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九年级下学期5-7单元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60898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九年级下学期5-7单元阶段考试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陕西省九年级下学期5-7单元阶段考试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陕西省九年级下学期5-7单元阶段考试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九年级下学期5-7单元阶段考试化学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B用水灭火主要是为了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C为扑灭森林火灾而设置隔离带,是为了隔绝氧气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 . Fe2O3、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g,高温下用足量的氢气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0 g,将生成的水用足量的浓硫酸吸收后,浓硫酸增重0.9克,则a的值为 ( )A3.30B3.20C4.00D4.203 . 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中会放出热量B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32g硫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64gSO2D在反应前后,硫原子和氧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4 .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C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D该反应中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5 . 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一定会加快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D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不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6 .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与NaCl反应B50时,将17g KCl固体加入5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20时,KCl的溶解度为17gC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D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AABBCCDD7 . 将浑浊的红色污水进行了如下净化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液体无色浑浊B经上述处理后,中液体为纯净物C中液体无色澄清D若中出现大量泡沫,则中液体为硬水8 . 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图干燥氢气B图氧气的验满C图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D图用该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9 . 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干电池里的碳棒是由石墨制成的电冰箱除味剂是活性炭防毒面具是用焦炭吸收有毒气体制糖工业用炭黑来吸附有色物质金刚石不仅能裁玻璃,还能装在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ABCD10 . 学习化学的目是学会用化学观点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海底蕴藏着大量“可燃冰”,以它为燃料不会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产生影响B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应立即开灯并开窗通风C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D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11 . 如表的实验方法中,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目的方法A鉴别铁粉和氧化铜加水B鉴别NaCl固体和NaOH固体加水C除去CO2中的水蒸气通过盛有NaOH固体的干燥管D除去NaOH溶液中的Ca(OH)2加K2CO3溶液AABBCCDD12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化学科学密切相关B煤、石油和天然气等都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C酸雨的形成与P2.5有直接关系D废旧金属、化肥和农药很可能会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13 . 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4Fe+3O22Fe2O3B2Fe+6HCl=2FeCl3+3H2C3CuSO4+2Fe=Fe2(SO4)3+3CuDFe+H2SO4=FeSO4+H214 . 下列属于节约用水标识的是( )ABCD15 . 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ANH3BH2CH2ODHCl16 . 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B纯净的空气是纯净物C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D氮气不支持燃烧17 . 用纯净的木炭粉末还原氧化铜粉末时,可发生的反应有:C+2CuO2Cu+CO2,C+ CuOCu+CO。现用 1.2g 木炭粉末还原 8.0g 氧化铜粉末,反应物刚好反应完全,则生成的气体产物是ACOBCO2CCO、CO2DCu、CO18 .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比较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相互刻划的方法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点燃的硫粉伸入集气瓶中C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少量碳粉通入氧气加强热的方法D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小木条AABBCCDD19 .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原子构成的物质BCO2能使被石蕊染为紫色的干花变红C高温下,CO和C都能与CuO发生置换反应DCO具有还原性、可燃性等化学性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CO220 . 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O22CO+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AC3H6BCH3OHCHCHODHCOOH21 . 菠菜和豆腐不能一起食用,否则易在人体中形成结石,其中发生的一个反应是Na2C2O4+CaCl2X+2NaCl。下列关于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4C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由一种金属元素和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22 .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铁能在氧气燃烧C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D监控气体流速AABBCCDD二、实验题23 . 我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方法。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仪器a、b的名称分别为_、_。(2)实验室制取CO2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填字母代号),组装收集CO2的装置时,应选择的仪器有_(填字母代号)。(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一般不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但能用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来制取,能制取的理由是_。(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填标号)。(5)若用水将如图所示的氧气从瓶内排出,水应从_(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24 .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制取氧气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你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如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_;(2)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选择_(填序号),生成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_(3)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他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4)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端进入集气瓶(填“a”或“b”,下同)(5)在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三、简答题25 . 能源和环境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1)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把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 +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_。(2)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这必将对能源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研究表明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因此开采可燃冰应注意的问题是_。26 . 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经由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的过程如下:(1)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2)写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在上述循环过程中,最终得到的产品是_。27 . 对于空气、氧气的相关知识是我们在初三上半期学习的重要内容,让我们一起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回顾:(1)从空气成分的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体积,其主要成分是_ 。(2)从空气应用的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II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 。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3)从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的角度:下图中的AG分别代表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B_C_;写出图中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_;反应中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_。请再写出一个不需要催化剂在实验室制备气体D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28 . “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是连云港新一轮发展的主线,我市濒临黄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1)食用海鱼、海虾等海鲜可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_(填序号)A 糖类 B 蛋白质 C 维生素 D 油脂(2)从海水中获得粗盐的方法是采用蒸发结晶,而不是降温结晶,理由是_;(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若测得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填序号)。A氯化钠固体不纯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C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4)某浓度的海水中主要离子的浓度如下:离子Na+Mg2+ClSO 42浓度/g/L63.728.8144.646.4从海水中提取 MgCl2,将 MgCl2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结晶、熔融电解可制得金属镁,则 2L 该浓度的海水理论上可得到金属镁的质量为_g;将一定量的镁粉加入到适量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取少量滤液,加入稀盐酸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没有_;取少量滤渣,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过滤和吸附的作用,这是由于活性炭具有_结构。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如下图)。电解水的反应方程式为_,实验过程中可加入稀硫酸以增强导电性,实验结束后,溶液 pH 将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5)常温下,氯酸钾的溶解度较小,在工业上可通过如下转化制得。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中,是将_能转化成化学能;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请写出反应方程式_;该工业转化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29 . 请设计实验证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乙醇的燃烧产物也是二氧化碳和水,是否可以由此说明甲烷和乙醇都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为什么?30 . 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1)2015年10月22日江西南昌一大型超市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超市库房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_。(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物质代号LMNP熔点/-117355044-259沸点/784827257-253着火点/51037040580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_(填“合理”或“不合理”)。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如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和_(填代号)。(4)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过程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_。四、科学探究题31 .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2或H2。(查阅资料)(1)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2)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说明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A是_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先加水,没有明显变化,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铝能与_溶液反应取少量易拉罐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原CO2气体被NaOH溶液吸收(实验结论)(1)铝制易拉罐变瘪的原因是CO2被NaOH溶液吸收;(2)铝制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铝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反思评价)(1)实验先加水,后加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2)小组根据实验探究获得一条对金属铝化学性质的新认识:_。(拓展延伸)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的同时还生成另一种书写形式类似于KMnO4的盐,请完成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_3A。当然,本实验只是初步探究,还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深究。五、计算题32 . (1)已知100g某铝土矿样品(主要成分为Al2O3)中含有铝元素的质量为10.8g,假设铝元素全部Al2O3的形式存在。请计算该铝土矿样品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_。(2)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_。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二、实验题1、2、三、简答题1、2、3、4、5、6、四、科学探究题1、五、计算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