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A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47102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A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A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A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H2O+CO2=H2CO3B2KClO32KCl+3O2CZn+2HCl=ZnCl2+H2DH2SO4+BaCl2=2HCl+BaSO42 . 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氢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原因是这些物质中都含有( )A氧气B氧分子C氧元素D氧原子3 .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AKNO3BCO(NH2)2CK2SO4DCa3(PO4)24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粗盐C生铁D纯碱5 .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B过氧化氢氧气+水C镁+氧气氧化镁D氧化铜+氢气铜+水6 . 碳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元素的质子数为6B该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只有一种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D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7 .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水电解和水蒸发的本质区别是分子有无改变C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D在硫、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里水的作用不同8 .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因果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可以制作烟幕弹B石墨能导电,可用来做干电池中的电极C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9 .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BCD10 . 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AABBCCDD11 .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珍惜水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热蒸发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B降温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C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NO3溶于水过程会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B油水混合物加入洗洁精乳化后,即可形成溶液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13 .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某物质燃烧有生成,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碱溶液大于7,所以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14 .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果汁榨取B矿石粉碎C粉笔折断D纸张燃烧15 .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编号ABCD实验装置实验目的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AABBCCDD16 . 色氨酸(C11H12N2O2)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牛奶、核桃、黑芝麻等加以改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色氨酸属于单质B色氨酸中含有27个原子C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氮分子D睡前喝牛奶有助于睡眠17 . 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A图是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B图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C图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D图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18 . 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2Mg+O2=2MgOB铁丝放入稀盐酸中:2Fe+6HCl=2FeCl3+3H2C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NO3=Ag+Cu(NO3)2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2KMnO4K2MnO4+MnO2+O219 .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碘放入汽油中不溶解B打开浓硫酸的瓶盖瓶口有白雾C在空气中加热铜片表面变黑D点燃纯净的氢气尖锐的爆鸣声20 . 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C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D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21 . 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实验报告,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内容加入试剂或方法A鉴别(NH4)SO2固体和K2SO4固体加熟石灰研磨B鉴别羊毛纤维和涤纶抽丝灼烧C鉴别黄金和黄铜观察颜色D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AABBCCDD二、多选题22 .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ACO2(CO)氧气点燃BH2O(H2O2)MnO2过滤CNaCl (CaCO3)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Al粉(Fe粉)稀盐酸浸泡、过滤、洗涤、烘干AABBCCDD三、填空题23 . 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1)钠离子_, (2)CaCO3_,(3)4H2O_, (4)氢氧化铝_。四、实验题24 .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实验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装置编号)。(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装置编号)。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填装置编号)。(4)如图G所示,G中喷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变_色。如图F所示,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倒入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25 . 用图装置完成以下两个实验:(1)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与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与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2)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铜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 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尾气处理的方法为_。五、推断题26 . 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C和D。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会迅速分解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若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D中,可观察到小木条燃烧得更旺。请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_。 B_。 C_。 D_。六、科学探究题27 .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自燃,稍加热即剧烈燃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纳米铁粉燃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步骤与现象) (I)如图所示搭装置、装药品;(2)称量整个装置质量为m;(3)用激光手电照射纳米铁粉,剧烈燃烧,得黑色固体; (4) _。(反思与分析)(1)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2)实验过程中气球变化情况是_;(3)得到的黑色固体中常含有少量铁。验证黑色固体中含有铁的方法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8 .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硫酸铜、硝酸钡、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两种。(提出问题)白色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若涉及到微溶物质按可溶处理)(初步探究)(1)取样,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由此可知:固体中一定不含_。(2)同学们继续实验,如图所示: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为无色。(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做出合理猜想,白色固体可能是:猜想一:氢氧化钙猜想二:氢氧化钙、硝酸钡猜想三:_(继续探究)(3)为了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成分,取少量原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无明显实验现象,证明一定没有_。最终确定白色体的成分是_(填化学式)。(反思与收获)(4)通过上述探究活动同学们获得的启示是:探究固体或溶质成分时主要是依据各物质_的不同,设计实验,选取合适的药品,通过实验现象来加以判断的。七、计算题29 . 在一烧杯中盛有22.3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加稀盐酸至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_(写化学式),溶液PH_7(填“、或”)。(2)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_。(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_。30 . 某同学完成了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后,为验证剩余溶液的组成,取剩余溶液60g,向其中缓慢滴加10 %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1)该同学完成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稀盐酸_过量(填“是”或“不是”)(2)求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3)当加入NaOH溶液240g充分反应后,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为_g。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二、多选题1、三、填空题1、四、实验题1、2、五、推断题1、六、科学探究题1、2、七、计算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