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57233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陕西省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陕西省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xng)糜子(mi)冗杂(rng)油馍(m)B羁绊(j)脑畔(bn)晦暗(hu)戛然(ji)C眼眶(kun)幽悄(qio)粲然(cn)骠姚(pio)D磷火(ln)斡旋(w)亢奋(kng)挑衅(xn) 2 .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而面对社会问题,本应见义勇为的知识分子,却大多惶惶不知所措,只能用插科打诨、玩世不恭来消磨时光,“像牡蛎一样把自己藏在壳中”。这个病态社会的症结在哪儿,作为一只猫我实在弄不明白,所以只能把看到的故事用我觉得最有趣荒诞、新奇、夸张、诙谐的方式讲给你们听。A见义勇为B不知所措C插科打诨D症结3 . 阅读下面文字,选出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个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中国馆的“锦绣如意”体现着悠远绵长的东方智慧,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的特点。英国设计师受古丝绸之路的启发,用植物铺了一条“从北京到西方”的花园丝路,入口处是欧洲树种,核心区为北京乡土植物园艺是文明沟通与对话的桥梁,正如国外设计师的感受,“中国正在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互鉴中,一个美丽的中国必将神采奕奕地绽放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A第句中“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的特点”是病句。B第句将园艺比作“桥梁”,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园艺在沟通中西方文明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C第句里“中国正在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中的句号应移至下引号外。D第句中,“神采奕奕”多形容人精神饱满的样子,用在此处不恰当。4 .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今夜的林中,决不宜与将军射猎那从骑杂沓,传叫风声,会踏毁了这平整匀纤的雪地;朵朵火燎和生寒铁甲, _。A会划破这诗情画意的世界。B会扰乱了静冷的月光。C会惊起树上栖息的禽息。D会打搅这晶莹的雪月,空阔的山林。5 . 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位学生虽然都是外校的学生,但他们的表演对我校的师生并不陌生。(修改:将“他们的表演”和“我校的师生”调换位置。)B通过这次中学生知识竞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修改:将“通过”或“使”去掉。)C这个口号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致力于构建和谐美好的城市。(修改:将“美好的城市”改为“美好的愿望”。)D爱因斯坦是最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修改:“最杰出的”调整到“20世纪”后。)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是一朵无声花葛闪二十三年前,我在乡里邮局工作。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脚不停跺着地。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我一个人呆在办业务的窗口,其他几个同事一边偎依着火炉搓着手,一边聊着天。而我,因为最后一个办业务的人也离开了,索性就伏在桌上看起了报纸。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风雪。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龄在六十上下的老妇人。如此冷的天气,老妇人的衣着竟颇显单薄,铁青着脸色,双手一边不断搓着,一边哈着气。老妇人走近窗口,轻声问:“拍电报是这里吗? ”我点点头。“多少钱?”老妇人弱弱地问。“一毛五一个字。”我说,然后看她一身颇为寒碜的衣服,又追问了一句,“你要发电报?”要知道,那个年代里,若非太紧急的重大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嗯,”老太太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的一愕。接着,又一边絮絮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一边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现在我们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我心里一暖,放下了报纸,听着外面风雪的呼啸声,便细细端详起眼前的这个老妇人。老妇人满脸的皱褶,像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有的地方因为皮肤干裂,都裂开了巨大的口子。我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亲,和眼前的她竟是如此相像。“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 ”我问她,“字数越少,越省钱。”我提醒了她一句。老妇人低下头,思索了一阵子才说:“您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并且告诉他,妈妈很想他。”老太太说完,自己又在心底核算了一下,补充说,“十七八个字,是吧? ”我按照她要表达的意思,在心底默算一下,还真是。但是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便对她说:“大娘,您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简洁,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老妇人一听,显得很高兴,刚准备点头之际,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您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例如,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妈想你。”我笑了:“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您哪,不说这四个字,您儿子也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呢。”我特意地把“六毛”两个字加重了语气。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显然她似乎被我说的“六毛钱”给打动了。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不!”老妇人坚持要加上这四个字,还说,“我就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老妇人一边说,一边把钱数好了,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我,在我接钱的那一瞬间,老太太忽然轻轻握住我的手,说:“同志,我真的好想我儿子呢。”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就没了踪迹。只觉得,老太太那略微硌人的手掌间,传来的是一阵又一阵的鸟语花香。温暖,瞬间就在我心头铺展开来。原来,我们一直都觉得父母对我们的思念,是理所当然的。却很久都没有明白,母亲对我们的思念,却一直在我们的理解之外,像是一朵潜滋暗长的花儿,一直在无声中惊艳,于沉默中盛放。(读者2015年第23期)6 . 文章第二段中的划线句是什么描写,作用何在?7 . 老妇人面对“我”告诉她电报价格时,其心理活动十分微妙。作者通过特定词语巧妙地反映了这种变化,请依据文章内容,用原文词语填空。 听了报价,首先是短暂的( )在我的提醒下,低头思索,被精简后,显得( )而又再次被劝,在六毛钱上稍微( )最后( )要加上“妈妈想你”四个字。8 . 从下面语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接着,又一边絮絮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一边说。如此冷的天气,老妇人的衣着竟颇显单薄,铁青着脸色,双手一边不断搓着,一边哈着气。9 .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题目“爱是一朵无声花”的含义。10 .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19段的作用。(题文)满(孙君飞)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 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的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院子。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声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有了奇迹,有了满足,有了激动。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总是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还有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11 . (小题1)选文第段为什么不能删去?12 . (小题2)请分析第段句中加点词“镀亮”的表达效果。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13 . (小题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段划线的句子。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14 . (小题4)选文第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15 . (小题5)选文第段中父母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第段中,“我”却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三、句子默写16 . 古诗词考查(1)_,惟解漫天作雪飞。(2)竹里馆中表达诗人隐居却并不孤单的诗是_,_。(3)春夜洛城闻笛中最能抒发诗人感情的诗句是_,_。(4)因曰:“_,_。”康肃笑而遣之。(5)小弟闻姊来,_。(6)双兔傍地走,_?(7)士别三日,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复儿子书来信均悉,兹再汇汝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已告馨?汝苟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汝不应若是耳。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儿恃有汝父庇荫,固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函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负老人训也。(选文有改动)(注)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业:已经,稼稍:泛指农业劳动。17 .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儿自去国至今去(2)特汝去应若是耳是18 .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19 . 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五、作文20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是体验、感悟的过程,也是明理的过程。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我读懂了_”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要扣住横线上的词语,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件,表达自己思想的成熟和认识的提高,其中对人物形象、动作、神态乃至心理的描写恐怕都是不可少的哦!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字数不得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外阅读1、五、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