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练习)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31603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颔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颈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二、字词书写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读书是一种精神的漫游,是一种心灵的拔涉;是沉重之外的飘逸,是静默之中的摇曳,是心无旁骛的涟漪。书的浩瀚不容轻q,书的神圣不可亵渎。读得一本好书,如同读出一片护佑脆弱的绿荫,一股滋润荒芜的甘露,一缕舒缓焦虑的清风,。(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摇曳(_)轻q(_)亵(_)渎(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3)文中“心无旁骛”中“骛”的意思是_。(4)仿照前文在画线的地方拟写一句话,使句子完整通顺。_。三、现代文阅读我和我妈李一诺我妈38岁那年,和我爸离了婚,带着12岁的我,成了单亲妈妈。我回顾自己的成长,那是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爸和我妈都是好人,但从我记事的时候起,他俩就不幸福。离婚时,我妈征求我的意见,让我自己选跟爸爸还是跟妈妈,我那时候其实和她并不是很亲,但我还是选择跟了她。我妈其实是个“女强人”。40岁不到在3000多人的化工厂做总工程师,副厂长,也是那里第一个女总工程师。我记忆里,她几乎天天加班,到家也经常看书写东西,工作事业对她好像永远比家庭重要。但是对我, 她从来不强势。我小时候不愿意吃药,她就装得很可怜很夸张地哭:“哎呀,孩子不吃药我愁死了,怎么办啊?”(A)我就很大义凛然地一口把药吃了。现在想想,也算“游戏力”的成功实践了。后来我有零用钱,要自己买路边摊上的衣服,她说:“你喜欢就买。”我买了以后发现衣服是质量果然很差,之后我就不买了。从记事起,我自己的事都是自己做决定,从剪什么样的头发,穿什么衣服,穿多少衣服,吃什么,吃多少,更别说以后的上学,工作的各种选择。现在自己当了妈,觉得做到这些其实不容易。我妈爱说的一句话,是“都已经这样了,想办法呗”。这对我其实有很大的影响,就是遇到问题时,第一个反应是想办法。 她婚姻失败,但“已经这样了”,愁眉苦脸也没用。不如“该干嘛干嘛”。我记忆里那段时间,她从来没真的低落,或者至少没让我看到。现在想想,我妈妈这种对待失败的态度,也是我后来心理变得“强大”的很重要的一块基石。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一次化工厂出事故大爆炸,听我妈同事说,所有人都往外跑,唯有我妈朝着爆炸现场往里跑。我后来问我妈:“你不怕死么?”我妈说:“那时候就一个想法我是搞技术的,出了这么大事故,我不去谁去?”有决断,敢担当,这是我妈对我很大的影响。我上清华那会儿,我妈搬来北京, 偶尔周末从南城来看我。(B)为了省钱,她都是骑自行车来,得骑一个多小时。那时候,我和很多刚进清华的学生一样,压力巨大,每天早出晚归,还是觉得学习时间不够用。我妈看着我愁眉苦脸的样子,想了想, 说了一句我现在都记得的话: “哎,去它的吧!生活多美好,走,咱俩出去玩玩,放松放松。”我们骑车往外走的时候,路边有卖猕猴桃的。猕猴桃那时候属于稀罕东西,我还记得,得10元钱一斤。我一直省得很,一顿饭花两三块钱而已。我妈二话没说,掏出钱买了四五个,我们俩像小孩子一样坐在路边,剥皮吃掉。 然后骑车去天坛,一路上我就像自由的小鸟, 那些压抑在说说笑笑里都烟消云散了。现在回想,那个周末,10元钱一斤的猕猴桃、遥远的天坛、小个子的妈妈骑着有点够不到脚蹬的自行车的那一幕,是我清华时光的一个大亮点和转折点。妈妈没有替我在学习上想办法,而是带我出去撒撒野,现在想想是多大的智慧。写这文章的时候,妈妈在美国帮我带孩子。她每天上午去上英语课,有了进步像孩子一样高兴。我早上开车送她,看着她背着书包穿过马路,走向教室身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所以用这篇文章献给我的妈妈,感谢你的智慧、勇气和真性情!我的名字叫李一诺,是我16 岁那年,我自己起的。妈妈离婚,我选择了跟妈妈娃。安是没有当年离婚的妈妈,就没有今天的李一诺了。(选自读者.校园版2016年第11期,有删改)3 . 概括文章写了哪些妈妈对“我”影响深远的事。4 . 本文的语言虽平实,却极具表现力。请对(A)(B)两句进行赏析。(A)我就很大义凛然地一口把药吃了。(B)为了省钱,她都是骑自行车来,得骑一个多小时。5 . 文章第段划横线的三句话都是对妈妈的语言描写。结合上下文,说说从这些语句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妈妈。6 . 读完此文,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说父母对你的有益影响。消逝的“放学路上”王开岭“小呀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呀,没有学问呀无脸见爹娘。”30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当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下午四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塞满了。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在空中结成一团热云。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只能用“失物招领”来形容。从前,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放学路上。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语言、腔调扮相、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乃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我孩提时代几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皆上演在其中。它的每一条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很难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我越来越觉得如今孩子尤其大城市孩子,是没有“发小”的一代,没有老街生的一代,没有街坊和故园的一代。那天,忽收一条短信:“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我愣了,以为恶作剧。可很快,我对它亲热起来:30年前,类似的唤声曾无数次在一个个傍晚响起,飘过一条条小巷,飘进我东躲西藏的耳朵里。传统老街上,一个贪玩的孩子每天都会遭遇这样的通缉,除了家长的嗓门,街坊邻居和小伙伴也会帮着喊。感动之余,我暗暗为自己的童年庆幸。如果说我们那代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则是温室童年、会所童年、玩具童年了。面对现代街区和路途,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不允许童年有任何闪失。就像风筝,从天空撤下,把绳剪掉,挂在墙上。再不用担心被风吹跑,被树挂住了。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或许,你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景了一群像风筝一样在街上晃荡的孩子。我终于想起,读书郎的词、曲,乃同一人:宋扬,湖北人。此歌生于1944年。(节选自古典之殇,有删改)7 . 根据提示,填写作者目睹小学生放学后的情感变化。初见小学生放学,为孩子们感到_。为那代人的“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感到_。为现代孩子的“温室童年、会所童年、玩具童年”感到_。8 . 选文用读书郎的儿歌引入,有何作用?9 . 阅读文中画线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从表达效果角度入手,你会如何给加点字做批注?)(2)此歌生于1944年。(歌曲是“写”的,这里为什么用“生”?)10 . “放学路上”逐渐消逝的是什么?消逝的原因又是什么?请根据选文简答。四、句子默写11 . 默写。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_ ,_。_ ,_。_ ,_。五、对比阅读(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左传)(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节选自国语)注释: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12 . 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何以战/何陋之有B又何间焉/遂与外人间隔C是则可矣/不知木兰是女郎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13 . (甲)(乙)两段文字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_描写,(甲)文在突出曹刿这个人物时用了_表现手法。六、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4 .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晓之者曰(_) 奈何忧崩坠乎(_)亡处亡气(_) 若屈伸呼吸(_)15 . 翻译下列句子(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2)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16 . 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为什么?七、诗歌鉴赏17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西溪独泛唐皎然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注释)素舸:不加装饰的船。唯应:只有。(1)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的氛围。(2)本诗尾联与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情感表达上相似,请加以赏析。八、名著阅读18 . 名著天地。(1)我常常看到两位学者被背上的重荷压得要倒下去,像我们的小贩一样。他们在街上相遇的时候,就会放下负担,打开背包,整整谈上一个钟头。谈完话以后,才把谈话工具收起,彼此帮忙把负荷背上,然后分手道别。上面这段话出自英国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选文写的是主人公在哪个国家的见闻?反映了该国在改进语言方面的什么计划?(2)她曾愤愤不平地说道:通常认为女人是非常安静的,可是女人也有着和男人一样的感情。她们像她们的兄弟一样,也要施展自己的才能,也要有她们的用武之地。她对过于严厉的束缚,对过于绝对的停滞,也会和男人完全一样,感到十分痛苦。选文中的“她”指的是_(填写人物的名字)。所选这段文字体现了她追求_的性格。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请写出一点她令人赞赏的其他的精神品质,并举例说明。九、综合性学习19 . 口语交际。 近日,北大校长林建华在北大120周年校庆致辞时,要求北大学子“要励志,立鸿鹊志”,但他将“鸿鹊(hu) 志”读成了“鸿浩(hao)志”,这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经过短暂的网络发酵之后,林校长道歉了,恳切的言辞之间,让我们看到了这位校长的组诚与虚心。但仍有网友对北大校长读错字纠缠不休,在网上极尽嘲讽。现在如果你也在网上跟贴留言,你会怎样对那些网友表明你的观点?20 . 李桂林、陆建芬,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请根据下面人物事迹简介,拟写一则颁奖词。(100字以内)(4分)(事迹简介)李桂林、陆建芬(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李桂林男42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教师陆建芬女41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代课教师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地震撼了这对夫妻。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李桂林本人还两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从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精神巨变,与这两位老师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_十、作文21 .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题一:夏日傍晚,沉寂多时的蛙声突然在你耳边响起;售书现场,敬仰已久的作家终于在你面前出现;语文课堂,默默无闻的你因一次精彩的展示而获得掌声;潜心沉思,绞尽脑汁的你因一个偶然的契机而豁然开朗那一刻,相信你的心会像小鸟一样跳跃不止。这些景、人、事给我们快乐,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请以“我心雀跃”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二:田径场上,运动员你追我赶的接力,用团结、拼搏跑出佳绩;生命通道,爱心司机和医护人员分秒必争的接力,用爱、谦让呵护生命;复兴征程,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接力奋斗,用信念、梦想与汗水实现中国梦接力,是一种态度,一种梦想,更是向上的力量。请以“接力”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若选题二,请自拟题目。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字数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对比阅读1、六、课内阅读1、七、诗歌鉴赏1、八、名著阅读1、九、综合性学习1、2、十、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