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检测)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4475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七年级同学的课后练习之一是要求依据下面朝代更选示意图概括时代特征。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2 . 中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中国古代出现人口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大规模的迁移是在( ) 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3-5世纪8-10世纪14-16世纪ABCD3 . “一曲都江堰,唱醉两千年”。4月5日,2014年中国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暨夏日旅游启动仪式在都江堰举行。时至今日,都江堰的汩汩清流已经成功滋润了天府之国两千多年。都江堰的修建者是( )A伊尹B李冰C李斯D嬴政4 . 唐太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写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它颁布前需要通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皇帝ABCD5 . 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忽必烈6 . 公元前210年,邯郸人去集市买米,要用的货币是( )ABCD7 .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史记B资治通鉴C春秋D汉书8 . 下列属于唐朝农民起义的领袖的是A安禄山B史思明C黄巢D郭子仪9 . 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的遗址C河姆渡人遗址D半坡遗址10 . 某外国朋友想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A云南元谋B浙江河姆渡C北京周口店D湖南道县11 . 东汉时改进了造纸术的是A黄帝B炎帝C仓颉D蔡伦12 . “祖率”是祖冲之的杰出贡献,它所属的领域是( )A医学B文学C建筑D数学13 . 盛唐时期的社会风气体现出的特点有( )兼容并蓄昂扬进取积极向上重文轻武ABCD14 . 小明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如图这样的知识线索,他学习的内容是A西汉的建立B东汉的兴亡C三国鼎立D西晋的短暂统一15 .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6 .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结论与史实不符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B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政权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D八王之乱西晋从此衰落17 . 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编著伤寒杂病论使用“麻沸散”进行手术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创编出强身健体的“五禽戏”ABCD18 .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A齐民要术B水经注C伤寒杂病论D缀术19 . 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很多国家建立孔子学院。下面哪一项能够佐证孔子“万世师表”的称号 ( )A提倡“为政以德”B主张无为而治C提出“仁”的学说D创办私学,广收门徒20 . 2011年3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该鼎反映了我国哪一个朝代的青铜制造水平?( )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汉21 . 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主题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22 .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曾对图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过评述,称他为“千古一帝”。下列说法符合他的是( )A扫六合,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巩固“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C并郡县,惩污吏,出现“光武中兴”D天下为家,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23 .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下列我国古代人物与科技文化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A祖冲之齐民要术B司马光史记C王羲之兰亭集序D张仲景女史箴图24 .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反映出大运河A加重了人民负担B加强了经济交流C导致了隋朝灭亡D促进了文化发展25 . 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其中主张要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可以追溯我国古代哪家思想?A法家B墨家C儒家D道家26 .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基本特征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B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C民族交往与民族汇聚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7 . 以下对唐诗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B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C现存五千多位诗人近两万首诗歌D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等28 . 下列事件发生在商朝的是( )A涿鹿之战B实行分封制C盘庚迁都D实行禅让制29 . 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30 . 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二、综合题31 .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根据材料说说“商君”变法能够使“国家富强”的经济措施是什么?材料二北魏虽然统一了北方,但要巩固政权,还必须解决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部落习俗密切相连,因此当时改革鲜卑旧的习俗,就成为北魏统治阶级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卢菡著不可不读的中国历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列出北魏“改革鲜卑旧的习俗”的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什么重要历史作用?(3)从上述两次改革中,你能够得到什么重要启示?32 . 材料一观察下列明长城示意图:材料二北京城有三重,故宫又称“紫禁城”,现在为“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回答问题(1)明长城的东西两端各在什么地方?(2)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长城?(3)明朝的北京城是谁营建的?(4)北京最早开始成为统一的封建王朝都城是在什么时代?当时的名字叫什么?(5)假如你是一位导游,有外国游客来参观游玩,你会为其推荐哪两个景点?33 . 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更崇高。行走在复兴之路上,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古代交往篇:(1)2015年,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延伸。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突出贡献的是哪位人物?(2)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在唐与天竺频繁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哪位高僧?(3)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从1405年开始,明成祖派遣哪位人物率领船队先后七次出使西洋?近代探索篇:(1)在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强国之路的探索。以学习西方技术为内容而进行的是哪次探索活动?(2)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20世纪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3)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哪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现代复兴篇:(1)1978年底,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目前,“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经成功实践,请写出我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的重要成就一例?(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什么理论?34 .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巨大飞跃,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某兴趣小组以“王朝更替制度创新”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王朝更替)(1)请你完成表格,记住夏、商、西周三代的更迭 朝代建立时间开国君主都城亡国君主夏阳城商约公元前1600年亳(后迁殷)西周公元前1046年镐京周幽王(制度创新)材料一:父传子,家天下(2)材料一中“家天下”的局面反映了产生统治者的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中的“子”指的是谁? (3)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一下,导致夏、商、西周这三个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材料二:(4)材料二反映的是周朝的什么制度?(5)请在材料二示意图对应的空格上填写人物相应的身份。(6)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该制度实施下受封者该履行什么样的义务?西周实施该制度有什么样的作用?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