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测绘(第二部分).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1496991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图的测绘(第二部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地形图的测绘(第二部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地形图的测绘(第二部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地形图的测绘,本课程的重点章,地形图测绘概述,有关概念和定义1、地形(terrain):地物和地貌的总称。2、地物:地球表面固定不动的物体。分为天然的地物和人工地物。3、地貌: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分为高山、丘陵和平原。4、地形图:将地物和地貌采用正射投影的理论,用规定的符号,按一定比例,相似地缩绘到平面图上。,地形图测绘概述,有关概念和定义5、地形测量的外业工作:图根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6、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类:1:5000、1:2000、1:1000、1:500或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7、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有:手工测图:经纬仪测图法大平板仪测图法经纬仪配小平板仪测图法等。数字化测图: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成图摄影测量与遥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作用,1:5000地形图:用于各种工程勘察、规划设计,以及填绘地质勘探成果,计算矿产储量和进行矿区开发的总体设计等。1:2000、1:1000地形图,主要用于各种工程建设的技术设计、施工设计、工矿企业的详细规划及矿产资源的精密计算等。1:500地形图:用于特殊建筑物的详细设计和施工设计之用。注:测图比例尺越大,则测绘内容越详尽,精度要求越高,测绘的工作量越大。因此,在进行地形测量时,应按工程性质、设计要求与测区的大小,合理选择测图比例尺。,第二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一、地形图分幅与编号的方法:根据地形图比例尺的不同,分为矩形和梯形两种的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采用矩形分幅;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采用梯形分幅。对于大面积的1:5000比例尺地形图,有时也采用梯形分幅。,第二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一、地形图分幅与编号的方法:根据地形图比例尺的不同,分为矩形和梯形两种的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采用矩形分幅;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采用梯形分幅。对于大面积的1:5000比例尺地形图,有时也采用梯形分幅。,第二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二、矩形分幅与编号1.矩形图幅的大小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采用平面直角坐标的纵、横坐标线为界线来分幅的,图幅的大小通常有以下三种:50cm50cm40cm50cm40cm40cm每幅图中以10cm10cm为基本方格。一般规定:1:5000的地形图,采用纵、横各40cm的图幅;1:2000、1:1000和1:500的地形图,纵、横各50cm,第二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二、矩形分幅与编号不同比例尺各图幅间关系,第二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二、矩形分幅与编号2.矩形图幅的编号方法(1)坐标编号法(2)数字顺利编号法(3)基本图号逐次编号法,第二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二、矩形分幅与编号基本图号逐次编号法1.以1:5000比例尺图的图幅西南角之坐标数字(用阿拉伯数字,以km为单位)作为它的图号,并且作为包括于本图幅中l:20001:500比例尺图的基本图号。2.在1:5000比例尺图的基本图号之末尾,附加一个子号数字(用罗马数字)作为1:2000比例尺图的图号。3.同样在1:2000、1:1000比例尺图的图号末尾附加一个子号数字(用罗马数字)作为1:1000、l:500比例尺图的图号。,第二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二、矩形分幅与编号基本图号逐次编号法举例某幅1:5000比例尺地形图西南角P的坐标:x=20km、y=30km,则下图中有晕线的图幅编号如下:1:5000比例尺图的图幅号为20一30;1:2000比例尺图的图幅号为2030一;1:1000比例尺图的图幅号为2030I;l:500比例尺图的图幅号为2030一III。,第二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三、梯形分幅与编号,梯形分幅是按经纬线来划分图幅左、右以经线为界上、下以纬线为界图幅形近似梯形,第二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三、梯形分幅与编号,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又称国际分幅编号,国际分幅编号规定由经度起,自西向东,逆时针按经差分成60个纵行,并用阿拉伯数字160编号;由赤道起,向北、向南分别按纬差各分成22个横列,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各以拉丁字母A、B、C、V表示。这样,每幅1:100万地形图就是以经差6和纬度差4的梯形图幅。每幅图的编号是以该图幅所在的横列字母与纵行号数所组成。,第二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三、梯形分幅与编号,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第二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三、梯形分幅与编号,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举例:北京J-50上海H-51,我国领域的1:100万地图的分幅与编号,第二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三、梯形分幅与编号,1:1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1:10万比例尺地形图是在1:100万的地形图,分别以1、2、3144来表示。因此,每幅1:10万的地形图的纬差为20,经差为30左图中,有斜线的小梯形为北京市所在的图幅,它的图幅编号为J-50-5。,第二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三、梯形分幅与编号,1:1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重庆某地1:10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为H-48-139。,H-48,第二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三、梯形分幅与编号,1:5万、1:1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这两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是在1:1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的基础上进行的。1:5万的地形图分幅和编号将一幅1:10万的地形图按纬差10、经差15的大小,划分为四幅1:5万地形图,其编号是在1:10万地形图的编号后,加上自身代号A、B、C、D。,第二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三、梯形分幅与编号,1:5万、1:1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1:5万的地形图分幅和编号1:2.5万的地形图分幅和编号1:2.5万地形图是将每幅1:5万地形图又分成四幅,其编号是在1:5万地形图编号后面,加上自身代号1、2、3、4。如右图所示。,第二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三、梯形分幅与编号,1:5万、1:1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1:1万的地形图分幅和编号将一幅1:10万的地形图按纬差230、经差345的大小,划分为64幅1:1万地形图,其编号是在1:10万地形图的编号后,加上自身代号(1)、(2)、(3)、等。,第二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三、梯形分幅与编号,1:5万、1:1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1:1万的地形图分幅和编号举例,第二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三、梯形分幅与编号,1:5000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1:5000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是在1:1万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的。每幅1:1万地形图分成四幅1:5000地形图,用a、b、c、d表示,其纬差是115,经差是152.5。1:5000地形图的编号,是在1:1万地形图的编号后,加上自身的代号a、b、c、d。,第二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三、梯形分幅与编号,1:5000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1:5000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举例:如下图中,北京某点所在的1:5000地形图的编号为J-50-5-(24)-b。,第三节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一、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原则:,在地形图上,地物是用相似的几何图形或特定的符号表示的。测绘地形图时,将地面上各种形状的地物,按一定比例,用垂直投影的方法,缩绘于地形图上,对难以缩绘的地物,同则按特定的符号和要求表示在地形图上。地物的图形、符号要简明、形象、清晰,又便于记忆和容易描绘,并能区分地物的种类、性质和数量。,第三节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二、地物符号的分类,地物的符号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状符号和充填符号四种,1、比例符号,比例符号又称面积符号(或称轮廓符号),是把地物的轮廓按测图比例尺缩绘于图上的相似图形,称为比例符号。比例符号正确地表示了地物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如房屋、桥梁、稻田、运动场等。,第三节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二、地物符号的分类,1、比例符号,第三节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二、地物符号的分类,2、非比例符号,当地物轮廓很小,若按比例尺无法在图上表示出来时,就须采用统一规定的符号,将其表示在图上。这类符号属于非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只能准确地表示地物几何中心或其它定位中心位置,它能表明地物的类别,但不能反映地物的大小。如三角点、水准点、电线杆、水井、水塔等。,第三节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二、地物符号的分类,2、非比例符号,GGPS控制点,水塔,卫星地面接收站,第三节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二、地物符号的分类,3、线状符号,对延伸性地物,如小路、通讯线路、管道等,其长度可按比例尺缩绘,而宽度却不能按比例尺缩绘,这种符号称线状符号。线状符号的中心线,表示出了地物的正确位置。,第三节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二、地物符号的分类,3、线状符号,第三节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二、地物符号的分类,4、填充符号,对用以表示农业场地、森林等植被而均匀填绘于地类界轮廓内,其轮廓大小按比例尺测绘,而充填的单个符号既不表示物体的大小,也表示物体的实际位置,称为填充符号,又称面积符号。,第三节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二、地物符号的分类,4、填充符号,第三节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二、地物符号的分类,地物在图上除用一定的符号表示外,为更好地表达地面情况,还应配合以文字、数字的注记或说明。如机关单位名称,山、河流、湖泊、道路等的地理名称,地面点高程等注记。注记:在地形图中,起着说明作用的文字和数字。说明其名称、性质和大小,第三节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二、地物符号的分类,比例符号与非比例符号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还要依据测图比例尺与实物轮廓的大小而定,例如直径为3m的圆形亭子,在1:500比例尺图上可按比例描绘为外接圆为6mm直径的多边形,再在其内部注亭子符号;而在1:5000比例尺图上表示为0.6mm直径的小圆便有困难,这时就必须用非比例符号描绘。一般来说,测图比例尺愈小,使用非比例符号越多。各种地物具体表示法可参阅最新版本的地形图图式。,第四节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起伏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在地形测绘中,表示地貌的方法很多,对于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用等高线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不仅能表示出地面起伏形态,而且还能科学地表示出地面的坡度和地面的高程。,(一)平地地面平坦,无显著起伏变化,坡度一般在06之间。(二)丘陵地地面起伏不大,但变化复杂,坡度一般在615之间。(三)山地地面起伏较大,坡度一般在15以上。,一、地貌的基本形态,第四节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第四节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三)山地,山顶和山峰山的最高部分叫山顶,尖峭的山顶叫山峰。山脊和山坡由山顶延伸至山脚的凸棱叫山脊。山脊最高点连成的棱线是分水线或称山脊线。山脊的两侧以谷底为界叫山坡。山坡呈竖直状态的称为绝壁,下部凹入的绝壁称悬崖。山谷:两山脊间的凹部称为山谷。两侧称为谷坡,两谷坡相交部分叫谷底。谷底点连线称合水线或称山谷线。谷地出口的最低点叫谷口。因流水的搬运作用堆积在谷口附近的冲积物所形成一种半圆锥形的高地,叫冲积扇。鞍部:两个山顶之间形似马鞍的低洼处称为鞍部。盆地:低于四周的盆形洼地称为盆地。,一、地貌的基本形态,第四节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三)山地,一、地貌的基本形态,第四节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1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相当于一定高度的水平面横截地面所成的地面截痕线。2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用等间距的水平面去截地面,将截痕线投影到水平面上,这些投影线为等高线。,二、等高线表示地貌的方法,第四节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2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二、等高线表示地貌的方法,第四节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等高距:相邻两等高线间的高差。等高线平距:相邻两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注:一个测区应采用同一种等高距,等高线的高程必须是所采用等高距的整倍数,而不能是任意高程的等高线。,三、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