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二模历史试卷(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4487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二模历史试卷(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二模历史试卷(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二模历史试卷(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二模历史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签字仪式在退伍军人纪念堂举行。第一个签字的是中国代表团,接者签字的是苏联、英国、法国三个常任理事国。仪式庄严而隆重,50个国家的153名全权代表的签字,花了整整8个小时。“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一堂”是为了筹建A国际联盟B联合国C欧洲联盟D世贸组织2 .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不仅用暴力形式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且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用法律的形式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有一个文献他的颁布标志着几个世纪以来困扰本国的权力之争最终尘埃落定,这个文献是( )A独立宣言B权利法案C商法典D拿破仑法典3 . 下图所示漫画内容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日本的泥脚A九一八事变发生B西安事变发生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百团大战发动4 .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的商人购买货物,最方便使用的货币是ABCD5 . 美洲作物引入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30种。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有些农作物,诸如茶树、柑橘、樱桃等输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A新航路开辟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B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加强了对亚洲和美洲的掠夺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的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6 . 日寇的疯狂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下列史实体现全民族抗战的有( )妇女参与救护和战地服务义和团在廊坊、杨村抗击敌人青年学生投笔从戎海外华侨捐款捐物ABCD7 . 歌谣“骨木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情况A山顶洞人B半坡居民C河姆渡居民D北京人8 . 郭沫若同志写的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中的“一代英雄”是指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张骞9 . 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下列成就不能支持此结论的是( )A造纸术的发明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D指南针用于航海10 . 如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朝代丞相(宰相、副相)人数统计表,表格数据变化反映了( )朝代秦唐两宋明清丞相人数6位182位121位4位0位A丞相制度历代沿袭B科举制度日趋完善C重文政策渐趋凸显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11 . “一代战神”彭德怀在戎马生涯中,亲自指挥的重大军事行动,包括南昌起义 百团大战 挺进中原 抗美援朝ABCD12 . 2010年5月25日晚,以色列空军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区进行了多次轰炸,造成约20人受伤,一些建筑物在轰炸中被摧毁。有人认为此举对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是一个重打击。请你判断,中东问题的关键在于( )A巴以冲突B水资源分配C领土争端D宗教纷争13 . 英国著名香港史专家安德葛在香港史中写道:“(林则徐的禁烟计划)以果断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使得英国人出乎意料,(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林则徐会以果断、活力和对中国利益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下列属于林则徐“付诸行动”的是( )缉拿烟贩 禁止中英贸易 率军坚守定海 虎门销烟ABCD14 . “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 )A董存瑞B黄继光C邱少云D刘胡兰15 . 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表中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地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B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C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D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16 .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因有侯王(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他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皇帝制B攻打匈奴C推行郡县D修筑长城17 . 8世纪,经过一系列大规模征服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是A阿拉伯帝国B希腊帝国C罗马帝国D雅典18 . 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政治保障是(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B圈地运动的不断扩大C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D手工工场的日益发展19 . “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改变世界的一周”等词语涉及到( )A中日关系B中英关系C中美关系D中法关系20 . 他,曾撰写了系列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并预言“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这位历史人物是A李大钊B陈独秀C鲁迅D胡适21 . 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A史记B春秋C汉书D资治通鉴22 .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改革银行制度B整顿农业C调整工业D兴建公共工程23 .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下面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C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诞生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4 . 1841年12月,战事正酣,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亚当斯(J. Q. Adams)发表演说:“一般的看法都以为争执不过是为了英国商人输入几箱鸦片,中国政府因其违法输入而予以查抄,但是我却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这只不过是争端中的一个偶然事故,而并不是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原因是磕头(马戛尔尼率来华被要求向乾隆皇帝行跪拜礼)。”鸦片战争的发生是综合因素所致,但其中最重要的不是文化因素,而是经济原因,在于茶叶、白银、鸦片等。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的起因,说法正确的有( )A中英文化观念的差异B偶然性因素往往其决定作用C更深层次的是经济原因,为英国的工业品开拓市场D是经济原因,为英国商人贩卖几箱鸦片而已25 . 如图,该服装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辛亥革命D抗战胜利二、综合题26 . 英、美、日都是当今世界有影响力的国家,探究它们的崛起历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1)、材料一所说的“新的政治制度”指什么政治体制?根据材料一,概况这种“新制度”对英国崛起产生的积极影响。材料二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进了世界沃尔特拉斐尔美国世纪(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美国进行这次技术革命电政治条件是什么?材料三150多年前,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日本启蒙学者福泽谕吉当时出版了一些介绍西洋文明的书籍日本另一学者井上馨提出要“化我国为欧洲帝国,化我人为欧洲国民。”一部分中下级武士推翻了幕府统治。不久,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最终使日本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摘编自世界史(3)、材料三中日本天皇进行的这场改革史称什么?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天皇进行的这场改革的原因和影响?(4)、上述三国崛起的经验,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三、辨析题2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材料二: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材料三:“新器物”的益处显而易见但引入中国阻力尚且如此强大,“新政府机构”的益处相对间接,遇到的阻力就更强烈。例如,当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现代化舰队由沿海地方督抚建成,管理却仍沿袭传统地方管理水师体制。左宗棠、李鸿章意识到旧管理体制无法管理现代化舰队,有现代化舰队必须要有现代海军机构统一指挥、管理,就主动向朝廷提出中央应建“海军衙门”,统一海军大权。这一明显正确、且明显对朝廷有利的主张却为朝廷所拒,其理由是政府传统只有“六部”,建海军衙门是破坏传统、“以夷变夏”。成立现代世界普遍适用的“海军衙门”,并不涉及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增强朝廷权力,都如此艰难,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艰难,可以想见。(1)读材料一,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2)读材料二,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3)学习“新器物”和“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积极作用分别是什么?(4)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近代历史(19世纪40年代19世纪末)的认识。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综合题1、三、辨析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