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检测)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1056875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猫选段,完成问题。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象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对于前几只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白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没有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象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多。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的,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至此,我家永不养猫。1 . “我”一家人对是谁咬死了鸟的意见如何?他们根据什么来判定的?2 . 为什么“我”会说:“一定是猫,一定是猫!”找出最恰当的一个答案( )A因为“我”亲眼看见了猫咬鸟。B因为“我”不喜欢这只猫。C因为“我”本来就不大喜欢这只猫,加上它常对着鸟笼凝望,发现时嘴里好像还吃着什么。“我”从主观上认定是猫吃了鸟,所以“我”肯定地说:“一定是猫”D因为猫会吃鸟。3 . 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得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4 . 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验这两句话思想感情有何不同?5 .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6 . 与“妄下断语”相呼应的句子是哪一句?7 .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有何深刻含义?表现了“我”的什么思想感情?8 . 花白猫在晒太阳时,不幸遭到了“我”的恶棒相加,发挥你的想象,如果你是那只猫,在挨打后,它会想些什么?9 . 为什么第三只猫在“我”家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10 . 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过程,给每一个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11 .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乌,似乎也特别注意”中的“似乎”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12 . 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什么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仔细体味词语的含义。13 . 如果让你来处理“猫吃鸟”事件,你会怎么办?14 . 写第二只猫的文字中还提到了周家丫头和“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作者有何用意?15 . 本文一共写了三次养猫,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 为什么要重点写第三只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心中的芦苇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亘古的沉默,醉倒了金风,醉倒了诗人。仿佛是王维的山水诗,寻不出现实意味和历史痕迹,只有一抹淡远空灵飘浮于烟的高度,还有一分清高,一分落寞,一分不为人知也无意让人知晓的随意与散逸,原始般的单纯和清淡。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做凝重的墨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霜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光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子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鬃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泅流中,弄篱荡舟的少年水手,采兰撷芷、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那么,你能听到许多滩边涯际拉纤的号子和寨头镇尾浪漫的故事。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扬。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雾茫茫,一片绢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汨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佞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祟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花,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弥散。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倘是周日,阳光暖暖地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人江中,看它悠悠地随风而去。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子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同发少年狂。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花织成的透明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16 . 作者记忆中的芦苇有怎样的特点?17 . 联系上下文回答,第自然段中“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是什么意思?18 . 第自然段在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19 . 像芦苇一样因自身悲凉而引起千万人思念的历史人物很多,你了解的还有哪些?请列举一例并用简要的话概述其事迹或对人物作简要评价。20 . 本文运用了象征的写法,它赋予“芦苇”怎样的意义?二、对比阅读文言文比较阅读。(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殆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节选自汉书)(注释):秉:执掌。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殆:大概。中人:中等资质的人。英俊:杰出人物。21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虽有名马/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食不饱,力不足/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C策之不以其道/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2 .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2处。殆 开 之 不 广 取 之 不 明 劝 之 不 笃。2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24 . “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甲)文第一段的内容,说说文中末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5 . 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甲)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_;(乙)文用_的论证方法,强调_。三、句子默写26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感时花溅泪,_。(杜甫春望)(2)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3)_,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苏轼定风波)(5)天上的明星现了,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6)在桃花源记中作者引用一个成语来指忽然出现开阔明朗的境界,而现在这个成语多用来比喻突然领悟了整个道理,这个成语是_。27 . 经典诗文默写。(1)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2)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3)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4)过尽千帆皆不是,_。(温庭筠望江南)(5)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6)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28 . 默写。(1)蓬头稚子学垂纶,_。(小儿垂钓)(2)_,何人不起故园情。(秋夜洛城闻笛)(3)又送王孙去,_。(早赋得古原草送别)(4)_,秋来处处割愁肠。(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樵夫词朱景素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29 .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白云堆里捡青槐”,是说一位樵夫在白云里捡青槐树的幻影。B“鸟不猜”指森林中的鸟儿把拾青槐的人当作常客一样,与他嬉戏,与他唱和。C后两句写樵夫的生活极为恬淡、美好,有山花相伴,有蝴蝶相随。D诗歌中的樵夫自由自在,无欲无求,乐观旷达,是诗人现实生活中久违的人,也是诗人苦苦寻觅的人。30 .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托物言志,诗人描写樵夫的美好生活,是为了点明自己心中的理想生活,表达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B诗中巧妙地将景物描写与人物刻画有机结合起来,使诗歌的意境与人物的心灵互相映衬,突出了樵夫形象的深刻内涵。C诗中先写近景,再写远景,色调分明,布局巧妙,搭配和谐,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画。D樵夫无意挑蝶蝶自随,诗句中的“竟”字,表现出惊喜之情,隐现诗的雅趣。五、作文31 . 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的人和事给予过我们深刻的影响:有关心和帮助,有鞭策和鼓励,让我们倍感温暖;当然也有过挫折,甚至是伤害,但同样让我们学会宽容和成熟。那些点点滴滴让我们无法忘记,也不会忘记,因为它们已经刻在我们心灵的深处。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也有过一些类似的经历和这样的记忆吧,怎么也抹不掉!请以“那一抹心痕”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不得抄袭和套作。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2、二、对比阅读1、三、句子默写1、2、3、四、诗歌鉴赏1、五、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