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39019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得人们很少有机会停下脚步,去欣赏沿途的美景。B由于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到多个国家进行国事访问,使我国外交又向新的征程迈进一步。C为了防止疫情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治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D身形瘦弱的老吴和弟弟总喜欢在东湖边上欣赏城市的美景。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争执、激荡、可能、惭愧”这四个词语都是动词。B“狭隘、见利忘义、丑陋、愚蠢”这四个词语中没有中性词。C“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这句话中既有数词也有量词。D“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读书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亢不俗不谄。贾平凹读书不能保证命运会更好地对待你,但是可以保证你更好地对待命运。你所遇到的所有困惑在书中都有答案。读书是成本最低(甲)最大的一种投资。读书是一个缓慢变现的过程,但是会持续变现。白岩松(材料二)人类文明的成果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每个国家都有几部经典,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就文学经典而言,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雨果,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德国的歌德,丹麦的(乙)等,都是进入国民基础教育,扎根在青少年心上,成为一个民族年轻一代精神“底子”的。具体到中国,要在中学开设四门经典选修课:论语、庄子选读,唐诗选读,红楼梦选读,鲁迅作品选读。当然,究竟哪些是我们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该在中学开设什么经典选读课,这是可以讨论的,但经典阅读,实在是民族精神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应该认真对待的。钱理群(材料三)真正的读书,是学习与创造的结合。读书不仅是信息的输入,还要边读边消化、吸收、生发、开拓,并进行实际运用。所以读书非经处理就不能为读者所用,而且最好是“趁热打铁”。可以借用“热处理”这种金属加工工艺的名称,“热处理”的具体表现就是在读书过程中始终开动脑筋,全面调动智能因素,即不仅借助记忆力来尽可能记住它,还善于联想、想象与思考,这样所读的书才能至少有一部分在你脑中“发酵”,你的收获也就不仅仅限于书中提供的内容。知识的实际运用最为多见的表现是写文章。写是边学习边创造过程中最为艰苦的一环。写文章也不是一切都想好了再写,而是必须在写的过程中加深学习、加深思考,并在语言上字斟句酌,力求准确而有“寸劲”。有时为了琢磨一句话,可能用掉一两个小时,看起来效益太差,实际是对思维能力的最大训练。也有人一辈子过不了写作关,就因为没在写作的(丙)、分寸感上用功夫。金开诚3 . 三则材料围绕读书的话题,从_、_、_三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分析。4 . 根据上下文,将材料中(甲)(乙)(丙)处的内容补充完整。5 . (材料二)中提到的论语和鲁迅作品,我们本学期都接触过,请选择其中一部,结合自身体验,谈谈这部作品如何给我们民族年轻一代打下精神的“底子”。阅读下面的文章 , 然后完成各题。父亲张枫霞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 , 然而 , 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 , 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 , 心里便有了比较 , 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 , 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 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可是, 我考上了县一中, 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已不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 要不 ,别让妮子上了 ?”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 : “哪能 ! 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 , 咱们不能太偏心。”就为这一句话, 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 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 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我跟在父亲身后 , 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 我又一次被感动了。 在心里默默发誓: 不学出个样子来, 无颜面对父亲。等翻过两座山, 骄阳更加炽烈 , 找到一块小树荫劝父亲休息一会儿。A.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 , 还不及放到嘴里 , 便被父亲劈手夺去 , 他瞪我一眼 说 : “这是卖的 , 有你吃的。”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 , 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 : “ 这不一样吃吗 ?”停了停又说 :“住校可不比在家里, 动一动就得花钱, 饭可以吃差点 , 但一定得吃饱。星期天不要往回跑 , 家里也不指望你干活, 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B.接着他自个笑了 :“没想到俺妮子还挺聪明 , 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 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 , 兴许能挣几个钱 , 你要有本事啊 , 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 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 , 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兴。到学校门口, 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 , 他则去卖那筐桃子。等到报到完去城里找他 , 父亲已经走了。我想, 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 , 翻山越岭 , 还得走二十里地啊 ! 三年高中, 我真的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 , 当然都是些歪七裂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子。冬天天短 , 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 , 见到我 , 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 , 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 , 硬邦邦的全是冰棱茬。中午 , 我们爷俩把饼泡在开水里 , 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 , 吃得有滋有味。夏日 , 父亲捎带着卖桃 , 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膛晒成了酱紫色。 赶到学校已近中午 , 我把早已晾好的白开水递过去 , 父亲一口气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都是当天来当天走 , 三年里 , 他走了他原来几十年走过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三年后 , 我由县城读到了省城 , 甭说父亲的大半年收成 , 就是他的全部收成也难以应付我的高额学费了。父亲说 : “不要紧 , 先到处借借。不就是四年吗 ? 我用六年时间 , 六年不行十年 , 赶我死之前咋也能把它还清。 ” 我无言 , 我只是在心里对父亲说 : 我决不会让您用六年十年时间去还债 , 您就等着我慢慢地还您的债吧。 也和三年前一样 , 父亲挑着行李送我上学 , 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 , 而是阴雨霏霏 。 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 , 我倒有些不习惯 , 怪他过于奢侈。C.“你都成大学生了 , 吃个好桃子 , 配!” 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 , 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 , 我要送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往下 , 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个的宿舍 , 我知道 , 那样父亲一夜都不会安心 。所以 , 也只好随他去了 。下过雨后 , 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 , 再加上一天的颠簸我实在太累了 , 躺在床上不一会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 突然 , 辅导员刘老师把我叫醒 , 她说 , 我父亲为了省 15 元的住宿费 , 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此刻 , 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我扑过去 , 抱住他 , 哭着求他 : “ 为了我 , 爸爸 , 请您爱惜自己。” 宿舍的七姐妹齐刷刷地站在身后 , 哽咽着说 : “就住在我们宿舍 , 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 可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 ?” 刘老师还很年轻 , 和其他人一样 , 眼里已经含满了泪水。“。”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啊 ! 他是父亲 , 他是勤劳又拙朴的农民父亲。6 . 文章第段作者就写 “ 父亲不是特别地喜欢我”“ 不懂得什么叫爱”, 这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 ?7 . 我”对父亲看法的改变源于“ 我 ”的两次感动。请结合文意概括出让“ 我”感动的具体内容。第一次感动是:_第二次感动是:_8 . 文中对父亲的语言行动进行了多次细腻而生动地描写 , 使父亲的形象栩栩如生。请从文中画线的 ABC 三处中任选两处 , 简要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或心理?9 . 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不仅感动了我 , 也感动了我同寝室的姐妹。请你结合上下语境, 在第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 使之充分表现姐妹们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动。三、文言文阅读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能以索持犀牛却行。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积功授青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偏将军。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忧之。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大呼,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以功授閤门宣赞舍人。(注)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却行:倒退而行。保安军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閤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擢:提拔。鹘击:像鹘一样猛击。鹘:鸷鸟。10 .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敌 骑 数 千 四 面 集11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世忠忧之_ 备悉敌情_12 . 说说“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的意思。_13 . 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解元的哪两个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_四、对比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湖心亭看雪(明)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自为墓志铭(节选)(明)张岱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婵,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14 .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是日更定矣”与“更有痴似相公者”的“更”。B“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的“白”。C“湖中人鸟声俱绝”与“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俱”。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与“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客”。15 . 甲文描写景物有如摄影机运用镜头,随着视线的移动而捕捉精彩的画面。本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即是以由上而下天云山水)的运镜方式写景。下列各句,运用了不同手法的一项是( )A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记)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随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D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16 . 甲文第二段所用的量词:痕、点、芥、粒,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说说你的发现。_17 .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所 存 者 破 床 碎 几 折 鼎 病 琴 与 残 书 数 帙 。_18 .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你是怎样理解“相公痴”的?联系甲乙两文说说你的理解。_五、句子默写19 . 下列古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蒹葭苍苍,白露未霜。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六、名著阅读20 . 作家作品及古诗文填空(1)“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它出自_ _(书名),作者是(国籍)的(作者),文中的主人公是_。(2)少壮不努力,。长歌行(3)树树皆秋色,。野望(4)迷津欲有问,。早寒江上有怀七、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为了积极响应安顺教育系统创建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安顺、实力西秀、平安西秀、开放西秀、文明西秀”目标,大力推进“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21 . 如果你班就此活动召开一个主题班会,你作为主持人,请你拟写此次活动主持词。(80字左右)22 . 请为此次活动设计四种活动方式。(主题班会除外)23 . 要建设文明西秀,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你是怎样践行此活动的。24 . 请你围绕“文明”主题拟一条宣传标语。八、作文25 . 请以“心里美滋滋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和人名。书写工整、规范。九、其他26 . 请将下面的词语用楷体准确规范地抄写在格内。宽以待人,厚德载物。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四、对比阅读1、五、句子默写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九、其他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