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练习)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4525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的历史事件是A重庆谈判B千里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南京解放2 . 金冲及指出,从短期看,甲午战争对于中国而言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是用长远的眼光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促使人们梦醒,同时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篇章。下列事件最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A西方技术开始引入B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C义和团运动的爆发D维新变法运动的推行3 . 小华收集了一份叫捷报的图片,上面有徐州宣告解放的消息,它报道的消息与某一战役有关,该战役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4 . 1902年,北京城茶馆里四个人在聊天,张一说:“我参加过太平军。”李二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赵四说:“我现在住在东交民巷。”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现实A张一B李二C王三D赵四5 . 有一段发言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这段发言应放置在A人民英雄纪念碑前B淮海战役纪念馆门前C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门前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门前6 . 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开创这一“功绩”的是( )A胡适B李大钊C陈独秀D蔡元培7 .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说这句话的“本大臣”于1839年6月领导了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甲午战争8 . 中国邮政发行过一枚“嘉兴南湖游船”的纪念邮票,这是为了纪念( )A五四运动在浙江嘉兴开展B中国共产党一大在浙江嘉兴召开C国民党一大在浙江嘉兴召开D浙江嘉兴是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9 . 照片定格了历史的瞬间,是第一手史料。下列按照拍摄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BCD10 . 齐白石、冼星海、鲁迅、张謇都是近代中国颇有影响的杰出人物。以下人物与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齐白石近代著名文学家,其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狂人日记是其代表作B冼星海近代著名画家,擅绘花鸟草虫,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C鲁迅近代著名音乐家,创作有黄河大合唱,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气质D张謇近代著名状元实业家,创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11 .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即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A清华大学B北洋水师学堂C京师大学堂D保定讲武堂12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全面记述了人民解放军的发展情况,它记述的开端是( )A1921.7中共诞生B1927.8.1南昌起义C1928.9秋收起义D1935.1遵义会议二、判断题13 . 判断正误并说明错误理由。(1)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变成各革命阶级的联盟。(2)工农革命运动配合了北伐战争,并推动了北伐战争的高涨。(3)八一南昌起义占领南昌城,说明走苏俄式的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是正确的。(4)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向山区进军的直接意图是为保存革命力量。(5)1927年10月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6)红军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重重包围。14 . 北京条约增开汉口为通商口岸,割九龙司给英国。( )15 .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三、简答题16 . (2016年吉林卷) 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科技革命与中国”的主题探究活动,请完成相关内容。工业革命兴起于哪个国家?写出该国与近代中国第一次较量的战争名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进入这一时代的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写出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名称。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的标志是什么?写出一项中国在这次科技革命涉及的领域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曾经错失良机的中国已经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四、综合题1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出路的百般苦难。材料二:在地球上某个角落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材料三:这场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1869年,明治天皇直言:要开拓万里波涛,威布国威于四方。此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特别制定征讨清国策,提出与中国进行一场国运相赌的战争。材料四: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及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分别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是揭露英法帝国主义国家犯下的什么罪行?(3)材料三所涉及战争中关键海战涌现出的民族英雄是谁?(4)材料四所涉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极大,西方列强们与中国签定了什么条约?综上,请谈谈你的认识。18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共十九大的主题。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历程华代标尺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史大事记制作(1)材料一中与“开天辟地”和“生死攸关”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鉴于国际及中国之经济的政治的状况,鉴于中国社会的阶级(工人、农民、工商业家)之苦痛及要求,都急需一个国民革命我们的使命是以国民革命来解放被压迫的中国民族,更进而谋世界革命,解放全世界的被压迫的民族和被压迫的阶级。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宜言(1923年6月)(2)材料二中“急需一个国民革命”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做的?取得了什么成果?材料三:从1938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1938年59%,1939年62%,1940年58%,1941年75%,1942年63%,1943年58%,1944年64%,1945年69%。红旗文稿(2015年第15期)(3)根据材料三中的统计数字,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材料四: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做出的巨大贡献。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二、判断题1、2、3、三、简答题1、四、综合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