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4294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太原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太原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原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以下文学常识中错误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所撰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C江南逢李龟年的作者杜甫,字子美,唐代诗人。“落花时节又逢君”叙述了诗人在暮春时节又和故人重逢的情景。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例如“舍弟”、“鄙人”是谦称,“贤弟”、“令爱”是尊称。2 .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张慌失措荡然无存永垂不朽提防B眼花缭乱名副其实响彻云宵泄气C不可名状独一无二丰功伟绩惊骇D锐不可挡月明风清转弯抹角覆灭3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古人的“谦称”,“敬称” 中,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对方的母亲为“令堂”,自己的弟弟为“舍弟”,妹妹为“舍妹”。B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分别写了“雨水”“白露” 两个节气。C范进中举中介绍范进参加乡试,乡试是科举制度中每三年举行的一次全省考试,由秀才去应试,考中者成为“进士”。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和俄国作家契诃夫,美国作家欧.亨利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4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嗥鸣(ho)凛冽一如即往(j)鲜为人知B诘问(ji)烦躁忍俊不禁(jn)无精打采C炽痛(zh)塌败沥尽心血(yu)断壁残桓D咀嚼(ju)骷髅扑朔迷离(su)眼花瞭乱5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B当巨大灾难来临时,全国人民总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渡难关。C某旅游景点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D北京场馆“鸟巢”与“水立方”虽出自不同设计师之手,却有异曲同工之妙。6 . 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B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C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D今年5月31日是第22个“世界无烟日”,北京爱卫会发出了当天17:31分至18:31分全国公众禁烟一小时。二、字词书写7 . 请在下边的括号内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他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hung(_)逃窜着。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茬儿chu(_)破了他的脚。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组合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小小说)生死抉择喊 雷傍晚时分,滔滔洪水铺天盖地而来!舍不得离开家园又终于不得不离开家园的刘大爷,看到洪水已经漫上桥面,才拄着拐杖,扶着桥栏杆,带着孙儿,小心翼翼地涉水过桥。走着走着,他突然发现原本好端端的桥栏杆有一两丈不见了,于是用木杖探试,才知道这座五孔桥中间的一孔已被洪水冲塌。多危险哪要不是这断栏杆提醒他,爷孙俩再往前跨出一步,就会双双葬身激流之中!于是爷孙俩赶紧掉头往回走,打算爬上屋后的小山逃生避险。爷孙俩刚走回桥头,就看见不远处有一辆汽车正向大桥开过来。险在眉睫!刘大爷当机立断,赶紧迎着这辆汽车奔去,站在公路中间,频频挥动手中的木杖示意并大声呼喊:“大桥断了!”然而不知为什么,车上那位留着长发的司机不仅没有因此停车,反而突然加大马力,不顾有木杖阻挡,快速绕过立在路当中的刘大爷,猛地冲上断桥,在刘大爷雷喊风吼般的“啊呀”声中冲入河底。“爷爷,这位叔叔为什么要自个儿寻死?”“孩子,你不懂。他不是寻死,而是求生!他加大马力是为了尽快逃离险境。”刘大爷一边惋惜地拾起被车碾断了的木杖,一边说。“你给他挥手,他为什么不肯停车?”“风声雨声太大,他听不见我的喊声,他误认为咱爷孙俩要搭他的车逃难,他不愿为咱耽误他宝贵的时间,可是他哪里知道前边等他的是这样一条死路!唉,可惜我的木杖太短,没能挡住他。”“他怎么敢碾断你的木杖?”“这是非常时期。别说碾断一根木杖,甚至还可能把我撞倒,从我身上碾过去呢。”“爷爷,洪水越来越大了,咱们还是赶快上山吧,犯不着在这儿拿生命去冒险。”“我还要等一等。你听,远处又有汽车开过来了。我还得在这儿拦车,把大桥断了的消息告诉他们。你先抄小路上山,别在这儿等我。”“如果他们还像刚才那位叔叔那样,甚至对着你开过来怎么办?”“不能这样想。世上的人不都是一个样。如果再过来的司机仍误认为我要搭车逃难,却愿意把车停下来,那么他就因此得知这一险情,同时也会因此大难不死。如果如果他不肯停下,一意孤行,硬要去死,咱也挡不住。是死是活,现在只能让人家去选择。但是我绝不能见死不救!”正说话间,又一辆汽车驶近了大桥。刘大爷猛地推了孙子一掌,吼道:“你快走!”紧接着几大步跨过去,视死如归地又一次站在了公路中间。(选自喊雷生死抉择,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05月版)(文本二议论性文本)小小说讲究语言的精练、结构的旖旎,更讲究结尾的出人意料。读者没有猜到(或者猜到结局有难度) ,而作家想到了,并且是合情合理、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结局,就是好的结尾。只有一味追求离奇古怪,却违反事物发展变化规律、违背生活逻辑的为“奇”而“奇”的结尾,才被读者所厌弃,被评论者所批斥,才没有市场。只要符合生活与事物的逻辑,出人意料的结尾,应该是小小说人的毕生追求。优秀的小小说关注“意料之外”的情节,更着意于超越“意料之外”的内容经营,因而其立意不是局限的、固着的,而是具有变动性、延展性、可扩充性。从语言到情节到整个文本都具有很强的艺术张力,具有金玉般的质地、经典性的魅力。 斯里兰卡作家希万迪拉纳辛哈的漂亮的女佣,表面上看是一篇反映家庭生活的作品,实质上却是一篇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作家追求的是“意料之外”,更是 “不止于意料之外”,实现了对于单纯的“意料之外”的超越。 漂亮的女佣情节是这样的: 一对夫妇找了一个漂亮的女佣,很能干,夫妇很满意。但是不久她提出辞职,问她为啥,她说她怀孕了。这对夫妻不能生养,提出只要她留下,他们愿意收养孩子。于是女佣留下了。但过了不久,女佣又说她怀孕了,又要辞职。夫妻俩再次挽留她并说要收养孩子。如是三次。可是过了不久,女佣又一次找到主人,语气坚定地要求辞职。读者读到这里,一般都会猜测结尾。比如顺着阅读惯性认为女佣又怀孕了,甚至会猜测男主人是这些孩子的生身父亲,这一次要走的人可能是女主人。这样的结局挺合“出人意料”的规则,符合小小说的“规矩”,也符合生活的逻辑。但是,作家给出的结尾却不是这样的。作家给出的结尾初读似乎味道有点淡,但它耐得住你仔细品味,而且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漂亮的女佣的结尾是这样的: 女佣再次摇摇头: “我一定要走,现在,这里的孩子太多,我实在照顾不过来了。” 仅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这里的孩子太多,我实在照顾不过来了”是一个提出辞职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如果知道这些孩子都是女佣所生,你就会对于女佣的思维哭笑不得了。住在别人的家里,吃别人给的饭,穿别人给的衣,用别人的物资供奉着自己的孩子,还拿着一份薪水,却嫌工作累,要辞职离开。引发读者对于资本主义社会里家庭生活的深层思考:一切都被物化了。承继关系是一种纸上契约关系,血脉的延续则一文不值。而没有物质基础的亲情,是一种可怜的、苍白的痈赘。小小说关注人类普遍的生存处境,使文本从个体走向群体,从偶然现象进入必然世界。小小说达到这个地步,就搭上“经典”这部列车,而与小幽默、小玩意儿划清了界限。 “意料之外”是对于文本的“常规”情节走向的一种转折,所看重的是故事性、趣味性、可读性,“不止于意料之外”所看重的则是故事背后的意蕴,它追求更有趣味和更加可读。作家如何从追求“意料之外”到追求“不止于意料之外”,与作家的思想境界密切相关。如上,作家的思想境界高,不把女佣的生活变故作为一种偶然事件去考量,而是将其置放在社会生活大背景下作为一种必然结局去思考,这样才达到了“不止于意料之外”的结局。(选自徐小红小小说:不止于“意料之外”,有删改)8 . 阅读(文本一),完成下面问题。(1)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中“刘大爷”这一人物形象的品质。(2)阅读文中画线句子,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傍晚时分,滔滔洪水铺天盖地而来!(请分析小说第一段的作用。)车上那位留着长发的司机不仅没有因此停车,反而突然加大马力,不顾有木杖阻挡,快速绕过立在路当中的刘大爷,猛地冲上断桥,在刘大爷雷喊风吼般的“啊呀”声中冲入河底。(句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9 . 阅读(文本二),完成填空。作者认为小小说的创作应该追求_(摘录原文句子填空),这句话的意思是(2)_。10 . 如果让你续写(文本一),你的情节设置是让下一辆汽车停下来还是冲过去?请结合(文本二)的理论,说明你这样设置的理由。11 . 晓霞发现小说家对于小说中道具的选择很有意思。请你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文本一)中的道具“木杖”和儒林外史中的道具“箸”(筷子)的作用。(链接一小说片段)两人进来,先是静斋见过,范进上来叙师生之礼。汤知县再三谦让,奉坐吃茶,同静斋叙了些阔别的话;又把范进的文章称赞了一番,问道:“因何不去会试?”范进方才说道:“先母见背,遵制丁忧。”汤知县大惊,忙叫换去了吉服;拱进后堂,摆上酒来。席上燕窝、鸡、鸭,此外就是广东出的柔鱼、苦瓜,也做两碗。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选自儒林外史第四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链接二议论性文章片段)道具,在小说艺术美的创造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体运用也是千变万化,因题材、主题而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就是它必须是情节的血肉, 应该具有高度的有机性和合情理性。契诃夫说:“凡是跟小说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一概得毫不留情地删掉。要是您在头一章里提到墙上挂着枪, 那么在第二章或者第三章里就一定得开枪。如果不开枪,那管枪就不必挂在那儿。”小说中的道具,不是由主观随意性左右的“牵线木偶” , 招之即来, 挥之即去, 而应参预情节的发展过程, 是作品的整体统一的美不可缺少的因素, 起着烘托性格、创造意境、揭示主题的作用, 这是道具的有机性。道具的设置还应该是合情合理的, 有坚实的社会生活基础, 符合作品中的规定情境、人物独特的性格以及具体的人物关系的要求。(选自谢明德小说中的“道具”,有删改)(1)“木杖”(生死抉择):_(2)“箸”(儒林外史):_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2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非学无以广才(_)(2)险躁则不能治性(_)(3)不亦说乎(_)(4)切问而近思(_)13 .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五十而知天命B学而不思则罔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D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14 . 下面对甲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诫子书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他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B文章只概括了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C文章通过智慧理性、简练严谨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后人留存有多篇诫子书。D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勉励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15 .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6 . 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 ,结合诫子书和十二章(节选),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五、情景默写17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非淡泊无以明志,_。_,思而不学则殆。_,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月,是诗人的宠儿。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中将月亮人化,借月抒怀的诗句是_,_;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里写出大漠似雪,月华如霜的诗句是_,_。六、诗歌鉴赏18 .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问题。(南吕)四块玉马嵬坡马致远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结合全曲,试分析“霓裳便是中原乱”一句在本曲的作用。七、语言表达19 . (题文)下面是某中学暑假“平遥古城三日行”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八、名著阅读20 . 根据骆驼祥子一书的相关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这话是(填人名)说的。请说说这本书的题目“骆驼祥子”包含了哪些含义?刚进入北京城,祥子是一个勤劳、要强、有梦想、爱面子的人,在小说结尾,他成了一个自私、无赖、自甘堕落的社会渣滓。请回答造成他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有哪些?九、综合性学习21 . 综合性学习。同学们想拍摄一个以“毕业成长”为主题的微纪录片,请你帮助策划。你会建议选取校园里的哪个场景拍摄哪些镜头?并请说出缘由。(不少于40字)十、作文22 . 按要求作文岁月的流逝,带给我们每个人一份礼物。健康的身体、丰富的学识是礼物,难忘的经历、深刻的教训也是礼物这些礼物,无不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一笔珍贵的财富。请以岁月的礼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四、对比阅读1、五、情景默写1、六、诗歌鉴赏1、七、语言表达1、八、名著阅读1、九、综合性学习1、十、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