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治疗功能的辅导关系.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1521264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具治疗功能的辅导关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具治疗功能的辅导关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具治疗功能的辅导关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具治疗功能的辅导关系,(一)辅导关系与过程,在超越辅导与治疗一书中,卡科贺夫和巴韧旬断言辅导的效果与辅导员的理论取向和技巧是无关的。他们认为成功的辅导员主要是能在辅导关系中提供一定程度的促进条件,包括了同感、尊重、真挚和简洁具体。同时他们相信无论是否辅导员,任何一个为人提供帮助的人,都需要拥有这些质素。,卡氏的弟子杜亚士则用研究印证在辅导过程中,倘若前述四条件中最低限度出现其中两项时,就能产生有效的辅导。此外,杜氏认可三项重要的条件,他称之为真挚,非占有式的温暖,以及准确的同感和了解;事实上,他所认可的与卡氏及巴氏所提出的相当接近,剔除了具体简洁一项。,行为治疗学派奥拉尼和威臣的行为治疗一书中,清楚提出几项辅导员的特质,就是:同感的了解,在辅导过程的开始阶段,这特质尤其重要;有能力协助受道者构建一套积极正面的期望;一种适当的,贯彻在辅导过程中,具治疗功能的吸引力;,有能力根据受道者的需要,担任不同的角色模范。罗杰斯:在辅导过程中,有一些条件是必需的,而且有时可以促进当事人的性格改变的。基本条件:真诚正确的同感无条件完全的接纳,在罗氏的跟随者中,杜亚士和卡科贺夫对辅导关系所作出的研究最多,其中值得重视的包括以下几项杜亚士发现在三个基本条件中,似乎真诚通常最早出现于两人的关系中;真诚是关系的基础。他指出若期望当事人有进步,则在辅导关系中,最少要有既要条件的两项出现,否则就难以期望当事人有所改变。,卡科贺夫对罗杰斯的三个基要条件稍作修改,认为那些基要条件是在具有技巧的成分。例如,在接纳和尊重方面,卡氏提出了关注这一技巧,就是说辅导员透过使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让当事人感到自己的被接纳和被尊重,例如眼睛的注视、身体的前倾、坐姿的开放自然,留心聆听和不中断当事人的叙述等。,杜亚士和米曹表示正如罗氏所说,辅导员的态度的确在辅导关系中最具决定性因素,但是透过研究发现辅导关系亦可以导致相反的效果;那就是说,当事人在辅导过程中,有时会退步,有时并甚至会蒙受伤害。这一发现无疑加强了辅导员的专业责任,会令许多辅导员感到不安。辅导员对当事人影响是必然的,我们关注的是那影响务必尽力正面,否则不能帮助到人,甚至伤害了当事人。,在卡氏的研究中发现,虽然在决定辅导关系的取向上,辅导员本身所负的责任最大,但同时我们不要忽略当事人原来对这关系的取向,亦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例如一些善于玩弄人、摆布人的当事人,就经常会影响到辅导员的态度和行为。辅导员要小心监察,看看自己是否受制于当事人,而辅导员的取向是否具建设性。,在“同感”方面,杜氏改用了“正确同感的了解”,目的是强调这基本条件的成效很在乎辅导员是否能正确地将自己对当事人的了解向对方沟通。也有学者对“无条件完全的接纳”有不同看法。在当事人畅所欲言的表达过程中,极可能出现不能苟同的见解,为了帮助当事人改变,辅导员自然会表现出同意与不同意的态度,否则违反真诚的原则。,罗杰斯在审阅不同的研究后作出总结,他认为对受道者有帮助和对受道者没有帮助的关系,都各具特征,故此他建议辅导员在进入一个辅导关系前,应先对下列十个问题作出反省:在受道者眼中,我是否很值得信赖及表里一致?我能否毫不含糊地表达真正的自己?,我可以对别人抱有积极的态度对别人表现温暖、爱护、喜悦、关怀及尊敬吗?我能否敢于与人分别出来?当别人抱有他独特的见解时,我会感到不安吗?我可否容许自己完全投入别人的感受,设身处地的为人着想?我能否接纳别人?并且表达出这个态度?,我能否敏于事而慎于言,言谈举止不致对人构成威胁?我能否不妄下批判,使人感到安全和自由自在?我能否不被自己和当事人的过去所束缚,而只是与这一刻存在的当事人相交?,辅导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预备阶段:注意受道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表示关心。同时也要留心聆听,表示对他的尊重和信任。至于受道者,则必须要有一个希望改变的动机和心志,愿意参与这个辅导过程。他愿意与辅导员见面和交接,而且尝试开放自己和表达自己。如果这点能够成功的话,辅导的关系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探讨感应阶段:辅导员最重要的任务是协助受道者作自由尽情地舒泄,以便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故此,建议辅导员不要采取主动,除了为作适当的感应或为促进探讨而在语言上有所表达外,不应该主动发问和节外生枝地自己开创话题。在探讨问题症结的过程中,辅导员往往应该处于被动的地位,做受道者的跟随者和支援者。,林孟平博士认为,我发觉受道者受困扰的问题症结,就像一个他自己所埋藏的宝藏,只有他才知道所在地。故此,在探讨感应的过程中,我会尽力留心聆听,以便作出适当的感应,协助他继续深入探讨。同时,若有需要,也会协助他作出澄清与了解统合,或者是作资料的提供,以便早日可以清楚自己的境况,并发觉问题的症结。,行动阶段:在个人模式中,当受道者找出问题症结时,那就达到了辅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时不但受道者要较前活跃,甚至辅导员也有别于前一阶段,变得活跃起来,在必要时,甚至可以适当地采取行动。如难以避免有需要作出观念和价值观的修正,和适当的指引和教导。不过这些指导性的成分绝对不宜过重。,成长:方向正确、具建设性成长态度和行为改变成长跟进阶段:为了保证受道者继续改变和成长,一般来说,辅导员最好是能够安排一段跟进阶段。至于这阶段的长短,以个别个案的性质和情况厘定。,(二)具治疗功能的基要条件,2.1同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以淡墨秃笔作小幅山水,寥寥数笔而意境无尽,苍茫萧瑟,韵味无穷。,某一求助者遭遇一个很大的意外,在这大打击下:震惊、彷徨、有措手不及感。辅导员让他诉说感受:“我真感到晴天霹雳似的”!有一位年轻人不满自己境况:“我当然是希望自己可以流芳百世,而绝不愿意遗臭万年。”“意在言外”、”言外之意,未尽之言“。,2.1.1什么是同感柏德逊:至于同感,并不是对当事人有一定的认识,而是能体会到他的感受,体察他的思想,了解他如何看自己、如何看周围的世界。柏氏更加强调,同感的了解不从客观或外在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而是辅导员放下自己个人的参照标准,设身处地的从当事人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罗杰斯:同感是对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有准确以至于有如亲验的了解,要感受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如感受自己的一样,这就是共鸣同感。杜亚士和卡科贺夫:所谓同感,就是在辅导过程中,治疗员不但有能力正确地了解病人的感受,和这些感受包含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将它这种体认向病人传达,因此能够促进病人对个人的感受和经验达致更深的自觉和认识。,“辅导员可以从当事人的说话推论出他内心的感受、信念和态度。”辅导员必须有能力从当事人的说话中归纳出言语背后所包含的意义。波查:在辅导关系中,同感包括了智性和情感的成分;他认为同感这观念,包括了辅导员有能力体会当事人的感受,也可以敏锐地、正确地了解这些感受所代表的意义,而更重要的就是他有能力将这些从治疗过程中所得的了解传达予当事人,而这种同感的了解,就会促进当事人对自己作出更实际透彻的探讨,以致最后能对自己产生更大的自觉,因而增加对自己的认识。辅导员首先要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而将自己放在当事人的地位和处境中来尝试感受他的喜怒哀乐,经历他面对的压力,并体会他作决定和导致行为表现的因由,随着辅导过程发展,辅导员对当事人应逐步有更深切和正确的了解。,在整个辅导过程中,最困难的一点是辅导员要有能力去了解当事人的感受,了解他所述说的事件,并这些事件对他当今的人生和将来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除了理解之外,辅导员还要有能力透过不同的方式,将自己的同感传达给对方。在同感的了解当中,我们不但是在尝试了解当事人,与他产生同,样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是我们在协助他进行自我表达、自我探索和自我了解;因为当我们的回应是具有同感的时候,通常当事人会感到我们很明白他,从而有一种舒畅和满足感,而这种感受会促进他继续作表达和剖白;情形如我们好友重逢,话语投机,在很深的默契中倾谈。例:18岁少女与42岁经理,2.1.2同感的传达辅导员只是明白当事人的感受、信念和价值观是不够的,相等重要的另一点,是他要懂得将他观察所得传达给对方。例:16岁男孩求助社工,母患癌。,正确同感的五个层次五、1你为什么感到如此悲伤呢?四、2你一向成绩很好,但想不到会考却失败了。三、3因为会考不及格,所以你感到很失望,很难过。二、4因为会考不及格,所以你感到很失望,很难过,也不清楚前面的路该如何走,心中很混乱。,一、5你一向成绩很好,从来没想过会考会不及格,故此特别感到失望与难过,也有点气愤;与父母商谈后,似乎非重读不可,但自己实在有点不甘心,故此内心很矛盾。第一层次:根本没有留意当事人所说的话,而他问当事人的也是不适切的问题,充分反映了他不但没有留心倾听,而且还完全忽略了当事人所表达的重要感受。,第二层次,在内容上和当事人表面所言一致,可惜只领略了当事人十分表面的感受(仅有内容,缺乏感情要素)充分反映出他的聆听不很准确,了解不全面。第三层次,辅导员的回应与当事人所表达的意义和感受协调一致的,但他仍未能对当事人较深的感受作出回应。第三位辅导员虽然没有能力对隐藏于言语背后的感受作回应,但基本上,他的回应以对当事人产生了治疗性功能。,第二位辅导员,由于他达到的同感相当深,所以在他的回应中,他所表达的感受,是深于当事人所表达的。换言之,由于辅导员可以将当事人深藏于言语背后的感受也表达出来,故此,当事人因此可以经历和表达早期未察觉和未能表达的感受,同时,也因此可以掌握到这些感受背后的涵义。,第一位辅导员,做到了最准确的共鸣同感,在他的回应中,无论在表面或深入的感受上,都很准确。他不但明白当事人很失望难过这表面的感受,甚至连很深入的,如气愤、不甘心和矛盾等,也作了准确的回应。卡科贺夫认为,在这层次作回应的辅导员可说是已经和当事人浑成一体了,或者又可以说,他已和当事人完全调准了音波,以致可以掌握并向当事人传达全面而正确的同感了解。,罗杰斯曾表示,为了保证自己的同感正确,产生治疗的效果,他建议辅导员应在辅导过程中经常向当事人查验自己所把握的同感是否正确辅导员:我虽然不敢肯定,但倘若我没有听错,似乎你对妈妈的啰嗦态度相当反感?但又敢怒不敢言,对不对?当事人:不!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们的关系并不如此差。辅导员:奥!对不起,我可能听错了,但由于这一点很重要,我希望你能具体举些例子,好让我更清楚你对妈妈的感受。,如果我们自信不足,害怕这种表达会令当事人对他失去信心,于是就算对所有的同感存疑,也不敢表达,其实这是不必要的。若我们不敢面对自己的一知半解,一方面达不到真诚的要求;另一方面,当我们肯坦诚地做出表达后,就可以澄清一切误解和偏差的地方,于是可以帮助当事人认识得更清楚,促进对他的同感了。事实告诉我们,若我们表达得当,当事人不但有机会指出我们误解或忽略的地方,他们欣赏我们的真诚,2.1.3如何促进同感,当事人乐意让辅导员或治疗员进入他的内心世界,而且尝试将他个人的看法和感受向辅导员传达;同时,辅导员亦必须对他所传达的抱着接受的态度。辅导员愿意站在当事人的位置,扮演当事人的角色。故此,他可以准确地感受到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可以从当事人的观点角度来看事物和感受事物。,透过语言或非语言的表达,辅导员必须能表达出自己对当事人的了解。柏德逊:辅导员和当事人之间的差异往往是达到同感的阻碍,他认为彼此在性别、年岁、宗教、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与文化上的种种差异等都会阻碍同感的发展。柏氏提醒:繁重的课业以外,还要尽量抽时间看电影、看电视、阅读报章和畅销小说,同时,对于诗歌、文学作品,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都要努力作涉猎,以期拓宽生活,面,加深自己对社会和人性的体会。因为辅导工作有效果,除了在专业的学科要有钻研和心得之外,我们本身的人生阅历,与我们本身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实在有着极之密切的关系的。辅导员的人生经验丰富,对他的工作有许多实际的助益,他除了可以较易明白当事人之外,也通常不会将人定型,他知道世界如万花筒,每个人的经历遭遇都不同,人人都有独特的性格、行为和心态。,我们要有高度的自觉,自知之明会帮助我们想办法补足个人的欠缺。2.1.4欠缺同感的流弊要是当事人觉得辅导员不明白自己时,就会觉得他并不关心自己,于是会感到很失望,很没趣,自我表达就会减弱,甚至中止。辅导员没有同感,往往是未能放下主观,结果就会产生对当事人作批评的情形,导致当事人的反感和受伤害,以致辅导关系不能继续发展。,当辅导员不能充分了解当事人时,会作出不适当的回应,影响了当事人的自我探讨,结果往往将他扯离重要的课题,无法促进他的自我了解。基于主观和缺乏了解,辅导员结果可能为当事人提供不适当的方向和资料。倘若当事人察觉辅导员对他没有同感的了解时,很可能以后就不再来接受辅导。,2.1.5观察能力与敏感度的训练,从当事人的行为,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来找寻线索,是促进了解的有效途径;从当事人的说话,特别是用词方面着手,可以协助我们对当事人有较准确的了解。(如表现消极,用词: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生不如死、残酷、可怕)加强和丰富个人的词汇,以便对各种感受有更清楚的体认。,留意当事人语调的缓急高低,逐渐地,你会懂得做出一些归纳。(例如当一个人愤怒时,声音大,吐字急;抑郁的人,声调轻柔无力,甚至难以分辨;当然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有人在狂怒时默不作声,不但没有侵略性,甚至表现退缩)透过对当事人非语言行为的观察,我们可以促进对当事人的了解;当事人的面部表情、眼神、手部动作和坐姿等,都是很好的线索。,学习作逻辑的推断。例如一位少年人告诉辅导员由于父亲又再酗酒,故此他就下决心搬离了家庭。倘若除了这些资料外,再没有其他资源,我们就以手头所拥有的,可以推断那孩子必定感到恐惧、失望、伤心和失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争取机会,在不同的环境中操练自己的敏感度和自觉,以加强对人和对事物的敏锐能力,也是增强个人同感能力的有效方法。,2.1.6辅导员本身与同感的关系,罗杰斯:一个有较好统合性格的人通常能为当事人提供较深层次的同感,他认为辅导员要身心舒畅,相信自己可以与人相处。宁士:研究显示辅导员的自信和他能提供的同感与其他治疗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告鲁民:那些心境愉快的辅导员更加能够促进当事人的改变,那些对自己的人生感到满足的辅导员,亦较能正确地了解当事人。,论到辅导员的资历,莫伦和亚比利士指出辅导工作经验的累积有助辅导员在辅导关系中提供较高层次的同感。,2.2尊重,在尝试建立一个良好辅导关系的过程中,不少辅导员发觉关键是在于自己是否能够接纳当事人和能否尊重当事人。伊根:强调尊重当事人是辅导员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十分重要;同时,他提出“尊重不但是态度问题,不单是对人看法的一种,尊重是一种价值,换言之是用行为表达出来的一种态度。巴杜费沙:第一步做的是相信当事人的价值和潜能。,士高费特:对当事人的接纳是辅导员的一种态度,相当复杂,包括了对当事人的尊重,尊重他是一个个体,尊重他的性格,他的潜质、温暖、仁爱。同时,无论当事人的问题与失败是什么,辅导员都乐意去帮助他。最重要的是,辅导员这种接纳的态度,该表现为当自己与当事人相交时,不会有批评、论断和惩罚的一种态度。“我接纳你,我看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纵使我不同意你所重视的一些意见,我却仍然尊重你”。德里尼、埃森巴,罗杰斯:尊重是无条件的,因为当我们接纳一个人时,是整体的接纳,不但包括他的长处,连短处也都一起包括在内。倘若我们不着眼于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而只重视他是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就可能较容易接纳他了。巴杜费沙:关心是对他人表示尊重的另一种方法。辅导员固然一方面要认识到可能发生的危险,而另一方面也要知道关心可以帮助当事人重新感到自己有价值,,同时也可以帮助彼此之间建立一种关系,是我们要帮助人所必需的先决条件。阑尼:相信辅导员的关心会令当事人接纳他无论面对的当事人是怎么样一个人,我们都可以接纳他;因为我们不可能要求他先改变,先变得完美,方才接纳他。卡科贺夫:形容温暖是表达尊重的重要条件之一,故此应视为尊重的一部分。,加事达:将温暖视为建立辅导关系的一个促进因素,他对温暖的鉴定如下:“是一个以身体同感(了解)和尊重(关心)的方法,通常是透过不同的媒介来传达,例如身体手足的姿态、声调、抚摸和面部表情等。”尊重当事人更要懂得表达:主要是透过辅导员对当事人的关注聆听以及回应行为。其中包括身体关注和心理关注,才可以达到全面的正确的了解。要诚实的分享、要有开放的态度,脸部表情、语调和用语等,都要适当。,难以接纳当事人如何办?最佳的处理方法是首先对自己的价值观有清楚的认识,如是在辅导过程中,就可以自由地以真正的自己和当事人相交,可以对自己在感受和态度上的反应有高度敏锐的自觉,而且,也可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态度和信念等对当事人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也就可以及时做出处理。,论到是否应该表达有异于当事人的意见这问题,学者们看法相当一致,答案是正面的。“倘若大家关系很好,就可以进行,否则不易直说;我们不能因为真诚这原则就随意地,直率地表达所有的感受”。除此以外,还有一点值得我们讨论,那就是辅导员的人性观,往往决定了他对当事人的接纳和尊重。辅导员的对当事人的看法和心态程度不同:1、完全相信当事人有潜质去改变、去行动和面对挑战与成长;,2、同样相信当事人有能力改变,但认为能力有限制,故此需要辅导员或治疗师的辅助扶持,于是他们虽然尊重当事人的自决,但亦以为不得不加以督导和提醒;3、相信当事人可以有能力应付日常生活的琐事,但在人生重大抉择上,就要仰赖专业人士的帮助,为他们做正确的决定;4、不相信人具有内在潜力,有些人自然的倾向是消极负面的形形式式的人性观,影响辅导行为和态度,其中最大的是对当事人的尊重与接纳。,故此在辅导训练中,我们要省察和处理个人的人性观,因为倘若一个人在这重要的课题上没有起码的积极信念,根本就不可能在辅导专业中有效地帮助人。辅导员要有积极正面的人性观,相信人的可塑性和可改变性,才能配合我们工作的本质。如果我们面对的当事人认为其“不可救药”、“自暴自弃”、“自甘堕落”,贴上这样的标签,通常包含了对当事人的人性的绝对否定,那又如何期望其改变呢?,2.3真诚,罗杰斯:曾表示自己常常在想真诚是否影响辅导关系的唯一质素。而学者们都同意,除非辅导员能够在辅导过程中,显示出一定程度的真诚,否则当事人就不可能有所改变。杜亚士:在辅导关系中,辅导员必须是一个统合的、真诚而可靠的人,因为倘若欠缺了这一种真诚,信任的关系就很难会出现,而治疗的结果就会因而大受影响。,杜亚士也为真诚作了界定:在辅导的接触中,辅导员应该以“真正的我”出现,不会有保卫式的伪装,不会将自己隐藏在专业角色的后面,同时,更不能像一个技师般在完成例行工作;相反地,他会很开放、很自由而有个人地投入整个关系中。加事达:真诚是真实、诚实和真实可靠的同义词。费达:你应该清楚自己的回应是未经审慎考虑,是直觉的,包含了感觉的你、,亲密的你、社会性的你、肉身的你、一个在大体上尚未能拥有自觉的你,也包括了精神的你。美(May):在辅导过程中,他虽然在假设上是个专家,但他必须首先以一般人的心态与当事人相处,否则他的专长就不但会派不上用场,同时还可能带来弊害呢。韩生:真诚是指辅导员在辅导关系中能够以真正的我出现,他不必戴假面具,同时,他也容许自己的感受适当地在辅导过程中运作。,德里尼:真诚是指辅导员清楚知道自己的价值和信念,所以在辅导的过程中,他是心口一致、言行一致的,辅导员的取向不会与自己的价值和信念相违背。柏德逊:他在辅导关系中,表现得开放、诚实;他不是一面镜子,不是一块共鸣板,也不是一块空白的银幕;而且,他不戴假面具,也不伪装,他不是在扮演角色,而是表里一致、真实可靠地以真正的自己,投入在一个真正的关系当中。,伊根:他曾表示一个真挚诚恳的辅导员不会将自己隐藏在专业角色的背后,同时他认为帮助他人其实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临时扮演的一个角色或戴上又脱下一个面具。巴靳:当我们重视真诚的重要性时,我们就要对自己生活中别人期望我们扮演的各种角色具有敏感,因为他认为那种种角色其实都是社会性的面具,倘若一个辅导员只是戴上一个辅导员的面具,象总是在对当事人说:“千万别忘了,我是辅导员而你是当事人。”,卡科贺夫对真诚有其独到的见解,联系人类成长和社会化程度提升的高度认识:人在自己人生上和帮助他人上的追求,其实都是对真诚的一种寻觅,这其中包括个人内在相交和与他人相交两方面的真诚。在精神文明远远落后于科学文明的今天,人类关系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人在静思之中,往往会警觉自己那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因而会问自己:为什么我与他人是如此的疏离?,我对自己如此陌生,是否自我疏离的结果?为什么我们总是要隐藏自己?为什么我们不能彼此变得真实和可靠?为什么我们会对他人产生恐惧感?为什么我们之间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不能彼此委身?社会化是人的成长必经的过程:在高度都市化的今天,社会化过程逐渐成为了学习保护自己、隐藏自己,并对己对人都疏离的过程。,许多人从幼年时就感受到成年人之间缺乏真诚,往往彼此欺骗,虚伪地相交;同时,也自幼就亲身经历他人对自己的缺乏真诚。结果,一种圆滑虚伪的信念,深入人心,令许多人不敢开放自己,更不敢表里一致地和人相交,以免吃亏。这种想法不仅成年人抱守,就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很多都有这种信念。当人与人的相交缺乏了真诚的时候,当人与人的相交流于表面化和非人化,的时候,人的共处就不会再有促进成长的功能,相反地,还会产生负面的效果,导致人的衰残伤损。马斯洛:当人际关系缺乏了真诚的时候,就无可避免地会产生疾病。人的自我疏离和缺乏真诚的相交,也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而很多时候,人们自己也无法觉察。人们更忽略了这种生活方式对自己、对他人和对整个人类社会所带来的破坏力。其实,人不能诚实相交,是因为彼此的不信任,彼此之间很多批评论断,却太少,体谅与饶恕,以致人人都为自己设下防线,放出烟幕,以维持表面的平静与和谐。例:连续三年冒制父母印鉴应付学校,16岁那年被揭发后自杀身亡。如马斯洛所说,他不再有健康的人生,而且内心疾病很重,以致最后陷入死亡。另一方面父母没有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关系,以致他不能坦诚地向父母表露真正的自己。,当人要伪装和戴假面具时,除了大量消耗精力外,还会令人产生焦虑。辅导学者们肯定了虚伪是一种极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给人带来许多的伤害。所以,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员很重视协助当事人重新建立一个真诚信实的态度。而辅导员的真挚、尊重和同感的了解,可以为当事人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关系,能够让当事人知道自己可以坦白表露自己的软弱、失败与过错而无须顾忌。,另一方面,辅导员本身的真诚坦白,也实在可作为一个良好的模范供他仿效,他或因此可以逐渐放下伪装,学习象辅导员一般开放,以真我来和辅导员相交,自由自在地畅快地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悦、兴奋,或是伤痛与失望。他也就或者因而可以发现认识真正的自己,乃至进一步在辅导员的扶持下,面对和改进自己。当辅导员和当事人都能开放和表里一致时,就可以促进彼此之间达成理想的沟通,这正是辅导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举例:21岁文员求助原因是自己在工作中多次被男同事骚扰。该文员习惯性地身体扭动、眼神挑逗,说话矫揉造作,几次后,使辅导员感到内心烦躁和不安,这种伪装接纳,内心会失却了安稳;衡估关系稳固,就坦白而婉转地向她表达。(愕然-难过-信任-探讨改善)与谈恋爱中学生的妈妈见面,她的装扮,说话的腔调,更重要的是她的价值观让辅导员经历考验。罗杰斯:倘若某些感受阻碍了辅导进程,必须及早处理。,巴杜费沙:当辅导员要保留和控制“真正的自己”时,就要花费精力来维持“骗局”,而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辅导员本身的紧张,致令他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相反地,辅导员的开放和自然是预防浪费精力的好方法。在辅导过程中,真诚的意义是指辅导员的言语和行为前后一致,而他内心所想的和所表现的行为也协调一致。辅导员要有健康的自我形象,要有一定的自信,才能达到这要求。,亚士:辅导员对自己的了解和接纳十分重要,因为那是自信的基础,一个有安全感的辅导员可以很自在地透过辅导关系来协助当事人改变,成长。由于这样的一个辅导员不必分散精神,也不必花费精力来作预防和保卫,故此辅导的关系会发展得很自然和流畅,不会令当事人产生混乱和错觉。除了欠缺自信会令我们不敢真诚和当事人相处外,还有一些与缺乏自信相关,但却又可以独立处理的课题,即追求完美主义,对自己有不实际的期望。,首先,当事人重视的并非这些;其次世界上不可能有全知的人,而身为辅导员更必须要接纳自己的限制,必须要承认自己有时会犯错,然后才能容受当事人犯错,才能够接纳对方的不完全。经验告诉我们,当我肯坦白地以真我和对方相交时,通常总可以缩短大家的距离;因为在面对着一位“完美无瑕”的辅导员时,许多当事人会发觉彼此相距很远,难以接触和沟通,这也就影响了辅导的进行。,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员所表现的真诚是具治疗功能的真诚,真诚并没有要求我们去表达所有的感受,而只是要讲的全部真实,对当事人有帮助的话;否则出现了具破坏性的真诚,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其次,有些辅导员会在辅导过程中大发谬论,或者作冗长的个人分享和任意发泄自己的情绪,这都是错误的做法。这辅导关系是为当事人而建立的,所有的时间改由他来享有的,我们不能随意剥夺。,例:有一位离了婚的辅导员,在辅导过程中,当事人的表达勾起她的伤心史,于是花三十多分钟,无限激动向当事人叙述她四年前丈夫如何变心卡科贺夫:虽然真诚是辅导员人际关系的基础,但倘若单单拥有真诚,却也并不会出现最高的治疗功能。当然,倘若没有真诚,就根本不可能产生治疗功能了。我们要时刻训练自己的自觉和敏感能力,当一些特别的问题和感受出现时,不妨给自己一个冷静思想的机会来界定和掌握那些感受,同时也要作出判断,看看若要表达时,到底是为当事人、抑或为自己的好处。总的来说,真诚是成功辅导的关键因素;但真诚是不能强求的,是辅导过程中自发的一种自然表现。同时,真诚也不是用一些手段和计策操弄当事人,而是对当事人有一种真实而可靠的关心和爱护。所以,对辅导员来说,我们首先要加强自己的自觉和敏感度,然后在,自省中查察自己对当事人是否有一份出于真心的喜爱,是否对人有着乐观的看法,抱着基本的信任。此外,还要看看自己是否可以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以致可以有一定的自信,却又不致要求自己全知全能,更不会要求自己完美无缺。倘若对于上面的问题,你的答案都是正面的,那你才可能要求自己言行一致,才可以表里合一地和当事人相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