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44902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时期我国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A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选举产生新中国党和政府领导人2 . 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 )A中原解放区B东北解放区C陕甘宁解放区D山东解放区3 . 近代著名人物胡适回忆道:“我读完这本书后,感到万分,受其适者生存观点的影响,把自己的名字由洪骍改为适之”。胡适所说的这本书指的是( )A海国图志B天演论C四洲志D狂人日记4 .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A毛泽东、邓小平B邓小平、江泽民C江泽民、胡锦涛D毛泽东、周恩来5 . 在一位历史人物的图象旁边有这样的文字介绍(如图),可以判定,该人物是( )A张謇B詹天佑C孙中山D陈独秀6 . “福”字的原意为“人人有田耕,人人有衣穿”。有田就有保障,有保障就是福,这代表了农民阶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列文件或措施实现了农民这一愿望的是A天朝田亩制度B孙中山的“平均地权”C双十协定D新中国的土地改革7 .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中俄尼布楚条约B中英南京条约C中英北京条约D中英天津条约8 .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头兽咏叹一诗中写道:“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作鬼肥!”诗中的“强盗”指A俄国军队B英法联军C美国军队D日本军队9 . 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A认清根据地军民敌后抗战的艰巨性与复杂性B总结全面抗战爆发以来我党我军的经验教训C决定放手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D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产生充分认识10 .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元旦当日亲自宣读的2015年新年献词中,用很大篇幅谈论半岛统一问题,表达了希望通过对话、协商、交流和接触改善。历史上朝鲜南北方爆发内战的时间是( )A1951年5月B1950年6月C1950年10D1953年7月11 . “学校师生要向日本天皇及当时在位的满洲皇帝地遥拜。唱国歌,背诵溥仪的诏书,且学生必须学习日语,并被灌输日满一体的思想,上述情况最有可能发生于何时?A1915年B1920年C1930年D1933年12 . 据央视新闻2017年4月26日电: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今天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出坞下水是航空母舰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A华东军区海军B北海舰队C东海舰队D南海舰队13 .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废除八股文一律改试策论。各级考试仍定为三场,历史政治、时务、四书五经;以后一切考试,取士均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不凭楷法(写字)好坏为取舍标准。该规定说明A大清王朝已不适应时代需要B经世致用思想在清末时出现C洋务派尝试教育方面的改革D维新派在文教方面除旧布新14 . 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各民族实现大团结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消灭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D改变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15 . 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一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的数据图片记录和印证了4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的巨变。下列可以入选成果展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两弹一星”研制成功香港澳门回归ABCD16 .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严峻考验,这个考验从根本上讲是( )A新解放区的剿匪斗争能否完成B帝国主义的威胁能否从根本上消除C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能否提高D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能否得以巩固17 . 赢得“铁人”称号、被誉为“铁人”精神的模范石油工人是( )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雷锋18 . 建党90周年献礼剧中国1921再现了从一战结束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的历史,再现了90多年前的“80后90后”抛头颅洒热血,肩负起复兴中华重任的历史身影。“从一战结束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的历史”不包括( )A巴黎和会B五四运动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19 . 新闻报刊见证时代变迁。刊登下列内容的四张报纸按发行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BCD20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请问,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A“三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一二八”事变21 . 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讲话应该是在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途中C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D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签字仪式上22 .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 )A尼克松B基辛格C克林顿D罗斯福23 . 1916 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袁世凯死了。” 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窃取了胜利果实,建立了( )A封建统治B殖民统治C北洋军阀统治D帝国主义统治24 . 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1913年689家33亿元27万多1920年1795家50亿元55万多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25 . “南昌起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革命大旗擎在手,终归胜利属人民。”朱德的这首诗说明南昌起义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C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D取得了北伐的重大胜利二、综合题26 .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请阅读以下诗词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西江月秋收暴动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毛泽东领导发动的哪一次武装起义?在起义失败后,他率军建立了哪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在“远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性会议是什么?红军“远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解放战争中的哪一战役的辉煌战果?今天的北京在当年又是通过哪一战役实现解放的?(4)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由国民党领导中国革命失败,到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的胜利,你有何感想?2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是建国初期我国在农村进行的哪两次重大改革?材料二在公社范围内实行贫富队拉平,平均分配,对生产队的某些财产无代价上调。以公共积累的名目,过多地搞义务劳动,把生产队以至社员的一些财产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破坏了等价交换原则。在公社内部实行平均主义的供给制,片面地强调“一大二公”,结果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挫伤了社员群众的积极性。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公社”是什么?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准搞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流行于1979年安徽凤阳县的歌谣(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大包干”是指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在我国农村地区实行的哪一重要制度。材料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工作回顾第七项内容: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超过240万。棚户区住房改造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80多万户。(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提示:请围绕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问题”,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问题等来谈,言之成理即可。)28 . 近代中国一些仁人志士以其深刻的思想认识,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前进的先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船炮而言,本为防海必需之物,虽一时难以猝办,而为长久计,亦不得不先事筹维。且广东利在通商,自道光元年至今,粤海关已征三千余万两,收其利者必须预防其害,若前此以关税十分之一。制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如,何至尚形棘手?林则徐集奏稿材料二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材料三古今万国,政体不齐,治乱各别。其拨乱为治者,罔不舍旧谋新,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此所谓立宪制之潮流,此所谓世界系之轨道也。吾国既不克闭关自守,即万无越此轨道逆此潮流之理。进化公例,适者生存。凡不能应四周情况之需求而自处于适宜之境者,当然不免于灭亡。日之与韩殷鉴不远。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凼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四十九世纪末,马克思主义零星传入中国,当时人们把它当作“均平治世”的学说。节译的共产党宣言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就曾翻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李大钊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也满怀豪情地宣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当时)中国知识界对社会主义是热情向往的。摘编自王芸从天下大同到社会主义材料五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1)据材料一,概括林则徐的海防思想。(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3)据材料三,归纳陈独秀的主要观点。(4)据材料四及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知识界对社会主义是热情向往的”原因。(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五中近代中国新思潮不断涌现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