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我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1037552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我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我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我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我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杨小霞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过程中,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情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使用多媒体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促使了我的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也给我的课堂带来很多的优越性,同时也带来一些思考。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课堂效率 教学情趣 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知识传输式的教学模式,要以多种方式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掌握有用的数学。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信息呈现多媒化、信息流通多渠道、信息反馈多样化等特点,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为一体,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粉笔十黑板十一张嘴”的单一的信息呈现和流通形式。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合理的进行整合,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信息技术在课堂中从空白到现在的无处不在、息息相伴,可谓经历了很多多媒体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惊喜,也充满了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合理使用的思考。现把信息技术与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感受和思考总结如下: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促进了我的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是对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在整合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习的空间,打开学生学习的闸门。传统的课堂教学正向着数学活动课的形式转变。教学中只有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出发,采用多种形式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在活动中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效果的实现,都得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使用,彻底改变了我的教学观念的转变,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二、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优越性 1、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成功的教学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是很高的,多媒体教学是我们的好帮手。恰当地运用多媒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使学生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在导入新课时运用一个动画讲授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设置悬念,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这样会激起学生积极探究新知识的心里。在传授新知识时,使用多媒体教学能更好的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练习、总结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如何,要通过练习检测才知道,巩固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智能的基本途径;又是动用知识智能的重要手段,是任何一节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般在这时候,学生经过大半节课的积极探索,紧张学习,都比较疲劳。这时如果利用多媒体出示有趣味性、层次性、针对性的练习,配上轻松的音乐和画面。就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总结新知识。2.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情趣。 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自主活动,并从学生的活动经验出发,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在“玩”中“学”,“学”中“玩”。以获得直接经验和提高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数学活动课,它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都能最大限度开发智力。多媒体技术及设备能再现声形,图文并茂,我们在数学活动课中使用这一手段,无疑会收益更大。3.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事物变化过程加深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随着优美的音乐、抑扬顿挫的声音,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形象地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这一优势,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寻求解答问题的最佳途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素养。 三、信息技术使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更好的联系在一起常常听到许多同学说,不喜欢数学,所以学不好。为什么许多的孩子对数学缺少兴趣呢?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四、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几点思考1.多媒体课件是否具有科学性。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必须注意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材的贴近,需与教材的科学性相结合,只有钻研教材,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的重点难点,了解传统的教学缺少什么(或者说要补充什么),设身处地地从教学实际出发,表现手法和形式上也要严谨周密,紧扣教学目标,避免让学生产生错误理解。在使用现代电教媒体进行教学时,必须是为了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如果在次要的内容上运用信息媒体,那只能是费时费力。2.信息技术不能替代某些教学媒体而统一于课堂。现代信息技术固然有其无比优越的特性,但它仍不能完全替代某些媒体,比如在一些量与计量的教学中,显然不如用尺子度量来体会长度,用手掂来体会质量,观察实物钟表来认识时间更具有实效性。3.用多媒体教学,不要丢了课堂板书。板书不是无情物,学生通过老师的板书了解老师的情感,把握教材内容。并且,板书比较的直观,且能传递板书本身以外的较多信息。还可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4运用信息技术应多从实效性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要考虑它的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属于“画蛇添足,效果不明显的就干脆不用或少用。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可灵活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一节课,讲台上摆满各种教具,收录机、投影机、电视机等都用上了,教师讲课热闹得很,就像变法戏、玩杂耍,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失去了提高课堂效果的作用,最后成为教改的点缀和累赘。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不是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过多过滥就变成了玩杂耍,费时费力,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需要我们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应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围绕“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受益。只有培养学生能够驾御信息技术工具,才能够享有信息时代和数字化世界所带来的机遇;只有培养学生具备自身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够理解信息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知识结构。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更对我们站在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让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将会是我以后不懈的追求。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 陈建军. 教师怎样做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J,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6 (4). 3 章剑卫. 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J. 浙江教学研究 20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