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检测)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46079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代表人物”“重要事件”“历史文献”四项链接。下列各项属于“主要事件”链接的是( )A鸦片战争B洪秀全C金田起义D天朝田亩制度2 .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由兴盛走向衰亡的事件是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青浦大捷D天京事变3 . 19世纪末,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创办大生纱厂。由于经营有方,纱厂规模逐渐扩大,厂区周围是产棉区,原料价廉。当地发达的土法织布业,为棉纱提供了市场。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20年代以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恰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据此分析,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国际环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确立实业家精神市场、原料ABCD4 .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林则徐琦善左宗棠邓世昌ABCD5 . 旧“三民主义”是指A“民族”“民权”“民生”B“民主”“民权”“民生”C“民族”“民权”“民主”D“民生”“民族”“民主”6 . 1900年,在廊坊、杨村一带狙击从天津向北京进犯的八国联军的是A黄巾军B三元里人民C太平军D义和团7 . 1915年,谁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举起“德先生”“赛先生”两面大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并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A李鸿章B陈独秀C孙中山D毛泽东8 . 某手抄报的板块是“开天辟地,北伐凯歌,星火燎原,万里长征”。下列选项中,最适合该手抄报主题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C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D民族危机与教亡运动9 .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再到国共联合抗日,决定这一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不同B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日本对中国不断扩大侵略D国民党领导人的变动10 .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过程C中国走上了富强民主的道路D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1 . 衣食住行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代特有的精神风貌。下列图片中的服饰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的是ABCD12 . “你可记得南湖的红船,你可记得井冈山的烽烟,你可记得遵义的霞光,你可记得窑洞的风寒,苦苦追求,披肝沥胆,旗帜更鲜艳”,与歌词中“井冈山的烽烟”紧密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由此诞生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武装革命的星星之火。C遵义会议的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D中国人民解放军转战陕北,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13 . “1840年,圆明园内正上演着昆曲惊梦,歌舞升平。列强入侵的炮声大清王朝纸醉金迷的沉梦就此被粉碎。”“列强入侵的炮声”来自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 .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下列有关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废除了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B徐悲鸿的作品开辟了中国画技法和意境的新时代C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个文化出版机构是开明书店D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大公报15 . 下图是近代著名漫画家张漾兮先生在1945年10月所创作的漫画小距离,选项中与该漫画的寓意最相符的历史事件是A西安谈判B北平谈判C重庆谈判D国共第二次合作16 . 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相同的内容是A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B裁撤政府多于人员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废除八股,改试策论17 . “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的“公”是指A宋教仁B谭嗣同C梁启超D章炳麟18 . 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宣传画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BCD19 . 下图中的人物指挥的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平型关战役D渡江战役20 . 下面不属于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A安庆军械所B轮船招商局C福州船政局D江南制造总局21 . 以下照片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意义是A给予了北伐军极大的支持B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团结了地主阶级共同抗日D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保障22 . 康有为是下面( ) 领导人。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23 . “耕者有其田”是孙中山实行“平均地权”的口号,但却是由毛泽东来完成的。1947年的土地改革,使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这次改革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土地法大纲C民报D“双十协定”24 . 火烧圆明园的是A八国联军B美日军队C英法联队D协约国军队25 .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陪同到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南海散步时说,光绪皇帝时,国家衰败了,他搞百日维新,运动失败后被慈禧太后关在这里。文中所述的百日维新:( )A发动者是李鸿章B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C发动的时间是1840年D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改革26 .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巴黎和会的召开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C废除二十一条D严惩卖国贼27 . 1872年外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在1915年的申报报道的内容可能涉及有A“百日维新”B清朝统治终结C新文化运动D建立中国同盟会28 . 下侧是某班同学将要排演的历史剧的大纲据此判断该剧本的名称应该是A近代开端B走向共和C军阀割据D国家统一29 . 1919年5月4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标志性时间点,从那天开始,一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展开了。下列关于此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B前期工人阶级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C后期运动的中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D后期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30 . 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二、综合题31 .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姜延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材料二 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讲话:“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战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材料三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候,国共两党实现了笫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1)材料一指哪所学校?国共合作发动的北伐战争其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国共两党的讲话是在哪一事件爆发后发表的?(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2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图片中的历史)(1)图1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个画面。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图2是中共“一大”的会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写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材料二.(数轴中的历史)(2)(国民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建_(军事学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典型战役是_。材料三: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也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长的撤退(3)材料三所说的“行军”是指什么?“行军”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行军”途中什么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材料四: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中日两国的矛盾不断浮出水面。虽然中国外交部不断强调两国有必要增进战略互信,正视对方的发展机遇,视对方为发展伙伴,但是就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领土纷争等问题,中日仍然争锋相对。摘自中国崛起策(4)根据材料四,指出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如何使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发展。33 .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上海、福州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 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国进出口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等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开放重庆、苏州、杭州等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厂等。以上材料摘自历史人教版请回答:(1)上述二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哪两个不平等条约?(2)这两个条约分别是哪两次战争后签订的?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