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二语文课件:2.5《谏伐匈奴书》(北京版必修3)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152964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二语文课件:2.5《谏伐匈奴书》(北京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1年高二语文课件:2.5《谏伐匈奴书》(北京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1年高二语文课件:2.5《谏伐匈奴书》(北京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谏伐匈奴书,主父偃(前?前127年),临菑(今山东临淄)人,汉武帝时期名臣。,进谏前: 主父偃者,齐临菑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游齐诸生间,莫能厚遇也。齐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於齐。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遇,为客甚困。孝武元光元年中,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召。,进谏:,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进谏后:,书奏天子,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于是上乃拜主父偃、徐乐、严安为郎中。 偃数见,上疏言事,诏拜偃为谒者,迁为中大夫。一岁中四迁偃。,是什么打动了汉武帝?,疑惑?,什么是谏书?写作这类文章要注 意哪些问题? 如果由你来写,你会注意到哪些 问题?,主父偃是否注意到了这些问题? 他进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逐层分析:,第一自然段 字词问题:恶、切谏、是故、今、 效、少、 翻译问题: 第一段起到了什么作用?,言君臣之本,以张目。 明确立场占领道德制高点,维护 国家利益,第二自然段:,字词:大恺、蒐、狝、所以、凶器、末节、夫、 翻译: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 第二自然段作用?,言立国之策,引经据典,增强说服力。 引经据典指出大国治国原则为 “不好战”,第三自然段:,字词问题:任、蚕食、战国、务、休、举、中国、甘心、完计、却地千里、河、然后、暴、胜、踰、飞刍輓粟、率、致、相、 翻译问题: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徙,难得而制。 运粮以行,重不及事。 靡敝中国,甘心匈奴。,地固泽卤,不生五谷。 率三十钟而致一石。 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 第三自然段作用?,以史为鉴,逐步分析。 引析实例,指出好战的历史教训。分析攻打 匈奴进退两难的境地。,第四自然段,字词问题:及至、闻、略、从、窃、危、亡、 翻译问题:夫匈奴,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景。 第四自然段作用?,引当朝之事,教训更加发人深省。 以当朝史实证明不好战的好处。,第五自然段,字词问题:适、偿、行盗侵驱、程督、外市、效、 翻译问题:虽有覆军杀将,系掳单于,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 上自虞夏殷周,固不程督,禽兽畜之,不比为人。 且夫兵久则变生,事苦则虑易。,第五自然段在文章论述中的作用?,知己知彼,谨慎用兵。 剖析当前,指出好战的现实危害性, 主要是对政权稳定的危害。,统观全文,整理作者思路,写作“建议书”要注意:,了解需要,明确立场; 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言简意赅,简明扼要; 列出后果,突出效果; 用语得体,不犯禁忌。,基础知识总结,读音问题: 臣闻明主不恶切见以博观 春蒐秋狝 地固然泽卤 靡敝中国 又使天下飞刍輓粟,翻译:,以效愚计 故圣王重行之 穷武事 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 负海之郡 略地于边 从之如搏景 然后天下亡干戈之事 固不程督 事苦则虑易 将吏相疑而外市 愿陛下孰计而加察焉 蚕食天下 甘心匈奴 兽聚而鸟散 臣窃危之 禽兽畜之,一词多义,以,凭借介词,来,用来表目的,因为,由于表原因,并且表并列或递进,不译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用,使用动词,把作为动词,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 运粮以行,重不及事 以河为境 今以陛下圣德攻匈奴 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 所以不忘战也,相,互相,偏指一方,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 姥姥不相誉,更阿谁道好 葬近蜗居,歌哭相闻 既相知爱,何敢深隐 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 海内为一,功齐三代,一,数词,名词,一体,见,看见,表被动,见短墙外一小院落,有妇可四十余 庶不见凌于雄鬼,向,对着,以前,腆颜向人,实非所乐 向道途中不奉见者,良以此故,说出下面的词类活用各属于哪种类型: 靡敝中国 蚕食天下 甘心匈奴 兽聚而鸟散 道死者相望 固不程督,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避重诛以直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不会厌恶率直的进谏以使自 己的视野开阔,忠臣不会为了躲避重罪,敢于直 谏,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今臣不敢隐忠避 进谏,因此不会有遗漏的策略而功业流传百世。现 在我不敢为了逃避死亡而隐瞒忠心, 死,以效愚计,愿陛下幸赦而少察之。 所以来献上愚昧的计策.希望陛下赦免我的罪 过并稍微思考。,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 司马法说:“国家即使大,(如果)好战也一定会灭亡,天下即使 平,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子大恺,春蒐秋 平安,忘记战争也会灭亡。“天下已经平定,天子英 明,春秋狩猎, 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且怒 诸侯春秋练兵, 以此来不忘记战争,况且愤怒的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 人是违背道德的,武器即是凶器,争夺的人节操卑劣。,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夫务 古代的君主一旦发怒,一定会有伤亡,所以圣明的君 王会慎重行事。 战胜,穷武事,未有不悔者也。 只顾战胜而用尽武力的人,没有不后悔的。 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 从前秦始皇凭借战胜对手的威武,蚕食天下, 吞并各个国家, 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统一天下,其功业可与夏、商、周三代之君相媲美。,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 (但他)一心取胜,不肯休止,想攻匈奴,李斯 劝谏说:“不可以。匈奴 无城郭之居,委积11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 没有固定居住的城池,也无堆积的财物可守,如 同迁徙的鸟,难以控制他们。 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运粮以行,重不及事。 如果派轻便军队深入匈奴,那么军粮必定断绝; 如果携带许多粮食进军,物资沉重难运,无济于 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得其民,不可调而守也。 得到匈奴的土地,也无利可得;统治匈奴百姓, 也不能役使他们加以守护。 胜必弃之,非民父母。靡敝中国,甘心匈奴,非 战胜就必然要杀死他们,这不是为民父母的君王 所应做的事。使中国疲惫,把攻打匈奴作为一时 快意之事,不是 完计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而攻胡, 好计策。”秦始皇不听,于是派蒙恬率兵攻匈奴, 却地千里,以河为境。 占领土地上千里,以黄河为边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