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46153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C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B如今的我们拥有凌云壮志,却常为志大才疏而暗自怅然。C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许多词语。D班主任虽然是个老师,但却是个极细心的人,全班五十个学生的各种信息他都了如指掌。3 . 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元丰六年”中的“元丰”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B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课文北冥有鱼节选自逍遥游。C“六艺”指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D战国策是东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此书。二、字词书写4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在十二月,大自然会毫不吝啬地把阳光抛洒下来,从南到北,都盛满了澄明的光瀑。先前被烟mi尘封的寰宇,现在,开始热烈地欢迎新世界的到来。清晰、透亮的自然界都在为步入下个纪元而容光涣发。目及这辽远的高原地质,一座座雄浑的山峰延绵无际,清晰可辩,就连山崖上的光影都折射出分明的性格,这些山体的巨大棱角要尽情欣赏它自己不屈的气魄了。现在是它们展示其骨骼和力量的时刻。(节选自作家惟岗冬韵)(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烟 mi(_)雄浑(_)棱角(_)(2)选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改正。(_)改为(_)(_)改为(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父爱陷阱(1)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2)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3)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4)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地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5)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他无法想象,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6)他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作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7)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8)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9)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10)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11)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12)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13)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父亲说:“对不起。”(14)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15)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16)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扑进父亲怀里,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17)那年,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5 . “他”掉进陷阱后,在什么情况下才采取自救措施?这说明“他”存性格上存在什么弱点?6 . “他”从陷阱中成功自救后,在对待父亲的情感和态度上经历了_父亲和_父亲两个阶段。7 . 父亲看到儿子以后,“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为什么?8 . 本文巧设伏笔。请在文中找出与第(15)自然段中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不止一处)9 . 本文以“父爱陷阱”为标题有什么含义?试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含义:_形象:_“向上”,更要“向善”过传忠从戴红领巾的日子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已陪伴了我们几十年,可以说得上深入人心了。这两年,有些领导的讲话和有关文件中,“向上”之后加上了“向善”,尤其是近日,共青团系统在评比“中国好青年”的活动中,标准就鲜明地概括为“向上向善”,我觉得是很好的,是很有意义也符合时代精神的。确实,青少年们要“向上”,但还要“向善”;或者说,更要“向善”。“向上”就是求进步、进取,要发展、腾达,通过努力奋斗,具备了相当的能量,达到了一定的地位。到了“上边”了,接下去呢?“达者兼济天下”,为黎民百姓谋福祉,为国家民族担责任。然而,千百年来,真正做到者是不容易的。何况,“高处不胜寒”,一切都不会那么顺利。至于薛宝钗那样“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人物,真到了青云之上会干些什么,大家有目共睹,这里就不必多说了。所以,“向上”的同时,一定还要“向善”。善者,“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有利、有益、有用的功利价值”。“善”就是价值取向,就是功利目的,问题在于这些“利、益、用”是相对谁而言的。虽是为了自己、家庭或小圈子,那当然不是善,被这样的价值观引导,越“向上”有可能越危险,把聪明才智功名地位都用在巧取豪夺上,结果身败名裂,这类的前鉴还少吗?“向上”,必须“向善”,即使“向上”不顺,也要“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底线,真要做人,就该守住的。从电视里看到被表彰的“中国好青年”中,有一位大家亲热地称之为“阿诺”的企业家。他白手起家,从八个人的小企业做起,现在分支机构已布满全球,身价也高达上百亿,但他更关心的却是全国各地穷乡僻壤的留守儿童的教育。他统计过,我国在不到百分之九的小学读书的尚有10万儿童,其中就读于不到10人的小学的,也多达3万。他想方设法,结合自己的业务优势,利用多媒体,广泛发动城里的教师为这些学校制作课件,无偿地提供给他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阿诺所为,真正是“善莫大焉”。如今的家长、教师,都十分关心孩子的“天天向上”,唯恐从“起跑线”开始就输给了人家,而对“向善”,则不那么感兴趣了。面对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种种追逐功利的潮流,不少人是缺乏应对能力,每每会招架不住的。“善是伦理的特殊价值”,“以德感人者善”,这时候提倡“向善”是很有针对性,也很有现实意义的。它应当成为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不仅教育部门和共青团系统要抓,全社会都应予以关注,只有这样,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走得更好。10 . 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11 . 请联系现实生活,在第段后面添加一个恰当的事例。12 . 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既要“向上”,更要“向善”?四、对比阅读(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与谢中书书(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按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选自春秋战国异辞(注释)讴(u):唱歌。衢(q):大道。13 .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散尽)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跟)C秦青弗止(阻止,劝阻)D响遏行云(阻止)1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饯于郊衢/薛谭学讴于秦青B自康乐以来/自谓尽之C薛谭乃谢求反/新陈代谢D遂辞归/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16 .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是书信体一种应用性的文体,信中体现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B(甲)文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表现了山水相映之美。C(乙)文中薛谭“辞归”的原因,是他认为秦青没有什么技艺。但后来薛谭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这是难能可贵的。D(甲)文描绘了“山川之美”,(乙)文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半途而废。五、句子默写17 . 我会填。_,红旗飘飘把手招。_,左右流之。_,_。_,并怡然自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凄神寒骨,_。青树翠蔓,_,_。六、诗歌鉴赏18 . 诗歌赏析。约客南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2)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此时怎样的心情?七、综合性学习19 . 2016年11月30日晚,“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此,班里开展主题为“弘扬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答题。(1)【观点论辩】针对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入非遗产名录一事,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是否入非遗产名录是国家的事,与自己无关;也有人认为,与我们息息相关。你怎么看?请说明你的观点及理由,80字以内。(2)【故事链接】下图与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有关,请写出这个节日并简要复述与节日来源相关的故事,60字以内。八、作文20 . 九岁的病榻中的主人公因为严遵医嘱,按照正确的方法做事,最终战胜了病魔;生活中的我们,遇到许多困难时,也有自己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请以“这件事,我做对了”为题作文。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600字以上;(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对比阅读1、五、句子默写1、六、诗歌鉴赏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