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检测)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60544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春秋时期,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战国时期,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秦国商鞅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变法。据此判断,商鞅变法发生在( )A公元4世纪、战国时期B公元前3世纪、春秋时期C公元前3世纪、秦朝D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2 . 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这一传说反映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察举制D科举制3 .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民族融合和中外交往的过程。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张骞出使西域 文成公主入藏 鉴真东渡日本 孝文帝迁都洛阳ABCD4 . 儒家学说长期以来被历代封建王朝尊奉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宣扬的诚信、友善、孝道等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直到今天仍然在传承着。下列史实与儒家无关的是A孔子提倡“仁”的学说B汉朝初年实行修养声息政策C隋朝创立科举考试制度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5 . “夏朝历时四百七,夏桀本是亡国君。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A分封制的消极影响B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过程C传说时代的历史D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6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几经变迁。下图所示政治特点形成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7 . 如下图为都江堰示意图,作为分水堤坝的鱼嘴的位置是( )ABCD8 . 1929年,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在北京房山发掘出一块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下列史实与该考古发现的“北京人”相符的是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能直立行走会人工取火,过群居生活能够磨制石ABCD9 . 下图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10 . 西周时期实行的制度有( )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等级制ABCD11 . 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县令12 . 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黄帝联合一些部落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炎帝归顺黄帝,炎黄两大部落结成联盟。这场战争发生在A毫B涿鹿C阳城D阪泉13 . 秦朝末年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当时他们“揭竿而起”的主要原因是A争夺皇位B割据争霸C反抗暴政D逃避徭役14 . 公元200年,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出奇制胜,书写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写下了他军事生涯中最为辉煌的一页。此役中被曹操打败的军阀是( )A董卓B吕布C袁绍D孙权15 . “高祖兴,汉业建”,结合所学解读此三字经中的“高祖”和“汉业”分别指的是( )A刘邦,西汉B项羽,西汉C刘邦,东汉D刘彻,西汉16 . 我们天天书写汉字,你知道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吗?下列关于汉字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商朝甲骨文B秦朝金文C汉朝一一隶书D三国两晋草书、楷书、行书17 . 小华在暑假里和父母一起到西安半坡博物馆参观。在博物馆中,小华不可能看到的展品是( )A色彩艳丽的彩陶B用于打猎的骨制箭头C出土的大量粟粒D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18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开发的原因与下列哪项没有关系?(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劳动者素质提高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方社会动荡不安19 . 阅读下表,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朝代人物数值西汉刘歆3.15471东汉张衡3.1622曹魏刘徽3.1416南朝祖冲之3.1415926(7)A造纸工艺得到重大改进B主要从事于圆周率演算C两汉时期科技人才荟萃D南朝时历法测算更精细20 . 下图是国家博物馆的藏宝“大克鼎”。作为史料,它可佐证A汉字最早起源B西周分封世袭C战国军功授爵D秦朝中央集权21 . “不以智累心, 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记录这句话的典籍是A论语B墨子C韩非子D老子22 . 2019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自给屠呦呦颁发“共和国勋章”以表彰其在医学领域的突出贡献。下列属于两汉时期杰出的中医学成就的是编订了千金方 著有伤寒杂病论 制成“麻沸散” 著有本草纲目ABCD23 . 据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2019年)约有180万年。如果这一结论确凿的话,可以把中国已知最早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A10万年B20万年C110万年D170万年24 . 下说法正确的有(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国家春秋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晋文公采纳管仲的建议进行改革,使晋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激并战争是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看,有利于国家走向统春秋时期,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交融ABCD25 . 如果你穿越回汉末三国时期,那么你不可能看到的历史事件是( )A196年,曹操迎奉汉献帝至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称霸之路B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刘备谋划三分天下的隆中对C208年,周瑜火烧赤壁,孙刘联军大败曹军D220年,司马懿发动政变,废魏帝建立西晋王朝26 .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了中国本土科学成果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零的突破,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以下哪一项史实不能反映传统中医药的发展A东汉华佗创制“麻沸散”B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C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D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27 . 下列黄石名山中,被称为“三楚第一山”的是( )A小雷山B东方山C龙角山D西塞山28 .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商朝B夏朝C西周D东周29 .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国民汉字书写能力下降。针对汉字的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该节目主持人曾解读“赭衣塞路,成市”,其中,“赭衣”指的是犯人穿的衣服,空格表示“监狱”,此句反映了秦朝法律严酷。这两个空格的内容应该是A囚犯B断足C囹圄D腰斩30 . 皇帝是中国传统政治体系的核心角色,但其权柄也常被亲近者侵夺,东汉时期侵夺皇帝权柄的重要角色是( )A宰相与御史大夫B刺史与郡守C外戚与宦官D丞相与三公二、综合题31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北魏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又令鲜卑贵族改姓氏,与汉族通婚等,向“汉胡融合”的目标迈进。七上历史教材材料三考之前代,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最多,其它不能实行汉法,皆乱亡相继,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元)许衡:鲁斋遗书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这项措施为哪一制度的奠定了经济基础?(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3)材料三认为,少数民族政权能够统治长久的原因是什么?为此,忽必烈在政治、经济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4)上述三则材料所涉及的改革共同的性质是什么?它们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2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一 经济篇材料一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长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以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七千年前的奇迹(1)根据以上材料,“他们”应该属于哪里的原始居民?探究二 制度篇材料二 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材料三(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3)结合所学,在下面写出材料三示意图中对应的内容。(4)材料三示意图反映出秦朝开创了一套怎样的政治体制?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是什么?(5)结合所学知识,秦朝为巩固统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请举两例说明,探究三 文化篇材料四观点一:以德治国,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察民意。观点二:治国须“严刑峻法”。观点三:“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要抚民,要“无为而治。”观点四:天下兼相爱别治,交相恶则乱。(6)请把与材料四的观点相对应的学派填在下面的表格里,观点序号观点所属学派观点一观点二观点三观点四3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税一。汉书.食货志材料二: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史记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西汉初年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2)材料一中的“上”指的是哪位皇帝?他针对这种状况采取了什么政策?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治世局面?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