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课件 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ppt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1523842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课件 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一物理课件 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一物理课件 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迎进入物理课堂,第七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课标定位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通过实验认识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知道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3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能推导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重点难点: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及应用2超重、失重的实质及计算,课前自主学案,一、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平衡状态: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_或_的状态2平衡条件:_二、超重和失重1超重(1)定义:由于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_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_的加速度,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合外力为零,大于,向上,2失重(1)定义: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_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_的加速度3完全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_的状态(2)产生条件:a_,方向_,小于,向下,为零,g,竖直向下,三、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1受力情况:运动过程中只受_作用,且重力恒定不变,所以物体的_恒定2运动情况:初速度为_的竖直向下的_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零,匀加速,核心要点突破,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物体受N个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剩余(N1)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大反向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沿任意方向物体所受的合力均为零3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2)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3)对研究对象所受的力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需要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对各力按坐标轴进行正交分解(4)建立平衡方程若各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可直接用F合0的代数式列方程若几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可用Fx合0与Fy合0联立列出方程组(5)对方程求解,必要时需对解进行讨论,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1共点的五个力平衡,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其中四个力的合力与第五个力等大反向B其中三个力的合力与其余的两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C五个力合力为零D撤去其中的三个力,物体一定不平衡,解析:选D.共点的五个力平衡,则五个力的合力为零,C正确任意三个力或四个力的合力与其余的两个力的合力或第五个力一定等大反向,A、B正确而撤去其中三个力,剩余两个力的合力不一定为零,物体不一定平衡,D错,二、对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进一步理解1视重:当物体挂在弹簧秤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秤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大小等于秤所受的拉力或压力2视重、失重和超重的关系,3.对超重、失重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并不是说物体的重力增加了或减小了(甚至消失了)地球作用于物体的重力始终是存在的且大小也无变化即使是完全失重现象,物体的重力也没有变小当然,物体所受重力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但这不是失重现象(2)超(失)重现象是指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小于)重力的现象(3)“超重”“失重”现象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和大小均无关,只决定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4)日常所说的“视重”与“重力”有区别视重大小是指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的作用力大小,只有当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视重大小才等于重力的大小4处理超重与失重问题的基本思路超重和失重问题实质上就是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延续,解题时仍应抓住加速度这个关键量,特别提醒:(1)若系统中某一部分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则系统整体也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2)从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知道,加速度方向是超失重判断的关键,若加速度方向向上(包括斜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若加速度方向向下(包括斜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由重力引起的一切现象都会消失,如物体对桌面无压力,单摆不再摆动,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受浮力,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2(2011年泰州高一检测)升降机中站在测力计上的人,发现测力计示数比自己的体重小,则()A人受到的重力减小了B人受到的重力不变C升降机可能正在加速上升D升降机可能正在加速下降,解析:选BD.测力计示数小于重力,说明人处于失重状态失重并不是重力减小了,而是“视重”减小,人的重力未变,A错,B对失重说明升降机的加速度方向向下,它可能加速向下运动,也可能减速上升运动,C错,D对,课堂互动讲练,(2009年高考山东卷)如图471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图471,【答案】A【方法总结】求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关键是: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然后应用共点力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即可,变式训练1(2010年高考湖南卷)如图474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图474,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475所示,已知绳AO和B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是30,若想保持A、O两点的位置不变,而将B点下移至OB水平,则此过程中()AOB绳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BOB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COA绳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DOA绳上的拉力不断减小,图475,图476【答案】B,【方法总结】处理该类动态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原来处理平衡问题的基础上,注意分析由于某一个物理量的变化,而带来的其他变化,可用图解法,也可用数学讨论法求解变式训练2(2011年南阳高一检测)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的作用力为F1,B对A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3.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477所示,在此过程中(),图477AF1保持不变,F3缓慢增大BF1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CF2缓慢增大,F3缓慢增大DF2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2011年唐山市模拟)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起动和制动时的运动状态变化情况,他们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然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用照相机进行了相关记录,如图478所示图1为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的照片,图2、图3、图4和图5分别为电梯运动过程中体重计的照片根据照片推断正确的是(),图478A根据图2推断电梯一定处于加速上升过程,电梯内同学可能处于超重状态B根据图3推断电梯一定处于减速下降过程,电梯内同学可能处于失重状态C根据图4推断电梯可能处于减速上升过程,电梯内同学一定处于失重状态D根据图5推断电梯可能处于减速下降过程,电梯内同学一定处于超重状态,【自主解答】由图1可知该同学体重约为46kg,图2和图5体重计的读数约为50kg,大于该同学体重,则一定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电梯可能加速向上,也可能减速向下运动,故A项错、D项对图3和图4中体重计读数约为42kg,小于该同学的体重,说明电梯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可能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运动,故B项错C项对故选CD.【答案】CD,【方法总结】(1)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只与加速度的方向有关,与运动方向无关(2)超重、失重变化的是物体的视重,物体的重力并不发生变化变式训练3(2010年高考浙江卷)如图479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79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