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练习)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3884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堤A市北“语文老师的视界”微信公众号经过精心策划,栏目办得绘声绘色,深受好评。B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中国书法永载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担当,任重道远。C我们在引用他人著作中的语句时,首先要理解所引用语句的愿意,切不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D鲁迅的小说寓意深刻,发人深省,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入木三分。2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试想,作为民间文学的神话故事讲述、戏曲音乐表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离开了人,离开了特定的表演空间,离开了特定的器具道具,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存在吗?这使得楹联这种诗性的、教谕性的可视文化有淡出日常生活之虞。比如,厨房设施基本将“灶神”挤出了人们的生活空间。比如,居住空间没有给“楹联文化”留下位置。但在城市化过程中,人们往往压缩和限制了文化的物质的生存空间。失去了灶神信仰的春节文化,多少是一种缺憾。ABCD3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狼藉/慰藉遒劲/疾风劲草步履蹒跚/春意阑珊B濒临/频率倔强/强词夺理不屑一顾/惟妙惟肖C嶙峋/粼粼参观/参差不齐坦荡如砥/同仇敌忾D纤维/拉纤阻塞/塞翁失马鹤立鸡群/以邻为壑二、现代文阅读书房的窗子杨振声唉,先生,我是连一间书房都没得,你可别见笑。正因为没得,才想得厉害,我不但想到书房,连书房里每一角落,我都布置好了。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地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但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陆放翁的“一窗晴日写黄庭”,大概指的是南窗。我不反对南窗的光朗与健康,特别在北方的冬天,南窗放进满屋的晴日,你随便拿一本书坐在窗下取暖,书页上的诗句全浸润在金色的光浪中,你书桌旁若有一盆腊梅那就更好。腊梅在阳光的照耀下荡漾着芬芳,把几枝疏脱的影子漫画在新洒扫的蓝砖地上,如漆墨画。天知道,那是一种清居的享受。东窗在初红里迎着朝暾,你起来开了格扇,放进一屋的清新。朝气洗涤了昨宵一梦荒唐,使人精神清振,与宇宙万物一体更新。假设你窗外有一株古梅或是海棠,你可以看“朝日红妆”;有海,你可以看“海日生残夜”;一无所有,你还可以看朝霞的艳红。“挂起西窗浪接天”这样的西窗,不独坡翁喜欢,我们谁都喜欢。然而西窗的风趣,正不止此,压山的红日徘徊于西窗之际,照出书房里一种透明的宁静,苍蝇的搓脚,微尘的轻游,都带些倦意了。人在一日的劳动后,带着微疲放下工作,舒适地坐下来吃一杯热茶,开窗西望,太阳已隐到山后了。田间小径上疏落地走着荷锄归来的农夫,隐约听到母牛哞哞的在唤着小犊同归,山色此时已由微红而深紫,而黝蓝。苍然暮色也渐渐笼上山脚的树林。西天上独有一缕镶着黄边的白云冉冉而行。然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种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徽”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阴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这里不只是光度的问题,而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的内向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北窗的光强,这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你说古老的粉墙?一点不错。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青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它与清晨太阳未出以前的天光,及太阳初下夕露未滋时湖面上的水光,同是一样的清幽。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雨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泛出一片青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要得”。(原文有删改)4 . 作者笔下不同朝向的窗给人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阅读全文,填空。南窗带给我_之感,东窗带给我_之感,西窗带给我宁静、舒适,让人感到惬意的感受,北窗带给我_之感。5 .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的画线句子。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6 . 作者独喜欢北窗,写南窗、东窗、西窗的文字能否删去?说说你的理由。7 . 作家彭定安说,本文作者对窗子的认识“已经进入审美的态度和境界,而不是纯实际的和实用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日益广泛的友好往来,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频频出访,轰动了全世界。许多国家以能够获得中国政府所赠送的大熊猫为殊荣。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1972年10月,中国政府赠送的大熊猫“兰兰”到达日本上野动物园,在头九个月里,“兰兰”在东京不幸病故时,3000万日本人向“兰兰”致哀。日本首相也发表讲话,痛悼“兰兰”离世!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8 . 文中画线的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9 . 选文写日本掀起了“熊猫热”,其作用是( )A突出说明日本人民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B由面到点具体说明轰动效应的盛况。C突出说明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即使友好使者是一只熊猫,也一样热情。D具体说明熊猫的珍贵。10 . 对于大“熊猫”的学名为什么将错就错?11 . 关于大熊猫活动范围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大熊猫没有冬眠的习惯。B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C大熊猫能在树上活动,但不会在水里游泳。D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12 . 从选文最后一段话中可以看出,“3000米以下”和“3000米以上”的区别主要是什么?三、句子默写13 . 名句积累与运用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王安石登飞来峰)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_,_。(崔颢黄鹤楼)3)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品德高尚之人,总是无私地为他人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花为喻,表明这一情怀的句子是:_,_。5)陶渊明的饮酒一诗中,反映诗人物我合一,悠然自在心境的句子是_,_。6)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_,_。7)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千古志士平生抱负句子是_,_。8)杜牧在泊秦淮中借批评歌女来讽刺统治者沉迷享受、不能居安思危的诗句是:_,_。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4 .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山门圮于河 尔辈不能究物理阅十余岁 不亦颠乎15 . 翻译下列句子。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16 .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B从表达方式来看,文章以记叙为主,最后一句的议论揭示了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C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D文章启示我们: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仅靠主观判断,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17 . 结合链接材料和原文,说说为什么楚人找不到剑,而老河兵的方法却可以成功找到石兽? 链接材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注释:遽(j):立即。 契:用刀雕刻。五、语言表达18 . 阅读下面相关材料,谈谈国外在垃圾处理方面给予我们哪些启示?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不够具体,分类回收的垃圾桶也不统一,“混装”“混运”现象严重,导致终端处理成本大大增加。而且垃圾终端处理多为就近填埋,这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还会严重污染土地及水源。据了解,许多国家在垃圾处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如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制定了资源复原法固体废弃物处置法等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日本在各个学段均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每年都会组织小学阶段的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英国每个家庭都有三个颜色不同的垃圾桶,环卫部门的垃圾车也相应分成三种颜色,回收垃圾时三辆车同时工作。六、名著阅读结合名著海底两万里整本书内容及下面节选文字,回答问题我又等了些时候,然后到客厅去。大针正指两点半,十分钟内,海潮就要达到最高点了。如果尼摩船长没有许狂妄的诺言,那么诺第留斯号立即就要脱离礁石了。不然的话,那在它能离开珊瑚石床之前,恐怕还要这样度过不知多少年月呢。可是,不久就在船身上感到有些作为前奏的抖颤。我听到珊瑚石上石灰质形成的不平表面在船边上摩擦,沙沙作响了。两点三十五分,尼摩船长出现在客厅中。“我们要开行了。”他说。“啊!”我喊一声。“我下了命令,要打开嵌板。”“那些巴布亚人呢?”“哪些巴布亚人?”尼摩船长回答,同时轻轻地耸一耸肩。“他们不是要走进诺第留斯号里面来吗?”“怎样进来?”“从您叫人打开的嵌板进来。”“阿龙纳斯先生,”尼摩船长安静地回答,“人们不能这样随便从嵌板进来,就是它们开着也不能。”我眼盯着船长。“您不明白吗?”他对我说。“一点不明白。”“那么,您来吧,您就可以看见了。”我向中央铁梯走去。尼德兰和康塞尔在那里,他们心中很奇怪,正看着船上的人员把嵌板打开,同时疯狂可怕的大声叫唤在外面震天价响。嵌板的外面放下来了。怕人的二十副脸孔现出来了。但第一个土人,那个把手放在铁梯扶手上的,马上被一种神秘不可见的力量推到后面去,他发出怕人的叫喊,做出奇怪的跳跃逃跑。他的十个同伴陆续前来按扶手,十个也得到相同的命运,受到打击,向后逃走。康塞尔乐得发狂了。尼德兰由于他急躁的天性所驱使,跑到楼梯上去。但是,一当他两手抓住扶手的时候,他也被击惯倒。“有鬼!有鬼!”他喊,“我被雷打了!”(节选自尼摩船长的闪电)19 . 结合选段,联系小说内容,说说诺第留斯号当时遇到了什么难题。20 . 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上述情节中尼摩船长的性格特点。21 . 海底两万里一书“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一下小说的这一特点。七、作文22 . 今年的中秋节又有三天假期,这使许多人得以比较从容地和家人在一起,品月饼,赏明月,共享天伦。你的中秋佳节是怎么过的?你有怎样的深切感受?请你把这些写一写,大家做个交流。题目:过中秋(横线上可填“快快乐乐”、“平平淡淡”、“闷闷不乐”)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字数不少于500字。3、不要出现或暗示班级姓名等。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内阅读1、五、语言表达1、六、名著阅读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