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45319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这两个“天安门”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五四运动戊戌变法B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C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 .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A洋务运动期间B抗日战争胜利后C大跃进时期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3 . 下列各项中,哪些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 )A政企职责不分B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多C经营承包责任制D企业没有自主权4 .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5 .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哪一次会议的召开?(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八大6 . 党的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ABCD7 . 以下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了民族大团结C抗美援朝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D土地改革完成我国农村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8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ABCD9 . 以下为“共和国脚步一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为主题邮票中的一张,关于邮票反映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A反映了中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标志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C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D是了解“大跃进”运动的最真实记录10 .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A1950 一 1952 年的土地改革B1958 年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1978 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1953 一 1957 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11 . 新中国“一五计划”的重要任务是A组织和发动工人运动B组织全民族抗战C优先发展重工业D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协调发展12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B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13 .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14 .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指定的(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5 . 下图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张报纸,其突出反映这一时代的风气是( )A高指标B瞎指挥C浮夸风D共产风16 .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19531956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赎买政策是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B1966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C“大跃进”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D“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我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AABBCCDD17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ABCD18 . 2017 年 3 月 22 日,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中韩双方举行第四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遗骸交接仪式,韩国向中国送还 28 具志愿军遗骸。追根溯源,与此消息密切相关的历史 事件是( )A西藏和平解放B北伐战争C九一八事变D抗美援朝战争19 . 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第一届政协会议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0 .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 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 30 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A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B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C外交事业停滞不前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21 .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这首歌中得生日是指( )A10月1日B5月1日C9月22日D9月25日22 . 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马文革刘援朝张跃进季解放ABCD23 .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形成了的对外开放格局。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B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24 .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其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在(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25 . 2017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潍坊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A厦门B广州C海南D上海26 . 为了感受艰苦创业年代的民族精神,我们不可能通过哪种方式获得焦裕禄、雷锋等英雄人物的相关资料A查阅报刊、著作B访谈长辈C采访英雄本人D参观纪念馆27 . 当前,全国各地“精准扶贫”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民生,关注“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A抗美援朝B西藏和平解放C实行土地改革D开展三大改造运动28 . 下列是党和国家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措施,属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制度设立深圳、福建、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ABCD29 .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参与国际竟争,我国在哪一年加入了WT0?A2001B2002C2003D200430 .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什么问题的讨论( )A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B真理标准C是否以阶级斗争为纲D市场经济是姓社姓资二、判断题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三、综合题32 . 一湖秀水,见证中华民族前仆后继、波澜壮阔的英勇斗争历史;一艘红船,引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伟大复兴之路。习近平同志把“红船精神”内涵提炼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如下问题。(1)红船指的是什么事件?其标志是什么? (2)我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哪一天(年、月、日)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4)1978年底,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3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毛泽东材料二: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1)建国初,国家在农村推行一项“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是什么改革?(2)材料三选自建国初在农村实施改革时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一部法令,这部法令是什么?它颁布于何时?(3)这次改革使哪一个阶级获得了解放?何时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这次改革?四、论述题34 .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汪精卫等)的阴谋,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就是全国人民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摘编自自毛泽东选集(1)毛泽东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发表上述议论的?材料二:人民公社体制不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慢,还有2.5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党中央指出:“我国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在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86.7。一一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2)据材料二,指出造成我国农业问题的因素及我党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材料三: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摘自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3)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观点。(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判断题1、三、综合题1、2、四、论述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