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改革.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1535630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改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改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改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王飞,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2,一、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简述三、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四、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五、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1.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1)教育目标观。(2)教师角色观。(3)课程观。(4)教学观。(5)教材观。(6)评价观。,一、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4,2.教师必须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新技能,第一,课程参与的能力。第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第三,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5,3.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6,(1)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转为“创造者”。,(2)课程结构改革要求教师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3)课程内容现代化要求提升教师学术水平,拓宽学术视野。(4)新课程环境下,要求教师角色的转换。,7,(二)新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实践舞台,1、课程改革促使教师角色的转变2、课程改革推动教师知能结构的发展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与其他知识不同:它是行动性的,而非理论性的;它是经验性的,而非抽象的、普遍的原理和规律,虽不普遍但很灵活;,8,它是个性化的,带有个体的价值、情感、审美特征,而不是纯客观的东西;它是情景化的知识,是作为“特定的儿童的认识”,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它来于实践,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主动探求,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人们很难传递自己的实践经验。,9,(三)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是互动的,在课程研究上有一句名言,即课程发展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实际上,课程与教师本来就是一体的。课程改革有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即技术因素和人的因素。课程设计是课程改革的技术因素,教师是课程改革中人的因素,只有实现技术因素与人的因素的统一,新课程实施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也就是说,课程与教师是密切相关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10,1.课程改革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2.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3.教师与课程改革共同成长。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11,案例1:请“外行”来听听数学课,教学内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片段一:教师出示问题:12个桃子,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师:谁会列式?生:123=4师:(板书123)123你们会算吗?生:(整齐响亮地)会!,12,师:那好,请大家用三角形摆一摆。学生摆,教师巡视,请一名学生往黑板上摆。刘:学生明明说出了123=4,老师为什么视而不见,不板书得数呢?陪同者:老师只要求学生列式,没让学生说出得数,列式是列式,计算是计算。,13,片断二,黑板前的孩子摆成的三角形是4堆,每堆有3个师:他摆得对吗?分成了几堆?生:对!分成了4堆。老师在算式后面接着板书得数“4”。师:刚才我们用摆学具的方法算出了得数。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一想,“123”还可以怎样想?教室里一片沉寂。刘:还可以怎样想呢?我也不知道啊。陪同者:还可以想乘法口诀呀!因为三四十二,所以123=4。刘:(恍然大悟)哦,没想到。,14,片断三,讲解完用乘法口诀求商以后,老师又进一步追问:师:“123”还可以怎样想?几个孩子答了一些不着边际的想法。教室里又是一片沉寂。刘(疑惑地):还能有什么方法?陪同者:说不准,看看教材上是怎么写的。我俩开始翻教材,只见教材上写着:第一只分3只,12-3=9;第二只分3只,9-3=6;第三只分3只,6-3=3;第四只分3只,正好分完。,15,生:还可以一只猴子一只猴子地分,分给一只猴子就减一个3,师:(喜不自禁)这位小朋友真不错!生:(迟疑地)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3+3+3+3=12。一只猴子分到3只,2只猴子分到6个,师:你真聪明!也奖你一颗五角星!刘:(皱着眉头)怎么搞得这么复杂啊?陪同者:这不是复杂,这是算法多样化。现在的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刘:可我怎么觉得很牵强,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16,片段四,师:请小朋友看黑板,现在有这么多种方法来算123,你最喜欢哪种方法?生:我喜欢减法,因为它最特殊。师:不觉得它很麻烦吗?生:不麻烦!师:谁再来说说,你最喜欢哪种方法?生:我最喜欢加法。师:为什么?生:因为我喜欢做加法,不喜欢做乘法。,17,师:(无奈地指着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有没有喜欢用这种方法的?有少部分学生响应。师:其实,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最简便的方法。以后我们做除法时,就用这种方法来做。刘(很困惑地):老师到底想问什么?学生答了,她又不满意,也不理会。陪同者:这一环节是算法的优化,多样化以后一般都会优化。前面两个学生说的不是最优的方法,所以没办法理会。,18,刘:那些方法不是她自己硬“掏”出来的吗?好不容易“掏”出来的东西,这会儿又瞧不上了。他的学生可真不容易当啊!,19,案例2特级教师唐江涛自述的成长经历给我们深刻启示:,第一阶段初入教学岗位,他自我定位在陪练员的角色,“把自己怎样学的告诉给学生”;第二阶段发展到以“教”为重点,以教代学,充当演员的角色,“陶醉于才学、特长的自我展示”。无论是第一或第二阶段,唐江涛都通过不断补充和巩固专业功底,锤炼教育技能,成功地获取了某些方面的专业发展,但他仍是对以前“自我”的补充,仍是传统意义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所以困扰仍缠着他,“无数次问自己:教学究竟是什么?怎样教才是有效的?”,20,案例3:江西临川二中的实践,有人曾对江西临川二中作过个案研究,当问及“通过参与课程改革,您认为在哪一方面的进步最大”时,有33%的教师回答为“理解新课程的能力”,27.7%的教师回答为“科研能力”,14.9%的教师回答为“课程开发能力”,19.1%的教师认为是“教学感和教学责任感”。,21,成长=经验+反思+实践由上可见,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循环效应:一方面,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改革也因教师活跃的身影和创造的激情而充满活力。,22,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简述,(一)教师专业化的含义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过程以及为取得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1、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2、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即教师教育)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素质,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过程。,23,(三)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包括专业知识、专业工作水平和专业情感态度。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专业课程知识,专业教学论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学知识。教师的专业水平,指课程开发与设计、教学实施与管理、教学研究与专业创新水平。教师的专业态度,是指教师在不断深入理解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24,(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专业理念,主要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态度”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所持有的基本态度;“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所持有的理想和信念,“专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人际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职业操守。专业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之魂,是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25,(2)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三个主要成分。具备比较渊博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知识、教学法知识、学习者和学习的知识、心理学知识和课程论知识等。,26,(3)专业能力,即教师在育人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总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包括一般能力(智力)和特殊能力两方面。,27,三、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一)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其具体作用有以下几点:1反思性教学从教师教学实践出发,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实效性2反思性教学使教师成为研究者,并向学者型教师发展3反思性教学使教师行为更具理性和责任感,28,(二)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发展专业的过程,1分析教学现状,发现问题2从各种角度审视问题(1)自传反思所提供的视角。(2)自己学生所提供的视角。(3)同事所提供的视角。(4)教育文献所提供的视角。3进行目的手段分析4实施行动5总结评估,29,(三)对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发展专业的一些反思,其一,反思性教学的实施离不开教师所处的社会和学校的大环境,即教师发展所依托的制度环境、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其二,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其三,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理论功底,还要有较强的“揭短”、“纠编”的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其四,仅有反思是不够的,还要有行动。,30,四、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1、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典型案例的引领2.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分享别人的成长经验3、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需要通过个案的探索进行有效的归纳,31,五、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什么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校本教研”不仅仅是一种认识、研究方法和实践活动,更是学校和教师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特征,是一种“唤醒”、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视界融合”和“对话文化”。,32,1、“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其中涉及三个重要概念,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校本教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33,“在学校中”:校本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研究的过程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是教师对自身的课堂实践不断地加以反思、改进,获得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学校”:校本教研的基点是学校,研究要扎根于本校的实践,以本校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解决现存的问题。,34,2、“校本教研”是一种研究方式,3、“校本教研”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4、“校本教研”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特征(1)“校本教研”是一种“唤醒”(2)“校本教研”是一种体验(3)“校本教研”是一种“视界融合”(4)“校本教研”是一种“对话文化”,35,(二)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表现为:1、基于学校。2、在学校中。3、为了学校。,36,(三)开展校本教研的价值,1.校本教研有利于学校发展与办学理念的落实。2.校本教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3.校本教研有利于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4.校本教研有利于校内教师教育资源的开发,促进教师的发展。5.校本教研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必由之路。,37,(四)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和行为方式,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和行为方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38,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1、自我反思。2、同伴互助。3、专业引领。,39,1、自我反思。,1反思的进程和阶段。按教学的进程,教师的自我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2自我反思的内容和作用。教师的自我反思在内容上包括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三个方面。,40,2、同伴互助。,1同伴互助的类型。同伴互助在活动形式上有组织型和自发型两种类型。2同伴互助的主要方法。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其基本方法、形式有:对话协作帮助,41,(1)对话,对话的类型又可分为:信息交换。经验共享。深度会谈(课改沙龙)。专题讨论(辩论、质疑、答疑),42,(2)协作,协作指教师寻找伙伴共同承担责任完成对某个问题的研究任务,既有共同的研究目的,又有各自的研究责任。(3)帮助帮助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43,3、专业引领。,专业引领主要是指各层次的专业研究人员对校本教研的介入。1专业引领的主要方式。一是靠教师自觉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二是靠专家、学者的指导,包括学校与大学建立伙伴关系,通过建立研究或实验基地,指导学校的教改实验和推行研究者的实验成果。,44,2专业引领的主要形式。,就其形式而言,主要有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座谈)等。,45,一、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简述三、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四、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五、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46,祝愿所有的教师都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在实践探索中得到专业发展!,47,谢谢大家!,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愉快,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