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和像差公差.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1520490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和像差公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和像差公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和像差公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和像差公差,瑞利判断和中心点亮度分辨率点列图光学传递函数评价成像质量其他像质评价方法光学系统的像差公差,引言,对光学系统成像性能的要求,可分为两个主要方面:第一方面是光学特性,包括焦距、物距、像距、放大率、入瞳位置、入瞳距离等;第二方面是成像质量,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应该足够清晰,并且物像相似,变形要小。成像质量评价的方法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用于在光学系统实际制造完成以后对其进行实际测量,第二类用于在光学系统还没有制造出来,即在设计阶段通过计算就能评定系统的质量。,9.1瑞利(Reyleigh)判断和中心点亮度,如果光学系统成像符合理想,则各种几何像差都等于零,由同一物点发出的全部光线均聚交于理想像点。根据光线和波面的对应关系,光线是波面的法线,波面为与所有光线垂直的曲面。在理想成像的情况下,对应的波面应该是一个以理想像点为中心的球面理想波面。如果光学系统成像不符合理想,存在几何像差,则对应的波面也不再是一个以理想像点为中心的球面。,9.1瑞利(Reyleigh)判断和中心点亮度,把实际波面和理想波面之间的光程差,作为衡量该像点质量优劣的指标,称为波像差,如图所示。,9.1瑞利(Reyleigh)判断和中心点亮度,一、瑞利判断瑞利判断是根据成像波面相对理想球面波的变形程度来判断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的。瑞利认为“实际波面与参考球面波之间的最大波像差不超过/4时,此波面可看作是无缺陷的”,此判断称之为端利判断。该判断提出了光学系统成像时所允许存在的最大波像差公差,即认为波像差W=0.8时,认为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是完善的,这就是有名的斯托列尔(K.Strehl)准则。瑞利判断和中心点亮度是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像质评价方法,但研究表明,对一些常用的像差形式,当最大波像差为/4时,其中心点亮度S.D约等于0.8,这说明上述二种评价成像质量的方法是一致的。,9.2分辨率(resolutionratio),分辨率是反映光学系统能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它是光学系统一个很重要的性能,因此也可以用分辨率来作为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评价方法。瑞利指出“能分辨的二个等亮度点间的距离对应艾里斑的半径”,即一个亮点的衍射图案中心与另一个亮点的衍射图案的第一暗环重合时,这二个亮点则能被分辨。这时在二个衍射图案光强分布的迭加曲线中有二个极大值和一个极小值,其极大值与极小值之比为1:0.735,这与光能接收器(如眼睛或照相底板)能分辨的亮度差别相当。若二亮点更靠近时,则光能接收器就不能再分辨出它们是分离开的二点了。,分辨率(resolutionratio),分辨率(resolutionratio),根据衍射理论,无限远物体被理想光学系统形成的衍射图案中,第一暗环半径对出射光瞳中心的张角式中为光学系统的最小分辨角,D为出瞳直径。对的单色光,以()来表示最小分辨角时,有是计算光学系统理论分辨率的基本公式,对不同类型的光学系统可推导出不同的表达形式。,分辨率(resolutionratio),分辨率作为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评价方法并不是一种完善的方法,这是因为光学系统的分辨率与其像差大小直接有关,即像差可降低光学系统的分辨率。但在小像差光学系统(例如望远系统)中,实际分辨率几乎只与系统的相对孔径(即衍射现像)有关,受像差的影响很小。而在大像差光学系统(例如照相物镜)中,分辨率是与系统的像差有关的,以分辨率作为系统的成像质量指标,这是常用的方法。,分辨率(resolutionratio),右图是测试数码相机分辨率的ISO12233鉴别率板使用时按照相应标准的照明要求照明,使用数码相机对此板实拍后对数码照片可以判读出相机的分辨率。,分辨率(resolutionratio),但由于用于分辨率检测的鉴别率板为黑白相间的条纹,这与实际物体的亮度背景有着很大的差别;此外,对同一光学系统,使用同一块鉴别率板来检测其分辨率,由于照明条件和接收器的不同,其检测结果也是不相同的。例如对照相物镜等作分辨率检测时,有时会出现“伪分辨现像”,即分辨率在鉴别率板的某一组条纹时已不能分辨,但对更密一组的条纹反而可以分辨,这是因为对比度反转而造成的。因此用分辨率来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也不是一种严格而可靠的像质评价方法,但由于其指标单一,且便于测量,在光学系统的像质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9.3点列图(spotdiagram),在几何光学的成像过程中,由一点发出的许多条光线经光学系统成像后,由于像差的存在,使其与像面的交点不再集中于一点,而是形成一个分布在一定范围内的弥散图形,称之为点列图。在点列图中利用这些点的密集程度来衡量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的方法称之为点列图法。,点列图(spotdiagram),对大像差光学系统(例如照相物镜等),利用几何光学中的光线追迹方法可以精确地表示出点物体的成像情况。其作法是把光学系统入瞳的一半分成为大量的等面积小面元,并把发自物点且穿过每一个小面元中心的光线,认为是代表通过入瞳上小面元的光能量。在成像面上,追迹光线的点子分布密度就代表像点的光强或光亮度。因此对同一物点,追迹的光线条数越多,像面上的点子数就越多,越能精确地反映出像面上的光强度分布情况。实验表明,在大像差光学系统中,用几何光线追迹所确定的光能分布与实际成像情况的光强度分布是相当符合的。,点列图(spotdiagram),对轴外物点发出的光束,当存在拦光时,只追迹通光面积内的光线。利用点列图法来评价照相物镜等的成像质量时,通常是利用集中30以上的点或光线所构成的图形区域作为其实际有效弥散斑,弥散斑直径的倒数为系统的分辨率。利用点列图法来评价成像质量时,需要作大量的光路计算,一般要计算上百条甚至数百条光线,因此其工作量是非常之大,因此只有利用计算机才能实现上述计算任务。但它又是一种简便而易行的像质评价方法,因此常在大像差的照相物镜等设计中得到应用。,点列图(spotdiagram),图中的几个图分别表示给定的几个视场上不同光线与像面交点的分布情况。使用点列图,一要注意下方表格中的数值,值越小成像质量越好。二根据分布图形的形状也可了解系统的几何像差的影响,如,是否有明显像散特征,或彗差特征,几种色斑的分开程度如何,有经验的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9.4光学传递函数评价成像质量,把物平面分解成无穷多个物点,这只是讨论光学系统成像性质的一种方法。利用傅立叶分析的方法,还可以对物平面作另一种形式的分解。根据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变换的性质,我们知道,任意周期函数可以展开成傅立叶级数。例如图8-28(a)中的一个以P为周期的矩形周期函数,它就是与我们前面介绍的分辨率板相对应的光强度分布函数。可以把它分解为以下的博立叶级数,光学传递函数评价成像质量,由于光学传递函数能全面反映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质,因此,可以用它来评价成像质量。除了共轴系统的轴上点而外,像点的弥散图形一般是不对称的,因此,不同方向上的光学传递函数也不相等。为了全面表示该像点在不同方向上的光学传递函数,必须用一个三维空间曲面来表示。为了简化,和前面研究几何像差的方法相似,我们用于午和弧矢两个方向上的光学传递函数曲线宋代表该像点的光学传递函数。实践证明,决定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主要是振幅传递函数,因此,一般只给出振幅传递函数曲线,而不考虑位相传递函数。,光学传递函数评价成像质量,一、利用MTF曲线来评价成像质量所谓MTF是表示各种不同频率的正弦强度分布函数经光学系统成像后,其对比度(即振幅)的衰减程度。当某一频率的对比度下降到零时,说明该频率的光强分布已无亮度变化,即该频率被截止。这是利用光学传递函数来评价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主要方法。,光学传递函数评价成像质量,图中不同色的曲线表示不同视场的复色光(白光)MTF曲线,T和S分别表示子午和弧矢方向,最上方黑色的曲线是衍射极限。横坐标是空间频率lp/mm(每毫米线对),纵坐标是对比度,最大是1。曲线越高,表明成像质量越好。,光学传递函数评价成像质量,二、利用MTF曲线的积分值来评价成像质量上述方法虽然能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但只能反映MTF曲线上的少数几个点处的情况,而没有反映MTF曲线的整体性质。从理论上可以证明,像点的中心点亮度值等于MTF曲线所围的面积,MTF所围的面积越大,表明光学系统所传递的信息量越多,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越好,图像越清晰。因此在光学系统的接收器截止频率范围内,利用MTF曲线所围面积的大小来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是非常有效的。在一定的截止频率范围内,只有获得较大的MTF值,光学系统才能传递较多的信息。,9.5其他像质评价方法,1、球差曲线:球差曲线纵坐标是孔径,横坐标是球差(色球差),使用这个曲线图,一要注意球差的大小,二要注意曲线的形状特别是代表几种色光的几条曲线之间的分开程度,如果单根曲线还可以,但是曲线间距离很大,说明系统的位置色差很严重。,其他像质评价方法,其他像质评价方法,光程差曲线图中几个曲线图分别是不同视场子午和弧矢方向上的光程差,不同颜色表示不同色光。下方表格的数据为纵坐标(光程差)的最大值,单位一般用波长。,9.6光学系统的像差公差,对于一个光学系统来说,一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消除各种像差,那么多大的剩余像差被认为是允许的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光学系统的像差公差不仅与像质的评价方法有关,而且还随系统的使用条件、使用要求和接收器性能等的不同而不同。像质评价的方法亦很多,它们之间虽然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但都是从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来加以评价的,因此其评价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评价所有的光学系统。此外,有些评价方法由于数学推演繁杂、计算量大,实际上也很难从像质判据来直接得出像差公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