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9《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 苏教版.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489050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9《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 苏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9《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 苏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9《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 苏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文导入 有人说 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 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知道了孔子 而不知道 论语 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半部 论语 治天下 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 今天 就让我们走近孔子 随着这位 万世师表 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作者 作品介绍 论语 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 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 思想 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天 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它的节选部分 论语 十二章 作者 作品介绍 孔子 前551 前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 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 字仲尼 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东南 人 其思想核心是 仁 仁 即 爱人 他把 仁 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 使 仁 和 礼 相互为用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从而再现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的西周盛世 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 大同 理想 作者 作品介绍 他不求仕 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 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 身通六艺 礼 乐 射 御 书 数 者七十二人 在教学实践中 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 如因材施教 学思并重 举一反三 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 及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和 不耻下问 的学习态度 为后人所称道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 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 论语 一书 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初读前四章 人不知而不愠 y n 不亦说 yu 乎三省 x ng 吾身传 chu n 不习乎罔 w ng 殆 d i 1 朗读示范 学生体会语气 语调 停顿等 2 学生自由朗读 齐读 课文讲解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1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把握重点字词 时 按时 说 愉快 高兴 朋 志同道合的人 知 了解 愠 发怒 生气 君子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 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 学了又按时练习 不是很喜悦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不是很快乐吗 人们不了解我 我却不怨恨 不生气 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3 理解这章文字所讲内容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 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4 朗读 背诵 课文讲解 子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为政 1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把握重点字词 故 学过的知识 知新 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可 可以 以凭借 为 做 2 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 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 就可以做老师了 3 理解这章文字所讲内容 这一章也是讲学习方法 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因为只 温故 而不独立思考 决然达不到 知新 的目的 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 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 才 可以为师 温故而知新 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 他认为 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 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 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 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 人们的新知识 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因此 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4 朗读 背诵 课文讲解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1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把握重点字词 三 多次 省 反省 为 替 帮 谋考虑事情 忠 尽心竭力 信 真诚 诚实 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 习 温习 2 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过呢 3 理解这章文字所讲内容 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4 朗读 背诵 课文讲解 子曰 吾十又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1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把握重点字词 有 同 又 立 站得住的意思 不惑 掌握了知识 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 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 对此有多种解释 一般而言 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从 遵从的意思 逾 越过 矩 规矩 2 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 三十岁能够自立 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五十岁懂得了天命 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 不觉得不顺 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课文讲解 3 理解这章文字所讲内容 在本章里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 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 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 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 五十 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 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 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 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 有合理因素 第一 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不能一下子完成 不能搞突击 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 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 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 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 而不是勉强去做 这两点对任何人 都是适用的 拓展 二十弱冠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花甲子 七十古来稀 八十为耄耋之年 常用来指代年龄 4 朗读 背诵 课文讲解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1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把握重点字词 罔 迷惑 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 有害 2 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 就会感到迷惑 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 就会有疑惑 3 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这一章也是讲学习方法 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才能有所得 4 朗读 背诵 课文讲解 子曰 贤哉 回也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 1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把握重点字词 箪 音d n 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巷 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乐 乐于学 2 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 贤德啊 颜回 一箪干粮 一瓢凉水 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 换了别人一定不堪忍受这种贫困忧苦的生活 但是颜回啊 从来不知因此而改变自己好学乐善的快乐 贤德啊 颜回 3 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本章中 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 对他作了高度评价 这里讲颜回 不改其乐 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 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为了自己的理想 就要不断追求 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此章孔子回环曲折 一说两叹 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情真意切 感人至深 流传很广 几乎妇孺皆知 4 朗读 背诵 课文讲解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1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把握重点字词 知 懂得 了解 好 喜欢 乐 以 为乐 2 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 懂得它的人 不如爱好它的人 爱好它的人 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 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这里 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有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才会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地去努力 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 看来是泛指 包括学问 技艺等 孔子正是这一点的身体力行者 孔子听 韶乐 三月不知肉味 即为明证 4 朗读 背诵 课文讲解 子曰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述而 1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把握重点字词 饭食 饭 这里是 吃 的意思 作动词 疏食即粗粮 曲肱 肱 音g ng 胳膊 由肩至肘的部位 曲肱 即弯着胳膊 2 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 吃粗粮 喝白水 弯着胳膊当枕头 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课文讲解 3 理解这章文字所讲内容 孔子极力提倡 安贫乐道 认为有理想 有志向的君子 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 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同时 他还提出 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 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 对待这些东西 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 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拓展 饭蔬饮水 后以 饭蔬饮水 形容清心寡欲 安贫乐道的生活 4 朗读 背诵 作业布置 1 复习背诵第一至第八章 2 试译9 12章 3 按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分类整理归纳 课文讲解 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1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把握重点字词 三人 几个人 善者 优点 从 跟随 不善者 缺点 2 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 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 看到他们的缺点 如果自己也有 就要改正 3 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讲正确的学习态度 向一切人学习 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 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 取长补短 弥补不足 4 朗读 背诵 课文讲解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1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把握重点字词 斯 这 舍 舍弃 2 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站在河边说 消失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 它日夜不停息地向前流去 3 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孔子在河流的源头 抚今追昔 满怀感慨 自告且忠告所有决心开始 见 学 行 圣人之道 的君子 立志 见 学 行 圣人之道 的君子 就要像这江水一样 从 闻其道 的源头开始 后浪推前浪 生生不息 前赴后继 无论任何时候 任何地方 无论条件恶劣还是优越 甚至出生入死 都要不断地 固守 承担 圣人之道 之行直到最终成就 不愠的世界 而不退转 这里必须明确 这话既是孔子自己的感慨 也是对所有有志于圣人之道的人的忠告和勉励 故后人多用来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 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 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4 朗读 背诵 课文讲解 子曰 三军 可夺帅也 匹夫 不可夺志也 子罕 1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把握重点字词 三军 军队的通称 匹夫 夫妇相匹配 分开说则叫匹夫匹妇 所以匹夫指男子汉 2 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 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3 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一国的军队 可以夺去它的主帅 可一个男子汉 他的志向却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对于一个人来讲 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 任何人都无权侵犯 作为个人 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 不受威胁利诱 始终保持自己的 志向 4 朗读 背诵 课文讲解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1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把握重点字词 博 广也 笃 厚也 志有两种解释 一 志同识 记忆在心 二 志向 在此 基于取其后者 2 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子夏说 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 要多多提出疑问 多多深入思考 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干扰 仁 就在这当中了 3 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这里又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问题 修德进学的门径 学欲广博 志欲坚定 外问于人 内思于心 既要广博地学习 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 这就叫 博学而笃志 既要多问问题 又不要好高骛远 不切实际地空想 而要多想当前的事情 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 这就叫 切问而近思 学习的关键在于自身的体会 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 所以 一定要从自身处去问 接近处去思 4 朗读 背诵 分类归纳 1 成语 温故知新 从心所欲 曲肱而枕 箪食瓢饮 乐在其中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 博学笃志 饭蔬饮水2 十二章中 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方法 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态度 哪些语句是讲个人修养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个人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吾十又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作业布置 1 学习 背诵第九至第十二章 2 搜集整理 论语 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 格言 警句2 3个 要求注明出处 含义 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