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周期表a.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1524487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3.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a.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a.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a.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化学系张培敏zhangpmpm,第3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3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3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3.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3.2核外电子的排布3.3多电子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3.4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简史一、古代希腊的原子理论-认为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二、道尔顿(J.Dolton)的原子理论-19世纪初-将原子从哲学带入化学研究中三、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四、卢瑟福(E.Rutherford)的行星式原子模型-19世纪末五、近代原子结构理论-量子论,第3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3.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学习线索:氢原子发射光谱(线状光谱)玻尔原子结构理论(电子能量量子化,经典电磁理论对微观世界失效)光子和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波动性衍射、干涉、偏振微粒性能量、动量、光电效应、实物发射或吸收光测不准原理(经典力学对微观世界失效)量子力学(描述微观世界运动规律的新理论)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薛定谔方程。,3.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续),一、氢原子光谱连续光谱(continuousspectrum)线状光谱(原子光谱)(linespectrum)氢原子光谱(原子发射光谱),连续光谱(自然界),连续光谱(实验室),电磁波连续光谱,氢原子光谱(原子发射光谱)真空管中含少量H2(g),高压放电,发出紫外光和可见光三棱镜不连续的线状光谱,氢原子光谱(续),一、氢原子光谱(原子发射光谱)(续),(一)氢原子光谱特点1.不连续的线状光谱2.谱线频率符合=R,(3.1),式中,频率(s-1),Rydberg常数R=3.2891015s-1n1、n2为正整数,且n1n2n1=1紫外光谱区(Lyman系);n1=2可见光谱区(Balmer系);n1=3、4、5红外光谱区(Paschen、Bracker、Pfund系),巴尔麦(J.Balmer)经验公式_:波数(波长的倒数=1/,cm-1).n:大于2的正整数.RH:也称Rydberg常数,RH=R/cRH=1.09677576107m-1,一、氢原子光谱(续),氢原子光谱(续)光谱线能级E光子=E2E1=h=hc/.=Rn1=2可见光谱区(Balmer系):n2=3(656nm),n2=4(486nm),n2=5(434nm),n2=6(410nm).,氢原子光谱3个系列跃迁E光子=E2E1=h=hc/,连续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线状光谱)比较,原子发射光谱(线状光谱)由上至下:HgLiCdSrCaNa,(二)经典电磁理论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经典电磁理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发出连续电磁波连续光谱,电子能量坠入原子核原子湮灭。事实: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而不是连续光谱);原子没有湮灭。,二、玻尔(N.Bohr)原子结构理论,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N.Bohr提出。根据:M.Planck量子论(1890);A.Einstein光子学说(1908);D.Rutherford有核原子模型。,二、玻尔(N.Bohr)原子结构理论(续),(一)要点:3个基本假设1.核外电子运动的轨道角动量(L)量子化(而不是连续变化):L=mvr=nh/2(n=1,2,3,4)(3.2)Planck常数h=6.62610-34Js符合这种量子条件的“轨道”(Orbit)称为“稳定轨道”。电子在稳定轨道运动时,既不吸收,也不幅射光子。,(一)要点:3个基本假设(续),2.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电子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E=-(Z2/n2)13.6eV(3.3)(只适用于单电子原子或离子:H,He,Li2+,Be3+)或:E=-(Z2/n2)2.17910-18J.e-1(3.3.1)n=1,2,3,4;Z核电荷数(=质子数),(一)要点:3个基本假设(续),原子在正常或稳定状态时,电子尽可能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基态(groundstate)。对于氢原子,电子在n=1的轨道上运动时能量最低基态,其能量为:E1s=-(Z2/n2)13.6eV=-(12/12)13.6eV=-13.6eV相应的轨道半径为:r=52.9pm=a0(玻尔半径)能量坐标:0r,E;r,E(负值)(r:电子离核距离)-0电子能量负值表示它受原子核吸引Er,氢原子的电子能级(能量量子化)E=-(Z2/n2)13.6eV(n=1,2,3,4),能量量子化模拟示意图上:能量连续变化;中、下:能量量子化,n2=3n1=2,n2=4n1=2,单电子原子或离子基态的电子能量,En=-(Z2/n2)13.6eV基态电子排布:1s1(n=1),3.电子在不同轨道之间跃迁(transition)时,会吸收或幅射光子,其能量取决于跃迁前后两轨道的能量差:E光子=E2E1=h=hc/(3.4)(真空中光速c=2.998108ms-1,h=6.62610-34Js)代入(3.3.1)式,且H原子Z=1,则光谱频率为:里德堡常数R=3.2891015s-1,与(3.1)式完全一致。这就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为什么是不连续的线状光谱。,(一)要点:3个基本假设(续),(二)局限性1.只限于解释氢原子或类氢离子(单电子体系)的光谱,不能解释多电子原子的光谱。2.人为地允许某些物理量(电子运动的轨道角动量和电子能量)“量子化”,以修正经典力学(牛顿力学)。,三、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波动性衍射、干涉、偏振微粒性光电效应(Einstein,1905.左下图)、实物发射或吸收光(与光和实物互相作用有关)例:光的波粒二象性能量E=h(3.4)动量p=h/(3.5)E,p微粒性,波动性通过h相联系,(二)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续),1924年,年轻的法国物理学家LouisdeBroglie(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他说:“整个世纪以来,在光学上,比起波动的研究方法,是过分忽略了粒子的研究方法;在实物理论上,是否发生了相反的错误呢?我们是不是把粒子图象想得太多,而过分地忽略了波的图象?”他提出:电子、质子、中子、原子、分子、离子等实物粒子的波长=h/p=h/mv(3.5.1)3年之后,(1927年),C.J.Davisson(戴维逊)和L.S.Germer(革末)的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运动的波动性电子衍射图是电子“波”互相干涉的结果,证实了deBroglie的预言。,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运动的波动性,1927年WernerHeisenberg(海森堡,1901-1976)提出。测不准原理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的不确定量x,与测量该粒子在x方向的动量分量的不确定量px的乘积,不小于一定的数值。即:xpxh/4(3.6)或:p=mv,px=mv,得:显然,x,则px;x,则px;然而,经典力学认为:x和px可以同时很小。,(三)测不准原理(TheUncertainityprinciple),(三)测不准原理(续),例1.对于m=10g的子弹,它的位置可精确到x0.04cm,其速度测不准情况为:,(三)测不准原理(续),例2.微观粒子如电子,m=9.1110-31kg,半径r=10-18m,则x至少要达到10-19m才相对准确,则其速度的测不准情况为:=6.62610-34/(43.149.1110-3110-19)=5.291014m.s-1,(三)测不准原理(续),;,。,经典力学微观粒子运动完全失败!新的理论(量子力学理论)根据“量子力学”,对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只能采用“统计”的方法,作出“几率性”的判断。,四、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一)薛定谔方程(SchrdingerEquation)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ErwinSchrdinger(18871961)提出.用于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是一个波动方程,为近代量子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一)薛定谔方程(续),Schrdinger波动方程在数学上是一个二阶偏微分方程。2+82m/h2(EV)=0(3.7)式中,2Laplace(拉普拉斯)算符(读作“del平方”):2=2/x2+2/y2+2/z2V:势能函数.,(3.7.1),(一)薛定谔方程(续),1.3个量子数(n、l、ml)和波函数:薛定谔方程(6.7)的数学解很多,但只有少数数学解是符合电子运动状态的合理解。在求合理解的过程中,引入了3个参数(量子数)n、l、ml.于是波函数(r,)具有3个参数和3个自变量,写为:(r,)n,l,m(r,),(一)薛定谔方程(续),量子数n、l、ml的意义:每一组允许的n、l、ml值核外电子运动的一种空间状态由对应的特定波函数n,l,m(r,)表示有对应的能量En,l即:n、l、ml波函数n,l,m(r,)(原子轨道);n、l能量En,l,2.四个量子数n、l、ml和ms的意义(续),(1)主量子数n(principalquantumnumber)n=1,2,3,4正整数,它决定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能级和电子层。1.确定电子出现最大几率区域离核的平均距离。n,则平均距离。2.在单电子原子中,n决定电子的能量;En=-Z213.6eV/n2在多电子原子中n与l一起决定电子的能量:En,l=-(Z*)213.6eV/n2(Z*与n、l有关)3.确定电子层(n相同的电子属同一电子层):n1234567电子层KLMNOPQ,2.四个量子数n、l、ml和ms的意义(续),(2)角量子数l(轨道角动量量子数,orbitalangularmomentumquantumnumber)对每个n值:l=0,1,2,3n-1,共有n个值.1.确定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在空间的角度分布情况(形状);2.在多电子原子中,n与l一起决定的电子的能量;3.确定电子亚层(下图):l01234电子亚层:spdfg4.决定电子运动的角动量的大小:|M|=l(l+1)1/2h/2,l=0l=1l=2l=3,anforbital,2.四个量子数n、l、ml和ms的意义(续),(3)磁量子数ml(或m)(magneticquantumnumber)对每个l值,ml=0,1,2,l.(共有“2l+1”个值)1.ml值决定波函数(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由于ml可取(2l+1)个值,所以相应于一个l值的电子亚层共有(2l+1)个取向,例如d轨道,l=2,ml=0,1,2,则d轨道共有5种取向。2.决定电子运动轨道角动量在外磁场方向上的分量的大小:Mz=mlh/2,s轨道p轨道d轨道,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2.四个量子数n、l、ml和ms的意义(续),(4)自旋量子数ms(spinquantumnumber)ms=1/2,表示同一轨道(n,l,m(r,))中电子的二种自旋状态。根据四个量子数的取值规则,则每一电子层中可容纳的电子总数为2n2.,电子自旋运动,四个量子数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的可能状态,例:原子轨道msn=11s(1个)1/2n=2l=0,ml=02s(1个)1/2l=1,ml=0,12p(3个)1/2n=3l=0,ml=03s(1个)1/2l=1,ml=0,13p(3个)1/2l=2,ml=0,1,23d(5个)1/2n=4?,3个量子数n、l、ml与原子轨道符号,(一)薛定谔方程(续),可见:“能量量子化”是解薛定谔方程的自然结果,而不是人为的做法(如玻尔原子结构模型那样)。4.薛定谔方程的物理意义:对一个质量为m,在势能为V的势能场中运动的微粒(如电子),有一个与微粒运动的稳定状态相联系的波函数,这个波函数服从薛定谔方程,该方程的每一个特定的解n,l,m(r,)表示原子中电子运动的某一稳定状态,与这个解对应的常数En,l就是电子在这个稳定状态的能量。,氢原子和类氢离子(单电子体系)的几个波函数,(二)波函数图形,波函数n,l,m(r,)是三维空间坐标r,的函数,不可能用单一图形来全面表示它,需要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图形表示。设n,l,m(r,)=Rn,l(r)Yl,m(,)空间波函数径向部分角度部分3参数3自变量2参数1自变量2参数2自变量n、l、ml波函数n,l,m(r,)(原子轨道);n、l能量En,l原子轨道“atomicorbital”,区别于波尔的“orbit”.波函数图形又称为“原子轨道(函)图形”。,(二)波函数图形(续),1.波函数(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即Yl,m(,)-(,)对画图.(1)作图方法:原子核为原点,引出方向为(,)的向量;从原点起,沿此向量方向截取长度=|Yl,m(,)|的线段;所有这些向量的端点在空间组成一个立体曲面,就是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二)波函数图形(续),例:氢原子波函数210(r,)的角度部分为Y10(,)=(3/4)1/2cos(又称pz原子轨道)把各个值代入上式,计算出Y10(,)的值,列表如下,得到的图是双球型的曲面.,波函数(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剖面图),p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d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二)波函数图形(续),1.波函数(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2)意义:表示波函数角度部分随,的变化,与r无关。(3)用途:用于判断能否形成化学键及成键的方向(分子结构理论:杂化轨道、分子轨道)。,(三)几率和几率密度,电子云及有关图形,1.几率和几率密度据W.Heienberg“测不准原理”,要同时准确地测定核外电子的位置和动量是不可能的:xpxh/4因此,只能用“统计”的方法,来判断电子在核外空间某一区域出现的多少,数学上称为“几率”(Probability)。,(三)几率和几率密度,电子云及有关图形(续),2.电子云(1)电子云|2的大小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r,)处出现的几率密度,可以形象地用一些小黑点在核外空间分布的疏密程度来表示,这种图形称为“电子云”.n,l,m(r,)=Rn,l(r)Yl,m(,),(三)几率和几率密度,电子云及有关图形(续),电子云角度分布图作图:Y2l,m(,)-(,)对画。意义: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几率密度随(,)发生的变化,与r无关。Y2图和Y图的差异:a.Y2图均为正号,而Y图有+、-号(表示波函数角度部分值有+、-号之分)。b.Y2图比Y图“瘦小“一些,原因是Y1.,(三)几率和几率密度,电子云及有关图形(续)电子云角度分布图(教材p.45图3-1),电子云角度分布图(续),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区别,原子轨道电子云(1)+、-+(2)“胖”(Yndnf,氢原子电子云径向分布示意图,D(r),3d,D(r),3p,2p,r,r,D(r),3s,2s,1s,主量子数n越大,电子离核平均距离越远;主量子数n相同,电子离核平均距离相近。因此,从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可看出核外电子是按n值分层的,n值决定了电子层数。必须指出,上述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和径向分布图都只是反映电子云的两个侧面,应用时须注意它们的适用范围及不同处理方式所能解决的问题,综合认识核外电子对运动状态。,1s(a),2s(b),3s(c)电子云,(五)“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小结,1.薛定谔波动方程薛定谔波动方程许多个数学解符合量子数n,l,m正确组合的合理解n,l,m(r,)每个空间波函数描述电子运动的一种空间状态(即对应一个“原子轨道”orbital或“原子轨函”),并有对应的能量(En,l)电子的每个空间状态(原子轨道)可容纳2个电子,其自旋状态不同(ms=+1/2或-1/2)。,(五)“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小结(续),2.波函数的意义每个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的空间状态波函数n,l,m(r,)(不含自旋状态),对应:(1)能量,(2)电子出现的几率分布,(3)电子离核平均距离,而且只能按统计规律认识.测不准原理:波函数又称“原子轨道”(orbital)或原子轨函。,(五)“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小结(续),例:100(r,),即1s1s原子轨道310(r,),即3pZ3pZ原子轨道320(r,),即3dZ23dZ2原子轨道波函数图形也称“原子轨道图形”。“原子轨道”(orbital)不是经典力学的固定轨道,而是它对应的波函数所描述的电子运动的一种空间状态。,(五)“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小结(续),3.电子云的意义|2=*代表核外电子在空间某处出现的几率密度,其图形称为“电子云”。,例题:,1、计算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为多少?,I=E=h=6.6261034Js3.2891015s1(1/121/)=2.1791018J,或En=(-Z2/n2)13.6eV1.602189210-19J.e-1,2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解:(1)合理;(2)l取值不合理,应小于n;(3)l、m取值不合理,l应小于n,m取值为0,1,2,l;,3用合理的量子数表示:(1)3d能级;(2)4s1电子(3)3p电子(4)5f电子,解:(1)3d能级:n=3,l=2,为E3,2;(2)4s1电子:n=4,l=0,m=0;si=+1/2(或1/2),(3)3p电子n=3,l=1,m可取+1,0或1,si取+1/2或1/2;,(4)5f电子n=5,l=3,m可取3,2,1,0,si取+1/2或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