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B卷(测试)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56851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B卷(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B卷(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B卷(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由过氧化氢的化学式H2O2获得的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A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过氧化氢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C与H2O的化学性质不相同D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162 . 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5.62g蔗糖B用10mL量筒量取4.82mL水C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D用品尝的方法区分糖水和石灰水3 .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香肠中加入大量的亚硝酸钠作防腐剂B人体缺钙往往引起骨质疏松,所以饮食中我们必须大量摄取钙元素C食品袋内充入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用霉变的花生榨取食用油4 .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C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5 . 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B钢铁生锈C石蜡熔化D压榨果汁6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C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浓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D从一杯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中倒出一半,余下的溶液质量分数为5%7 .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8 .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食盐、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B用氯酸钾制氧气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C黄铜可以用于制防盗门的锁芯D工业上可以用氯化钠为原料来制取盐酸9 .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釜底抽薪:撤离可燃物,没有可燃物,燃烧停止C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黄金的熔点高,不易熔化D百炼成钢:是指将生铁转化为钢,其主要原理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10 . 春暖花开,漫步在花园小道上,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体积变大了B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C分子间的间隔增大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11 . 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78%B地球上淡水资源不足全球水储量的1%C地球上除少数不活泼的金属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金属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氢能、可燃冰等12 . 铁、铝、铜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或者做法正确的是( )A铁的利用要比铜和铝晚得多B钢是很纯的铁C可以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D铝在空气中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13 .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表示分别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全部表示由分子构成的单质的是ABCD14 . 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A利用肥皂水可以将硬水软化B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C冬天取暖时,煤炉上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D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脱排油烟机排气15 . 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体积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D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二、填空题16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1)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的实质是_。17 .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1)在水、铁、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2)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若该粒子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则X=_(3)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错误的是_A化学性质相同B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C它们表示两种元素D表示的是原子,表示的是阴离子(4)化学用语是学习和交流化学知识的通用语言。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1)2个二氧化碳分子_;(2)两个氢原子_;(3)两个硫酸根离子_; (4)标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18 .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g。(2)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3)温度为_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同。(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5)要配制110g溶质质量分数为9.1%的丙物质溶液,配制时溶液的温度需要控制的范围是_。19 . 根据物质构成的奥秘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和硫元素属于不同种类的元素是因为它们的_不同导致的;而镁原子和氯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的_不同导致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的_不同导致的。(2)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_(填字母)A原子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元素的种类D物质的种类(3)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请列举硫原子和硫离子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a:电子数不同 b:_ c:_相同(似)处d:质量基本相同(相对原子质量相同)e:_ f:_三、实验题20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验,结合所学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_,b_;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填下字母),若用D装置进行收集氧气,进行验满的操作是_。(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先后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分别测定了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浓度%80.390.089.879.979.679.7氧气平均浓度%86.779.7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时第一组数据明显偏低,若能等到_开始收集则可避免这种情况。以上两种方法中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的是_。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为80%左右的原因有_(填序号)。A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有部分空气无法排干净B 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C 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四、推断题21 . 有一无色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和H两种单质气体。其它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是_,G是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2 . 某气体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请用符合题目要求的装置序号填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除杂试剂均足量)。提示:CO+CuOCu+ CO2, H2+CuOCu+ H2O;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1)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_。(2)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4)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五、科学探究题23 . 某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时产生了气泡由此得出了NaOH溶液已变质的结论。并对该变质的NaOH溶液展开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该Na OH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猜想与假设)猜想1:NaOH溶液部分变质;猜想2:NaOH 溶液全部变质。(查阅资料)CaC12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填化学式)(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变为_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反思与评价)(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在上述(实验探究)中,小明提出可以用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进行实验,你认为该方案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理解与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在实验室中下列因变质问题也需要密封保存的药品是_。(填字母序号)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铁粉六、计算题24 . 已知某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HCl、NaOH、CaCl2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以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酚酞不变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_。(2)为了进一步测定成分及含量,重新取120g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20.0%的Na2CO3溶液,测得滴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关系(图1)和滴加溶液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的pH关系(图2)。(已知: CaCl2溶液呈中性)回答下列问题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计算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m1=_ g;m2= _g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2、3、4、三、实验题1、四、推断题1、2、五、科学探究题1、六、计算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