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56253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贵阳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贵阳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阳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信服(xn)黄晕(yn)渊博(yun)美不胜收(shng)B嗔怪(chn)派遣(qin)爱慕(m)畏罪潜逃(wi)C纯粹(shn)安慰(wi)和蔼(i)呼朋引伴(bn)D绽开(zhn)嘹亮(lio)贮蓄(zh)神采奕奕(y)2 . 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的火灾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放眼中国,毁于火灾的古建筑也不在少数。防火并非小事,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够影响一座古建筑的命运。希望这次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悲剧可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只有推进古建防火保护工作,就能不让悲剧再次重演。A第句B第句C第句D第句3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狭隘婆娑拈轻怕重精溢求精 、B枯瘠热枕断章取义、麻木不仁 、 C缅怀秀颀强聒不舍风尘仆仆D平庸显赫查言观色见异思迁4 .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B开展“护苗行动”,创建书香校园,师生在浸润的书香环境里,以书为伴,尽享天伦之乐。C毫无疑问,勤奋好学是他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D在读书汇报会上,张三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 )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5 . 这两段写父亲送别“我”的情景,其中写了父亲的以下行为:照看行李讲价钱拣定椅子嘱咐“我”路上小心_告别离去。6 .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动词,恰当的一项是( )A吊缩拉B攀勾搀C攀缩搀D吊勾扶7 . 作者在文中两次提及自己“聪明”,“聪明”在这里有什么含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由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8 . 这段文字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有_、_和_的特征。9 . 第句话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_。10 . 这段文字中有一个描写性的语句,它的序号是_,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11 . 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12 . 这段文字共九句话,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应该怎么划分?用“/”标示出来。 13 . 第句话中有两个词突出表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请把它找出来,然后简要地进行分析。三、句子默写14 . 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1)愚公移山的原因:_(2)愚公移山的目的:_(3)智叟嘲讽愚公的话:_(4)愚公认为山可以移走的原因:_(5)愚公移山的结果:_四、课内阅读根据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5 . 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转转不已已:停止。B谈笑有鸿儒鸿:大。C亭亭净植植:耸立的样子。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知晓事情。16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陋室铭)B求之地中(河中石兽)C一老河兵闻之(河中石兽)D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17 .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注)识:记住。厌:满足。好古:爱好古代文化。及:赶上,追上。鄙夫:鄙陋浅薄的人。亡:指自己没有的知识、技能、才能等。18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人不知而不愠_(2)不逾矩_(3)我叩其两端而竭焉_(4)勿施于人_19 .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站立)C人不堪其忧(能忍受)D其“恕”乎(大概,也许)20 . 翻译下列句子。(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21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历来就被奉为虚心好学的格言,但在今天看来是否太虚伪了?是否对自己的能力太不自信了?请联系实际谈谈。六、诗歌鉴赏22 .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早发唐韦庄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小题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小题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七、名著阅读23 . 名著阅读。在大草地中,走了十天,没有人烟。十天中几乎是不断下雨,落在这一带湿地上。只有循着本地山里人所认识的一些纵横交叉的窄狭的足印,才能穿过它的中部。在这里红军又损失了一些牲口和人。有许多人沉没入这种湿草的沼泽里,在他们的同志还没有来得及拯救的时候,他们已经没入水草看不见了。这里没有柴火,他们不得不吃青的麦粒和生的蔬菜。这里甚至没有树木来藏身,而行军轻便的红军又是没有带着帐篷的。在晚上,他们大家拥挤在一块芦苇下过夜,这简直是不能遮雨的。可是在这种艰苦锻炼中,他们也胜利地渡过了草地至少比起那些追赶他们的白军们来我们可以这样说。那些白军迷失了他们的路,等到摸索回去时,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没有受损失。上面语段选自本学期我们的必读名著,这部纪实作品的作者是。请在上文中选择一句作出阅读批注,要求写出句序,能结合作品内容和主题,表述清晰,准确。八、综合性学习24 . 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给“寒食节”下定义。寒食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节日。古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述的就是寒食节的风景。寒食节的时间是每年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相传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辅佐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文公烧山逼他出来,介子推抱树烧死。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在他死的这一天生火煮食,以后相沿成俗,叫做寒食禁火。邺中记附录中有关于人们过寒食节不生烟火、只吃醴酪等冷食的记载。寒食节虽不像端午节那样有名,但我国北方仍有在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场面。九、作文25 . 作文。以“凝视着那一轮明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内阅读1、五、课外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