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历史试题C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4440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历史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历史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历史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轮船招商局D湖北织布局2 . 以下改革没有涉及“土地私有” 问题的是 ( )A商鞅变法B1861年改革C新中国土地改革D戊戌变法3 . 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A河北曲阳B河南汝州C江西景德镇D河南开封4 .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描述正确的是(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法西斯轴心势力形成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凡尔登战役加快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ABCD5 . 对秦始皇的评价应侧重于A开拓疆域B统一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C统治残暴D南攻越族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6 . 维新变法运动中开办的一所新式学校,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这所高等学府是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国立清华大学D国立中山大学7 . 先进的生产工具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下图所示的农业工具的名称是A牛耕B筒车C直辕犁D曲辕犁8 .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典籍A韩非子B孙子兵法C道德经D论语9 .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诗中所反映的古代商道,最早应开始于A汉朝B南北朝C唐朝D宋朝10 .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对两宋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苏州、湖州是主要稻米产区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子”C大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舍D煤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燃料11 . 造成德国于1949年分裂为两个国家的原因有( )二战后美、苏、英、法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德国的民族矛盾激化“柏林危机”的发生美苏冷战的展开ABCD12 . 一位前苏共党员私下心情沉重地告诉一位作家:苏共在有约35万名党员的时候夺得政权,在有约550万名党员时打败希特勒,在有近2000万党员时丧失政权下列理解符合题意的是A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界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B二战期间苏联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法西斯国家C苏联改革失败,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过程D一个政党强大与否的标准与人数无关13 . 创立地洼学说的是原中南矿治学院教授A陈国达B袁隆平C刘筠D黄伯云14 . 南昌起义、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革命根据地的壮大B人民政权不断巩固C广大农民支援革命D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15 .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成功发射,合肥某校举行“新中国科技成就展”,选取了以下图片,其中我国最先取得的科技成就是ABCD16 . 元朝为管辖辽阔疆城,建立行省制度。根据元疆城图(局部)判断,我们的家乡莘县当时属于哪一行政机构的辖地( )A山东行省B河南江北行省C中书省D陕西行省17 .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B千金方C本草纲目D水经注18 . 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希腊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19 . 以下图片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依次是ABCD20 . 告别权力的瞬间中写道:“没有人像他那样,再一次将显赫的权力视若淡泊;没有人料想到,在辞去总司令14年之后的1797年,华盛顿会再度经历一个类似的历史场面。”说明华盛顿( )A领导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B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C废除了野蛮的黑人奴隶制度D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二、填空题21 . 目标:破袭日军的_,摧毁日伪据点。22 .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历史证明,制度的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进步(1)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 _ (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 新时期为完成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的创造性构想是。(3)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 体制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3 . 中国古代农业发达,农具和农学著作影响深远。(1)北朝贾思勰著的_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2)唐代时,出现的耕作工具_和灌溉工具“筒车”一直影响至今。 (3)被誉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_是一部与农业有关的著作,是明末清初的宋应星所著。24 . 近代清政府一次又一次的战败,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一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血泪史。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中国一步一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5 .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1)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开始于。 (2)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是。(3)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最高峰的国家是。三、判断题26 . 历史诊所:下列语句都存在一处错误,请找到错误并改正。(1)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掌管军事的是丞相。(2)汉武帝为巩固统治,在思想上采取“焚书坑儒”的措施。(3)汉武帝为巩固统治,在经济上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半两钱。(4)汉明帝时,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5)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扩大统治范围,夏朝实行了分封制。27 . 美国内战是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之间的矛盾激化的结果。( )28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改正:29 . 五四爱国运动的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30 . 观察下列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涂正确,否则涂。(1)图示可命名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2)A处理论诞生的标志是物种起源的发表。(3)B处的政权是指巴黎公社。(4)B处的政权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5)C处涉及的是俄国十月革命。(6)D处理论最早来到中国是在洋务运动时期。四、综合题31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天下和同为一家”,还“迎进来”,也“走出去”。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度。柳宗元材料二:唐朝的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著外来文化的精华。全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材料三:“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材料四: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可许”是对唐朝哪位君主的称呼?(2)唐代中日之间的交流也是盛况空前的。日本政府经常派使团到唐朝来交流学习。这种交流的使团被称作什么?你能举出唐朝对日本在文化方面影响的事例吗?(3)指出材料三中高度赞扬的是哪位历史人物?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哪里?“传法为重,舍身为轻”指的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指出,这位“僧人”是谁?“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发生在哪位帝王在位期间?32 . 交流才有发展,历史证明走改革开放道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对外交往路线图材料二: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材料三:乾隆皇帝在给英国国王的信函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请回答(1)从材料一你能看出唐朝对外交往具有怎样的特点?写出两例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史实。(2)材料二反映的史实与哪位封建帝王有关系?(3)材料三反映出乾隆皇帝思想是什么?为此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4)综上所述,我国古代对外政策呈现出怎样的趋势?33 .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央视一套隆重播出了电视剧中国192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0年壮丽辉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南湖红船”上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次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2)“八一枪声”宣告了什么?(3)“长征壮歌”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会议?此次会议确立了谁的领导地位?(4)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34 . 观察下列两组图片,回答问题。组图一组图二(1)根据所学知识,将两组图片进行正确搭配。(2)图(d)人物被称为什么?他还有哪些代表作品?(3)欣赏图(b),结合作者的希望,谈谈该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4)英雄交响曲雄厚、激昂的旋律曾使无数人感到心灵的震撼,结合作者的遭遇,谈谈你的认识。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填空题1、2、3、4、5、三、判断题1、2、3、4、5、四、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