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立.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1535731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体的压强说课,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立,学情分析和重点、难点的确立,学法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学案设计,液体的压强,教法设计,一、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立,(一).教材简析:,液体的压强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二节内容,它是力学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提高,是在理解了密度、压力、压强概念和固体压强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液体的压强的有关知识,为学好气体压强和浮力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应全面体现新课标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发现并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探究,善于和同学合作,学会研究未知问题的方法,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一、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立,(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并且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分析与概括能力.通过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探究,善于和同学合作,并且学会探究未知问题的方法。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以及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意识。,一、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立,二、学情分析和重点、难点的确立,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只顾部分而忽视整体,只顾现象而忽视本质。并且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新课标的设计理念,适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液体压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对液体压强的认识还停留在朦胧阶段。,所以本节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对液体压强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初二学生已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在教学安排上从新课引入到教学中间的设疑、亲身体会,处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悟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因此我确立本节重点、难点如下:重点: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了解液体存在压强的事实和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难点: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价值点:了解生活中关于液体压强的一些现象和对液体压强的应用与防止有所了解。,二、学情分析和重点、难点的确立,三.教法设计,针对本节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确定本节主要采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进行实验探究学生观察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具体使用的教法有:提问、实验、讨论、总结归纳、谈话交流和多媒体辅助等。,四.学法设计,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主要学法为实验探究法和谈话交流法。,五.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引入新课:,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以下图片,并且提出以下问题:,深海中的鱼类为什么被捕上岸后就会死亡?,潜水员潜水的时候为什么都穿着厚重的潜水服呢?,大坝为什么都是上窄下宽的?,五.教学过程的设计,(二)进行新课:,1.观察实验,提出问题:液体内部有压强吗?老师做如右图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放在桌面的烧杯受到重力作用对桌面产生压强,水也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学生能够看到液体对容器底也有压强。,五.教学过程的设计,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如右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指去体验水对手指的压力。教师进行启发引导,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壁也受到液体压强。,通过实验现象启发学生得到结论: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第一个环节:观察与思考),2、猜想与假设:知道了液体内部有压强,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首先让学生讨论,进行科学猜想,并说出猜想依据。(引导学生完成科学探究的第二个环节:猜想与假设),五.教学过程的设计,设计和进行实验:观察压强计:初中学生也许不知道有测液体压强的工具,教师可以直接出示压强计,介绍其作用和使用方法,让学生知道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的大小表示压强计金属盒上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小,压强越大,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就越大。,五.教学过程的设计,2.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教师通过压强计,进行如下图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压强计的液面差,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液体内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五.教学过程的设计,3.引导学生讨论:假如液休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有关,你的实验方案是什么?假如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你的实验方案又是什么?(渗透控制变量法思想),五.教学过程的设计,4.教师再次利用压强计,进行如下的实验:把金属盒放在纯净水中的两个不同的深度,记为h1和h2,并且分别使金属盒朝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记录下压强计的高度差。把纯净水换成浓盐水,重复上面实验,记录下压强计的高度差。,五.教学过程的设计,五.教学过程的设计,5.设计如下实验表格:,金属盒的方向,金属盒的深度H/cm,上,下,左,右,上,下,左,右,(金属盒在水中时)h/cm,(金属盒在浓盐水中时)h/cm,实验结果:学生归纳总结探究结果,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完成数据分析过程),交流探究结果,交流探究经验。,五.教学过程的设计,1.回到最初的教师的提问,教师请学生试着回答为什么大坝的下部要比上部要建的宽些。联系三峡工程,让学生有所领悟液体压强在实际中的应用。,(三)学以致用:,五.教学过程的设计,2.继续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为什么潜水员潜水时都穿着潜水服和为什么深海中的鱼被捕到岸上后会死。最后教师给出答案。3联系实际:请同学们列举日常生活中应用和防止液体压强的实例。,五.教学过程的设计,1.图中,A、B两管中都装有水,两管中的水对管底的压强Pa_P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五.教学过程的设计,(四)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深度是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之一这一知识点。,2.如图所示,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液面高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容器(1)中装有密度为:1.03103千克/米3的盐水,容器(2)中装有密度为:1.00103千克/米3的水,容器(3)中装有密度为:0.80103千克/米3的酒精.在三个容器底部分别有A、B、C三点压强PA、PB、PC则:(),A.图(1)中液体密度最大.图(3)中液体密度最小;则有PaPbPcB.由于三个容器中ABC三点的深度相同,则PaPbPcC由于图(2)的容积最大,图(3)中的容积小,故PaPbPcD.不是同一容器,无法比较它们的压强大小,让学生加深密度是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之一的印象。,(五)课堂小结:,五.教学过程的设计,1、教师对压强的产生原因、特点和大小进行小结。2、学生对本次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3、教师再视学生的总结情况进行补充和请另外的同学进行补充。,(六)布置作业:,1.课后作业:练习册第二节-液体的压强的第1、2、3题。2.兴趣阅读:1648年,帕斯卡曾做过著名的“帕斯卡裂桶实验”,学生可自行找资料阅读。,五.教学过程的设计,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及本身的流动性.,9.2液体的压强,产生原因:,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器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的压强,五.教学过程的设计,(七)板书设计,按照新课程标准,本节课先通过让学生观察和体验演示实验,后教师带领学生体验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活动过程,得到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再联系实际解释一些有关现象。,六.学案设计,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