,由此增强诗人原有的信仰,激发了他继续奋斗的勇气和宁死不悔的壮烈胸怀,在坚定了认识的基础上,又满怀激情的进行新的“求索”。,接下来的诗篇展现了再生的灵魂为理想而顽强追求的动人情景:驾飞龙,历昆仑,渡白水,登阆风,游春宫,上叩天门,下求佚女,希冀唤醒楚王,寻求知音,最后又是失败:“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第三部分:索藑茅以筳篿兮结尾,灵氛占卜,点出新的出路:去国远逝,寻求个人的前途。巫咸劝说,从历史上贤才得遇眀圣的事,启发他趁年华未晚而采取行动,于是决心远逝,就在看来一切矛盾、冲突行将结束时,一切又重新开始,深沉的爱国情志占了上风,以死殉理想和国家。,离骚的思想内涵,离骚的主旨是忠君和爱国,因此,贯穿于离骚的情是一种忠怨之情,寄予了作者的“美政”思想和身世之感,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主人公形象。,离骚的思想内涵,离骚的主旨是忠君和爱国,因此,贯穿于离骚的情是一种忠怨之情,寄予了作者的“美政”思想和身世之感,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主人公形象。,离骚的艺术特色:,离骚是第一部个人创作的长篇抒情诗。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充满爱国激情,具有崇高政治理想和竣洁人格。全诗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篇幅之长,文采之美,想象的丰富,象征的美丽,爱国怀乡之情,愤世嫉俗之感,再加以神话奇闻夹杂交织,在现实生活基础上发挥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刘大杰),诗歌形式和诗歌语言上也有很大创造。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把诗句加长,结构扩大,既增加了内容含量,又增强了表现力。全诗把叙述、抒怀和幻想交织在一起,波澜壮阔而又完美生动,用楚地口语“兮”字入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性和音乐美。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诗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屈原与宋玉),第二节九歌,“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楚辞的九歌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诗歌,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湘君、湘夫人,湘君、湘夫人写湘水配偶神在等待对方不至时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表达了他们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殇,悼念阵亡将士的祭歌。描绘了一场敌众我寡以失败告终的战争,写出了楚国将士们视死如归、不可凌辱的崇高品格。,全诗虽为楚调,句式却异常整齐,语言急促有力,很有气势。前半部分,写战斗的激烈,将士的拼杀,表现战场的悲壮惨烈,描写有声有色,撼人心魄。后半部分,正面歌颂楚国将士勇于献身的爱国精神,他们弃家赴难,为国捐躯,至死不悔。末二句,出语豪壮,大义凛然。,九歌的特色,九歌具有明显的表演性,是歌、乐、舞一体的艺术。善于用景物衬托人物的心理状态。如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被称为“千古言秋之祖”。,第三节九章及其他作品,九章是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等九篇作品。内容大体与离骚接近,主要是叙述身世和遭遇。涉及的事实多为生活中的具体片断,不像离骚是综合性自叙;使用手法以纪实为主,较少采用幻想的表现。反映了屈原流放生活经历。善于把纪实、写景和抒情相结合,以华美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写出复杂、激烈冲突的内心状态。橘颂,四言诗,拟人手法,咏物诗。,怀沙,屈原临死绝笔,以死殉国,以警世人。屈原作品还有天问与招魂。天问是楚辞中一首奇诗,思想性极强,就自然、历史、社会以及有关的神话传说提出172个问题,从天地之形成到人事之兴废再到楚国的现实政治,体现了诗人的深刻思考和求索精神。招魂,怀王死后,屈原为其招魂之作。,楚辞艺术成就,以恣纵的文笔表达强烈而激荡的情感,体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气质。其热烈奔放的情感、奇丽的幻想、恢宏瑰丽的境界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开辟了浪漫主义的道路。在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上,喜欢大量铺陈华美、色泽艳丽的辞藻,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使物与我、情与景互渗交融,扩大了诗歌的境界和表现力。诗歌形式上,楚辞体的创造和运用突破了以四言为正格的诗歌表现形式,赋予诗歌更大的容量和更大自由。,刘勰:“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佒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侯则披文而见时。是以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词,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文心雕龙辩骚),第四章先秦历史散文,第一节尚书与春秋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上古事迹作品的汇编。春秋战国时期称书,汉代以后才称尚书。儒家尊之为经典,称书经。春秋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以鲁国十二公为序,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间的历史。,春秋最突出的特点是寓褒贬于记事之中的“春秋笔法”。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贬斥暴行,体现出鲜明的爱憎情感。如杀有罪者为诛,杀无罪者为杀,下杀上曰“弑”;,第二节左传,一、简介: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春秋三传之一,司马迁和班固认为作者为鲁国太史左丘明。现在一般认为是战国初年无名氏作品。其记事年代大体与春秋相当,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比春秋多了13年。左传相当系统具体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史事,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外交重大事件和各方面的代表人物。,秦晋殽之战,1解题:本文记述了秦晋崤之战的前后经过,通过蹇叔哭师和秦师骄纵轻狂等事件的描写,反映了春秋时代大国争霸的真实的历史面貌,揭露了秦统治者“以贪勤民”,师出不义,指出了秦军失败的必然性。,2主要事件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皇武子辞杞子原轸论战文嬴请三帅孟明谢赐秦伯悔过,3艺术特点:A.本文通过对话和行动刻划出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B.在材料的组织安排上,本文虽然史实丰富,头绪纷繁,但却能提挈要领,精心构思。C.文中的三段外交辞令也写得巧妙精美,各具特色。,左传的艺术成就:善于把复杂的史事、多样的人物用简练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战争描写特色鲜明。善于记录、表达当时精彩的外交辞令,真实地再现了春秋之时交际辞令的巧妙。故事生动有趣,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活。,第三节国语与战国策,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司马迁报任安书:“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实际作者不详.内容:共21卷,涉及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以记载言论为主,也有记事成分。主要反映儒家崇礼重民观念,其思想近于左传,包含了许多政治经验总结。如召公谏厉王弭谤,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深刻道理。,战国策,又称国策、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作者无考,西汉末刘向校正编次,定名为战国策,凡33篇。战国策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活动,包括他们的谋议与说辞。突出表现出纵横家思想。,艺术特色1富于文采叙事状物,夸饰渲染,文辞活泼流畅.前人概括为“辩丽横肆”。2描写人物具体细致,生动活泼。3善用寓言故事说理。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冯谖客孟尝君,1解题:本文主要记载了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使孟尝君相位稳固的事迹,表现了冯谖的远见和才能,也反映了当时权贵的养士之风。人物性格描写颇为突出。2艺术特点:本文情节变化曲折,又多处使用烘托手法,鲜明刻划了一个有胆识、有谋略、有手段的策士形象。作者以人物性格发展为中心,组织情节,安排结构,生动自然地揭示出冯谖的性格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