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检测)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49744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蒋介石的围剿,转危为安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创建了新中国ABCD2 . 近代中国民族企业发展艰难,但是仍然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其中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是A张謇B卢作孚C侯德榜D荣敬宗3 . 如下图是李杨同学做的历史笔记,该笔记反映的会议是在哪里召开的( )A上海B遵义C延安D西柏坡4 . 解放军战将粟裕在某次战役之后,于“万马腾欢”之时,填沁园春一阕:“杯高举,望军民莫醉,鞭指江南。”这次战役是A淮海战役B百团大战C辽沈战役D平津战役5 . 下列人物中,宣传维新思想并领导维新变法运动的是ABCD6 . 邓世昌,广东番禺人,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曾任致远舰管带,在下列哪次大战中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黄海大战D义和团运动7 . 文艺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作品反映抗日战争的有狂人日记 义勇军进行曲 雷雨 黄河大合唱ABCD8 . 中华民国约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内容上的主要不同点是( )A改民主共和制为君主立宪制B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C改总统任期制为皇帝终身制D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无限扩大总统权限9 . 史料记载:在龙江书院,毛泽东和朱德的双手紧紧相握,从此,他们的名字也连在了一起。他们领导的红军也被称作“朱毛红军”。朱、毛领导的革命队伍胜利会师的时间是A1921年B1926年C1927年D1928年10 . “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宠饷之银。”该材料出自【】A林则徐的奏折B康有为的奏折C魏源的文稿D孙中山的文稿11 . 在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2 . 关于洋务运动不正确的说法是 (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在中央的代表是奕訢C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推翻清朝统治D后期的口号是“求富”13 . 红军时期,被称为“小莫斯科”的鄂东南革命根据地中心是A大冶刘仁八B阳新太子庙C阳新龙港D大冶南山头14 . 近代历史上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都能反映当时时代的大致背景,歌曲中的歌词藏着一段段真实的历史故事。请结合所学正确排列以下歌曲出现的先后顺序“(日本人)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族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十月十号义旗扬,革命军队起武昌,霹雳一声江汉平,汉口汉阳树汉旌。”“直插鄂豫皖,突破合围圈,逐鹿我中原,狭路相逢勇者胜,刘邓大军威名传。”“一道道的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那个红军到陕北。”ABCD15 . 中国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的道路上,十分重视教育和对人才的培养。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A洋务运动时期派遣幼童赴美留学B戊戌变法时期设立京师大学堂C国民大革命时期创建黄埔军校D改革开放时期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留下不少诗词,每一首诗词背后往往有一件或数件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据此回答以下各题。16 . 1935年2月,毛泽东在忆秦娥娄山关(娄山关位于贵州遵义城北)中感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与此诗创作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国民革命军彻底击溃北洋军阀B红军开始逐步改变被动局面C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D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7 . 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A合作创办黄埔军校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C争取国内民主和平D商讨新中国成立事宜18 . 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发展农工商业,各省设立农工商总局B创办报刊,开放言论C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废除科举考试D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19 . 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作品,按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20 . 下列标语口号出现在北伐战争时期的是(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打倒军阀,统一全国D坚持抗战,反对妥协21 . 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19481949年冬季的几个战役结后,随后的一切急转直下,由于主要力量被摧毁,蒋介石政府的倒台已是不可避免的结局“。从材料反映出蒋介石政府倒台的原因是A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B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D国民政府政治腐败,不得民心22 . 太平天国运动规模大、历时久,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起义开始的标志是A定都天京B北伐西征C金田起义D浦口大战23 . 中山陵平面构造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传统观念,又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孙中山的下列哪些活动和功绩“唤起民众”了?成立兴中会 创建中国同盟会 提出“三民主义”建立中华民国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推翻了封建帝制ABCD24 . 胡锦涛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事件”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挺进大别山25 .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他所说的两位先生是( )A康有为和梁启超B民主和科学C孙中山和李大钊D新道德和新文学26 . 1928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的途中,被日本人炸死。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这里的“国民政府”是(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B北洋军阀政府C南京国民政府D伪满洲国27 . 在20世纪初的一个茶馆里,一位老人描述了他四个儿子的经历,下列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老大到北京去考试,参加了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求拒和、变法的事B老二参加了海军,在山东与日本人打仗,为国捐躯C老三在重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里工作D1901年,老四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新房居住28 . 有历史学家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A是由鸦片问题导致了战争B是为了占领中国的领土C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参加侵略中国的国家增加29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虎门条约B黄埔条约C尼布楚条约D望厦条约30 . 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A英、法B英、法、俄C英、法、美D英、法、美、俄31 .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的阻碍B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C民族工业总体比较落后D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二、综合题32 .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给中国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耻辱,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觉醒。材料二 6年局部抗战,8年全面抗战,神州大地烽火连绵,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共御外辱,用献血和生命争取民族独立与世界和平将一次伟大胜利永远地写入中华民族的史册,世界和平的史册。(1)材料一中日本“割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如何“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请举一例。(2)“6年局部抗战”、“8年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3)“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警醒”反思上述近代两次中日战争,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怎样的历史教训?3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严复)一方面介绍、一方面“创造”而成的天演论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等理论与甲午战败以后的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该书一面世,便一纸风行。正是因为它使我们这个民族看到了自己真实的生活条件和境地,激励了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而团结保群、维新变法。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材料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文化的破产与俄国革命的成功,当时许许多多新青年们毫不迟疑地主张建造一个“新社会”才是“彻底”解决所有问题的办法。这些新文化运动所争论的盘根错节的问题,皆可以用一个更犀利有效的武器来解决。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材料三在朝野合力推动下,新式教育高速发展,规模急剧扩大,其中学习一般西学知识的普通学堂发展最快,新式学堂取代学校、书院、学整,最终成为定局。普通学堂不在造就少数人才,而在造就多数国民。本来为维护清朝统治而实行的教育变革,反而促其速亡。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下册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条约加剧了甲午战败后“国家命运”的危机?据材料一指出,严复的译作天演论为何能激励国人?(2)据材料二,概括新青年们主张建造一个“新社会”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更犀利有效的武器指什么思想?(3)材料三中的“新式学堂”出现在什么时期?材料认为统治者进行教育变革的目的是什么?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综合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