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C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44758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C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C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C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在百花齐放的唐朝文学中,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A传奇B诗歌C散文D小说2 . 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内有一幅巨大的电子屏幕,显示的是北宋画家的清明上河图。其作品原作者是( )A顾恺之B吴道子C阎立本D张择端3 .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引用此语的原因是( )A唐太宗任贤纳谏 B唐太宗遍读诸子百家之书C隋朝灭亡的教训D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4 . 在电视剧唐太宗秘史中可能出现的事件有魏征直言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游安史之乱ABCD5 . 北宋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A市B坊C夜市D瓦子6 . 历史地图能够大致反映出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如下图反映的事件是A玄奘西行和回国的路程B唐末农民起义C五代十国政权分裂割据D安史之乱7 . 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明科举制ABCD8 . 唐朝皮日休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此河”指的上是( )A黄河B长江C淮海D大运河9 . 今江苏吴县和浙江吴兴一带,历史上曾因统治者兴修水利、自然条件优越,再加上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成为南宋时期的重要粮仓。下列说法与之相关的是A天下谁人不识君B安得广厦千万间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10 . 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触发了全民学习研究古诗词文化的热情。某班诗词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目:“特点:豪放风格;成就:文学家、书法家;经典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符合题目要求的词人是( )A李白B杜甫C辛弃疾D苏轼11 . 假如你生活在宋朝,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情况( )到“夜市”购物 使用“会子”购买东西了解岳飞抗金的英雄故事 谈论锦衣卫办案的故事ABCD12 . 从元朝开始,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元朝和清朝管辖西藏地方事务的机构或官员分别是A宣政院、伊犁将军B澎湖巡检司、乌里雅苏台将军C宣政院、驻藏大臣D澎湖巡检司、驻藏大臣13 .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主要功绩是A创立殿试B开通运河C统一全国D三征辽东14 . “和同为一家”体现了唐与_的关系日益密切。A朝鲜B日本C吐蕃D回纥二、综合题15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也”。元史地理志材料三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四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我们国家大、人口多,情况复杂,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赋予地方必要权力,让地方有更多的因地制宜的灵活性,发挥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整个经济的生机和活力。”唯实中国共产党关于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和实践请回答:(1)材料一中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地方行政体制。(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三中的主要观点。(4)综合上述四段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三、辨析题16 . 运用史学方法解决问题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古今,从无同铸一型的史迹。读史者于同中观异,异中观同,则往往得新理解焉.。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1)根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先生阐述的历史研究方法。材料二:唐太宗常说:人君好比是舟,人民好比是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他曾问大臣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答:“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她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规定以农业政绩的好坏作为对地方州县官员升贬的标准天校元年(690)年),“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他下令加强而且严格执行官吏的考选办法:并经常以有才识的京官外放为都督刺史,又以有政绩的地方调京任用,来增加他们的行政经验和办事能力。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据统计,玄宗执政期间,全国共建56个农田水利工程,相当于唐朝所修工程总数的20%以上。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能够维持百年盛世的原因。材料三:(3)诗中的“千里长河”此河在当时的分别连接抵达了南北的什么地方?是哪位皇帝下令开凿的?(4)材料三中两位作者谁的观点更符合史实,请简要说明理由。(5)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此河”的开通有哪些意义?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二、综合题1、三、辨析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