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未语文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56913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未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未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未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未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1)如梦初醒的观众用的掌声和欢呼声,向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2)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A振聋发聩从容不迫B震耳欲聋悄然不惊C震耳欲聋从容不迫D振聋发聩悄然不惊2 . 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森林是以树木为主体的许许多多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可见森林是地球上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资源库,而且其主要部分即森林生物资源部分,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其中生物资源又可分为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类。非生物资源主要是指支撑森林生物的林地土壤、水分等资源。森林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森林资源按自然属性可划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植物资源包括林木资源和非林木资源;动物资源主要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森林昆虫、鸟类和鱼类等;微生物资源主要包括各种菌类、支原体、衣原体等。ABCD二、字词书写3 .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在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与人类的恩hu,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zhu壮成长起来;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x;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q息。(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现代文阅读坚守自我比什么都重要韩青我很认同伍尔夫的一个观点:坚守自我比什么都重要。假设,一个人什么都有了,名、利、权,啥也不缺,可就是没了自己,这样的人就算不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妖魔鬼怪中往往有他的嘴脸。圣经有云:一个人要是失去了自我,即使拥有了全世界,又有什么意义呢?诚如斯言,没有什么比坚守自我更重要了。要坚守自我,必须有足够的定力。景德传灯录中记载了有关道树禅师的一件事。当年,道树禅师在寿州三峰山上修建了一座茅草屋住了下来,可是,没想到山上经常有野人出没,野人衣着破烂,言语诡异,甚是吓人。他的弟子们见了,对此深感疑惑。这样过了很多年,野人居然不见了,弟子们都感到好奇。禅师解释说:“野人用各种伎俩来迷惑人,只要老僧我对其不见不闻,他们就奈何不了我。他们的伎俩总有用完的一天。我的“不见不闻只要坚持下去,那就是无穷无尽的啊!”那些没有坚守住自我的人,要是有此定力,就没有坚守不住的。一个人要想有如此定力,就必须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知晓自己适合做什么。著名作家王鼎钧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的诗“很有特色”,用的“都是诗家的语言”,我的一些文友看见后就对我说,你赶紧写诗吧!你看看,大文豪对你的诗歌都作出这样高的评价,这说明你的诗歌写得很好。而我却没有写诗歌,因为这些年,我最喜欢写散文、随笔,诗歌几乎不再写了,这一点我很清楚。正如作家汪曾祺所言:“我只能写我所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或者如姜白石所说“世间小儿女”。我只能用平平常常的思想感情去了解他们,用平平常常的方法表现他们。这结果就淡。但是你不能改变我,我就是这样,谁也不能下命令叫我照另外一种样子去写。”如果汪先生没有这个认识而去写了别的文体或内容,那么他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就和名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有多深,他的定力就有多深,成绩就会有多好。显然,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很重要,而把力定在什么上更重要。选项有两个:一个是真、善、美,一个是假、恶、丑。当然,我们必须选择前者。台湾诗人纪弦就曾把自己的人格形象定在“一棵树”上,他在诗中写道:“我也许开一些特别香的,白白的、小小的花,结几个红红的果子,那是吃了可以延年益寿的。但是我是不繁殖的,不繁殖的,我是一种例外。我也许徐徐地长高,比现在高些,和一般树差不多,不是一棵侏儒般矮小的树,也不是一棵参天的古木。我将永远不被移植到伊甸园里去,因为我是一棵上帝所不喜欢的树。”显然,他把力定在了这上面:为自己活着,不受制于他人和世俗,无视命运的捉弄,不求上帝的照顾,只愿活得我行我素、平凡、简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坚守一个正确的、自在的甚至洒脱的自我。可是,坚守自我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往往会遇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但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丢了自我。这就像一条溪流一样,如果断流,那么遥远的大海只能成为虚幻的梦。是的,只要自我在,远方就在,诗意就在,种种美好就在。这就像草木,只要它们的根在,蓬勃就在,生机就在,春天就在。(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4 . 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5 .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坚守自我。6 . 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7 . 第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坚守一个正确的、自在的甚至洒脱的自我”中的“这样”具体指什么?8 . 通过阅读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阅读孩子的力量这篇小小说,回答后面问题。“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个人的身材高大,腰板挺直,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这是一个在人民反对腐朽政权的战争中站在反动政府一边的人。他被抓获,现在押去处决。“有什么办法呢!力量总不在我们一边。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他们的天下。死就死吧,看来只能这样了。”他想,耸耸肩膀,对人群不断的叫嚷报以冷冷的一笑。“他是反动政府的警察,今天早晨还向我们开过枪!”人群嚷道。人们押着他往前走。当他们来到那条横着昨天在军警枪下遇难者尸体的街上时,人群狂怒了。“不要再拖延时间!就在这儿枪毙那无赖,还把他押到哪儿去?”人群嚷道。被俘的人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但领头的人决定把他押到广场上去,去那里解决他。离广场已经不远,在一片肃静中,人群后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叫声。“爸爸!爸爸!”一个六岁的男孩边哭边叫,推开人群往俘虏那边挤去,“爸爸!他们要把你怎么样?等一等,等一等,把我也带去,带去!”孩子旁边的人群停止了叫喊,他们仿佛受到强大的冲击,人群分开来,让孩子往父亲那边去。“瞧这孩子多可爱啊!”一个女人说。“你要找谁呀?”另一个女人向男孩俯下身去,问。“我要爸爸!放我到爸爸那儿去!”男孩尖声回答,“你们想把爸爸怎样?”“回家去,孩子,回到妈妈那儿去。”一个男人对孩子说。俘虏已听见孩子的声音,也听见人家对他说的话。他的脸色越发阴沉了。“他没有母亲!”他对那叫孩子去找母亲的人说。男孩在人群里一直往前挤,挤到父亲身边,爬到他身上去。人群一直叫着:“打死他!吊死他!枪毙坏蛋!”“你干嘛从家里跑出来?”父亲对孩子说。“他们要拿你怎么样?”孩子问。“你认识卡秋莎吗?”“那个邻居阿姨吗?怎么不认识。”“好吧,你先到她那儿去,待在那里。我我就来。”“你不去,我也不去,他们会打你的。”男孩说着哭起来。“不会,他们不会的,他们就是这样。”俘虏放下男孩,走到人群中那个发号施令的人跟前。“听我说,”他说,“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他指指男孩,“你们放开我两分钟,抓住我的一只手:我就对他说,我跟您一起去溜达溜达,您是我的朋友,这样他就会走了。到那时到那时你们要怎么打死我,就随你们。”领头的人同意了。然后俘虏又抱起孩子说:“乖孩子,到卡秋莎阿姨那儿去。”“你呢?”“你瞧,我同这位朋友一起溜达溜达,我们再溜达一会儿,你先去,我就来。你去吧,乖孩子。”男孩盯住父亲,头一会儿转向这边,一会儿转向那边,接着思索起来。“去吧,好孩子,我就来。”“你一定来吗?”男孩听从父亲的话。一个女人把他从人群带出去。等孩子看不见了,俘虏说:“现在我准备好了,你们打死我吧。”这时候发生了完全意想不到和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所有这些一时变得残酷,对人充满仇恨的人身上,同一个神灵觉醒了。一个女人说:“我说,把他放了吧。”“上帝保佑,”又一个人说,“放了他。”“放了他,放了他!”人群叫喊起来。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选自哈吉穆拉特,作者:列夫托尔斯泰)9 . 通读全文,简述小说中“警察”的形象特征。10 . 联系上下文,结合对画线句的解读,试理清“警察”的心理变化过程。11 . 仔细研读全文,探究小说标题“孩子的力量”的内涵与作用。12 . 选出下面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 )A小说以“打死他!枪毙他!”开篇,表现群众的亢奋情绪和愤恨之情,既设置了悬念,又激发了阅读兴趣。B小说中的卡秋莎是一个起关键作用的人物,她的出场有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C儿子的出现,让警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他不再像先前那样冷酷傲慢,而是悔恨交加。D文末说“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这样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紧张、冷漠的人际氛围。四、句子默写13 . 默写(1)_,悠悠我心。(2)微君之躬,_?(式微)(3)佁然不动,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4)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_,天涯若比邻。(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_,_。”五、课内阅读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4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峰回路转 (_)(2)云归而岩穴暝 (_)(3)宴酣之乐(_)15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16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和太守之乐,其实质都是与民同乐。B作者在本文中借寄情山水来表达对遭到贬谪的不满,抒发消极的情绪。C文章第三段写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D全文围绕“醉”和“乐”展开,写“乐”正是为了写“醉”。六、课外阅读秦观劝学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囊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寨答邢词日:“我精骑三千,足敌君蔽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选自精骑集)(注)暗疏:默写。滑稽:巧言善辩。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惩艾(y):惩戒囊(nng):从前。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勒:编辑。17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故虽有强记之力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而常废于不勤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而聪明衰耗结友而别D庶几以此补之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18 . 请用三条“/”给划线句断句。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 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19 . 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简要说明。七、语言表达20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八、名著阅读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蹬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21 .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一句中的“硬”字用得好,为什么?22 . 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坐车的”什么性格特点?试想像“坐车的”心理活动,用一两句话描写出来。性格特点:_心理活动_23 . 从文段内容看,祥子的痛苦来自哪里?请概括出两点。24 . 文章最后将哆嗦的祥子比喻成“风雨中的树叶”,这样写有什么用意?九、作文25 . 按照题目和要求作文。你是一本书,让我慢慢地去品读;你是一朵花,让我慢慢地去欣赏;你是一份爱,让我慢慢地去感受请你以“让我慢慢地靠近你”为题目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字数在600字左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课内阅读1、六、课外阅读1、七、语言表达1、八、名著阅读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