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能力测试卷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528442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能力测试卷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能力测试卷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能力测试卷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能力测试卷,B,A,3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释义。(3分)(1)公输盘诎_(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_(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诎”通“屈”,理屈,“畔”通“叛”,背叛,“衡”通“横”,梗塞,不顺,“辩”通“辨”,辨别,4(济宁中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B,5(2017镇江中考)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尝诗文、诫训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等。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1)第处语序不当,应将_与_互换位置。(2)第处结构混乱,应将_删去。(3)第处搭配不当,应把_改为_。(4)第处成分赘余,应删去_。,传承文化,传递感情,把(或“被”),品尝,品赏(或“欣赏”“品析”“品味”等),不知不觉(或“于无形之中”),6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3分)()A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名翟,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B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这一章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思想。D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名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D,7默写填空。(6分)(1)王观在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以新奇的比喻来写江南山水秀丽的句子是:_,_。(2)别云间表达诗人视死如归、死而不已的斗争精神的句子是:_,_。(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_,_”阐释了磨难的意义。,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8综合性学习(10分)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相关的材料,请你按要求完成题目。(1)下面是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阅读后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并说说它对后世君王的启发。(5分)材料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材料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材料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A孟子的治国思想:_。(2分)B后世君王_受此启发,开创了_的局面。他的同类名言是:_。(3分),仁政(施仁政、民贵君轻、以民为本),李世民,贞观之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请从下面的材料中任选一句孔子名言,说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3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的中华文明。我选择的名言:_,_体现的传统美德:_,_具有的现实意义:_。,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传统美德:热情好客;现实意义:开放的心态,广交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传统美德:谦虚好学;现实意义: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礼之用,和为贵;传统美德:重礼尚和;现实意义:追求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3)下面是人们对两位圣人的景仰,请对出下联。(2分)上联:先师功德垂青史下联:_,后生才品照万年,二、阅读理解(36分)(一)(丽水中考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10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不,侍奉,“得”通“德”,感激,D,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_12作者在文中批评和嘲讽了哪类人?(2分)_,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作者在文中批评和嘲讽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二)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7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久而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之,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虎谓其忠,益爱近之。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刘元卿猱【注释】猱(n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穴:窟窿。殊快:很舒服。,违背,奋起,慢慢地,追寻踪迹,C,15翻译下面语句。(4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_(2)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之,以献左右。_,通过这些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我偶尔得到一点食物,像生肉这类美食(或美食)不敢私自享用,把它献给您。,16乙文中的老虎由起初的“殊快不觉”到“跳踉大吼乃死”的结局,其原因可以用甲文的“_”这句话来概括。(2分)17两文所阐述道理相同,但所运用表达方式各不相同,试做简要分析。(4分)_,死于安乐,甲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或通过举例和道理论证),乙文运用借事寓理的写法(或通过讲述寓言故事的方法)。,(三)(潍坊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9分)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几,以所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选自列子天瑞第一,有删节),明白,越过,种植,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手目所及,亡不探也。(2分)_(2)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2分)_20如何理解东郭先生所说的“国氏之盗,公道也”?请根据文意回答。(2分)_,(他)手能拿到的,眼能看到的,没有不偷的。,你盗窃这些东西而被判罪,怨(恨)谁呢?,国氏借助自然条件,利用自然资源,劳动致富,是遵循公正之道的行为。,三、写作(50分)21(枣庄中考)一位著名的运动员曾经说过,人都可能遭遇挫折,面临低谷,那就让人生最昏沉的时刻,变作永存的精神遗产。请以“修炼挫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