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12月检测历史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5073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12月检测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12月检测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12月检测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12月检测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认为周朝“失在于制,不在于政”,认为秦朝“失在于政,不在于制”他所说的周朝“制”和秦朝的“制”分别指的是( )A分封制、郡县制B郡县制、分封制C分封制、科举制D科举制、郡县制2 . 孟子之所以说“春秋无义战”,最主要的是这一时期的战争性质是A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痛苦B为满足奴隶主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私欲C不利于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交融D封建地主阶级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3 .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A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B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C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D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4 . (题文)暑假时,七年级某同学去参观元谋人生活遗址,请问他要去哪个省?( )A广东省B湖北省C云南省D湖南省5 . 现代猿类智商在动物中数一数二,在进化史上与人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猿和人的根本区别是( )A有无语言B会不会劳动C会不会制造工具D是否群居6 .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ABCD7 . 下列关于两汉科技文化成果的表述,正确的是A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东汉华佗发明了麻沸散C西汉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D西汉时道教传入了中国8 . 三顾茅庐的典故出自东汉末年的襄阳,这位曾在茅庐中居住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其突出贡献是A建立西汉B建立东汉C巩固蜀汉政权D推翻了秦朝9 . 三国时期,派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海峡两岸交流的政权是A东汉B蜀国C魏国D吴国10 . 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D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不得人心11 .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下列史实与结论不能成立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蔡伦改进造纸术加快了文化的传播B司马迁编著史记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C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D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AABBCCDD12 . 观察下图。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A战役名称官渡之战B作战双方孙刘抗曹C发生时间公元前208年D历史影响三国鼎立13 .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实行分封制 焚书坑儒 修建灵渠ABCD14 . 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A尧帝,黄帝B舜帝,炎帝C尧帝,禹帝D炎帝,黄帝15 . 分析下列材料,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人物专著及时间提出观点李希霍芬(德国)中国(19世纪末)把“从公元前11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首次命名为“丝绸之路赫尔曼(德国)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20世纪初)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沙畹(法国)西突厥史料(20世纪初)“丝路有海、陆两道”三杉隆敏(日本)探寻海上丝绸之路东西陶瓷交流史(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A“丝绸之路”的概念从西汉开始就有B“丝绸之路”的内涵在不断发展C张骞开通了丝绸之路D张骞本人曾到达古罗马16 . 下图所示的政治体制属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7 . 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推动科技文化取得突出成就。下列成就不属于两汉的是A代表青铜制造高超工艺的司母戊鼎B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的造纸术发明C提出要对症治疗的伤寒杂病论D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18 . 长城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你知道秦长城从西到东的起止点分别是( )A临洮 鸭绿江B辽东 临洮C嘉峪关 辽东D临洮 辽东19 . 下列措施,属于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是A统一六国,“焚书坑儒”B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C废除丞相,“八股取士”D设立军机处,撤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大兴文字狱20 . 识别历史人物,有助于了解历史。下图人物是A汉高祖B汉武帝C汉景帝D汉文帝二、综合题21 . 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了掌握好历史知识,小崔老师设计了以下探究任务,请你参与完成探究。任务一 (图片中寻找历史)山西博物馆展览的一组西周文物青铜器图片(1)从上述图片历史中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任务二(地图中探究历史)(2)如何处理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是各个政权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上列两幅地图中所呈现的地方管理制度各是什么?并归纳两者之间的共同作用。任务三(数据表格中梳理历史)年份(年)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来源:学*科*网Z*X*X*K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691894505001.4214.118951900100450016.7750190119113005600315101912191960013000751625(3)分析以上表格数据,概括近代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工业发展呈现出的变化并说明原因。任务四(年代尺中追寻历史)(4)根据上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历程年代尺提示的信息 ,写出与“保家卫国”和“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并指出这两大事件有何共同作用。请你再举出一件发生在195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5)通过以上探究,今后你在学习某阶段历史时,有哪些学习方法可以借鉴?22 .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材料一: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8000多年,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碳化稻粒和骨笛。材料二:刻有文字的甲骨(图3)材料三: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图4)(1)材料一中两件文物分别证明了怎样的基本事实?(2)材料二的这种文字有何历史地位?今年是材料二所示文物发现多少周年?(3)材料三所示文物证明了怎样的基本事实?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另一重要标志是什么?23 .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指诸侯)。请回答:(1)“平王立,东迁于洛邑”是在哪一年,标志着哪一时期的开始?(2)材料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情况?(3)“政由方伯(指诸侯)”,请你举出三个具体的例子。(4)请你试着分析一下“诸侯强并弱”所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