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47561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及写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热枕(chn)庇护(b)气慨(gi)神采奕奕(y)B蜷伏(qun)羞怯(qi)禁锢(jn)拈轻怕重 (nin)C炫耀(xun)惩戒(chng)缥渺(mio)大相径庭(jng)D掺和(he)蓬勃(png)怂恿(sng)随声附合(h)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心怀恬淡,一生与世无争,醉心于读书。B在开学典礼上,他第一次代表全体学生发言,显得有点儿矜持。C中国古典诗词一挥而就达到了文学的最高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了。D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3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忿恚(fn)裨补(b)篝火含情脉脉B怫然(f)休祲(jn)庸夫咨诹善道C汉沔(min)徒跣(xin)垄亩陟罚臧否D崩殂(c)麾下(hu)恢弘披坚执锐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学校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C攀枝花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在珍惜、保护和利用方面也存在着隐忧,因此,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D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主要因素。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完成浊题。秦腔吼起张格娟在秦水岭村,方圆几百个村落,没有人不认识秦天奇的。秦天奇,说白了也就是一个民间的戏子,一个走乡串户演皮影戏,吼秦腔的艺人。说着说着,秦天奇也老了,还是先说秦天奇的女儿香伶吧。那个严寒的冬天,天刚蒙蒙亮,16岁的香伶就开始偷偷在院子中练功了。正练到火侯时,西屋里传来了老爹急促的咳嗽声,她翻身起步,急步跑向父亲炕头前。她不想让父亲知道自己在偷偷地练秦腔。秦天奇看到女儿绯红的小脸,喘着粗气问道:“香伶啊,你,你这么早在院子中踢踢踏踏做什么呢?”香伶躲闪着父亲的目光说:“爹,我在侍弄花草呢。”老爹爱怜地拉过香伶的手说:”闺女啊,怨老爹没本事,唱了一辈子秦腔,演了一辈子戏,到头来仍然是一个高级叫花子,去学一门手艺,千万别学你爹去演戏啊!”香伶流着眼泪没有言语。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爹演了一辈子秦腔皮影,日子却过得相当凄苦。直落到如今病入膏肓了,也没钱医治。当年,爹的皮影戏班,吼着秦腔辗转南北,曾经名噪一时,威震八方啊。可是,香伶两岁时,娘受不了日子的清苦,扔下香伶和吼秦腔的爹,跟一个南方养蜂人走了。自从娘走后,慢慢长大了的香伶,几次三番的让爹教自己唱戏,爹都不肯。爹说了,闺女,爹吼秦腔已经走火入魔了,不能再让你受这份罪了,干点别的吧。香伶没有听爹的话,爹在演戏时,香伶就趴在后台看,她好像从小有演戏的天分和灵气。一样的台词,刚学戏的演员都要十遍八遍的记,香伶却能脱口而出。爹临走前,眼睛仍然盯着炕头的两只大箱子,那里面是爹一生的全部家当皮影人。爹说了,将它捐赠给县文化馆吧。爹一辈子都生活在民间,捐了,爹也心安了。爹走后,香伶将两只大箱子送到县文化馆。文化馆的老师怜惜地说:“闺女,秦老前辈是我们秦腔艺术界的一朵奇葩,他临走时,还有什么要求吗?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我们一定满足你。”香伶说,我只有一个愿望,我想进县剧团吼秦腔。老师面露难色地说:“闺女,秦腔艺人的路艰辛啊。”香伶斩钉截铁地回答:“再难我也要走,我爹走了一辈子,我也要继续走下去,我忘不了爹临走前望着箱子不忍的眼神。”老师说:“那明天来团里考核吧。”考核中,在场的秦腔界老艺术家们都以为,这个小巧玲珑的姑娘,那准是闺阁旦的好角儿。谁知,灵秀的香伶一声大吼,“王朝马汉喊一声,包相爷手下不留情”高亢激越的唱腔,吼得地动山摇。台下的评委们个个惊呆了,大家都拍手叫绝。这样,香伶的吼秦腔生涯便拉开了序幕。生活中的香伶,总是生活在戏中,有时候她自己也搞不明白,是自己在台上演绎生活呢,还是生活中她在将戏剧演绎呢?女儿刚生下来第三天,本来正是静养的时侯,香伶却开始在家中吼秦腔了。孩子刚满月,香伶不顾老公的劝阻,毅然走上了秦腔舞台。穿起了黑蟒袍,戴起了长须,将一个黑脸包公演绎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在台上激情洋溢的香伶,做梦也没有想到,回到家时,老公却和人在家谈一场交易。香伶发怒了,几次三番劝老公,可老公非但没有听她的,还痛骂她穷戏子。香伶没有言语,她清楚,生活中的她只有走进戏里,她才能忘却诸多不快乐。如今,这种不快乐已经像毒蛇一样吞噬着她的心。她不能容忍剧里剧外自己的双重性格,她在矛盾中犹豫徘徊着。一向将包公演得活灵活现的她,突然间却像一把断了线的二胡,发出了呜呜的声音。一上台,香伶脑海里总是出现老公将那笔希望工程款装进自己口袋中那副贪婪的面孔。香伶演砸了,台下一片喝倒彩的声音。从此,香伶拒绝饰演包公,她觉得自己不配。香伶做了生活中的包拯。她一纸诉状,将老公送入了监狱。香伶又何尝不知道,将老公送进监狱,意味着她和女儿要受苦的。可她必须这样做,她要让戏中的她和戏外的她融为一体。她不后悔自己的选择。重新上台后的香伶,奇迹般的又开始演包公了,而且比以前演得更形象,更生动。夜深人静时,香伶望着灯光下酣睡的女儿,她轻轻地说,女儿啊,长大了当一个好妻子吧,别再像娘一样吼秦腔了,娘已经离不开秦腔了。可她又怎么能知道,女儿会不会又是另外一个自己啊?(选有删改)5 . 小说题目“秦腔吼起”中的“吼”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 香伶爹去世前,眼睛仍盯着炕头的两只大箱子。这个细节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7 . 仔细阅读小说的结尾,回答后面的问题。(1)“另外一个自己”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2)你认为香伶的女儿会不会成为“另外一个自己”?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8 . 下面对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加剧团考核时,香伶“一声大吼”使评委惊呆了,是因为一个小姑娘却扮演了包的角色,也因为小姑娘的唱腔高亢激越,非同寻常。B香伶想进县剧团吼秦腔,只是为了继承爹的衣钵,完成爹生前的夙愿。C“生活中的香伶,总是生活在戏中”,可见香伶不仅是在用心演戏,更用包这个形象的内涵要求生活中的自己。D“闺女,秦腔艺人的路艰辛啊。”这句话既是对香伶爹一生艰辛的总结,又为下写香伶因秦腔忍受身心的煎熬埋下伏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阅读冯辉丽的挂在冬雾下的春天,完成小题。一滴水,携着剔透的梦,穿过暗蓝的夜。万籁俱寂中,远山睡熟了,河流睡熟了,屋檐也睡熟了。树,到底是不肯安分寒冬的单调,深夜里,犹然还做着春天的计划,此一处纯白,彼一处嫣红,把一场花事安排得熙熙攘攘。一梦花香里,树终于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清凌凌的笑声,飞出树梢,与恰巧路过的水相撞。树的笑,水的梦,齐齐破碎,弥散成一场雾的缥缈,在夜的空旷中,细细密密铺陈开来。这样的铺陈,真让人错愕。满目之间,是接天连壤的白,白得纯净,白得蒙眬,于熹微的晨光中,栖息在每一寸能到达的空间,或浓或淡。浓的,恣意张扬,无拘无束,从天际横亘到枯草匍匐的地面,浩浩荡荡,编缀成一种极致的醇厚,任你如何察看如何分辨,也探究不到它的深处;那淡,似乎也早已领悟了某种天意的暗示,只省略掉浓厚的边缘,仿若是给谁的纤指修剪了的雪花飞絮,稀薄得让你看得见,摸不着,却又分明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城市,树木,行人,这些司空见惯已不能称为风景的风景,无不因这一场浓淡的铺陈而妩媚和神秘起来。鳞次栉比的大楼,只留下尖尖的顶,浮沉在这一片白色的海洋里。路上的行人,影影绰绰,身前身后,亦是白茫茫的一片。那树,一夜未睡,满身都是水遗落下来的梦的碎片,冷凝成雾凇,开成冬天里的千花万蕊,晶莹剔透。我找出久违的画笔,试图把这一份缥缈的美丽描摹下来,挂在我的墙上。而当我落笔时,才发现,雾,其实是最难描摹的一幅画。深浅参差,浓皴轻染,很难把握。着色太多,会失了雾的灵性和蒙眬,而只用一笔淡墨来勾勒的话,又觉得不甘心,因为它原来的饱满与圆润,实在是不能只用一些疏密、虚实的穿插就能表现出来的。我只好丢了笔,走进雾中。我前进一步,雾,便退后一步,能辨别的,不过是眼前一米左右的事物。清晨的街道是安静的。几只麻雀飞来跳去,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从一株草茎跳到另一株草茎,啄食着草地上的草籽,或用尖尖的嘴梳理一下蓬乱的羽毛。有风吹过,雾,便轻轻柔柔地落了下来,落在我的头发上,落在我的肩膀上,落在我的睫毛上,像风雪夜归人,眨眼之间,是微微的清凉。雾气凝成的水滴,掉落在草地上,发出“哒”“哒”的声音。草地,渐渐地湿润和柔软起来;草们,饱吸着露珠,舒展着枯黄的身体,交头接耳,似乎能听见它们欢快的笑声。而从这些枯黄中穿过的时候,我无意中竟发现一丝嫩绿!我一直沉闷的心,忽然有了莫名的惊喜。我知道,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春,最早都是从草尖上赶来的。尽管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但叶尖上的那一丝绿,已然透露出春的信息。我屏息静气,看着那株泛起生命律动的草,顶珠挂露,汪出一个鲜活的春天。才知道,那一滴水携带的梦里,原本都藏着春的信息,一经散开,便落入了人间。它从草尖上开始,一株一株蔓延,一树一树抽芽,一朵一朵开放。站在这白茫茫的尽头,忽然觉得,自己原本就是一株小草,经历过漫长寒冬里的蛰伏,被雾的浩荡滋润过,便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与那一树树的新芽,一朵朵的鲜花,一起把整个春天演绎得五彩斑斓,花香满途。离开的时候,我把那一丝嫩绿铭记在了心里。相信,在我再次遭遇寒冬的时候,无论风有多凛冽,冰有多锋利,我依然能在草尖上找寻到那挂在冬雾下的春天。注释皴(cn):中国画技法之一,涂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背。9 . 第节中,作者描写了浓雾和淡雾,请分别概括它们的特点。10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那树,一夜未睡,满身都是水遗落下来的梦的碎片,冷凝成雾凇,开成冬天里的千花万蕊,晶莹剔透。11 . 第节中作者对冬雾下小草的描写有什么用意?12 . 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相信,在我再次遭遇寒冬的时候,无论风有多凛冽,冰有多锋利,我依然能在草尖上找寻到那挂在冬雾下的春天。13 . 结合全文,联系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同样的经历,谈谈你对“我依然能在草尖上找寻到那挂在冬雾下的春天”的深刻理解。(80100字)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文)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河中石兽)(乙)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生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选自苏东坡杜处士好画)14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啮沙为坎穴(2)不更颠乎(3)一日曝书画(4)处士笑而然之15 .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17 . 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你分别得到怎样的启示。四、句子默写18 . 根据提示默写。(1),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2)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成吉思汗,只是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 雪)(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君子好逑。(诗经)(5),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9 . 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_的景象。(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_的景象。20 .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对偶和比喻,暗含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B“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统领全篇,为下文写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作铺垫。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中只写出了作者夜不能寐、壮志难酬的感慨。D两首诗都描绘了塞外景致,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六、语言表达21 . 请概括十九大报告选段的主要内容。10月18日,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七、名著阅读22 .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童年是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小说的基调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八、作文23 .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万事万物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只不过有的痕迹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很快消逝。有的让人心生温暖,有的让人哀伤,有的让人迷惘你的生命中又有过哪些或深或浅的痕迹呢?请以“痕迹”为话题,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内容标题,立意正确,思想健康。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现代文阅读1、2、三、对比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语言表达1、七、名著阅读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