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质量、产品销售与收回及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1523412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质量、产品销售与收回及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卫生、质量、产品销售与收回及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卫生、质量、产品销售与收回及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管理,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王卫东,一、管理条款,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第4856条为卫生管理条款,共9条。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卫生管理检查条款为48015603,共22条。,二、卫生管理制度,企业应根据生产区域环境、个人、工作服等的卫生要求,制订清洁卫生管理制度和清洁卫生操作规程。清洁卫生管理制度主要有: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一般生产区和洁净区卫生管理制度、仓库卫生管理制度、办公区卫生管理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一般生产区和洁净区洗衣房卫生管理制度、防虫防鼠管理制度、生产人员卫生要求管理制度、外来人员进入一般生产区和洁净区的管理制度、员工体检管理制度、,一般生产区和洁净区工作服卫生管理制度、一般生产区和洁净区生产用容器具管理制度、一般生产区和洁净区清洁工具管理制度、清洁剂和消毒剂配制与使用管理制度等。卫生管理制度应明确有专人负责办公室、厂区环境卫生以及生产区的中间站、洁具间、容器具清洗间、洁净走廊等公共场所的清洁工作。生产作业区的清洁工作一般由生产操作人员承担。,一般生产区和洁净区卫生管理制度中容易遗漏如压差计、温湿度计、灯具、桌、凳等清洁的管理内容。,三、一般生产区的卫生管理,一般生产区的内表面光滑、洁净、完好,便于清洁。一般生产区应定期清洁,必要时进行消毒,并作好记录。生产操作间、外包间、仓库及辅助用房制水间、空气净化机房、更衣室和洗衣间等。生产及辅助设备。生产用容器具。地漏、水池。,门、窗等清洗废物贮器的清除清洗,地面、设备外壁、桌椅、门窗的擦洗及水池的污迹去除等一般每天一次。门窗及水池等擦洗,废物贮器、地面、地漏、排水道、墙裙等的刷洗一般每周一次。墙面、顶棚、照明及其他附属设施除尘,全面清洗工作场所和生活设施一般每月一次。设备清洗公用系统设备清洗一般一周清洗一次,不规定使用期限。生产用设备、容器具,生产结束后应立即清洗,并标明状态标志和使用期限。,四、洁净区的卫生管理,保持洁净区内所有建筑物内表面光滑、洁净、完好,并能耐受多种清洁剂的反复清洗及消毒。洁净区各气闸及闭锁装置应完好,两侧门不能同时打开。工作时关门,并应尽量减少出入次数。洁净区操作间应尽量不设壁架、橱柜等;必须设置的,易于清洗和消毒。洁净区生产的安排,每天应有足够的时间清洁与消毒。以保证符合洁净环境的要求。洁净区应定期清洁消毒,并作好记录。,生产操作间及非生产操作间如容器清洗间、容器存放间、清洁工具清洗及存放间、中间站、车间化验室、洗衣房、更衣室、缓冲间等。生产及辅助设备。生产用容器具。地漏、水池。仓库取样车或取样室、无菌室、微生物限度检验室应按洁净区管理。门、窗等清洗30万级及10万级:废物贮器的清除清洗,地面、设备外壁、桌椅、门窗的擦洗,墙面及水池的污迹去除等一般每天一次。门窗、墙面、室内用具及设备外壁等用消毒,清洁剂擦洗,废物贮器、地漏、排水道等用消毒清洁剂刷洗一般每周一次。全面擦试工作场所、墙面、顶棚照明、排风、及其他附属设施一般墙面每月一次。室内消毒周期根据具体情况确定。1万级及100级:清除清洗废物贮器并以消毒清洁剂擦洗,门窗、墙面、室内用具及设备外壁等用消毒清洁剂擦洗,用消毒清洁剂擦试墙面、水池及附属设施的污迹等一般每天一次。用消毒剂擦试室内一切表面,包括墙面、顶棚一般每周一次。室内消毒周期根据具体情况。,无菌操作区每班测试沉降菌一次,建议定期测试浮游菌。带入无菌操作区的物品必须按规定灭菌和消毒。更换品种时必须将墙面、地面用无菌水、清洁剂、消毒剂擦试干净;接触药物的容器具洗涤干净后进行灭菌。设备清洗设备、容器使用后应立即清洗、干燥,清洗后的存放应能避免再次污染,已清洗的设备、容器应有状态标志和使用期限。,不易搬动的设备要设置现场清洁的设施,进行在线清洗(CIP)。非无菌的青霉素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生产设备应每批清洁消毒。非无菌制剂调换品种或同一产品、不同含量规格调换,其生产设备应全面清洁消毒。非无菌制剂连续生产同一含量规格的同一品种,其生产设备至少每周二次或每三批清洁一次,并消毒。,无菌制剂生产设备应每批清洁并严格消毒,直接接触药品的部位和部件、容器具清冼后应立即灭菌,存放于无菌区域的房间内,并注明灭菌日期,规定灭菌后的存放时间。,五、清洁工具的管理,清洁工具材质应不易脱落纤维与颗粒、不易滋生微生物(如木质),应能洗涤与干燥。清洁工具的清洗非洁净区:每次使用后应用清水洗净,每周一次用清洁剂洗涤并干燥。每个洁净区必须配备各自的清洁工具,清洁地面、墙面、设备外表面等的清洁工具应贮存于相应洁净级别,的洁具间,并有明显的标志;清洁设备和容器内表面、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用工具的清洁工具,建议贮存于相应洁净级别的容器具清洗间,防止混用。30万级、10万级和万级洁净区清洁工具:每次使用后均应用清洁剂洗涤、干燥、消毒后放在洁净塑料袋内备用。无菌操作区清洁工具:进入无菌操作区的清洁工具均需灭菌,不能灭菌的经消毒后通过缓冲方可进入。其清洁应按30万级、10万级和万级洁净区清洁工具要求进行清洗、干燥,并经高压灭菌。这些清洁工具应存放在万级洁净区的洁具间。,六、生产区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的管理,更衣室应按规定设置,二更以上更衣室的空气应按规定进行净化,必要时一更或换鞋间的空气也可净化。生产区一般情况下不设浴室和厕所,如有必要则一般不设在洁净区,设置在一更外或一更内二更外为好。员工使用浴室和厕所时应作具体的规定,如使用厕所时应规定按要求更衣、更鞋,便后应洗手等,尽可能减少对洁净区的影响。,七、工作服的管理,工作服选材应与生产操作和空气洁净度等级一致,其材质的一般要求为:发尘量小,不易发生纤维脱落、断丝现象;不易产生静电,不易粘附粒子;耐有机溶酶,耐清洗,耐蒸汽灭菌;洗涤后不易皱折,能保持平直;透明度低,柔软,穿着舒适,不妨碍动作;,不发霉、变质;易加工缝制;面料有绦纶、绵纶、聚酯等。不同洁净级别的工作服应有明显的区别,不得混用,可用颜色、样式来区分。洁净区工作服一般不设口袋、横褶、腰带,接缝应封缝、光洁,工作鞋应防止静电;无菌工作服宜上下连体式。工作服穿戴方式,工作服穿戴方式一般为从上到下。应头罩塞进衣领内,上衣塞进裤子内,裤脚塞进脚套内,袖口塞进手套内。工作服内不得放食品、香烟、钱票、私人药品等物品。无菌工作服的穿戴方式应能盖住头发、胡须及脚部,阻留人体脱落物。工作服的清洗、灭菌十万级以上工作服应在洁净区内清洗、整理,万级和百级工作服、鞋应按要求灭菌,并作好清洗、灭菌记录。不同洁净级别的工作服、鞋应分别清洗、整理;万级、百级工作服、鞋可在十万级清洗,但其整理一般应在万级层流下。,不同洁净级别工作服至少应分次清洗,建议分设备清洗,并在设备上标明“XXX工作服清洗用”;工作鞋与工作衣应分开清洗。工作服清洗与干燥应防止已清洗与待清洗工作服的交叉污染。工作服的清洗规程应规定每台洗衣机每次清洗最大的量,及用清洗剂的量。工作服的清洗周期:一般生产区工作服应集中在企业清洗,至少每周洗二次;三十万级和十万级每二天洗一次;万级和百级工作服每天或每班洗一次(非无菌区每天一次,无菌区每班一次)。,工作服清洗后应规定使用期限,使用期限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洗好的工作服应装入洁净的袋中,需灭菌的工作服应装入灭菌袋后集中灭菌。最终灭菌的无菌制剂其工作服可以不灭菌。最终不灭菌的无菌制剂必须要求对其工作服进行灭菌。,工作服的保管与发放保管室洁净度与使用工作服的洁净室的洁净度一致。由专人发放,作好发放记录。工作服使用前应检查工作服是否符合要求,被污染和破损的应及时更换。,八、人员卫生管理,洁净区仅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进入,外来人员(包括本企业内部非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的进入必须经过批准。应对进入每个洁净区的外来人员数量进行控制,并规定批准后才能进入。外来人员进入洁净区时应有本企业人员陪同,并对其进行监督指导。进入洁净区人员(包括外来人员)应按规定的更衣程序更衣后进入,并遵守洁净区管理的规定。,进入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进入洁净区更衣、洗手、洁净区管理规定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微生物污染及污染的途径等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对维修、辅助人员定期进行上述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容易遗漏;建议这部份培训和考核资料单独整理,归入人员培训档案和汇总表中,以便GMP认证的现场检查。生物制品生产日内,没有经过明确规定的去污措施,生产人员不得由操作活微物或动物的区域到其他制品或微生物的区域。,与生产过程无关的人员一般不得进入疫苗生产控制区,如有必要进入,进入时应穿着无菌防护衣。防止人员污染疫苗,疫苗对人员造成伤害,人员将疫苗带出外面。生物制品生产操作人员应与动物饲养人员分开。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至少每年体检一次,建立健康档案。其他人员也应定期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精神病患者不得从事药品的生产工作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以及其他有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体检不合格者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合格后才能上岗。生产操作人员离开本岗位一定时间后又返岗的应进行体检,合格者才能返岗。生物制品生产及维修、检验和动物饲养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应接种相应的疫苗。建议除每年一次的体检外,还应在一年内定期进行与该疫苗有关项目的检查。患有传染病、皮肤病和体表有伤口者和对生物制品质量产生潜在不利影响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进行操作和质量检验。全体员工的体检情况应进行汇总。,人员卫生应经常洗澡、理发、刮胡须、剪指甲、换洗衣服,保持个人清洁卫生。直接接触药品生产的操作人员不得化妆、不得佩带饰物与手表。在工作前、饭前与饭后、吸烟后、喝茶后、便后及肮脏时进行洗手,更衣后洁净区,工作服不得穿离规定使用的区域。人员在生产区域不得吸烟、不得吃食品、不得娱乐、不得大声喧哗。动作不宜过大、应缓慢。,洁净区生产操作人员一般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百级区内操作人员一般不得裸手操作,不可避免时手部应及时消毒。,九、消毒剂及消毒的管理,消毒剂管理消毒剂应定期交替使用,防止耐药菌的产生。洁净区用消毒剂的配制应用纯化水,非洁净区用消毒剂的配制可用饮用水,按文件规定配制,并作好记录。应选用不影响药品生产的消毒剂,如水系统一般用纯蒸汽、乙醇、过氧化氢、臭氧等进行消毒;空间消毒一般用甲醛或乳酸或过氧化氢熏蒸、臭氧进行消毒。消毒管理,厂房(包括墙面、地面、顶棚、空间)、设备(包括水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等)、容器、地漏、水池、清洁工具及其他附属设施(如传递窗、桌、凳、等)等进行定期消毒,作好记录。,十、厂房、设备、容器具清洁规程,清洁规程应按一般生产区、不同洁净级别的生产区分别制定。内容一般应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洗方法和存放地点等内容,后三项内容容易遗漏。,清洁规程的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有些设备如捕尘袋、初中效过滤器清洁时不需用清洁工具;其规程中可不写清洁工具的清洗方法和存放地点的内容;有些设备如一般生产区设备的外清洁不需用消毒剂,其规程中可不写使用的消毒剂的内容;其余如厂房、大多数设备和容器以上内容一般要齐全。清洁规程中应规定可操作的检查指标。生产用设备、容器具清洁规程中应规定清洗周期,清洗后的使用期限。,公用系统的辅助设备如空气净化机组的外机箱、冷水机组、空气压缩机组、锅炉等规程中一般仅规定清洁周期,清洗后不规定使用期限。生产结束后,生产操作间应进行清场并挂清场合格证,其内容至少包括工序或房间名称、清洗日期、使用期限、清冼人、检查人等。生产用设备、容器具尤其是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和容器具清洁后应标明“已清洁”状态标志,内容至少包括清洗,日期、使用期限、清冼人、检查人。公用系统的辅助设备“已清洁”状态标志一般改为“已清洁待用”。容器清洗间通风应良好。空气净化机组内机箱的清洁、空气压缩系统过滤器材的清洗或更换的规程等容易遗漏。,十一、非生产物品和生产中的废弃物的处理,生产区不得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生产中的废弃物应及时处理。其内容可在生产现场管理制度或一般生产区、洁净区卫生管理制度中表述,也可以单独制定。关健是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时生产区有无非生产物品,个人杂物的存放和生产废弃物的堆放。,含有霍乱、鼠疫苗、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病毒等高危病原体的生产操作结束后,对可疑的污染品应在原位消毒,并灭菌后,才能移出工作区。,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