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琴入门教程及乐理教程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1148867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207 大小:3.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琴入门教程及乐理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07页
电子琴入门教程及乐理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07页
电子琴入门教程及乐理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琴学习入门教程 杨昕怡电子琴入门知识1、弹奏电子琴必须有正确的姿势 一、身体姿势1、手的各部位要自然放松,切忌僵硬。2、大臂(上臂)自然下垂,小臂与手腕、手背成水平线。3、手指自然微微弯曲,最后一节与键盘垂直。4、大拇指用外侧触键,其它指用指尖肉部触键。5、弹电子琴手指的力度要稍轻,不宜采用演奏钢琴的力度重触键。因为演奏者演奏一般电子琴,触键力度的大小并不影响音量(比较高档的电子琴对力度大小也能反应,不在此例)。6、手指过于放松、甚至轻飘飘也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样有时会由于按键过浅,没有拨通电子振荡器电路而无音,用手的自然重量比较合适。 以上这些文字上的东西,读起来可能感到不形象,不具体,有条件的网友,最好还是请老师或懂行者给你示范为佳。二、五指原位练习 C大调及a小调弹奏入门训练 C大调、a小调的浅易曲子一般不用弹黑键,学习弹奏一般都由此练起。首先作右手原位的练习:手指自然地弯曲,大拇指放在C调的中音DO(1)上,一个手指对准一个键,照着练习上的指法来弹。一、五指原位练习(一) 练习步骤1 右手五指原位练习单音,先练断奏后练连奏。2 加上自动低音的五指原位练习,先慢后快,要求按节奏的速度弹奏。3 学习大三和弦的标记法,进行左手大三和弦的练习4 双用混合练习:右手弹旋律,左手弹指定的大三和弦并选择好指定的音色和节奏。(二)右手单手原位练习 先作右手在原位的断音练习。从这里开始,你将接触到较多的五线谱曲子。如果你已经懂得看了,开始用的曲谱对你来说简直是“小儿科”;如果你不懂,那就得补学点看谱的知识了(附:五线谱常识,供不懂看谱的补学)电子琴的第一节课1、打节奏,先学四分音符的打法,拍一下手嘴里唱一个“tang”。注意三点 一是:拍一下手要分成两个部分:合-分时间上要相等。二是:拍手速度要均匀。三是手嘴一定要一致。 再学二分音符的打法,拍一下手,双手不要分开停顿一下,拍手时间和停顿时间相等。嘴里唱“tang-ang”.时间刚好是四分音符的两倍。 最后学全音符,拍一下手,然后双手不要分开停顿三下,拍手时间和停顿时间相等。嘴里唱“tang-ang-ang-ang”.时间刚好是四分音符的四倍。 电子琴第二课:认识五线谱和音符的高低关于五线谱的构成:五线四间在一般的乐理书里都有介绍,这里不再多讲,这里着重讲一下我们最初应该认识的几个音符,如上面的图示:把你的左手手指放平伸出代表五线谱,那么do re mi fa so 这五个音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可以在手上记忆。 第三课 学习键盘要弹琴首先要把键盘认会 首先能熟练的找到六个do 和中央do ,然后从中央do 开始往右边连着数5个白键,它们分别是我们上一节课在手指五线谱上认会的doremifaso 这五个音符。电子琴第四课 从这一个课开始我们就要开始弹琴了,电子琴的弹法是借鉴钢琴的弹法,也是从断奏法开始练习,但不要用太大的力量,具体弹法请参考本站钢琴教室入门阶段第一课的要求。下面我们弹奏这首拍皮球。注意二分音符手不要拿起来,嘴里数二后手再抬起。要求:把电子琴的进行曲节奏打开,速度调至50至55。严格按照节奏弹奏。第五课、学习 fa so 的弹奏方法 本课弹奏高音谱号的第一间的fa和第二线的sol,很多学员刚开始分不清,在弹下山日落时特别注意,要用断奏法。以下几首乐曲练习时都要打开进行曲节奏,速度60左右。第六课、学习电子琴的单指和弦这一课学习C G两个和弦。乐谱下载后即可放大。第七课、学习单指和弦 F的弹法第八课、学习换手位 练习曲目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第九课、继续学习换手位,复习单指和弦CFG简谱学习入门教程 所谓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一般所称的科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详细。一、概述什么是简谱?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积极推广的竟然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卢梭。由于这种记谱法不方便于记录多声部的、复杂的音乐,在欧洲几乎从未普及过。1882年前后,美国人梅森到日本讲学时把它传入日本,19世纪曾有一度在日本学校通用过,不过后来他们也不用了。清朝末年,简谱通过留日学生传入我国。1904年,沈心工先生编写的“学校唱歌法”一书出版,曾风行一时,从此简谱便在我国普及开来。笔者认为,简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记录方法,在我国普及和推广音乐方面曾经而且仍在发挥很大的作用。不过由于它记谱有不少局限,而且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又都不用它,我们应当创造条件推广、普及五线谱,以利于提高音乐水平及与世界各国进行音乐文化交流。简谱概述和语言一样,不同民族都有过自己创立并传承下来的记录音乐的方式-记谱法。各民族的记谱方式各有千秋,但是目前被更广泛使用的是五线谱和简谱(据说简谱是由法国思想家卢梭于1742年发明的)。 简谱应该说是一种比较简单易学的音乐记谱法。它的最大好处是仅用7个阿拉伯数字-1234567,就能将万千变化的音乐曲子记录并表示出来,并能使人很快记住而终身不忘;同时涉及其他的音乐元素也基本可以正确显示。简谱虽然不是出现在中国,但是好象只有在中国得到非常广泛的传播。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1 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 2 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3 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教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4 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声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音乐基础之认识简谱简谱是记谱法一种。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因此在我国广泛流传。 简谱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例如记合奏合唱,它就不象五线谱在视觉上那么清楚,而记钢琴谱几乎是不可能的。过去有人认为简谱简单、不科学,因而否定了简谱在现实音乐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是错误的。应该承认:简谱对音乐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简谱将会继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简谱的创造和发展过程,因为缺乏有关的材料,还不能作准确的介绍。法国的加林(1786-1821)和舍维(1804-1864);英国的格兰威尔(1785-1867)和葛尔文(1816-1880),在简谱体系方面,都曾作过研究和整理。我国的简谱是由日本传来的。这种体系与舍维的体系已有所不同。按照舍维体系,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短线,都加在音符的上方。然而日本的简谱到了我国,特别是解放后十年来,又起了许多变化和发展,现在只将现行的简谱作如下的简单介绍。在简谱体系中,音的相对高度暖和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这几个音的相互关系,除3 4、7 i 半音外,其他全为全音。标记:1 2 3 4 5 6 7 i唱法: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圆点,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高两个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低两个八度。要准确地表示音的绝对高度,还要应用调号标记。调号标记是用1=F、1=G等来表示的。为了避免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过多的加点,在合唱、合奏谱中,往往应用移高或移低八度的方法来记低声部或高声部。例如:男高音、男低音、琵琶、低胡用高八度记谱;梆笛、板胡用低八度记谱等便是。音的长短是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的。在简谱体系中也应用附点。但只到四分音符为止;再长的音符,如二分音符、全音符则继续用增加短横线来表示。附点全音符: 1- - - - -附点二分音符: 1- -附点四分音符: 1.附点八分音符: 1.附点十六分音符:1.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0。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数目、在0的右面加附点来标记。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全休止符: 0 0 0 0 附点全休止符: 0 0 0 0 0 0二分休止符:0 0 附点二分休止符: 0 0 0四分休止符:0 附点四分休止符: 0.八分休止符:0 附点八分休止符: 0.十六分休止符:0 附点十六分休止符:0.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 附点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 长达数小节的休止,可用长休止号。写在小节内,上面的数目字表示休止小节的数目。仅有长度而无一定高度的音,用X记号来表示,音的长短则用在X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标记。在简谱体系中不存在谱号问题。它的音高是通过音符和调号来表示的。简谱中的拍号和五线谱一样,用分数标记,它和调号一起记在乐曲名称的左下方,先记调号后记拍号。乐曲名称的右下方则词曲作者的姓名。速度标记和表情术语记在第一行乐谱开始处的上面。在多声部的记谱中,小节线多半是分开的,各声部单独记写。但有的器乐曲的小节线是按照乐器的分组连起来的。不论是分开或不分开,各声部的小节线一定要上下对齐。记谱时要注意音符的空间距离,使小节与小节,拍与拍的距离大致相等,一拍之内音符少的要写松一些;音符多的要写紧一些。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低音点要记在短横线下面。简谱体系中音值组合法的规则,基本上与五线谱相同。只是在复拍子中不用代表整小节的一个音符,而用连线把音符按单拍子分组后连结起来。休止符的组合法和上面所谈情况相同,当然不必再用连线。连音记号记在音符的上面,用开口的括弧加上表示连音的数目字来标记。简谱中的移调非常简单,只要把调号改动一下便可以了。例如C大调的乐曲要移高大二度时,只要把1=C改成1=D便完成了。简谱中变音记号只用升(#)、降(b)和还原三种,重升()、重降(bb)是不用的。在简谱体系中,较长的确定的转调,不用临时变音记号,而用转调后的调号来标明。五线谱中所用的装饰音记号、省略记号、力度记号、速度记号基本上都适用于简谱。为了避免代表断音的圆点和高音点相混,在简谱中断音用或来表示。短倚音用小的十六分音符或十八音符标记,写在主要音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并用连线与被装饰的主要音相连。前奏、过门、尾声和五线谱一样,用小音符标记,有的也用括弧括起来。记写和弦时,音符下面的短横线,仅在最低音下记出。关于简谱的记谱法,目前还没有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以上所谈的仅是简谱中一般最普通的知识,是很不全面的。五线谱比简谱好在哪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音乐所使用一种记谱方式。他的历史相当久,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纪的四线谱。不过目前的体制,大约是在十六世纪所底定的。 而简谱的起步较晚,在十七世纪时由法国出现,其后经由多人的改良,到十九世纪下才逐渐底定其规格。并传入日本,再传入中国。其实大约是清末民初的时候。 目前使用简谱的,大概以有中国人的地方最多了。除了国乐以外,流行歌曲,吉他,甚至于在大陆有些合唱等等,都使用了简谱。 对于大多数由业余开始学国乐的人来说,简谱还是最先入门的一种记谱方式。而音乐班的学生,如果是从小学起的,则有些直接就使用五线谱,没有使用简谱。如果是在大一点的,则可能是两者并用。 所以,以我的经验来说,有人只会看简谱,拿到五线谱就得翻成简谱才看得懂;有的人只会看五线谱,跟他唱首调旋律他还会被搞混了;有人两种都可以看,但是其中一种看的速度与正确率较高。 第一种人以一般社团的人士居多,第二种则以小学音乐班居多,第三种就是像我们这样演奏需求较多,或者是社团中比较有心的人了。 有人支持五线谱,甚至完全不知道简谱是怎么回事的,也大有人在。有人则是支持简谱,认为易学易普及,也没有什么是简谱办不到的。 我自己的识谱转变过程: 在这里,我把我个人的经验以及看法说一说。也许对于与我有类似习乐背景者,能有些参考的作用。 我从高中学国乐开始,就是看简谱的。后来到大学,在高市国兼差,以及在戏曲界工作的时间,也都是看简谱的。 不过这中间,我买了一把长笛,开始试着看线谱。 退伍后,回到高雄考入乐团,担任中音唢呐演奏员的职务。由于中音唢呐与长笛的调性相同,指法除少数音以外也有不少雷同之处,所以便在每日翻谱之余,慢慢尝试看线谱。由简单的曲子开始,五线谱发下来后,先克制自己要翻译成简谱的冲动。等到指挥一开始下指挥棒的时候,直接识谱吹奏。 当然总有地方比较难些,我就把实在来不及看线谱的地方,翻译为简谱,而且是以C调记谱。 这样慢慢熟悉,强迫自己看线谱,大约几个月以后,大部分的乐谱发下来就可以直接识谱了,也脱离了每次发一堆谱就忙着翻译的紧张忙碌情形。 后来随着乐器的使用以及乐团抄谱编曲的需要,逐渐也会看各种谱号(高音,中音,低音)了。老实说常用的乐器就有四五种了(不同调性的同种乐器不算),每种乐器各要背上六到八种的简谱指法,以及两三种线谱指法,加起来少说也有五六十种指法,的确有些头痛。 所以有时会出错是在所难免。不过随着常用程度不同,出错的机率也就不同了。基本上愈少换乐器,调号较常用,临时记号愈少,则出错的机率也就愈低了。 其他乐器的情况: 其实我很佩服吹笛子的人,频频换笛子还能看线谱,实在是很厉害。若是以法国号、竖笛等等移调乐器的观念来看,乐谱本身就应该移好调了。也就是说,乐谱记载好用什么调子的乐器,演奏员照着换乐器后,仍应使用一致的指法继续演奏下去,而乐谱必须预先移调。 所以西方管弦乐的指挥就要有很强的读谱能力,把总谱上面各种不同的移调声部组织回原来的位置。相形之下,国乐的乐谱不但没有为移调乐器移调,有些甚至任意采用谱号,造成演奏员额外的负担。例如许多号称中音的国乐器实际音高应用高音谱号记谱,而不是听其名称就采用中音谱号。有些乐器音区较高,却仍采实际音高记谱,没有移调(低八度)记谱,造成识谱的困难。 由此可见,采用线谱虽然是目前专业乐团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国乐界的记谱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演奏员必须花费额外的精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移调的管乐器,如笛子以及传统唢呐,在使用线谱上有着上述的移调问题。至于其他大致是固定音位(扬琴、笙),固定定弦(其他大部分的拉弦、弹拨)乐器,则问题比较少。 向我自己也拉二胡。只要花大约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可以看线谱拉一些合奏曲了。不过这还关系到我已经会看其他乐器的五线谱,以及我对于二胡指法也颇熟悉,也许并不能适用于所有人身上。但是以我自己的感觉,比起要时常换乐器的来说,这些定音定弦乐器,用线谱的障碍比较小些。 心中识谱的方式: 前面说过有几种人,所以也就有几种不同的识谱方式。 对于只会看线谱,不会看简谱的人,大都是自幼接受固定调线谱的观念,所以一时难以理解首调的观念,自然也就不容易使用简谱了。如果当初使用的是首调线谱的观念,应该会容易些。 不过我想大多数人关心的,还是原本看简谱已经习惯了的人,如何看五线谱? 我个人觉得这是因人而异的,重点则在于个人对于首调的体认程度,以及对于固定调五线谱的视唱听写能力。 简单的说,就是视唱听写是偏向首调?还是固定调也可以? 愈是偏向首调感,愈会有翻译的动作。即使是没有用笔写下来,也会在心里快速的运算着。 有的人听到C调 6 #4 3 2 就会觉得明明是 5 3 2 1 (D调),而有的人则正好相反。所以说在识谱时的心里到底是怎样推算,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有相当多的不同比例可以运用。 以我自己看线谱为例,谱发下来第一次视奏的时候,我心里是完全采用固定调的,也就是看到音符在那个位置,我就按好哪个音,照吹就是了。 不过,当第一遍的视奏完毕,我已经听到了曲子了,这时候我的听写部份,是首调居上风的,所以第二次视奏的时候,我可能就改为一半首调一半固定调了。也就是说音程的关系采用首调安排,部份乐谱也是转为首调了。 乐曲愈是具有明确的首调感,我自动翻译成首调的比例就愈大,例如喜讯传边寨就是个例子。不过如果是类似第二民族交响乐这样的曲子,我心中就是以固定调来存想了。 所以,主宰我识谱时心中想法的,其实是耳朵的听觉。容易听出首调乐谱的,就自动转成首调线谱来看;不容易听出来的,或者小片段一直转调的,就采用固定调识谱。也就是说看情况,该首乐曲用那个比较方便,就用哪一个方法。 上面讲的是识谱,时于演奏时音准的控制,则大都是以和声共鸣好,或者音阶进行顺耳为准,也就是基本上很少用十二平均率的感觉来演奏。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识谱方式,也许能对像我这样由简谱转增加看线谱的人,有所帮助。 简谱 VS 五线谱: 简谱与线谱各有其优缺点,这里将我自己的感觉以及想法,来说一下。 简谱的音符,不同音高之间的符号差异,比起线谱的豆芽菜要大得多,所以以可分辨性来说,无疑的简谱的符号差异,要比线谱的位置差异要来得容易辨认,所以对于初学者的学习,简谱的确比较快容易上手。 线谱初学看错行是很常见的,简谱却多半是指法不熟而按错。一个是识谱时候的问题,一个是是识谱后执行时期的问题,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而采用简谱,对于初学者来说,容易培养首调感,也较于容易建立起首调的听觉,有助于以首调方式来演奏的音准。上手容易,转调也容易,但是对于首调感不明确,临时记号多的曲子,学简谱的人就比较缺乏这样的训练了。 简谱的实际音高,却没有线谱那么明确,尤其是碰到转调的时候,更容易出现不确定的情况。 这个问题,在编写乐曲时,就比较会造成困扰。除了音响效果的转变以外,有些和声的转位也会造成一些问题。 在和声方面,愈多音出现时,简谱就愈吃力。因为简谱符号大,又要加点,叠起来相当暂空间,而且有时必须分神判断夹在里面的点到底是属于哪个音符的。所以当和声同时出现的数目多到一定程度时,简谱的识谱就不如线谱简洁明了。 至于其他的部份,简谱与线谱相通之处就很多了,差异性也不大。 由上面的比较,可以发现简谱与线谱各有其应用范围,也各有其优缺点。所以端看用途而定,不必非得说出哪一个才是最好的。由于国乐演奏的范围很大,形式也很多样化,因此两种谱制都有其合适的曲目。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相信两者并存仍是必须的。 对于一般的社团人士,我的建议是还不必非学线谱不可。如何把音准,节奏,技巧,情感等等做好,才是热爱音乐的人应该先要去追求的。只有当行有余力时,再去尝试看线谱,也算是学习了新的东西。 至于音乐班的学生以及专业人士,相信两种都要会看已经是必备的技能了。其实科班教育都有钢琴课,看线谱应该都不成问题。只有像我这种没有学过钢琴,而由民间艺人跳入专业的,才需要特别去训练自己看线谱吧!二、音和音符一切发音物体如声带、琴弦、簧片等经过物理振动、共鸣以后产生的结果都称为音,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的符号叫做音符1、音符: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1 2 3 4 5 6 7读法为:do re mi fa so la si (多 来 米 发 梭拉西)。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2、音高-简谱: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钢琴上的琴键由黑键和白键组成,共有88个键盘。上图标示出这88键盘以及对应的音符和音高。现在重点看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七个白键和五个黑键。搞懂了这12个音符和位置规律就可以将所有88个键盘掌握了。 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上下都不带圆点的一般叫中音区音符。如果您记忆的话先将中央1(C)牢记在心-这可以说是所有88个键盘位置的基础。至于说为什么还叫C您可以参考有关调式的解释。这7个白键的就是如我们通常唱的1 2 3 4 5 6 7 这七个音符。那么5个黑键呢?请看下面有关半音/全音的解释。黄线右面的音符上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升高一个音组,行话说“高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升高两个音组,余类推。在音符下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降低一个音组,即“低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降低两个音组,余类推。 用手依次弹上面各组键盘,你会直观地感到音的“高低”了。3、音符的长短(时值)与休止符-简谱音符们各有不同,音符有不同的长度,如下表。 音符名称 写 法 时 值 全音符5 四拍二分音符5 二拍 四分音符5 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5= 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八分之一拍 上例可以看出:横线有标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记在音符下面的,横线标记的位置不同,被标记的音符的时值也不同。从表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要使音符时值延长,在四分音符右边加横线“”,这时的横线叫延时线、延时线越多,音持续的时间(时值)越长。相反,音符下面的横线越多,则该音符时间越短。休止符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0”标记。通俗点说就是没有声音,不出声的符号。休止符与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种。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横线,每增加一个0,就增加一个四分休止符时的时值。4、半音与全音音符与音符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一个相对可计算的数值。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钢琴键盘上紧密相连的两个键盘就构成半音,而隔一个键盘的两个键盘就是全音。白键位置上的3和4音、7和音之间构成半音;而1和2之间,2和3之间,以及4和5、6和7之间构成是全音。而1和2之间隔着一个黑键,1和2与这个黑键都构成半音。5、变化音将标准的音符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就是变化音。 将音符升高半音,叫升音。用“#”(升号)表示,一般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如下所示:标准的音降低半音,用“ b (降号)表示,同样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基本音升高一个全音叫重升音,用“x(重升)表示,这和调式有关。 基本音降低全音叫重降音。用“ bb”(重降)表示。 将已经升高(包括重升)或降低(包括重降)的音,要变成原始的音,则用还原记号“”表示 6、附点音符 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例如:四分附点音符: 八分附点音符:三、节奏,节拍节拍”与“节奏”是两个互相关联而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它们易被初学者混淆。1、节奏掌握读谱,首先要掌握节奏,练习掌握节奏要能准确的击拍。击拍的方法是: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有半拍,一上一下是一拍。节拍符号:前半拍 后半拍 。一拍为 。节奏符号: 用 X 表示,念da。 熟悉节奏是,要求节拍,口念节奏一起进行练习。列如:2/4(注:上列中2/4是拍,表示一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x 表示一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x 表示四分音符,既一拍;表示八分音符,既半拍,表示二分音符,既二拍)2、节拍 乐曲或歌曲中,音的强弱有规律地循环出现,就形成节拍。 节拍和节奏的关系,就像列队行进中整齐的步伐(节拍)和变化着的鼓点(节奏)之间的关系。 乐曲中表示固定单位时值和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亦称拍子。小节中的单位时值叫作拍子。小节中强拍和弱拍的循环称2拍子;强拍、弱拍、弱拍循环的称3拍子。表示每小节中基本单位拍的时值和数量的记号,称拍号。拍号的上方数字表示每小节的拍数,下方数字表示每拍的时值。例如,2/4表示以4分音符为1拍,每小节有 2拍。拍号中时值的实际时间,应视乐曲所标速度而定。例如快速度2/2中的2分音符就可能比慢速度4/4中的4分音符占时更短,因此不能视为3/4比3/2快,3/8比3/4更快。3、单拍子 指每小节一个强拍。 例如:2/4 拍 : (注: 表示强拍, 表示弱拍) 每小节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3/4 拍: 每小节的第一拍是强拍,第二、第三拍为弱拍。 复拍子 每小节有一个强的,有若干个次强的。例如:4/4 拍: 每小节第一拍是强拍,第三拍是次强拍,第二、第四拍是弱拍。每小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类型的单拍子组成。它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强拍,这样的复拍子叫混合复拍子。常见的右5/4拍。它是由( 2/ 4+3 /4)或(3/ 4+2 /4)两种形式,它的强弱规律是: x x x x x x x x x x 注: 强拍、 弱拍、 次强拍。 4、拍子的强弱规律 每一中拍子,它的强弱规律是不同,从下一览表中可以了解常用拍子的种类。 以音5( sol )为例:拍 类音 符强 弱 规 律拍 号读 法单拍子一拍 51/4四一拍二拍5 - 5 -2/2二二拍5 52/4四二拍三拍5 5 53/4四三拍3/8八三拍复拍子四拍5 5 5 5 4/4四四拍六拍6/8八六拍四、调1、调式音阶 按照一定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几个音(一般是七个音左右)组成一个有主音(中心音)的音列体系,构成一个调式。把调式中的个音,从主音到主音,按一定的音高关系排列起来的音列,叫音阶。 如C调:1 2 3 4 5 6 72、大调式 凡是音阶排列符合全、全、半、全、全、全、半结构的音阶,就是自然大调。这是使用的最广泛的调式。至于为什么是自然大调以后会有讲解。 一般来说,一首音乐作品的开始音符是使用1、3或5的,而结束在1上的就是大调音乐。比如国歌就是大调音乐。要想真正搞懂大调音乐,必须要学习和声知识。3、小调式小调式也有三种形式:a:自然小调:凡是音阶符合全、半、全、全、半、全、全结构的音阶,叫自然小调。b:和声小调:升高自然小调音阶的第VII级,叫和声小调.注: 4是半音5是一个全音加在一起就等于和声小调。 c:旋律小调:在自然小调音阶上行时升高它的4、5,而小行时还原5、4叫旋律小调。小调音乐一般第一个音符是从6 或3 开始,而结束在6上。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是小调音乐。同大调一样,要想真正搞懂小调音乐,必须要学习和声知识。五、常见简谱符号反复记号 ,表示记号内的曲调反复唱(奏)。如果从头反复,前面的可省略。例如:A B C D E F 实际唱(奏)为: A B C A B C D E F D E F 反复跳跃记号: 记在曲调的结尾,表示这段曲调的两次结束不相同: 实际唱 (奏): A B C A B D (3)D.C.记在乐曲的复纵线下。表示从头反复,然后到记在 Fine 或 处结束。注:“Fine”是结束。“”是无限延长号,如果放在复纵线上则表示终止。装饰音 装饰音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装饰旋律。它们用记号或小音符表示,装饰音的时值很短。(1)倚音: 指一个或数个依附于主要音符的音,椅音时值短暂。有前倚音、后倚音之粉。例如: 前倚音,实际唱 (奏) , 中的 5 要唱 (奏) 得非常短促,一带而过。实际唱 (奏) , 仍然唱(奏)很短促。(2)颤音:由主要音和它相邻的音快速均匀地交替演奏,颤音的标记用tr 或 tr例如:tr- 实际演奏: (3)波音:由主要音和它上方或下方相邻的音快速一次或两次交替而成. 波音唱(奏)时一般占主要音的时间.波音分上波音(顺波音) 和下波音(逆波音) 两种.例如: 实际唱 (奏) 。上波音 实际唱(奏) 下波音 (4)滑音:主要音向上或向下滑向某个音.欢音分上滑音 下滑音 两种.滑音除声乐能 演唱这一技巧外.一切弦乐器都可演奏.但钢琴等键盘乐器是无法演奏这一技巧的.2、顿音记号 用 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短促、跳跃。例如: 1 3 5 3 演奏成: 连音线 用 标记在音符的上面,它有两种用法:(1)延音线:如果是同一个音,则按照拍节弹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弹奏,如下面的2的连线 ;(2)连接两个以上不同的音,也称圆滑线。要求唱(奏)得连贯、圆滑。下面的第二个连线就表示两个重音记号用 或 或 sf 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 (奏) 得坚强有力. 当 与 两个记号同时出现时, 表示更强.例如:3、保持音记号 用 - 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在唱 (奏) 时要保持足够的时值和一定的音量.例如: 延长号用 标记.(1) 延长记号表示可根据感情情和风格的需要,自由延长音符过休止符的时值.例如:小节线 用竖线将每一小节划分开线叫小节线 。传统实用乐理 目 录 第一章 音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音 3 第二节 乐音体系 4 第三节 音组 6 第四节 音律 标准音 7 第五节 等音 10 第六节 半音和全音的种类 11 第七节 音域 音区 12 练习一 12 第二章 记谱法 第一节 记谱法 15 第二节 音符 休止符 15 第三节 五线 谱号 谱表 五线谱 17 第四节 增加音值的记号 21 第五节 连谱号 大谱表 总谱 23 第六节 简谱 26 节第七 调 28 节第八 升降号 译谱 读谱法 35 练习二 38 第三章 节奏 节第一 音乐的力度 42 节第二 逻辑力度 节拍 43 节第三 拍子和拍号 47 节第四 节奏 基本节奏划分 切分 50 节第五 各种节奏 53 节第六 音值组合法 55 节第七 节奏划分的特殊形式 58 节第八 音乐的速度 60 节第九 板眼 63 练习三 66 第四章 音程 第一节 音程 旋律音程 和声音程 第二节 音程的名称 第三节 音程的扩展和压缩 5第四节 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 第五节 单音程和复音程 节第六 音程的转位 节第七 等音程 节第八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节第九 识别和构成音程 练习四 第五章 和弦 第一节 和弦 第二节 原位三和弦 第三节 原位七和弦 节第四 转位三和弦 节第五 转位七和弦 节第六 识别和构成和弦 节第七 等和弦 节第八 四部和声及和弦排列 练习五 第六章 音色 节第一 音色的形成 节第二 音程的音色 节第三 和弦的音色 节第四 音色及其它 练习六 第七章 自然调式 节第一 调式 节第二 调 调性 节第三 特种自然调式体系 节第四 五声调式体系 节第五 大小调调式体系 节第六 大小调调式音级的特性 练习七 第八章 调式变音 节第一 辅助音和经过音 节第二 偏音 节第三 变化音 节第四 变化调式 节第五 识别和构成调式 6节第六 半音阶和全音阶 练习八 第九章 调式音程 节第一 自然音程 节第二 变化音程 节第三 识别和构成调式音程 节第四 稳定音程和不稳定音程 不稳定音程的解决 练习九 第十章 调式和弦 节第一 自然调式中的和弦 节第二 变化调式中的和弦 节第三 识别和构成调式和弦 节第四 一些调式和弦的解决 练习十 第十一章 转调和移调 节第一 近关系调和远关系调 节第二 转调 节第三 交替调式 节第四 移调 练习十一 第十二章 装饰音和各种记号 节第一 装饰音 节第二 演奏法的记号 节第三 记谱法的记号 节第四 其它记号 练习十二 第十三章 关于旋律的一般知识 节第一 旋律 节第二 旋律发展的方法 节第三 旋律进行的方向 节第四 旋律的分段 节第五 乐曲的基本形式 练习十三 结 语 后 记 7绪 论 乐理,顾名思义,就是关于音乐的理论.但乐理应该是音乐理论中的哪些具体内容呢 这就要从音乐的定义中去找答案了.什么是音乐 音乐应该是通过有组织的音所塑造的听觉形象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使欣赏者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的一种艺术.由于音乐是艺术的一种,所以它作为艺术在其所起的作用和所得到的效果等方面应该和其它艺术形式是一样的.这一方面的内容,由音乐欣赏,音乐美学和音乐评论等学科去研究.音乐艺术和其它艺术形式所不同的只是使用的材料和构成艺术作品的种类.在这里,用什么来组织音和如何塑造听觉形象就是音乐理论所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后者由和声,复调,曲式,乐器法和作曲法等学科所考虑.而前者由于所包含的内容是其它一切音乐理论的基础,所以有人就直接把它叫做音乐理论基础;也有人称之为音乐基本理论;还有人简称为基本乐理.而公认把乐理作为这一门学科的专用名词.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因而也就应该有不同的音乐实践和不同的音乐理论.从表面上看,中国音乐也有五声七音十二律,也有类似西方节拍中2/4和4/4的一板一眼和一板三眼等,但在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的氛围中形成的中国音乐则和西方音乐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音乐理论遵循的是音无定高,拍无定值,谱无定法;演奏(或演唱下同)者应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去塑造音乐形象,简而言之,是一个开放的音乐体系;而西方的音乐理论尤其是乐理则讲究的是音高和音值是构成旋律的基本要素,必须按谱演奏.任何改变音高或音值的做法必将改变音乐形象,是一个封闭的音乐体系.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因此也就各有其特点:中国音乐尊重演奏者的第二次创作,因为他促进了音乐的发展;而西方音乐则强调原创作者的劳动,因为他是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国的三无并不是可以毫无章法地随心所欲,演奏者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并对其所演奏的音乐有充分的理解,这样才能保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大同小异,在继承中有所发展.而按谱演奏则由于记谱法的不完善并不能保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完全不走样.不同的演奏家对同一首乐曲演奏出不同的风格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开放的音乐体系对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但却使初学者无所适从:学习民族音乐的人,必须置身于他所学习的音乐环境中经过长期的熏陶才能逐渐掌握,这就限制了音乐艺术的普及和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封闭的音乐体系就表现出她独特的优越性:世界各地的音乐院校几乎毫无例外的采用西方的音乐体系,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们这本书因为是以实用为主,所以也采用这一体系. 不过我们应该记得,乐理只是音乐理论的基础.采用封闭的音乐体系,只是为了使初学者能够尽快入门.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不应该让一个封闭的音乐体系来指导我们一生的音乐生活乃至整个音乐理论.遗憾的是,一部分音乐工作者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一点.面对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无所适从;更有甚者,认为外国音乐高雅,中国音乐低俗;外国音8乐先进,中国音乐落后.希望这些人想一想,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低俗吗 民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落后吗 古琴曲流水被录入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上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播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民歌茉莉花等在198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选入亚洲音乐教材集中;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首次宣布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昆曲被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在首批19个项目中荣登榜首等事实,充分说明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想置身于世界音乐之林,只能靠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 作为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乐理和音乐基本技能训练的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专业学生的两门必修课,合称为基本乐科.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视唱练耳的音乐实践需要乐理知识的理论指导;乐理知识的概念和技巧又必须通过视唱练耳的技能训练才能得到理解和巩固.只学乐理不学视唱练耳是纸上谈兵,不可能学深学透;而只学视唱练耳不学乐理则是就事论事,只能成为新一代的艺人而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音乐工作者.由于不了解,有的人就认为基本乐科的重点是识谱和记谱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内容.前些年轰动全国音乐界的赵季平好汉歌事件就充分说明我们的一部分音乐工作者忘记了一个最基本的音乐常识:音乐形象的异同是借鉴与改编的根本区别.其实仅就乐理而言,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举凡音乐理论各方面的基础知识都应属于乐理的范畴,所以,学习乐理的目的,是为了明确音是由哪些方面组织起来以构成音乐形象的,以及组织音的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要求掌握音乐理论诸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乐理,应该在乐音体系,记谱法等方面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概念,同时对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及调式等方面要作深入的掌握,还要对调式变音,转调移调,旋律和音色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以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音乐艺术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都是通过具体的,典型化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所以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音乐理论本身又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许多概念之间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或严格的逻辑关系.因此,在学习乐理时不仅要弄清每一个概念的具体内容,还应该多做练习,在具体的音乐作品中去理解理论的含义.如象初学时,一定要先把音名和唱名所对应的音高及在乐器和谱面上的具体位置这五个方面弄清楚并牢牢记住;对一些相近的概念,一定要弄清它们之间的具体区别和相互关系.如音乐和乐音,音分和分音等;对同一名称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定义时,也必需把它们的各个不同概念搞清楚并明确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如八度,调和导音等名词等.否则,以后的学习将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音乐,美术和文学是三大基本艺术形式.其它所有的艺术形式均是这三种形式的变化,组合和发展.而且,绝大多数综合艺术均离不开音乐艺术的参与.在一些艺术形式中如舞蹈,戏曲,歌剧,舞剧及影视等音乐甚至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音乐应是绝大多数综合艺术的必修课之一,而乐理则是其基础,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9第一章 音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音 在物理学中,物体振动在弹性体里的传播,叫做波动,简称为波;在空气中传播的波叫声波;能为人的听觉器官所感觉到的声波叫声音.而包含信息的声音就是音.简而言之就是由听觉器官感觉到的信息就叫做音.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音.但由音构成的艺术形象只有三种:即音乐艺术,语言艺术和由以上两种形式结合而成的声唱艺术.不过在实际的艺术生活中后两种很少单独存在语言艺术中的一部分经常是和文学艺术在一起构成了所谓的语言文学,剩下的一部分又和声唱艺术的一部分一起构成了说唱艺术.声唱艺术的另一部分则构成了音乐艺术的一个分支即声乐.音乐理论中主要是研究不包括语言的那一部分.所以,本书提到的所有内容,只要和语言不矛盾的地方,均包括声唱艺术.如乐器 一词,一般也包括声带;演奏一词,一般均包括演唱在内. 即使不包括语言,自然界中的音也是非常多的.音乐只使用其中的一小部分.音乐中所使用的是人们在长期的音乐生活中为了构成音乐形象而特意挑选出来的音. 绝大多数物体在振动时,振动的不仅是整个物体,它的各个部分也分别在同时振动,这种振动叫复合振动.复合振动所产生的音叫复合音.其中整体振动所产生的音叫基音,各个部分振动所产生的音叫泛音,统称为分音.把分音按照音的高低从低到高排列起来,就叫做分音列.从基音开始,分别叫做一分音,二分音,三分音 等等.把分音列去掉基音,就叫做泛音列,二分音就是第一泛音,三分音就是第二泛音 等等. 在复合振动中,如果振动的各部分条件都相同的话(如弦的各部分的粗细,长短,张力等都一样),那么这些部分振动所产生的泛音频率就是基音频率的整倍数,这时的泛音对基音产生润饰和加强的作用,基音的高低就比较明显;反之,泛音频率不是基音频率的整倍数,泛音对基音就起到干扰和削弱的作用,基音的高低则不那么明显.另外,由于发音体的结构,材料及工艺等原因使一些音的高低也不固定.所以我们把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叫做乐音;而把音高不明显,或者音高不固定的音叫做噪音. 在上面的定义里,固定的前提是有没有明显的音高.但明显这个词本身的概念就是相对的.所以一些打击乐器的音,相对于其它乐器而言是噪音如大鼓.但在独立使用时就是乐音如定音鼓. 其实在实际应用中有一些音高很明显的音由于不考虑它的音高也不把它作为乐音对待,如爵士鼓.所以在作曲法里的定义就应该是考虑其音高的音叫做乐音;而不考虑音高仅考虑音色的音就叫做噪音. 音的性质有四种,即音高,音值,音量和音色. 10音高,就是音的高低.是由振动频率的多少来决定的. 音值,就是音的长短.是由振动延续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的. 音量,就是音的强弱.是由振动幅度的大小来决定的. 音色,就是音的色彩.是由泛音的多少和各个泛音的强弱来决定的. 在以上四种性质中,前三种性质里的振动主要指的是基音的振动. 乐音具有以上全部四种性质;而噪音则由于其音高不明显或音高不固定而主要只考虑其中的后三种. 音的这四种性质对于塑造各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均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音高和音值对于音的组织起着决定的作用,所以在乐理中作重点研究.尤其是音高,占了乐理的大部分篇幅.是应该引起我们特别注意的. 第二节 乐音体系 在音乐实践中用到的乐音是很多的.但在音乐理论中只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乐音构成一个体系来进行研究. 基本乐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中的音都是乐音,但乐音并不都在乐音体系中. 由乐音的定义可知,尽管乐音具有音的全部四种性质,但乐音体系只以音高作为区别音的唯一标准,不考虑音的其它三种性质.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音高关系排列起来,叫做音列.其中从低到高的排列叫做上行音列.由高到低的排列叫做下行音列.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音级. 音,乐音和音级是完全不同的三个概念.音的范围最广,且可以分为有固定音高的音和没有固定音高的音两类,有固定音高的音中的一部分被音乐所使用的音才能叫做乐音.音乐中不使用的音即就有固定的音高也不能被称为乐音.而乐音中属于乐音体系那一部分的各个音才是音级.乐音体系之外的音即使音乐中使用也不能被称为音级. 由于历史的原因,乐音体系中的音级被分为两类:即基本音级和升降音级. 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所有的音级都有两种名称:在唱乐谱时所使用的名称叫做唱名,在书面或口头语言中所使用的名称叫做音名.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可以用唱名来称呼音级.但是很少用音名来唱乐谱的.基本音级的音名使用英语字母表中的前七个字母,只不过不是从a而是从c开始.唱名是意大利体系,考虑到我国的情况,用汉语拼音来加以说明. 例 1-2-1 音名 c d e f g a b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11拼音 dou ruai mi fa suo la xi 在钢琴里,基本音级都在白键上.尽管上图中只标出了七个白键,但其他的白键都循环使用这七个名称. 在七个基本音级中,c和d,d和e,f和g,g和a及a和b之间都是全音关系,而e和f及b和c之间是半音关系.从上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凡是两个白键之间没有黑键的都是半音关系,有黑键的都是全音关系.如果不考虑白键和黑键的区别,那么,任何两个相邻的键都是半音关系,而相隔一个键的两个键就构成了全音关系. 乐音体系中两个相邻音级(包括基本音级和升降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就叫做半音,相隔一个音级的两个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就叫做全音.也可以说两个半音等于一个全音. 例 1-2-2 在例1-2-2里,用符号表示的两个音级之间是半音关系,用符号表示的两个音级之间是全音关系. 半音和全音都是指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关系,一个音级是不能叫半音或全音的.有人说fa和si是半音,其它音都是全音,这实际是概念上的错误. 尽管升降音级也是独立的音级,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升降音级没有独立的名称,只能根据它与基本音级的关系来命名. 比基本音级高或低的音级叫做升降音级.升降音级的名称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同它相比较的基本音级的名称和表示它与基本音级关系的符号名称. 比基本音级高半个音的音级叫做升音级,用符号#(读作升)放在字母的左上方来表示.下面是所有升音级的音名和唱名: 音名: #c,#d,#e,#f,#g,#a,#b; 唱名: 升do,升re,升mi,升fa,升sol,升la,升si 比基本音级低半个音的音级叫做降音级,用符号b(读作降)放在字母的左上方来表示.下面是所有降音级的音名和唱名: 音名: bc,bd,be,bf,bg,ba,bb; 唱名: 降do,降re,降mi,降fa,降s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