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认识实验实验一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1039108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流电机认识实验实验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直流电机认识实验实验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直流电机认识实验实验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2015 -2016 学年第二学期开 课 单 位 海洋信息工程学院 适用年级、专业 14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 程 名 称 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 主 讲 教 师 周旋 课 程 序 号 1520624 课 程 代 码 BS1601054X0 实 验 名 称 直流电机认识实验 学 号 1416010516 姓 名 林亦鹏 直流电机认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机实验的基本要求与安全操作注意事项。2.认识在直流电机实验中所用的电机,仪表,变阻器等组件及使用方法。3.熟悉他励电动机(即并励电动机按他励方式)的连线,起动,改变电机转向与调速的方法。二、实验原理组件原理导轨 1台把电机与测试电机固定在一起ZQ16测功直流电机1台测试ZVA-1型直流组合表2只测试电流和电压ZQ16测功机1件测试刀开关及按钮模块1件使电源与电路接通电源控制单元1件提供合适的电源ZQ17直流复励电机1台测试对象三、实验方法1.由实验指导人员讲解电机实验的基本要求,安全操作和注意事项。2.用伏安法测电枢的直流电阻。(1)电阻R用三相可调电阻器模块上的1800和180串联共1980阻值并调至最大。A表选用ZVA-1型直流组合表,量程选用1A档。开关S选用刀开关及按钮模块上的1只刀开关,M用ZQ17直流复励电机。(2)经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枢电源,并调至220V。调节R使电枢电流达到0.2A(如果电流太大,可能由于剩磁的作用使电机旋转,测量无法进行;如果此时电流太小,可能由于接触电阻产生较大的误差),迅速测取电机电枢两端电压U和电流I。将电机分别旋转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周,同样测取U、I三组数据列表。(3)增大R使电流分别达到0.15A和0.1A,用同样方法测取六组数据列表。 4.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实际冷态电阻值。注意事项:1. 直流他励电动机起动时,须将励磁回路的电阻Rf1调至最小,先接通励磁电源,使用励磁电流最大,同时必须将电枢串联起动电阻R1调至最大,然后方可接通电枢电源。使电动机正常起动。起动后,将起动电阻R1调至零,使电机正常工作。2.直流他励电动机停机时,必须先切断电枢电源,然后断开励磁电源。同时必须将电枢串联的起动电阻R1调回到最大值,励磁回路串联的电阻Rf1调回到最小值。给下次起动作好准备。3.测量前注意仪表的量程、极性及其接法,是否符合要求。四、实验数据结果数据表:序号U(V)I(VR(平均)()Ra()Raref()13.40.1Ra11=34Ra1=32.3332.3337.823.20.1Ra12=323.10.15Ra13=3124.50.15Ra21=30Ra2=324.90.15Ra22=32.675.00.15Ra23=33.3336.60.2Ra31=33Ra3=32.66.70.2Ra32=33.56.30.2Ra33=31.5心得体会:经过本次实验使我受益良多,虽然曾经学过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几年不用有些淡忘了,而且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老师讲得很详细,以前接电路的时候只要实现功能就可以了,但是在大学却不一样,不单单是接好电路,而且还要多次测量并记录下数据,然后分析计算,这次实验不仅仅加深了实际操作能力,跟重要的是让我有了一个测试、记录、分析数据的认识。五、分析与讨论(1)电动机起动时,起动电阻R和磁场调节电阻Rf1应调到什么位置?为什么?答:起动时,起动电阻应调到较大位置,这样,起动电流较小;而磁场调节电阻应当调到较小,这样激磁电流较大,产生的转矩较大,利于起动.(2)在电动机轻载及额定负载时,增大电枢回路的调节电阻,电机的转速如何变化?增大励磁回路的调节电阻,转速又如何变化?答:增大电枢回路电阻,转速下降低;增大励磁回路电阻,转速会上升。(3)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向?答:改变直流电机的转向,只需改变电枢回路或者励磁回路的电流方向即可,只能改变一个回路的电流方向,如果两个电流方向都改变了,那么电机转向不变。(4)为什么要求直流他励电动机磁场回路的接线要牢靠?起动时电枢回路必须串联起动变阻器?答:假如他励电机磁场回路接线不牢,假如断路的话,电机会出现“飞车”的情况,会损害电机或者造成人员伤亡。他励电机启动时电流很大,不仅影响电网,而且可能烧蚀换器,串联起动变阻器是为了“限流”,防止电流太大六、小组表现评价(必填)我在第三个小组,我们组有6个成员,在实际操作当中,组里的每一个成员都非常积极地去摸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验课并不是比一下谁的动手能力快,我觉得应该是让每一位组员得到锻炼,在接线当中,我一般是做接线指导和开机测量,由两个组员接线,两个组员检查,一个做测量数据记录,我觉得我们组在每一项都配合得很好,主要是大家都学到了东西,认识了新的东西,希望在以后的实验课中一样表现出色和爱问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