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总复习课件-沪科版.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1520697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总复习课件-沪科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总复习课件-沪科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总复习课件-沪科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总复习,贵阳十六中物理组,作图分类:,1.光路图:,(1)光直线传播:,影子形成,(2)光的反射:,500,500,光的反射,S,,O,平面镜成象光路图,A,A,,B,B,,平面镜成象特点图,(3)光的折射:,21,21,o,1.透镜典型光路:,(1)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F,o,F,F,o,(2)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F,o,2.受力示意图:,(1)静止物体受力:,G,F,G,F,(2)运动物体受力:,f,F,G,F,匀速向右拉动,G,N,F,f,G,空中飞行的铅球(空气阻力不计),停在斜面上的物体,悬挂的电灯,停在地面上的物体,沪科版八年级期末试题(第一章至第五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某同学用塑料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用力拉伸尺子来测量,则测量结果将会()A、偏大B、偏小C、一样大D、无法确定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分度值是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依次为6.1cm,6.2cm,6.14cm,6.3cm,其中记录结果错误的是()A、甲B、乙C、丙D、丁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B、运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C、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D、运动时间长的物体速度大4、有甲、乙两架飞机,甲飞机的速度是1800km/h,乙飞机的速度是500m/s,两者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速度大B、乙速度大C、两者速度一样大D、不能比较,B,C,C,C,5、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4s内通过12m的路程,那么这个物体在第12s内的速度是()A、36m/sB、3m/sC、144m/sD、12m/s,6、关于噪声和乐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的响度大,乐音的响度小B、噪声的音调高,乐音的音调低C、噪声的音色差,乐音的音色好D、乐音也能成为噪声7、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振动的声源,就一定有声音B、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的声源C、振动快的物体能够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D、不振动的物体有时也能发声,B,D,B,8、要使人的眼睛看到物体,其必要条件是()A、物体是光源B、必须有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射入眼睛C、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D、只有白天才能看到物体9、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A、镜面的大小B、观察像的角度C、物体的大小D、物体到镜的距离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灯光下,地面上出现的人影B、平静的湖面上出现岸边建筑物的像C、站在哈哈镜前的人看到自己镜中的像D、站在岸边的人看到水中的鱼1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磁铁吸引铁钉的相互作用中,正确的说法是()A、磁铁吸引铁钉的力更大B、铁钉吸引磁铁的力更大C、因为磁铁吸引铁钉,所以只有磁铁对铁钉有力的作用D、它们是相互作用力,两力一样大,B,C,D,D,12、一个物体在空中由静止变为竖直下落(不记空气阻力),在下落过程中,假设物体突然失去重力,那么物体将()A、立即停止运动B、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止运动C、以失去重力时刻的速度继续下落,做匀速直线运动D、继续下落,速度越来越大13、要改变力的作用效果()A、必须同时改变力的三个要素B、至少要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C、至少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点D、只要使力的三要素中的一个要素发生改变14、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摩擦力B、摩擦力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C、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D、摩擦对生产、生活总是不利的15、弹簧测力计下挂有重15N的物体,当用手竖直向上托住这个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N,则手对物体向上的力大小是()A、10NB、5NC、15ND、20N,C,D,C,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进行物理课学习过程中,在进行观察的时候,需要有明确的,并注意引起变化的和。2、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这就是运动的。3、一个同学测一个圆筒的外径是2.85cm,从测量数据看,这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准确值是,估计值为。4、听到声音的条件是发声,传声,人耳还原声音。5、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由于光在这些物体表面上发生了反射的原故。平行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发生的是。,观察目的,原因,条件,参照物,相对性,0.1cm,2.8cm,0.05cm,声源,介质,漫,镜面,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8分),1、如图1所示,用100N的水平推力向右推小车前进,画出推力的图示。,2、如图2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的像,F,A,B,6、要测量力,需要测量力的工具,能测量力大小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的原理制成的。7、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相等,且相反,作用在,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测力计,越长,大小,方向,同一直线上,四、本题共14分,1题6分,2题8分。完成下列各实验。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烛焰、和。再调节它们的,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然后调节的位置,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焦距的两倍,并将光屏沿光具座移动,直到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最清晰为止。若在光屏上已得到烛焰的缩小的像后,为了得到烛焰放大的像,应该把蜡烛移动,同时移动光屏。而当蜡烛位于凸透镜焦距以内时,光屏上。2、在研究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则拉力与木块的摩擦力大小,方向。(2)在木块上放砝码是为了增大。(3)在水平长木板上固定好砂纸或棉布,这样做是为了。(4)大量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有关,也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时,滑动摩擦力就,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凸透镜,光屏,高度,蜡烛,向右,向右,不能成像,相等,相反,压力,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越大,越大,五、本题共18分,每小题各9分。1、某同学骑自行车到离他家3000m的学校去上学,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20km/h,为了不迟到,他至少要提前多少小时动身?合多少分?,1、已知:路程S=3000m=3km,速度v=20km/h,求:时间t=?,解:由v=s/t得,t=s/v=3km20km/h=0.15h,0.15h=0.1560min=9min,答:他至少要提前0.15h动身;合9min。,2、某工地工人用绳子往墙上吊砖,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20N,一块砖的质量2.5kg,那么用这根绳子一次最多能匀速吊起多少块砖?,2、已知:拉力F=120N,一块砖的质量m=2.5kg,g=9.8N/kg,求:最多能提起砖的块数n?,解:由G=mg得,G=2.5kg9.8N/kg=24.5N,则能提起砖的块数:,n=F/G=120N24.5N4.8=4(块),答:最多能提起4块砖。,八年级物理上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你能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这首歌吗,歌中有一句歌词:“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歌词描绘了静静的夏夜美景,如图1,其中描述月亮的运动选择的参照物是:()A、谷堆B、大地C、听故事的人D、云,图1,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Kg=9.8NB、0.1Km=1000mC、1h=360sD、1m/s=3.6Km/h,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中声音传播最快B、木料不能传播声音C、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D、大地不能传声,D,D,C,4、你记得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吗,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关于整个赛跑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C、兔子的平均速度比乌龟大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大,5、重约1N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A.一张作业本纸B.两个鸡蛋C.一个大西瓜D.一张课桌,6、在图2所示乐器中,描述产生声音的物体正确的是:(),图2,A.小提琴发是弓振动产生的,B.二胡发声是琴弦振动产生的,C.琵琶发声是琴体振动产生的,D.鼓发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D,B,B,7、在图3所示的光现象中,不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图3,A、平面镜成像,B、日食,C、小孔成像,D、手影,图4,8、下列现象中,属于折射现象的是:()A.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B.从平静的水面看到岸边树的倒影图4C.垂直照射到平面镜的手电筒光返回来照到自己的眼睛上D.阳光下,旗杆在地面留下阴影,9、图4是光线AO经镜面反射的情况,其中反射角的大小是:()A、30B、60C、120D、90,10、一辆小车重200N,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甲用50N水平力向东拉,乙用30N水平力向东推,那么这辆小车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大小和方向是:()、80N,向东B、80N,向西C、120N,向下D、280N,向东,A,A,B,A,11、如图5是人的眼睛结构示意图,眼睛就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但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这部相机出问题,下列关于眼睛与视力矫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眼睛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C、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视力D、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不发生变化,图5,12、下列描述的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A.正在加速向上飞的运载火箭B.正在减速的汽车C.正在沿弧形轨道快跑的四驱车D.静止在桌面上的粉笔盒。13、下列关于力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力大小相同,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B、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D、一个物体不能同时与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C,D,B,14、如图6是投影仪工作原理示意图,投影仪成像的特点是:()A.倒立、放大、实像B.正立、放大、实像C.正立、放大、虚像D.倒立、放大、虚像,图6,15、从运动员手中推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如不计空气阻力,铅球的受力情况是:()A.只受到手的推力B.受到重力和推力C.只受到重力D.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6、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总结,得出了力与运动的正确关系,从而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运动三大定律。他被人们誉为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谦逊地说:“我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我显得更高。”他的名字是。,17、在一些公共场合,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听清楚讲话人的声音,常用扩音设备,扩音设备的作用是提高声音的。对自己熟悉的人,你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他发出声音的与其他人不同。,A,C,牛顿,响度,音色,18、如图7是播放电影时的情况,可以表明光在空气中是传播的;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景物,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现象。,图7,19、夏天,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现象,20、如图8所示弹簧测力计是人类的一项优秀发明,它的核心部件是一根弹簧,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测力计示数N。,图8,21、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加力的作用,同时脚也感到痛。这一现象说明物体之间力作用是的,使脚感到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22、“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仪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沿直线传播,漫反射,色散,正比,2.6,相互,足球,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23、在成都市第22届青少年科创大赛上,我县中学生曾三真发明的“眼睛成像及视力矫正原理演示器”(如图9甲所示)引人瞩目,夺得市一等奖,并申请了国家专利。这项发明的核心部件是一种液体透镜,制作时在直径约10cm的塑料水管上截取长约2cm的一小段,在两端蒙上透明橡皮膜,管壁上钻一小孔,当通过小孔向空腔内注入水时,橡皮膜向外鼓出如图乙所示,这时它相当于一个透镜,当将腔里的水抽出时,形状如图丙所示,这时它相当于一个透镜,这种透镜的优点在于当改变水的多少时,橡皮膜弯曲的程度改变,可以方便地改变透镜的焦距,可以模拟眼睛的晶状体和眼镜。,甲,乙,丙,图9,24、敏捷的雨燕每秒能飞48m,矫健的鹰在捕捉猎物时,每分钟飞行距离可以达到2700m,两者中速度较快的是。,凸,雨燕,凹,25、如图10是海市蜃楼形成原因的示意图,远处物体来的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了现象,人眼睛看到的景物实际是,它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图10,26、地面任何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在地面上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N。,三、解答题(每图、每空2分,第35小题6分,共36分)27、如图11所示,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cm。,图11,28、车迷梁云和马天,各有一辆电动玩具车,他们都说自己的车跑的快,请你给当裁判,设计两个方案,比较出谁的车更快些:;。,折射,景物的虚像,地球,19.6,1.30,取相同的距离,比较两车所用的时间;,取相同的时间,比较两车通过的距离。,29、如图12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在图中画出茶杯所受力的示意图。30、在图13画出两条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图中F为焦点。31、请在图14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后的虚像。,图12,图13,图14,3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做了如图15所示的实验,由图甲和图乙的实验可以证明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而且越大,摩擦力越大;由图甲和图丙的实验可以证明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而且表面越,摩擦力越大。,压力,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粗糙,G,F,A,,B,,33、在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时,小明把斜面、小车、表巾、木板、玻璃等按图中设置,做了如图16的实验,斜面高度不变,只改变水平的表面,同一小车每次从同样高的位置滑下,实验记录如下表。,图16,根据实验记录,请帮助他分析一下。如果小车受到的阻力更小,那么它运动的距离将,如果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那么小车将。,34、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小明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它调节蜡烛火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再调节三者之间的距离,记录如下表所示。,越长,永远运动下去(匀速直线运动),由表格记录情况,你能分析出,在情况下,凸透镜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情况下,凸透镜生成正立的虚像;凸透镜的光轴上点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物距大于2倍焦距的,物距小于焦距的,焦,35、(6分)一辆匀速行驶的列车长240米,2分钟内通过了3600米的路程,这辆列车按此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660米的大桥需多少时间?,解:,列车过桥需通过的距离:,答:列车过桥需时间30秒。,1、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B、除被研究物体本身外的一切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物C、只有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D、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同,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蜜蜂“嗡嗡”声是由翅羽振动产生的B、用力捶鼓时鼓发声的音调会升高C、在高速公路边建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对声音进行减弱D、蝴蝶从耳旁飞过也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3、关于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爬树时,使人上升的力是摩擦力D、一切摩擦都是有害的,B,A,C,4、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B、平面镜越大,物体在镜中的像就越大C、小女孩用小平面镜能看到脸的各部分,证明平面镜成像比物体小D、平面镜只能成正立的虚像,5、如图18所示,一起重机提着一重为5000N的重物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此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为F1,当起重机提着这个物体以1m/s速度匀速度下降时,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为F2,那么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二、解答题(每空2分,第7小题2分,第8小题4分,共12分),图18,6、用沿水平方向大小为15N的力拉着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_N,如果用20N的力拉着它在同样水平面上前进,它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应该是_N。,D,F1=F2,15,15,8、如图20所示,已知一条入射光线,经某光学器件后,改变了传播方向,请在图中做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光学器件改变光路的例子,画出重要的辅助线。(可以多画,以最正确的图为给分依据,每图2分,共4分),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八年级物理科试卷,图1,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本大题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1、雨天,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闪电后才产生雷声B、闪电和雷声同时产生,光速大于声速C、人在感觉上的误差D、闪电和打雷是没有什么联系的两件事2、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模型,用乙模型矫正;B、甲是远视眼模型,用乙模型矫正;C、甲是近视眼模型,用丙模型矫正;D、甲是远视眼模型,用丙模型矫正;,3、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波涛汹涌B、心潮起伏C、小鸟飞翔D、汽车奔驰,B,C,B,4、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为s=vt在图2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由图中可知两运动物体速度大小的关系是()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B、甲车速度小于乙车C、两车速度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晴天,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园形的光斑是()A、太阳的像B、太阳的影子C、太阳的虚像D、树叶的影子,图2,6、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罩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7、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原因是()A、为了使车的造型美观B、避免噪声C、防止挡风玻璃震碎D、尽可能避免因为形成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8、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若在凸透镜前15cm处放一物体,则该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A,A,B,D,B,9、马拉车,使车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A、地球和车B、马和车C、地面和车D、车和马10、下列对物体的质量和物重估测正确的是()A、一只母鸡重大约是150N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C、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50N是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11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强磁场将列车微微托起,使其浮在轨道上方,从而可以高速行驶,其可以高速先驱的原因是()A、减小了列车的惯性B、减小了列车的重力C、减小了列车受到的空气阻力D、减小了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12、小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5m/s,小陈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4m/s,这说明()A、上学时,小李骑车比小陈快B、小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陈家到学校的距离远C、小李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比小陈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少D、任何时候小李骑车的速度都比小陈快,B,B,D,A,17题,二、填空题(本大题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1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常用的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14、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通常由声源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传播到人耳的。15、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顾客随扶梯上升,以扶梯为参照物,顾客是_的,以地面为参照物,顾客是_的.16、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较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_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17、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_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N(牛),弹簧测力计,振动,介质,静止,运动,固体,快,丙,路程,图3,18、如图3使一薄钢片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拉它,如果F1=F3=F4F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两个图是,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作用点有关的两个图是。,19、小明身高为1.70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lm处,他在镜中所成的像高是m当他再后退1m时,他在镜中的像高(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0、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它对太阳光的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A、B,A、D,1.70,1.70,凸透镜,会聚,图4,21、一只白鹭在平静的筼筜湖面上飞翔,我们看到白鹭在湖面上的阴影,这是由于光的造成的,我们看到白鹭在湖中的倒影,这是由于光的造成的。22、暴风雨来临时,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的发生了改变,使落叶的发生了改变。2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镜,摄影师用照相机给一位同学拍完半身照后,跟着又拍全身照,那么这位摄影师一定要把照相机和人的距离(填“拉近”或“拉远”)。,24、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青年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1)如右图4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邰丽华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传,播的。(2)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是不同的。,直线传播,反射,形状,运动状态,凸透,拉远,直线,音色,三、作图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25、如图5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6、人的眼睛在镜前A点,人通过平面镜看到发光点S,如图6,画图求出发光点S射击出的哪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并画出相应的反射光线。27、在图7中画出物体所受20N支持力的示意图。,28、在图8中画出物体受重力的示意图。,F=20N,G,图5,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7小题,共26分)29、(2分)图5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cm,木块的长度是_cm.30、(2分)图6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N,指针所指的示数是N。,31、(2分)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化模型”、“类比法”等科学方法在下列研究实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运用了“等效替代法”的是。(填下列的“A或B”)A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B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0.1,2.47,2,0.8,B,A,32、(5分)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的的原理是。在实验中除了图2-1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少。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的顶端、中点和底端时的不同时刻,秒表每格为1s,刻度尺单位是cm,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_m/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m/s,下半段时间s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m/s.,图2-1,33、(5分)小丽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作了以下猜想:A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B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C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她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v=s/t,刻度尺,0.17,0.13,2,0.25,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出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步骤2:把砝码放在木块上(如图乙),匀速拉动木块和砝码,读出测力计读数;步骤3: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匀速拉动木块和砝码(如图丙),读出测力计读数。,(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显示的读数是拉力F的大小,间接测得摩擦力f大小的关键是要保证木块做运动。(2)比较1、2次实验:;比较2、3次实验:。(3)为了检验“猜想C”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步骤4:。,匀速直线,接触面粗糙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把木块侧放在棉布上,匀速拉动木块和砝码,读出测力计读数,34、(6分)如下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各点上,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1)、烛焰放在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是缩小的,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2)、烛焰放在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是放大的,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3)烛焰放在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但可以通过透镜看到立的、放大的、像。,a,c,照相机,幻灯机,d,正立,虚像,35、(4分)我们知道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为G=mg,在一般情况下g取定值,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不同地区的g值仍有差异,如下表,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g值最小和最大的地点分别是:、;(2)由表中可以看出g值的变化规律是:;(3)试猜想g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赤道,北极,纬度越大,g越大,地区纬度大小不同引起的,五.计算题(本大题3小题,共18分)36、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是以真空中光速进行传输的,真空中的光速是3108m/s。若北京到泰州的传输距离为1950km,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泰州接收到北京发出的信息需多少秒?,37、一辆载重汽车及所载的货物共重4.9104N。当行至某桥头处,司机发现桥头上矗立着“最大限重6t”的提示牌,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这辆车能否在该桥上安全驶过?,解:由v=s/t得:,t=s/v=1950km/3105km/s=6.510-3s,答:泰州接收到北京发出的信息需6.510-3s秒,已知:G1=4.9104Nm=6t=61000kg=6000kgg=9.8N/kg,求:G2=?G2与G1谁大?,解:由G=mg得:,G2=mg=6000kg9.8N/kg=5.88104N,因为5.88104N4.9104N即G2G1所以这辆车能在该桥上安全驶过。,答:这辆车能在该桥上安全驶过。,38、下表为简化的2002年春运北京至上海13次特快列车时刻表:,(1)从这张列表可知,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是千米,坐T13次特快列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小时?(2)根据这张列车表,计算坐T13次特快列车从北京到蚌埠的平均速度?,1463,14,解:v=s/t=1463km/14h=104.5km/h,答:T13次特快列车从北京到蚌埠的平均速度是104.5km/h,谢谢指导!,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