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533074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5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课文助读,柳宗元(773819),字,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著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走近作者,子厚,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写出了文学史上颇有名气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就是其中的第四篇。,写作背景,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散文的范畴。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的心情。,主要内容,抒情议论,基础过关,1.日积月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4.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望”的方向,向西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那样,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像犬牙那样。,5.填空。(1)本文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即移步换景顺序写的,本文的写作顺序是:。抓住了小石潭的特点来写,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幽静,幽深冷寂,孤凄悲凉,(2)描写小石潭的全貌的句子是:(3)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是:,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6.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1)下列没有比喻意义的一项是()A.如鸣珮环,心乐之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C.卷石底以出,C,(2)下列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B.“全石以为底”就是说潭底全部都是石头。C.“寂寥”“凄”“寒”等词其实都是写心境的,暗示自己的遭遇,流露出一种孤独感。D.文章表现了高洁、幽邃、凄凉之美。,C,(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C,课内精读,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为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辞格,摹形状貌,形象逼真。,移步换景,定点特写,比喻,2.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依据是什么?,因为这个小水潭完全是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依据:“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3.小石潭溪水的流向是怎样的?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在潭的哪个方位?依据是什么?,小石潭的溪水是由西南流向东北;作者观赏景物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北方向;依据:“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揭示全文的主旨,画龙点睛的句子。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5.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6.对“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进行赏析?,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7.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观鱼时:作者看见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暂时忘却了官场上的不如意,兴高采烈。游览结束时:由于小石潭环境的幽深冷寂,而联想到自己的悲惨命运,孤苦无依。,课外导航,推荐阅读:永州八记柳宗元内容概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部分教科书简作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推荐理由: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游记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其艺术魅力历久弥新。,中考链接,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浮躁惆怅杞人忧天婉言谢绝B.亵渎泥淖油光可鉴题纲挈领C.憔悴抱怨辨伪去妄恍然大悟D.臆测融洽顾名思义瑕不掩瑜,B,2.(南开中学中考模拟)对下列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把济南城外的景色比作“小水墨画”,突出了景色的秀气和色彩的淡雅,“也许”一句又强调了画面的真实感与意境美)B.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再到“朗读者”,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文化底蕴的综艺节目,如同一股文化清流,触动了无数观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遐想。(把综艺节目比作“清流”,写出了此类节目清新脱俗、涤荡人心的特点,同时,也严厉批评了当下娱乐节目的庸俗不堪),B,C.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厚障壁”形象地写出了闰土和“我”之间的隔膜之深重,不可逾越,表达了“我”心情的沉重和内心的悲哀)D“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很难想象,这样的文字竟出自漂在北京的湖北打工嫂范雨素之手。(以“书”喻生命,用“不忍卒读”“拙劣”“装订”与“书”相呼应,使得比喻严谨完整,写出了范雨素出身的卑微和命运的坎坷),3.(重庆一中中考模拟)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C,4.(2018柳州)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谈到桔梗花,朝鲜族人民对其特别有感情我国的很多地方用桔梗花制作腌菜,颇具风味,并深得人们的喜爱。在中医的眼里,桔梗花还是一种中药材,其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有详细记载。桔梗原产我国,全国各地都有生产。桔梗也可以酿酒,制作糕点,种子可榨食用油。ABCD,C,5.(育才中学中考模拟)名著阅读。(1)阅读水浒传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填空。众泼皮道:“这几日见师父演力,不曾见师父家生器械,怎得师父教我们看一看也好。”A道:“说的是。”自去房内取出浑铁禅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众人看了,尽皆吃惊,都道:“两臂膊没水牛大小力气,怎使得动!”A接过来,飕飕的使劲,浑身上下,没半点儿参差。众人看了,一齐喝彩。选段中A是(人名),绰号是“”。数日前A因为(情节名称)令众泼皮一起拜倒在地。,鲁智深,花和尚,倒拔垂杨柳,(2)古语:“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所指的梁山好汉是。,吴用,(3)根据你的阅读印象,下列句子不属于傅雷家书的一项是()A思想没有成熟的,不要先讲,谨慎小心。B高贵的精神是不会停步不前的,它经常使人勇敢而无所畏惧。C一个人妨碍别人,不一定是因为本性坏,往往是因为头脑不清,不知利害轻重。D一个人吃苦碰钉子都不要紧,只要吸取教训,所谓人生或社会的教育就是这么回事。,B,文言文阅读,(2018上海)小石潭记(节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6.下列对第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鸣珮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B“伐竹取道”意为砍倒竹子并做成了竹筏。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B,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似与游者相乐。8.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潭中游鱼的特点是。,(鱼)好像在同游人互相逗乐。,清澈,灵动,(2018南宁)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注】文中的“冽”“澈”,也有版本写作“洌”“彻”。,11.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第段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讲述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由小丘西行到看见篁竹、听闻水声,寻得小石潭,移动变化中景致不同,极具动态画面感。B第段特写游鱼的形神姿态,动静之间,游鱼形象丰满灵动,体现游鱼怡然自得的同时,也侧面凸显潭水的空明澄澈,二者各尽其妙。C第段描述作者在小石潭停留的感受,突出一个“清”字,环境之清深入心神,作者顿感悠闲宁静,直接反映他纵情山水的精神追求。D作者写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把自身遭遇、个人心境融入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悲凉之情。,C,12.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片段练习,柳宗元在文章中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体现了鱼儿怡然自得的欢乐情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此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